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底時這樣調釣,有口就中魚!

2021-03-02 肥貓釣魚俱樂部
        釣底是垂釣技法之一,是指將餌鉤投於選定的釣點,使其落入水底,垂釣棲息於水體底層的魚類的方法。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釣底時的調釣方法,供大家參考!

1、粗找底:不掛子線,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完成粗找底。

2、調整調目:掛上子線,浮漂下拉子線長度以上,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

根據天氣、季節、鉤重、餌料比重及餌團大小針對上述調目再予以微調。

4、精確找底:(以釣2目為例)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 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範疇,另述之。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後多系魚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於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並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範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7、漂緩升後即頓,屬於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竿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到標準正口並中魚。

     2021年新品:肥貓鯽魚小料,濃縮粉狀誘魚劑,添加鯽魚誘魚因子,用量少、誘魚快、聚魚多、留魚久!

搶預售↓↓↓超優惠

     2021年新品肥貓小料(廣譜型),添加鯉魚獨特誘食因子,其廣譜性可兼釣:鯽魚、草魚、鯿魚、青魚等。肥貓小料為濃縮粉狀誘魚劑,用量少、誘魚快、聚魚多、留魚久!

搶預售↓↓↓超優惠

https://shop111209829.taobao.com

複製連結,淘寶直接搜連結就可以

淘寶搜:肥貓釣魚小藥,搜:店鋪

點箭頭指向的「閱讀原文」進入漁具微商城

相關焦點

  • 釣底這樣調漂,有口就有魚!
    調漂是初次接觸釣魚過程中最難掌握的環節之一,今天我們就從四個方面來總結一下臺釣釣底的調漂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 請切記釣底沒口,該調整的是浮漂調目,不是釣目!
    平時釣魚,很多釣友在釣底沒口的時候去調整釣目!其實這樣做是錯的,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先說說在平時釣底的時候,什麼時候才應該去調整釣目呢?調整釣目的原則是,有口提竿不中魚!浮漂下頓不明顯,浮漂下頓誇張但空竿較多。
  • 釣草魚時,為啥有人釣底有人釣浮?釣底和釣法哪個上魚率更高?
    所以導致釣草魚時發窩特別慢。所以,最好將釣位選擇在它們覓食和洄遊的線路上,比如說一些食物比較豐富的區域(最好是水草區),再慢慢守釣就好。不過草魚的水層並不固定,到底是該釣底還是釣浮?要注意哪些細節?一,白天最好是用水草半水打窩前面說過,在高溫天氣,草魚也確實會到中上層水域甚至水皮來覓食,但有時候它們又會沉到水底覓食。所以有的人覺得釣底比較靠譜,有的覺得釣浮比較靠譜。
  • 釣鯽魚,尤其是大板鯽,這「三」種天氣情況下千萬不要釣底!
    鯽魚屬底層攝食魚類,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貼底活動。釣友們在平常作釣中也是釣底,這肯定是沒錯的,釣鯽魚你經常弄個半水或釣浮,不出笑話才怪。與清水混合過程中,泥沙比重大,肯定會先於枯葉昆蟲等雜物沉入水底,但由於水的浮力和流動性的原因,泥沙不會馬上沉入水底不動,而是相對逐漸緩緩沉入。此時水底往上,至少會有1米厚度的泥沙混濁區,底部渾厚的泥沙區擠壓了大部分含氧清水,不光是鯽魚,所有魚類都會突然缺氧,極不適應,從而離開水底到中層或上浮,此時釣底能上魚不空軍就是奇蹟了。
  • 去野釣,水裡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料,這3個小竅門能讓魚立馬吃食!
    很多釣友反映,有時候野釣時明明看到水裡有魚,拋餌後,魚就是不咬鉤!簡直氣死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怎麼解決這些魚不開口吃餌料的問題快速上魚呢?今天講講3個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1.窩料中有魚但魚不吃魚餌!
  • 釣底釣浮該選什麼浮漂?別被外表迷了眼,讀懂這4款就夠了
    挑選浮漂時千萬不要被其花裡胡哨的外表給迷惑,人家的漁獲也與你沒有關係,釣不釣的到魚只看你選的漂有沒有對應魚情外加調釣是否得到(線組餌料釣位更不能忽略),至於外觀大部分時候是留給人看的。一隻浮漂比較重要的參數有吃鉛量、形狀、長短、材質等,今天咱們就說形狀,不管你是釣底、釣浮還是釣行程,這4個基本款式都應該有所了解第一款細長身浮漂短腳長身長尾的浮漂是經典的底釣型浮漂,穩定性好、抗風浪的性強,是我個人最愛的漂型之一,另外由於其橫截面積小,下行時水阻小,所以到位比較快
  • 魚窩有魚不吃鉤?看老師傅如何應對
    有釣友認為漂越靈越好,這是個誤區,出很小的動過浮漂都有反應,如果你用面餌這倒沒什麼,如果用蟲餌那麼問題就很大,蟲餌簡單的說需要調鈍釣鈍一些,因為從附鉤時間和狀態上和麵食對比要強的多,甚至沒有可比性,用蟲餌調漂我們一般調平水釣1-2目;調1目釣兩目都可以。還有一部分人釣的過鈍,有魚吃餌不見動作,有時提竿卻能中魚,到了釣點,不要過於心急,漂一定要調好。3、作釣水層不對。
  • 釣鯽魚,尤其是大板鯽,這「三」種天氣情況下千萬不要釣底!
    鯽魚屬底層攝食魚類,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貼底活動。釣友們在平常作釣中也是釣底,這肯定是沒錯的,釣鯽魚你經常弄個半水或釣浮,不出笑話才怪。與清水混合過程中,泥沙比重大,肯定會先於枯葉昆蟲等雜物沉入水底,但由於水的浮力和流動性的原因,泥沙不會馬上沉入水底不動,而是相對逐漸緩緩沉入。此時水底往上,至少會有1米厚度的泥沙混濁區,底部渾厚的泥沙區擠壓了大部分含氧清水,不光是鯽魚,所有魚類都會突然缺氧,極不適應,從而離開水底到中層或上浮,此時釣底能上魚不空軍就是奇蹟了。
  • 冬季釣鯽魚,是釣底還是釣半水?這3個天氣情況應該釣半水
    冬天釣鯽魚,遇到這樣3種情況,釣半水比釣底的漁獲要高得多。我們知道鯽魚這種魚屬於底棲魚,但卻是全水層魚,就是說它在哪一水層都會逗留,在哪一水層都會吃餌,不過在底層待的時間較長罷了。冬季釣鯽魚大家都喜歡釣底,因為越深越暖嘛,其實並不都對,在如下3種情況釣半水就更好一些。哪3種?本期《漁課堂》告訴你。一、有雪的天氣。半水鯽魚,就是上浮的鯽魚,因此我們要知道什麼時候鯽魚最喜歡上浮。這第一個,就是冬季的下雪天和存雪天,具體原因,主要是雪蓋水面後,猶如棉被,水上層的溫度不會再持續下降了。
  • 夜釣鰱鱅,釣底還是釣浮?
    那麼,夜釣鰱鱅我們還釣浮還是釣底呢?!關於夜釣,四眼分享一個本人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們這邊有一個大型水庫,裡面草魚,青魚,鰱鱅,不少。有一次,四眼準備了小麥麩皮,酸葡萄,玉米顆粒去準備專攻草魚。到地方,將酸葡萄全部搗碎,加入麩皮和玉米顆粒 打窩誘魚。大概釣了四十幾分鐘,浮漂傳來明顯的信號,抬杆打中小草魚一尾。當時,心裡就已經幻想著今晚肯定收穫會很不錯!但是,接下來的幾杆,簡直讓人無語了。因為浮標傳來的信號,全是鰱鱅吃口。
  • 冬天冷,魚反而更好釣?二十年老司機坦言:不信你試試這3招
    冬天冷,魚反而更好釣!你相信嗎?細心的釣友就會發現,每年天氣一冷,雖然魚口有所減少,但上鉤的都是個頭較大的鯽魚。當然本人算不上是釣魚老司機,但以二十年的作釣經驗,覺得此時要想釣好魚,不妨試試以下這3招,簡單又實用,效果特別好!
  • 去野釣,水裡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料,這3個小竅門能讓魚立馬吃食!
    很多釣友反映,有時候野釣時明明看到水裡有魚,拋餌後,魚就是不咬鉤!簡直氣死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怎麼解決這些魚不開口吃餌料的問題快速上魚呢?今天講講3個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1.窩料中有魚但魚不吃魚餌!
  • 泡沫在釣魚中的應用,可釣魚還可調漂,釣底和釣浮快速轉換!
    泡沫顆粒是在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東西了,它有一定的柔韌性跟硬度,不但在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場景應用,而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也是用途很廣泛的。之前小編曾跟大家分享過如何用泡沫去釣魚,而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聊一聊泡沫在釣魚調漂時的應用,利用一顆小小的泡沫顆粒,我們可以在不剪鉛皮不換魚漂的情況下實現釣底和釣浮之間快速轉換!
  • 野河釣魚是釣底還是釣浮 哪種釣法釣得多
    現在的天是一天比一天好,溫度也逐漸在升高,釣魚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多,去晚了的話沒有好的釣位,釣魚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釣友們之間討論問題也會出現一些分歧,各抒己見吵半天實踐才能出真知,這幾天有一位釣友一直私信我,問我野河釣魚到底選擇釣底還是釣浮,哪種釣法釣的魚最多,一下子把我給問住了
  • 釣底釣浮該選什麼浮漂?別被外表迷了眼,讀懂這4款就夠了
    挑選浮漂時千萬不要被其花裡胡哨的外表給迷惑,人家的漁獲也與你沒有關係,釣不釣的到魚只看你選的漂有沒有對應魚情外加調釣是否得到(線組餌料釣位更不能忽略),至於外觀大部分時候是留給人看的。一隻浮漂比較重要的參數有吃鉛量、形狀、長短、材質等,今天咱們就說形狀,不管你是釣底、釣浮還是釣行程,這4個基本款式都應該有所了解第一款細長身浮漂短腳長身長尾的浮漂是經典的底釣型浮漂,穩定性好、抗風浪的性強,是我個人最愛的漂型之一,另外由於其橫截面積小,下行時水阻小,所以到位比較快
  • 「創作開運禮」冬釣鯽魚,別老守著深水釣底,選對水層就能釣到魚
    嚴冬時節魚兒扎堆在深水中過冬,多數釣友都會選擇釣深釣遠,而且幾乎全都是釣底。不過南北方差異比較大,在不結冰的地方氣溫比北方會高很多,水溫自然也會高一些。在氣溫非常低的情況下深水中也會有4度左右的溫度,這幾溫度剛好是鯽魚的最低進食溫度,所以鯽魚一年四季都進食,一年四季均可以垂釣。
  • 它是魚卻長了一張「鴨嘴」,作釣分享:零基礎進黑坑釣鴨嘴魚
    黑坑垂釣鴨嘴魚,線組、餌料、散炮該如何準備看著它這樣的長相,誰都知道不好釣,十有八九是錨的多,而且就算釣正口,它的嘴巴這麼大鉤子也該偏大點,不過就在釣友們在群裡討論釣法問題時,老闆又加了個規矩,即魚鉤鉤寬不得超過1.4cm。1.4cm的鉤子其實已經很大了,但說實話我一開始也沒準備去錨。
  • 魚中鉤時抓不住口,總是跑魚,那是這幾個字沒吃透
    在魚中鉤的瞬間,魚鉤並不是瞬間就刺入魚唇,而是先刺入魚唇內壁,然後再刺穿魚唇魚鉤隨後透皮而出,而此時,就需要有一個刺魚的動作,一般是手腕快速上抬,帶動竿稍拉動線組,讓魚鉤和竿稍迅速繃緊,讓魚鉤快速刺穿魚唇,翻過鉤底,這個過程就稱為刺魚,但是,不少釣友在完成這個過程時,並不利索,刺魚並不完全,更直白點說,就是這幾個字沒有做到位。
  • 垂釣鯽魚、鯉魚,深水情況下,如何更好地釣底或釣浮?
    這種窩料比重輕,入水後緩慢下落,過程中不斷霧化、散落,窩料分子在窩點各個水層擴散、傳播,將周圍水域的鯽魚、鯉魚誘集到設定水層。因缺少中顆粒成分,也避免將魚引至中下水層。相比用於釣底時的餌料,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能霧化,但霧化不宜過快。釣浮顯然餌料比重要小、輕,鉤餌入水後就位時間較長,如果霧化太快,留給魚吃口的時間太短,不利於魚的攝食。餌料緩慢霧化,在鉤餌下方形成柱狀霧化帶,刺激魚的視覺,也利於魚的捕食。二是因需要窩料的配合,為突出餌料,便於魚發現攝食,所以要求餌料的味型、適口性要強於窩料,做得更精細、醒目,這點需格外注意。
  • 釣羅非魚是釣底還是釣浮,羅非魚都藏在什麼地方?
    羅非魚大部分時間還是棲於水底,所以可用釣底為主。但是在水溫較高的中午這段時間,羅非魚上浮,可以採用釣浮。但水溫的變化,還受陽光照射的方向、水邊有無林木遮擋等諸多不定的因素影響,所以僅以時間作為釣浮釣底的依據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