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南新區「環境整治」:30萬村民動手改變家鄉風貌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冀南新區高臾鎮四街村內正在整修的道路。環境整治開始後,村民們自發行動,成為整治家鄉風貌的主力軍。 王天譯 攝

中新網邯鄲7月7日電 (記者 王天譯)延續了幾十年的違章建築自己動手拆除,狹窄曲折的街巷被整治成寬闊筆直的街道,下水管道覆蓋139個村莊的每一戶家庭,353平方公裡內所有生活垃圾都有人定時清掃……在河北省邯鄲市冀南新區,鄉村面貌正在發生巨變。

冀南新區是河北省政府繼曹妃甸新區、渤海新區之後批准設立的第三個戰略發展新區,下轄9個鄉鎮(街道)、139個村莊,全域面積353平方公裡,人口31萬多。

由於地處黑龍港流域,土地沙化嚴重,農民收入不高,多年來,當地形成了村莊內垃圾隨意丟棄、汙水就地排放,私搭亂建成風的現象。為改變鄉村陋習,展現新區風貌,2019年10月,冀南新區黨工委決定,針對河庫溝渠、公路路域環境、農村人居環境等,在新區開展一場以違法佔地和違法建築清零、全域綠化提升等為主要內容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

高臾鎮四街村,村民將家中棄用的水缸擺放在村口,代替了耗資巨大的牌坊。 王天譯 攝

「政府是在做一件好事」

時隔8個多月,王付河依然記著去年10月份,村子拆除違建時的情景。

王付河是冀南新區高臾鎮西玉曹村村民,幾年前,他在村裡建了一個小型加油站。去年10月,鄉鎮幹部來到家中,向他宣講了新區要拆除違建的決定。起初,王付河並不在意,村裡的違建多了,每次都說拆,可誰家真拆了?

可接下來幾天,村子裡的大喇叭也開始了廣播,一遍遍宣講環境整治的重要性。王付河有些動搖了,他覺得「喇叭」說得有理。正猶豫著,王付河發現,鄰村的村幹部和一些「關係很硬」的商人們開始主動拆除自家的違建。

「他們都拆了,我還有啥理由不拆?」王付河說,村裡人愛比較,比的是什麼?比的是一種公平。曾經,你家多佔一個房簷,我家就要多修一個門臺。如今,家家都在拆,拆除的不僅僅是違建,也有村民們多年結下的「疙瘩」。

冀南新區林壇鎮關莊村,村民將廢棄的輪胎製成盆景,擺放在修葺一新的街道上。 王天譯 攝

這種「公平」讓王付河甘願自己動手拆除油站。拆著拆著,他發現,村民們都自發行動了起來,大到整棟的二層小樓,小到路邊搭建的廁所、雞棚,很多幾十年的違建被清理得一乾二淨。

曾經犬牙交錯的街巷變得寬闊平坦。「能過消防車了,這是拆出了救命通道啊!」經營加油站多年的王付河對此感受頗深。當聽說村裡還要為各家各戶通上汙水管道、重新修整街道後,王付河感覺到政府是在為自己的家鄉做一件好事,他毫不猶豫地捐出了3萬塊錢。

據統計,自去年10月以來,冀南新區共拆除違建66萬平方米,清理垃圾124萬立方米,打通的斷頭路、清理出來的「生命通道」更是不勝枚舉。

暑期將至,正午驕陽似火。高臾鎮四街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張苗希指揮挖掘機挖溝,他想趕在汛期到來前,將汙水管道鋪到全村每一戶。

村民宋寶齡舉著測繪尺,一絲不苟地進行測量。「看著村子越來越整潔,咱心裡舒暢,給自家幹活,不給錢也有幹勁兒。」宋寶齡說,他在工地上做測繪工作,這次村裡施工,他請了幾天假來支援家鄉建設。

張苗希說,村裡大部分整治都是村民們自發完成的,他在村裡生活了幾十年,從來沒有見過村民們如此積極主動、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地參與村內事務。正因為有了村民的參與,造價原本近百萬的整治工程,他們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就做下來了。

2019年10月,環境整治開始後,村民們自發行動起來整治家鄉風貌。 南城鄉政府供圖

「垃圾都清理不了,你還當什麼幹部?」

「垃圾都清理不了,你還當什麼幹部?」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萬春在一次環境整治動員大會上說。在之前邯鄲市的「路域環境整治」工作排名中,冀南新區曾名列倒數第一。

「一個汙水橫流、違建叢生、髒亂差的地方不可能有人願意來投資,更不可能將冀南新區打造成『區域經濟增長極』。」楊萬春說,經管委會討論研究,決定通過這場環境整治,在徹底改善當地農村風貌的同時,把區、鄉、村三級幹部放到一個平臺上去比拼,既鍛鍊幹部隊伍,又促進幹群的交流融合。

活動開始前,新區管委會安排電視臺對全區9個鄉鎮(街道)逐村進行了暗訪,把私搭亂建、汙水橫流、垃圾圍村等場景全部記錄下來,製作了《冀南新區生態環境現狀》專題片在動員會上播放。隨後,新區以每個鄉鎮(街道)為一個單元,全區共成立9個分指揮部,每個新區領導班子成員擔任一個分指揮部指揮長。所有區直部門下沉鄉鎮一線,編組到9個分指揮部,與鄉鎮幹部協同作戰。

為了保證拆違有據可依,新區將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中央、省、市相關文件明確的政策標準,整理彙編成冊發放到幹部手中,做到出手有依據,工作有支撐。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堅持每天召開調度會,及時定向、把關、糾偏。

活動當中,新區還每月進行一次觀摩評比,對整治效果突出的鄉鎮授予流動紅旗,給相對較差的鄉鎮流動黃旗,「要讓擔當有為者閃閃發光,更要逼混天度日者儘早退場。」楊萬春說。

在政策的激勵下,冀南新區的黨員幹部都下沉到一線,和村民們同甘共苦,共同建設家鄉。時間長了,幹部熟悉了每家村民的情況,村民們也願意把心裡話掏出來給幹部們說。

「每次走到村裡的大街上,很多群眾遠遠看到就熱情地打招呼,有的還拉著讓去家裡吃飯,很多企業還有群眾把手套、礦泉水、飲料紛紛送到拆違現場。」光祿鎮黨委書記李立新說,這是在辦公室體會不到的成就感,他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句話的含義。

南城鄉西羌村,村民自行拆除違建後,正在整治當中的街道愈顯開闊。 王天譯 攝

「人心齊,泰山移」

太陽西沉,落日的餘暉將人的身影拉長。南城鄉前羌村,吃過晚飯的村民們陸續來到村委會,一邊納涼,一邊你一言我一語商量明天的道路該怎麼修,健身廣場該怎麼鋪。如今,一同參與村裡的事務,共商共建,已經成為村民的一種習慣。

「從來沒見人心這麼齊過。」林壇鎮關莊村黨支部書記關治國說,為了將一條路拓寬修直,有的村民自願讓出了部分宅基地,有的村民推出自家的小推車,一車車將坑窪填平,大家你一磚我一瓦,一條髒亂了幾十年的鄉間土路,一個月的時間,就修成了寬闊的柏油路。

在關莊村,筆直的街道兩旁,一排排輪胎盆景格外醒目。關治國說,這是村民們自己發明的,將三條廢輪胎堆在一起,外面塗上色彩,裡面填土種花,既利用了廢物、美化了家鄉,又能提醒過往車輛保護村民住房,一舉多得。

走在冀南新區,你不時會看到用水缸或碾盤做成的村標村景。「有建村口牌樓的錢,還不如多修一段路,多買兩個健身器材。」林壇鎮黨委書記陶強說,村子怎麼幹,錢該怎麼花,都是村民說了算。在村民參與下,拆除的舊房磚鋪出了廣場,舊樓板則切割出來砌成了水槽,節省出來的成本,又投入到了村貌整治的其它工作上去。

是什麼讓村民的參與度這麼高?村民陳曉輝把記者拉到家中,指著窗臺上三層玻璃的窗戶說,這種在東北用來禦寒的窗戶曾經是當地村民家中的「標配」,「東北是用來防寒,我們卻是為了防土」。原來,由於村旁的多條道路年久失修,頻繁過往的車輛帶起了大量灰塵,多年來,村民們有窗不敢開,有院不能待。

「現在你再看看。」陳曉輝邊說著邊打開了窗,窗外樹蔭下的格桑花開得正豔。陳曉輝用手在窗上摸了一把,指腹上只有淡淡一層灰塵,「你說,政府把工程幹到了老百姓的心坎裡,老百姓能不支持嗎?」

「人心齊,泰山移。」楊萬春說,有了群眾的參與,冀南新區只用了很少的投入,就在短時間內讓轄區139個村莊都實現了下水管道全覆蓋、生活垃圾定點清的目標。同時,新區還在環境整治中植樹718827棵,綠化面積8764畝,是前幾年的總和,改變了當地地方道路幾乎沒有綠化的歷史。

清潔的城區也開始吸引更多企業的關注,今年上半年,冀南新區新籤約項目11個,總投資157.4億元。(完)

相關焦點

  • 磁縣加快與冀南新區一體化發展
    本報訊(記者王繼峰 通訊員董建華)全力加快與冀南新區一體化發展,是磁縣廣大幹群今年以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的結晶,這一思路被統稱為「磁州夢」。現在,磁縣因這個「夢」變得越發美麗,因這個「夢」變得越發生機勃勃。
  • 國開行河北分行副行長劉勇一行到冀南新區考察
    10月16日下午,國開行河北分行副行長、河北雄安分行行長劉勇,客戶四處處長王鋒、副處長劉治銳等一行到冀南新區考察。冀南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萬春,冀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富魁等陪同考察。
  • 盤點2020年,冀南新區這份「年終日曆」值得珍藏
    044月1日 楊萬春督導職教城項目建設進度和周邊綠化工作4月7日 冀南新區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觀摩活動4月17日 張才部長到冀南新區現場辦公4月23日 揭牌!新區鄉鎮發展全面提檔升級!冀南新區5個重點項目開工6月13日 冀南新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再「亮劍」6月26日 這個端午,新區因你而精彩!6月29日 楊萬春調研廉峰(馬頭)220千伏輸變電工程077月1日 深化鄉鎮改革!
  • 楊萬春主持召開冀南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聯席會議
    5月18日,冀南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萬春在管委會東七樓會議室主持召開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聯席會議。新區領導趙振有、王少賢、魏忠彥、王平出席會議。新區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鄉鎮(辦)黨委書記等列席會議。
  • 河北張家口市萬全區孔家莊鎮黨建引領助推人居環境整治
    河北新聞網訊(杜秀慧)今年以來,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孔家莊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改變村面貌。黨建引領,營造濃厚氛圍。將人居環境整治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村「兩委」幹部、黨員、駐村工作隊作用,進村入戶講解政策、宣傳法律,引導群眾摒棄原有的不良生活習慣,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和風貌改造工作中來,全力營造濃厚工作氛圍。黨建引領,帶動群眾參與。
  • 優勢互補中提速項目建設 冀南新區(磁縣)合力攻堅紀實
    「最棘手的項目用地問題,冀南新區和磁縣聯手推進,20天時間就完成了150萬立方米的土方量,目前已實現『四通一平』,很快將完成『八通一平』。」冀南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索劍峰介紹。  破除體制障礙,區縣一體發展手腳放開  冀南新區包括磁縣全境以及馬頭、漳河、商城等園區,是邯鄲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
  • ...河北雄安新區雄縣黃灣村蝶變:村民富生態好,美麗鄉村綠意濃
    河北日報記者 張偉亞攝綠樹環繞下,一排排紅牆灰瓦的樓房格外漂亮,街道乾淨整潔,村委會前寬敞的水泥廣場上,一面紅旗在旗杆上高高飄揚。這個美麗鄉村,就是雄安新區雄縣黃灣村。該村在縣城西南3.5公裡處,西距白洋澱溫泉城旅遊碼頭2公裡。曾幾何時,村裡坑窪不平,破爛不堪,是不折不扣的落後村。
  • 河北旅遊攻略一,河北冀南3至7天自駕路線推薦,冀南自駕路線圖
    河北自駕攻略一:自駕河北冀南地區,冀南線:冀南線是以湖光山色為主,尋古探秘為輔的一條自駕路線,沿途風景美,景點多樣化,路線中高速國道省道兼有,景點主要集中在冀南的西部。河北作為首都的「後花園」,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風景優美,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炎帝、蚩尤在這裡從徵戰到融合,東方人類從這裡走來,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 冀南新區南豆公村:好人村裡好事多 文明新風傳全國
    在近日揭曉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冀南新區辛莊營鄉南豆公村成功拿下了「全國文明村」的金字招牌
  • 東海縣石樑河村:人居環境整治「整出」村民新文明
    中國江蘇網訊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居環境整治後如何讓村民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石樑河鎮石樑河村通過黨員幹部示範引領,充分調動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環境整治成效顯著,村民逐漸養成了良好衛生文明習慣。
  • 江南區:新黨員樹榜樣 村民出錢出力建設家鄉
    江南區打造示範樣板村坡,鄉村風貌煥然一新黨員樹榜樣 村民出錢出力建設家鄉 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村道小巷暢通有序,「村花鄉草」生機勃勃,舊物利用保留鄉韻……自開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以來,江南區江西鎮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民主導作用,以「三清三拆」為抓手,培養鄉村風貌提升帶頭人
  • 兩年整治,拉市海正在改變
    改變,從2018年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開始。兩年時間,拉市海保護區的整治已初見成效。  思想在改變:從「不懂紅線和保護」到「給子孫留飯吃」  成群的遊客爭相在海邊拍照留念,整治後的麗江拉市鎮候鳥灣,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  「禁止一切水上旅遊項目,剛開始是想不通的。」
  • 冀南新區與太平洋建設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9月22日,太平洋建設集團副主席、總裁宋少庭,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大區總裁、五湖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宋為為一行來冀南新區考察,並與冀南新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區領導楊萬春、程明獻、張雙牛、王平參加籤約儀式。
  • 天成都府新區太平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初見成效
    這是家住四川成都天府新區太平街道桃源村的彭彪在大學畢業時許下的願望。如今,30歲的他終於在大學畢業七年後,如願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以竹林、果林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和龍泉山山谷幽靜、視野優美的環境為基礎,圍繞閒舍藝術工作坊,引入戲劇藝術展演、創作、藝術美學體驗、農業文創加工等業態發展戲劇藝術產業,並發揮李子、枇杷水果等農業資源打造景觀農業、山地藝術公園。從而引導村民利用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自家院落打造藝術度假民宿。
  • 省政府評估組督導評估冀南新區履行教育職責暨語言文字工作
    12 月15日,河北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省教育廳教育督導處副處長張中傑一行7人,對冀南新區履行教育職責暨語言文字工作進行評價評估。邯鄲市教育局副局長郭礦生,冀南新區領導楊萬春、趙振有、程明獻、張雙牛、王富魁、魏忠彥、王平等參加相關活動。
  • 冀南新區南豆公村:好人村裡好事多 文明新風傳全國
    在近日揭曉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冀南新區辛莊營鄉南豆公村成功拿下了「全國文明村」的金字招牌村民張素花,63歲,原本是江蘇揚州人,在她9歲時家鄉發洪水,生活十分困難。好心的南豆公村民許志榮夫婦收養了她。
  • 河北張家口萬全區萬全鎮點線面結合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河北新聞網7月7日訊(通訊員李旭東、康怡)為貫徹落實「三創四建」活動要求,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今天,河北張家口市萬全鎮根據各村實際,因地制宜,點線面結合,突出重點,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目前,已組織村公益崗位、黨員300餘人次,共清理白色垃圾、雜草各類垃圾500餘噸。
  •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單強一行到冀南新區調研
    12月10日,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課題負責人單強,副教授、課題組成員蔡曉雙,蘇州富強科技創始人、蘇州富納艾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加富,蘇州富納艾爾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部部長李熙一行在邯鄲市政府智庫辦公室主任張建東的陪同下到冀南新區調研。
  • 河北衡水冀州區西王鎮打出人居環境整治漂亮「組合拳」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劉丹華、樊加偉)「三創四建」活動開展以來,河北衡水市冀州區西王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堅持在「美麗宜居」上下功夫,多點發力打出人居環境整治漂亮「組合拳」,確保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
  • 贛州蓉江新區:環境大變樣 村村好景象
    蓉江新區通過對人居環境整治來推進圩鎮建設,實行網格劃分,落實責任,對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清理整治環境問題,形成常態化的長效管理模式。優化圩鎮環境,建設美麗文明圩鎮,增強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示範鎮建設,要把人居環境整治放在重要位置」潭口鎮黨委書記鍾明光說。人居環境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