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前不久,日本財務省公布了2019年的進出口商品數據——外貿總額下滑至155.5萬億日元。其中,日本出口商品總額約為76.9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5.6%;進口商品總額降至約78.57萬億日元,下降5.0%,全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64萬億日元。

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日本企業出口出現了下滑,同時也使得日本的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下滑,日本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整體在縮減。

所謂「外貿依存度」,指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的對外貿易總額除以GDP,得到的數值越大,反映了該國經濟參與國際經濟的程度越高,但同時也表明該國經濟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反之,如果數值越小,表明了該國經濟具有較高的獨立性,抵禦「國際風雲變化」的能力更強。

2019年日本的外貿依存度是多少呢?

按照2019年日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155.5萬億日元的進出口總額大約是14267.36億美元(全球排第四名)。同期,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GDP總量是為5544629億日元,約為5.08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三名。

簡單計算得出,2019年日本的外貿依存度為28%,與前些年動輒超過30%相比,日本經濟相對是更加依賴自身。而且,日本的商品貿易也不再是順差,這種趨勢發展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當前不好給予定論,我們靜觀之。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

按日本官方公開的信息,2019年日本人口約為1.262億,人均GDP約為4萬美元——已經低於美歐主要大國。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的人均GDP高達6.5萬美元,加拿大和德國的人均GDP都在4.6萬美元左右,澳大利亞的人均GDP則約為5.5萬美元。

2019年英國的人均GDP約為4.23萬美元,法國人均也略微日本人均GDP。在G7國家中,只有義大利的人均GDP要低於日本,但在20多年前,日本人均GDP是高於G7中其他六國的。

但在東亞三國中,日本領先優勢仍較大。2019年咱們中國的經濟增速雖然仍高達6.1%,GDP總量也達到了14.363萬億美元,但人均GDP只是剛剛突破1萬美元,僅相當於日本人均的四分之一。

韓國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了2%,但由於韓元貶值,其GDP換算成美元後還下滑了。縮減至1.64萬億美元,韓國人均GDP也由2018年的3.33萬美元降至3.175萬美元——仍低於日本人均水平。

但中國與韓國的經濟實際增速更高,匯率因素不可能長期影響,從長遠來看,兩國的人均GDP與日本人均在逐步拉近。尤其是韓國,其人均GDP與日本人均僅相差幾千美元,也許5年後兩國人均GDP就差不多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均GDP已超1萬美元,但仍只是日本人均的25%,那韓國呢?
    如果消費大幅下降,而投資、出口又不能挽救,那經濟自然要負增長了——2019年四季度日本的情況就是如此。由於國際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韓國企業斷供也加大了自己的出口壓力。此外,由於早就公布在2019年10月1日起上調消費稅,日本大量企業在10月之前就加大了投資,開始大量生產。
  • 中國、日本、韓國的人均GDP是多少呢?分別是哪年突破1萬美元呢?
    作為全球經濟的三大中心——東亞地區的2019年經濟增長情況如何呢?南生選擇其中的三大代表: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先看韓國,其在2019年完成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可惜在2020年年初,韓國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這給今年韓國經濟增長帶來的較大的不確定性。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完成的名義GDP為為1913.96萬億韓元,換算成美元約為1.64萬億,在全球排第12名,在亞洲排第4名(前三是中國、日本、印度)。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2019年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約5380美元,那中國、印度、越南的呢?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分享按照IMF的估算,2019年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約為5380美元,大約是全球人均GDP(1.146萬美元)的一半。其中,咱們中國的人均GDP在2019年正好突破了1萬美元,且遠超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
  • 2019年中國GDP是日本、韓國之和的2倍多,那人均GDP的差距呢?
    在汽車、鋼鐵、化工、煉油、機械、電子、原材料等諸多行業,日本企業仍保持著不小的優勢。但近些年那些高速增長的新興行業,日本卻無所建樹。比如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方面日本缺乏優質企業,相反美國、中國卻走在了世界前言。此外,在大數據、雲計算、量子通信和技術、現代通訊、智慧型手機等方面,日本也不如中國和美國。這使得日本經濟中的亮點在不斷縮減。
  • 中國人均GDP約為全球人均的90%,那美國、印度、日本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經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GDP超過99萬億元人民幣,按全年平均匯率折合美元約為14.363萬億美元
  • IMF預測2019年韓國人均GDP為3.14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呢
    目前來看,韓元在第四季度大幅回升的機率不大,因此整個2019年韓元兌換美元將依舊處於「貶值」狀態。而上半年韓國的GDP實際增速為1.9%,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2%,整個2019年也預計是實際增長2%。即便加上通脹因素,2019年全年韓國GDP換算成美元恐怕也要略有下滑了。
  • 2019年越南人均GDP約2700美元,和哪一年的中國人均GDP相當呢?
    此外,越南還與日本、澳大利亞、墨西哥、秘魯等多國籤訂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在2019年年底又和中國、韓國、東協、日本等15國(印度最後一刻宣布暫時不加入)達成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可以說,越南和數十個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達成了自貿協議,獲得了巨量的出口市場。
  • 2019年韓國人均GDP為3.175萬美元,那GDP總量、經濟增速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2019年韓國再度不敵俄羅斯,以1.64萬億美元的成績排在全球第12名,亞洲第四名(亞洲前三是中國、日本和印度)。全年完成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其中一季度最低,僅增長1.7%。
  • 2019年,韓國人口5171萬,人均GDP為31791美元!那中國呢?
    此外,作為一個對比,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和人均GDP情況又如何呢?上個月底(27日),據韓國企劃財政部、韓國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估算,2019年,韓國人均GDP同比減少1555美元,為3.1791萬美元。
  • 中國GDP是日本的2.8倍,那日本人均GDP是我們幾倍呢?
    按照IMF的估算,2019年全球各國、地區經濟總量之和約為86.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的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約為全球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一名;咱們中國、日本則分列二三名。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6.1%,完成的GDP約為14.363萬億美元,全球佔比約為16.59%;日本GDP約為5.087萬億美元(中國是其2.8倍),全球佔比5.87%。那兩國的人均GDP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呢?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呢?
    2019年中國人均GDP、人均收入2019年,咱們中國境內的個人、企業、機構等創造的GDP已經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美元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按人均算,已經突破1萬美元(接近7.08萬元人民幣)——即在2019年中國人均創造的最終產品、服務的總值略微超過1萬美元。您創造的總值超過1萬美元,當然不可能全部當成薪酬發給你啊。作為單個居民,我們只能獲得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 2019年,日本GDP是德國的1.3倍,那人均呢?
    在過去了2019年,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的GDP增長速度非常接近,日本是0.7%,而德國是0.6%,日本的表現略好一些。德國GDP為3.85萬億美元,而日本達到了5.08萬億美元,從經濟總量來看,日本達到了德國的1.3倍。
  • 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的GDP總量、人均GDP預測
    首先是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半導體零部件斷供,導致2019年韓國出口額(下降為5424.1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10.3%,這是自2009年(當時是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來首次出現兩位數降幅。要知道韓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若出口下降就意味著韓國的製造業大幅萎縮,連帶著企業投資、就業、薪酬福利受到影響。
  • 2019年印度人均GDP約為2100美元,和哪一年的中國人均相當呢?
    2019年印度的GDP、人均GDP按當年價格計算,2019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00.81萬億盧比,折合2.85萬億美元,超過了同期的英國(2.83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五名,並且和德國的GDP(3.85萬億美元)差距縮小到1萬億美元。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約1.03萬美元,那人均可支配收入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和預期的差不多——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後,2019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990865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約為全球人均的90%,這意味著什麼呢?
    回顧下2019年的成績——全年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年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的各項經濟數據都基本公布完了,其中全國(指的是中國大陸)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2019中國人均gdp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增長率為多少?  國家GDP是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那麼你知道2019年全國gdp是多少嗎?1月3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3日發布報告稱,報告預測說,2019年,中國名義GDP將接近100萬億人民幣。美元計值的名義GDP將接近15萬億美元。屆時,中國人均GDP將跨越一萬美元門檻,達到1.06萬美元。這將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關鍵基礎。報告表示,2019年,財政政策將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一方面,新增專項債務將讓地方政府資金壓力得到緩解,受此推動,中國基建投資有望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