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保險公司公眾號的粉絲中,最多人購買了大病或防癌保險,比例達到56%。」日前,北京好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啦科技」)的一項調查結果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2016年9月,16家壽險公司應用「保險吐槽有禮」調研問卷,對自家的微信粉絲進行了一次跨公司的在線調研,共計收回有效問卷5287份。據悉,這次調查好啦科技採集了2016年8月和9月16家保險公司的相關數據,數據採集自微信和支付寶。
調查顯示,重疾險和防癌險的粉絲對公司認可程度較高,更願意關注保險公司的公眾號(圖1)。同時,看重重大疾病險、壽險的用戶,購買保險比例明顯較高。而對意外殘疾險較關注的人,普遍購險頻率較低。
與此相呼應,在粉絲對保險的需求調查中,大病保險和防癌保險佔比最高。
與此相呼應,在粉絲對保險的需求調查中,大病保險和防癌保險佔比最高。
最多用戶選擇了重大疾病保險,其次是壽險。這充分印證了「保險姓保」的重要性。大部分粉絲還是希望能夠從保險公司獲得健康、壽命的保障的。
期待各家保險公司能夠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為粉絲們提供更加實用的保障類保險。
從數據上來看,大部分粉絲都購買過人身保險,購買過人身保險的粉絲中,67%是從保險營銷員處購買的。由此可見,目前壽險公司的粉絲主要還是來自於個險老客戶。因此,吸引老客戶關注自己的公眾號,鼓勵代理人邀請老客戶關注自己的公眾號,是截至目前比較有效的拉粉方式。
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有25%從未購買過保險的粉絲關注了保險公司的公眾號,如何擴大這一比例,如何教育和轉化這些「保險小白」,是保險公司公眾號未來運營的一個重要方向。
從微信粉絲概況看,已婚粉絲佔比高,孩子作為客戶更值得關注。
成立家庭以及生育子女,都是形成保險需求的人生階段。各家公司的粉絲中,已婚人士,以及有孩子的父母,比例都非常高。未婚階段的主要保障聚焦在自身的保障上,可以考慮重疾、醫療,以及受益人為父母的壽險。已婚階段則不僅要考慮自己,更需要考慮對配偶、子女的責任。重大疾病、意外、壽險,給子女的教育金,都必不可少。
保險公司了解粉絲的人生階段,對於為他們推薦最適合的保險產品非常重要。
大家普遍認為,網際網路保險繞過了傳統高成本的銷售渠道,應該主打價格優勢。然而與這種傳統的認知不同,在本次調研中,價格優勢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決策因素(圖2)。
險企微信粉絲買了什麼保險
粉絲更加關注的是希望保險公司能夠把保險責任說得通俗易懂。如果看不懂保險責任,再便宜的價格也沒有吸引力。現有的保險合同實際上是基於幾十年來個險銷售的實踐逐步形成的,代理人有充足的時間向客戶解釋保險責任、利益演示。然而網際網路銷售缺失了代理人環節,粉絲只有通過頁面介紹來了解紛繁複雜的保險責任,現有的保險合同顯然需要進行更大膽的簡單化和通俗化。因此,期待保險公司能夠推出更簡潔的保險合同,讓保險回歸簡單、易懂。
與之前的調查一致的是,粉絲對服務的需求中,預防服務在粉絲需求榜上排名第一(圖3)。
實際上,客戶少生病、不生病,保險公司就少賠付。所以,提供預防服務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是絕對雙贏的選擇。
實際上,客戶少生病、不生病,保險公司就少賠付。所以,提供預防服務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是絕對雙贏的選擇。
排名第二、第三的需求都是生病之後的服務,如果與優秀的理賠流程結合,就會形成前面提到的,粉絲最看重的,優質的「理賠服務」。
第五(在線、電話問診)、第六名(就醫通道)、第七名(緊急救援)是目前保險公司相對比較注重的服務,也獲得了20%~30%的粉絲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