汪國真時代的《青年雜誌》:《遼寧青年》最高發行240萬冊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2015年5月15日訊,1994年,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讀者調查中,《遼寧青年》雜誌被評為「最受青年喜愛的國內十佳期刊」。最高期發行量達240萬冊,創造了全國青年刊物的一個奇蹟。

 

 

時尚專欄作家陳保才曾經在一篇專欄裡寫道:記得那時候,無論是否是文青,包裡放的是鋼筆,或者一本汪國真的詩集,或者是一本《遼寧青年》雜誌。還有一些人記得這本雜誌的樣子:八十年代,俺最愛買的雜誌是《遼寧青年》,好像是一毛二還是一毛五一本,版面很小,只有雜誌的一半大,半月刊。

有人說當年青年生活有「三寶」:「汪國真詩歌,龐中華字帖,許國璋英語」,這並不誇張。在那個年代,幾乎每一個青年都是「文學青年」。人們熱衷於閱讀文學作品,那時最流行的雜誌也是青年雜誌,比如《中國青年》、《女友》、《讀者》等都是青年雜誌。而汪國真的詩歌大量發表在青年雜誌而非文學雜誌上,從而也成為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正值中國城市和農村發生劇烈交集的時期,彼時的的農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之間並沒有非常大的距離,因此,農村社會語境下的純真和愛浪漫,以及對於城市生活的嚮往,影響了一代年輕人。

而大量的青年雜誌因此而生,《遼寧青年》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作為一本主力讀者是城鄉青年的雜誌,《遼寧青年》除了在刊物的特色和質量上領先外,還包括他們實實在在為青年辦實事為好事、維護青年合法權益,比如為讀者排憂解難,提供法律諮詢和援助,在刊物上為青年朋友尋師問友提供方便。

再者,由於《遼寧青年》雜誌為小32開本,半月刊,定價低廉——農村中學生都能買得起,在城鄉青年中廣受歡迎。當時在《遼寧青年》上發表的文章,每年都有幾十篇被類似《讀者》、《青年文摘》文摘報刊轉載 。

汪國真恰恰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他發表在《遼寧青年》等雜誌上的大量詩歌,成了當時的年輕人解讀人生、理解愛情、憧憬夢想的最好啟蒙作品,很快,一股汪國真熱在校園、在街頭、在農村中開始興起。

汪國真不僅給年輕人們帶來了全新的人生體驗和價值觀,也客觀上有力助推了當時詩歌熱的興起。那個時候,以《讓世界充滿愛》組曲和《八十年代的新一輩》為代表的歌曲,極大激發了中國人的人生熱情,而以汪國真、席慕容等為代表的詩人,則激發了長達十年的校園詩潮。幾乎每一個經歷過90年代初期的人都曾經讀過汪國真的詩歌,或者手抄過汪國真的詩歌,這個群體包括60後、70後以及部分80年代早期出生的人。

為何在那個時代,青年雜誌會如此受歡迎呢?我們或許要把時間拉長到100年,來看這個問題。

1915年,《新青年》雜誌的前身--《青年雜誌》創刊。創刊者陳獨秀提出了青年的道德特徵是:青年可以救中國,也因此將創辦的雜誌命名為《青年雜誌》,1916年更名為《新青年》。為什麼陳獨秀認為青年可以救中國?因為青年人最容易組織起來,「嚶嚶其鳴,求其友聲」,他認同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的思想,青年會去愛一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這種超越「小我」、超越一己之私的動力,使青年具備將血親之愛、異性之愛升華為「博愛」的能力——即對社會共同體的愛、對社會共同體的創造與追求,而「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是改造舊社會舊制度的力量,這就是青春之美好。

中國的青年雜誌從一開始便是積極參與社會改造與變革的,直面社會所產生的碰撞與思辨,最終會轉化為影響一個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因子。而來自於時代的內容,則會因為其鮮活生動,更能吸引人閱讀思考。這樣的良性循環會成為一個雜誌的驅動內核:苟日新,日日新。

65年之後,到了1980年4月,《中國青年》雜誌發表了化名為「潘曉」的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由此展開了一場全國性的關於人生意義的重大討論。短短一個月內,編輯部收到的稿件和信件達到25000多件。這個討論之所以獲得轟動效應,主要是因為當時正在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各種後果進行反思, 以往價值觀念的慣性與社會發展中新的要求,使成長中的青年普遍感受到 強烈的內在衝突和困惑,進而對以往的價值觀開始懷疑和否定。因此,1980年籍由一本青年雜誌開啟的討論,在中國青年價值觀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裡程碑,標誌著中國青年價值觀發展的開端。

整個80年代,青年雜誌如此受歡迎,固然有時代之殤後變革的激動,有對新鮮事物缺氧般的渴望,更多的是這些雜誌在承擔了時代的需求和責任。

時間進入到21世紀,年輕人仍然是青春律動的年輕人,青年雜誌卻已經風光不再。比如《遼寧青年》成為一個為農村青年提供心靈雞湯式小文章以及其他實用知識的雜誌,他們的依據是:其有幾近60萬個訂戶遍及全國農村。有人說,或許更多的中國青年今天都在城市,《遼寧青年》應該多維此類青年服務。還有人說,現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非常發達,青年人已經不看雜誌了。

這些不是根本問題所在,100年來的引領一個時代的中國青年雜誌一直是思想的操練場,社會的記事薄,價值的碰撞機。現在的青年雜誌,則統統把這些娛樂化消解了。有時候,我們反過來想:並不是我們的年輕人喜歡被娛樂化,而是我們的雜誌不再鮮活,不再有責任了。

詩人汪國真的逝世,其實也代表著一個屬於中國青年雜誌的時代的逝去。在今天網際網路化的浪潮下,一本為了活著而活下去的雜誌,其存在的意義就像每天誕生和死去的手機應用一樣,是這個時代可有可無的浪花。文/師永濤

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大西北的這份雜誌,月發行量最高132萬份,累計發行過20億冊
    攝)驀然,我知道,這就是幾乎陪伴了我們這個年齡青年時代的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無論是青年學生,還是上了班的公職人員以及社會各階層,對原名為《讀者文摘》的這本雜誌都不會陌生。這本雜誌上面的文章可讀性極強,深受廣大讀者歡迎,據說一度成為全國讀者自費訂閱數量最多的雜誌。
  • 每期發行15萬冊,《生活》周刊創下了民國雜誌新紀錄
    唐弢是大時代中的一個微小的例子,但是在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中國社會的變革期,實業興國帶來了短暫的春天,中國人對於現代城市建設的熱情極大地被激發,城市生活確實成為了時代的一個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活》周刊成為了大時代下民國城市生活的縮影。
  • 勵志詩歌沒人能替代汪國真
    發現了市場需求,孟光立刻決定,找到這個汪國真,給他出詩集。汪國真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開玩笑吧」——他大學畢業後分配至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業餘寫詩投稿,在《遼寧青年》、《女友》等雜誌開專欄,儘管已經發表了不少作品,卻從來沒想過能出書。「那幾年出版詩集是非常困難的,通常都是作者自費,因為賣不動啊,出版社不會為你冒賠錢的風險。」汪國真說,出版社找上門來,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 詩人憶汪國真:詩像溪水一樣清澈 眼裡有孩子般的純真
    汪國真在各地擁有很多粉絲,大衛回憶,他與汪國真一起出差時,常常會碰到汪國真的粉絲,「那些粉絲都會朗誦他的詩,我親眼見過好幾次。」 汪國真的詩「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符號』」,大衛認為,汪國真的詩也許並非專業詩人眼中的「詩歌」,「詩歌貴在含蓄,耐咀嚼,耐回味,從這個角度來說,汪國真可能跟『詩人』的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正是因為他的詩歌寫得明白簡單,又時常有些哲理的句子蹦出來,所以易於流行,能夠成為那個年代流傳很廣的詩歌。」
  • 八位遼寧青年為新時代遼寧精神寫下青春註腳
    葉子洛為自己是遼寧人感到驕傲。  提示  青年是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生力軍,是遼寧奮鬥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  《聚力》特刊推出以來,在新媒體平臺獲得廣泛關注,當中尤以來自青年的迴響最為熱烈。我們從眾多給予反饋意見的參與者中選擇了8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用充滿青春活力的話語表達了對新時代遼寧精神的理解。
  • 三十年前的文化時尚:讀汪國真的詩,練龐中華的字,學許國璋的英語
    ✍編者按今天的文藝青年人可能對汪國真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在三十年前,這個飽受爭議的詩人受到的熱烈追捧,是今天的「流量明星」們都不敢想像的——從中國有新詩以來,沒有哪一個人詩人的個人詩集發行量超過汪國真。據說,三四十年前,文藝青年們有三大時髦:讀汪國真的詩,練龐中華的字,讀許國璋的英語。
  • 果麥版《小王子》200萬冊紀念版發行
    10月21日下午,法國聖埃克蘇佩裡基金會在上海宣布,由果麥文化出品、李繼宏翻譯的《小王子》累計銷量超過200萬冊,成為近兩年全球最暢銷版本,全球總銷量前三,中國銷量第一。
  • 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接受德國薩克森州青年聯盟雜誌專訪
    這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建立的最高級別的政府磋商機制,也是中德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議題最廣泛的政府間對話,充分體現了中德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上屆政府磋商在北京舉行,默克爾總理帶了9位內閣成員,中方有13位部長參加。磋商的重要作用在於,從戰略高度對兩國關係進行長遠規劃和統籌協調,確定中德務實合作領域和重點,不斷擴大人文交流特別是青年交流,促進中德關係長期持續發展。
  • 雜誌鋪:做雜誌零售發行電子商務供應商
    物流區門口停著五六臺快遞公司的車,這是雜誌鋪物流平臺操作的最後一步,雜誌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走進物流操作間,通過收貨區後,來到分揀區。在這裡,每天分揀3萬多網上訂單。21日下午3點多,記者在現場看到,還有16萬冊雜誌待分揀。當大家對這個數字產生疑問時,雜誌鋪創始人兼執行長肖科很自信地說,這樣的量每天都能分揀完。
  • @遼寧青年志願者,這些活動等你參加
    ·新氣質」網絡票選通過網絡投票選出7個排名最高的關鍵詞,體現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引導青年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愛·不遺餘力」青年志願服務支持計劃號召個人、企業職工、機構團隊成員在加入青年志願者行列的同時,清理庫存,能把閒置用品變成禮物,送給為城市服務的志願者機構,送給他們服務的群體或者送給這個機構的志願者們。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在青年律師中持續引發熱議
    通過學習《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之江新語》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著作,我明晰了中國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豐富了自己的內心,擴充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更深刻地領會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時代責任與使命。時代召喚青春,青年引領時代。
  • 甘肅青年詩人李活詩集正式出版發行
    我省青年詩人李活詩集正式出版發行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武永明)我省古浪籍青年詩人李活詩集《黃河經流我們的城市和村莊》,日前由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該詩集共分為「祖國不會忘記」、「黃河經流我們的城市和村莊
  • 日本推理雜誌,哪一本最經典?
    在日本推理近百年的歷史中,大量的推理雜誌網羅著日本國內外的推理作品,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推理作家,見證著日本推理的風雲變幻。01 新青年與新趣味《新青年》由博文館創刊於1920年,在日本推理的創成期,是影響最大的一本雜誌。
  • 日本推理雜誌,哪一本最經典?-虎嗅網
    在日本推理近百年的歷史中,大量的推理雜誌網羅著日本國內外的推理作品,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推理作家,見證著日本推理的風雲變幻。新青年與新趣味《新青年》由博文館創刊於1920年,在日本推理的創成期,是影響最大的一本雜誌。
  • 中英文對照發行15萬冊 《廣州旅遊指南》將出版
    全中英文對照版的官方亞運旅遊指南——2010年版《廣州旅遊指南》雜誌已進入編輯出版階段。該《指南》由廣州市旅遊局主辦並具體指導,由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屬下《美食導報》和《羊城地鐵報》共同編輯出版。雜誌共出版發行15萬冊,明年初將全部免費擺放到廣州地區所有星級賓館飯店的客房、百佳餐飲企業房間、各大旅行社及景區景點以及機場、車站和直通車旅遊巴士等場所,同時作為廣州旅遊唯一官方刊物,派發到主要的亞運會相關場所。《廣州旅遊指南》已出版發行兩年,每年一期,是一本大16開本全銅版紙印刷、全中英文對照編輯的時尚雜誌。
  • 臺灣中原大學啟用「基督教史料室」 珍藏中國教會史料上萬冊
    :中原大學網站) 4月16日,臺灣中原大學啟用「基督教史料室」,典藏珍本聖經、臺灣教會史與中國內地教會史等重要史料上萬冊
  • 新青年「創」時代
    新時代中國青年正在努力成為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在志願服務的行動中、在創新創業的大潮裡,處處閃耀著青春的力量、青年的風採。    日前,團市委聯合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共同啟動了「創業在大連,青春濟滄海」創業事跡展播活動。活動匯聚青年創業榜樣,講述真實創業故事,分享創業成功經驗。在大連加快推進「兩先區」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大連青年正在用創業成就青春夢想!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舉辦2020年大創項目校級結題鑑定會暨青年創客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不斷激發青年學生創新創業活力,營造濃鬱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有效推進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優良學風建設,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校團委於11月23日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辦了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校級結題鑑定會暨黑龍江科技大學青年創客匯揭牌儀式
  • 中建八局金融業務部青年團隊榮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的決定》,中建八局金融業務部青年團隊榮獲 ——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弘揚五四精神,集中展示新時代上海青年的精神風貌,上海市授予了中建八局金融業務部青年團隊「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 雜誌貓2020雜誌訂閱排行榜
    雜誌創刊一年,發行量達到16萬。1982年底,發行量達到42萬。1983年,發行量突破136萬。最後使用了《讀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讀者文摘》正式改名為《讀者》。《讀者》雜誌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