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周一成一李可以說是香港巔峰演藝圈的代表人物了,可李連杰、成龍、周潤發都在成名之後去了好萊塢發展,但是周星馳卻沒有去,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周氏喜劇」很難打開西方國家的審美,其次一點就是沒有主導權。
01 周氏喜劇難以打開西方國家的審美
1.功夫電影
關於這一點,應該很多人都理解,成龍雖說是以功夫喜劇的形式進去的,並獲得巨大成功,但最為主要的一點依舊是功夫,外國人看到成龍,首先想到的就是功夫,其次才是功夫打鬥中的搞笑場面。
而李連杰純粹是以功夫打進去的,功夫皇帝的名聲就算在好萊塢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無數外國人甚至稱呼李連杰為李小龍第二,這一點連成龍似乎也比不了,更何況本身就不是功夫動作演員的周星馳和周潤發,在這一點上雙周根本不佔優勢。
2.喜劇文化有差異
不要說在西方國家,就是在香港本土,早期甚至到了中後期都有無數人很難理解周星馳的無釐頭搞笑。
不能用中國人自己的眼光去讓全世界認同,你認為搞笑的片段,經典的片段,或許在外國人看來就不是那麼討喜了,甚至會覺得莫名其妙,不知所謂!
3.賣點不一樣
走進好萊塢發展,最起碼你得拿得出東西讓對方買帳,基於李小龍的影響,中國功夫在西方得到認同,因此作為功夫演員的李連杰和成龍打進去了。但是沒有功夫底子,你就拿不出讓被人信服的東西。前面我說了,周氏喜劇、無釐頭搞笑根本行不通,周潤發在香港紅得發紫,可進入好萊塢,所參演的幾部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水花,打不起來,也就沒有了賣點!
所以說,不是周星馳不想去好萊塢發展,而是進入好萊塢發展的路走不通,你所擅長的東西,別人不需要,因為不兼容,別人想要的東西,你又沒有,何來的合作!
02
沒有主導權
周星馳電影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周星馳佔據了較高的主導權,因為能夠賣座。但是好萊塢對於周星馳搞笑風格並不看好,根本不可能給你主導權,周星馳去了好萊塢,要不就只能老老實實參演別人的劇本,那又何談周氏喜劇、無釐頭經典。
雖然周星馳沒去,但是後續《功夫》《少林足球》等都與海外影視、好萊塢有了合作,也算是一種參與形式,但事實證明,周星馳是華語圈中的巔峰無釐頭搞笑大師,但並不屬於全世界,兩部作品在海外的票房都雙雙勢力,根本拿不出什麼成績。
所以,周星馳也就沒有在考慮去好萊塢發展了,文化的差異直接抹殺了周星馳無釐頭搞笑的市場,這樣的表演方式很難被外國人接受,或許今天很多外國人能夠接受周氏喜劇,但此時的周星馳,連國內市場也不願意拋頭露面了,更何況遠在大西洋的好萊塢。
因此,香港影壇中雙周一成、一李,也僅僅是以功夫打進去的李連杰和成龍能夠站穩腳跟,周潤發、周星馳卻只能遺憾退場!不過我們也應該慶幸,留在香港的周星馳貢獻給我們無數留下回憶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