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不行!盤點金庸筆下人物名字 每個都有出處

2020-12-18 百家號

我們在取名字的時候往往都絞盡腦汁,起得太接地氣,顯得沒文化;起得太晦澀,又顯得造作還為難孩子;看看金庸筆下人物的名字,女的傾城男的豪情,正所謂人如其名,名不虛傳。更厲害的是,人物的名字都有出處,而不是隨便取的。

二姐妹是《天龍八部》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自小分離,後一為慕容氏的婢女,一為星宿派的頑徒。朱紫是一個母親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

《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

《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查氏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附:喬峰]喬峰本名蕭峰(蕭姓為遼國大姓),其姓得自養父農戶喬三槐。「喬」字已暗含其並非本姓(「喬」在字義上有「裝假」、「改扮」意,如喬裝,喬模喬樣等,《水滸》有「李逵壽張喬坐衙」)而「峰」字又遙接其父之名「遠山」。

一為副威鏢局之少鏢頭,一為聚賢莊之少莊主。然兩位公子哥兒前途卻並非「平之」、「坦之」!查老以「平坦」二字為兩位富家子弟命名,真是"高人"啊!

30年代文壇有所謂『京派』與『海派』之爭。有知堂老人之稱的周作人是『京派』的靈魂人物,魯迅先生則是『海派』的班頭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說是『南魯迅,北知堂』,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壇。

老三周建人也非庸碌之輩,只是他兩位哥哥太過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絕對沒有《天龍》中喬峰的豪氣幹雲,光芒萬丈。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壽松」,又字「喬峰」。

金庸的「南慕容北喬峰」像「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區區數字,組合起來,而富有張力,具無限美感。王家衛拍《東邪西毒》,除了幾個名字出自《射鵰》,故事幾乎全是自己結撰而成,不知王導為這四個字,付給金庸多少版權費――花錢多一點也值得。

慕容非漢姓,是鮮卑族姓氏,五胡亂華時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這幾個短命帝國的王族。他單名「復」,明顯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個家族對於「興復大燕」的期望與狂想。

「碧」是最可愛的顏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書中阿碧的言語竟讓人有一種『滴翠』的感覺。阿碧或許與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如此可兒,竟無一個好的收稍,令人嘆息。仍引杜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以為阿碧判詞。

大理鎮南王段正淳與情婦"修羅刀"秦紅棉之女。天真爛漫,猶如渾金璞玉,全然不通世故人情,外剛內柔,用冰冷的外表包裹自己單純善良的內心。

其名應出自西晉詩人謝混《遊西池》「蓮池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意為園林的花木池水十分幽美。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是一個崇尚道家的門派,其掌門人為無涯子。其名來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和無涯子一輩的尚有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童姥謂年老而童身,其造型與武功似取材於佛祖釋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類)。李秋水名字來於《莊子秋水》就不用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涯子的兩個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在道家裡,「星河」是空間上的「無涯」,而「春秋」則是時間上的「無涯」。

[附「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是蘇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關之處,點名逍遙派的淵源。

老大康廣陵(琴),姓名分別取自三國時的嵇康與他所彈的那首《廣陵散》;

老二範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兩位圍棋高手範西屏(海寧人)和過百齡;

老四吳領軍(畫),書中述其曾任「領軍」之職,而姓恐來於唐大畫家吳道子;

老五薛慕華(醫),慕華即仰慕華佗之意(中國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韓」,「慕華」等等)。又近代有黃乃裳,號慕華,曾參加康梁變法;

老七石清露(花),「石」諧音「蒔」,蒔花;清露古詩常見(如陸機《赴洛道中作》「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紅樓夢》三十四回記有「玫瑰清露」);

老八李傀儡(戲),傀儡寓意很明確,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宮搬演梨園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則天擺布得像個傀儡。

《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從這位詞人身上得到某種靈感。

龍女,神話中的龍王女兒。《法華經》中有龍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傳》有「龍女牧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齋詩話》有「吳城小龍女」。而小龍女的原型應該出自《莊子逍遙遊》中那位「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金庸對他們的命名參考了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

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藥師(平時都穿著青袍);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西方尚白,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北方尚黑,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中央尚黃,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1)、南帝一燈――「一燈」之名出自《法華經》: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南為火」:一燈大師之「燈」待「火」點燃。其秘技為「一陽指」,而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 「南,色赤」:「燈」與「陽「皆作赤紅色。

(2)、中神通王重陽――『中央為土」:此人確為歷史人物,是全真教開山祖師,原名「王」,這姓/名兩個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辭世最早,由其師弟遞補為中頑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中央,色黃」:王重陽既為道教大師,而道士用黃冠束髮,因此又被稱作「黃冠」。

(3)西毒歐陽鋒――「西為金」:「鋒」賴「金」利。作為音樂家的歐陽鋒,常備樂器不是吉他,而是鐵箏。仍是金屬所制。「西,色白」:西毒長居白駝山,他本人/侄兒/部屬皆作白衣裝。

(4)、東邪黃藥師――在《卅十三劍客圖虯髯客傳》一文中,金庸對唐代名將李靖極表欽敬之忱。其實李靖之軍事才能未必高於韓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還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與人格修養。

雖達不到三毛「最愛黃藥師什麼都愛」的程度,我猜金庸對自己創造的黃藥師這一人物形象還是鍾愛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衛公的名字贈給了黃:李靖字藥師。

「東,色青」:書中寫黃藥師初次出場:「身穿青色布袍」。「東為木」:黃藥師三字表面看來似乎有「草」無「木」,其實不然。金庸等臺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規的繁體字,「藥」字的正確寫法是「」,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北丐洪七公――舊武俠小說《兒女英雄傳》中有「鄧九公」者,名諱與洪七公相仿.。書名與《射鵰英雄傳》也有幾分(五分之三?)相似。「北為水」:七公姓「洪」 ,果見洪水湯湯,竟沒涯。「北,色黑」:書中不曾描寫七公衣服顏色。但他作為丐幫老頭子,估計不管衣服原色為何,上身之後,必將改造成唯一色調:總是黑。

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敦儒的意思是敦厚儒雅。

南宋有詞人朱敦儒。命子名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義大相逕庭。

有人說名字取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首先,全部《尚書》(包括所謂《偽古文尚書》)都無「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茲在茲」四字,茲,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念慈者,懷念母親也。古時稱父親為家嚴,母親為家慈。《射鵰》全書都沒有寫念慈的父母是誰,但是由於鐵心兄的收養,她總算是有了父愛,所以更懷念其母的愛。

《世說新語》:「桓石虔,小字鎮惡」。柯之高足郭靖那句擲地作金石聲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也模仿自《世說》:「劉真長,黨同伐異,俠之大者」。

金庸小說於七十年代末在臺解禁,唯有《射鵰》一書,臺灣文化官員懷疑「有鼓吹毛之嫌」,不許在臺刊行。金庸對此有所解釋:「射鵰是中國北方民族由來已久的勇武行為。

《史記李廣傳》中說:是必射鵰者也。王維有詩: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又有詩:暮雲空磧時驅馬,落日平原好射鵰。楊巨源詩:射鵰天更碧,吹角塞仍黃。溫庭筠詩:安得萬裡沙,霜晴看射鵰。中國描寫塞外生活的文學作品往往提到射鵰,一箭雙鵰的成語更是普通得很。

『無忌』就是百無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無災無難,平安吉祥。哪知事與願違,張無忌的童年、少年卻是多災多難,艱苦備嘗(林平之、遊坦之二名也與此相似)。

歷史上叫做無忌的人很多。有一副對聯很出名的:「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不過魏無忌是戰國時信陵君之名,長孫無忌則是初唐名相。

而張無忌則如金庸所說的:我一生都希望做到「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對於甚麼是「謙謙君子?像張無忌,人家侵犯他,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這種人我很羨慕,自己做不到,這才是所謂的『謙謙君子』。」

李白《行路難三》:「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宋劉克莊《沁園春》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何足道哉」亦是常用語。

容顏秀麗,十足是個絕色的美人胚子。坐著遠觀近看都有一種神韻從骨子中沁出。凝聚了漢水之鐘靈,峨嵋之毓秀,出落的得人間而不食人間煙火。

正是屈原《離騷》中所說的: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令狐衝是厭惡權利鬥爭的「隱士」,一位「道家之俠」。衝,貌似衝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這似乎暗示著令狐衝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衝突。但事物是辨證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再說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說裡借周伯通之口引用過這句話,可旁證這種解釋並非牽強。「周伯通道:『我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跟著將這四句話的意思解釋了一遍。

郭靖聽了默默思索。」)衝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的。

[補記]任盈盈也可能名取自《古詩十九首》「盈盈樓上女」。清孔尚任、顧彩合作傳奇劇本《小忽雷》中女主角名鄭盈盈。又《老子》:「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劍神卓不凡與君子劍嶽不群兩大高手似乎在拉扯一個成語:「卓爾不群」,典出《漢書》:「夫唯大雅,卓爾不群」。巍巍山『嶽』,卓爾『不群』,頗有一種壁立千仞的氣象,與嶽不群的道貌岸然也算合拍。

嶽不群人稱「君子劍」,但真正的君子是「群」的,小人才「不群」呢!這也不是我說的,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夫子說的:「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論語陽貨》)嶽不群以『君子劍』的面目欺世,金庸卻在取名時將其底細揭露無遺:偽君子,真小人也。

此人為嵩山派高手,與『禿鷹』沙天江一起出場,這兩人的名字可能是相互對應的,『禿鷹』與『白頭翁』對應,『沙天江』與『卜沉』對應:『白頭翁』與禿鷹都是禽鳥,江水中自然『不沉』。《紅樓夢》中有名『卜世仁』者,不是人啊!

武俠小說中「武功」一詞指的是「以拳腳內力給對方身體造成極大損傷的超能力」,但《笑傲》非簡單的武俠作品,它還是一部政治小說。此詞或有別一層涵義:『文治武功』中的『武功』,主要指軍事才能與成就。

此名極佳,既有李太白「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天真,又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的閒逸,更不乏譚復生「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豪邁。然而推本溯源,必本於屈原之《天問》。向問天與屈原,餘皆不論,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婦之道事君又似之。

熊性勇猛,此人『一熊』猶嫌不足,乃以『百熊』名之,可以想見他在魔教與正教的戰鬥中的是如何的勇猛過人。

天壤間有「笑傲江湖」在!它首先應該是一部恢宏壯闊的琴曲,其次才是一部博大浩瀚的小說。「笑傲江湖」之曲,與嵇康的脈搏相呼應,接承的是《廣陵散》的遺音。

向上追溯,是楚狂接輿的哀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推本溯源,它的旋律在遠古即已奏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飲,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

《笑傲江湖》所要發掘的正是華夏所固有而被歷代統治者摧殘壓抑又不絕如縷的自由主義傳統,為個人自由唱一曲悲傷的輓歌。

金庸1969年完成《笑傲》,當年即開始撰寫《鹿鼎》。與『日月神教』相似的不是明教,而是《鹿鼎》中的『神龍教』。

《鹿鼎》19回回目是:「九州聚鐵鑄一字,百金立木招群魔」(查慎行詩),金庸後面有註:「『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書用以喻神龍教教主先以甜頭招人歸附,然後施行嚴刑峻法,部勒教眾」。製作黑木令的原材料或許就是商鞅當年讓人搬動的那根『三丈之木』?

納蘭容若《江城子詠史》「溼雲全壓數峰低,影悽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金庸自稱生平創作受唐代傳奇影響最大,而唐傳奇中有一名篇《步飛煙》,皇甫枚撰。

在《阿繡與小翠》中,我曾妄言金庸受蒲留仙影響不小,其實《聊齋》正是唐傳奇之餘緒。二者一脈相承。

王安石號『半山』。此人又被時人稱為『拗相公』,非常的剛愎偏執。趙半山則和悅溫厚,兩人性情大不相同。或許趙是南面那「半山」,王則是北坡那「半山」吧?

名字像人一樣粗豪,有「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神勇強悍。且有雜文家以「胡一刀」為筆名者,我看過他的幾篇文章,還好,沒有玷辱此好名好姓。

此名可有兩種解釋:(一)胡亂一刀,那就成了「黑旋風」李逵之流亞,一時興起,掄起板斧,胡砍一通。(二)「胡」又是疑問詞,涵義就變成了:世事太過複雜錯亂,那裡是一刀所能解決的呢?

胡斐自己將姓名倒轉而得「飛狐」之雅號,這是書中的交代。金庸為他命名時,應是先想到「飛狐」之號,再有胡斐之名,這是猜測。

蘇軾《雪浪石》「飛狐,上黨天下脊」中「飛狐」二字是古地名,河北淶源縣之舊稱,又是北嶽恆山之要隘(「雪山飛狐」四字在蘇詩中唯少一「山」)。

答:三條――雪山飛狐;令狐衝;九尾靈狐。「令」就是「好」,說明令狐衝是條好狐狸。

但不姓苗;苗人鳳姓苗,但書中不曾交代其苗族出身。苗人鳳出身苗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姓「苗」只是原因之一,其二,與苗人鳳對應的是胡一刀,二人共同形成了「胡苗恩仇」以及最後的和解

而「胡」「苗」分別是中國北方,南方的主要少數民族。其三,苗人鳳身上具有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就像胡一刀身上具有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一樣。其四,苗人鳳與藍鳳凰名字中都得一「鳳」字,而苗族人有著長久的對鳳凰的圖騰崇拜歷史。

「人鳳」就是「人中龍鳳」的意思。具苗族血統而堪稱「人中龍鳳」的當代名賢有二:沈從文與表侄黃永玉,都出生於湘西鳳凰,也都與金庸緣份不淺。

「紫衣「就是「緇衣」 ,僧人著緇衣芒鞋,袁以此為名,隱約透露自己的比丘尼身份。

緇衣本與佛法僧無關,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詩經.鄭風》,詩名就叫《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俠客行》中有兩對兄弟,皆以「三」「四」為名。一為師兄弟,化名張三、李四;一為親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張三、李四是最為普通,毫無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種「萬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謝靈運幼時寄養在外人家裡,族人因名為客兒,世稱「謝客」。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文泰來乃《書劍恩仇錄》紅花會四當家,是堪與喬峰媲美的好漢。「奔雷手」形容其工功夫氣勢不凡,辛棄疾《沁園春》(杯汝前來)有「於今喜睡,氣似奔雷」句。

泰是卦名(卦象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輕上浮,天地交而萬物通,徵兆順利。這樣就很好解釋文泰來由被清兵拿獲到逃脫囚籠,雖屢經周折,然「否去泰來終可待」(唐韋莊《湘中作》),正印證「泰來」二字是否極泰來的意思。

二人是《碧血劍》中一對父女。夏季炎熱,雪只下於寒冬,「夏」與「雪」本不「宜」。恰又反映了正反兩種突兀的雙重性格」的評語大可移用到夏雪宜身上。以前有人認為溫青青名字來自《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恐怕有點牽強。

《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禮記曲禮上》:「凡為人之禮,冬溫而夏(冷、涼的意思)」作為溫儀和夏雪宜的女兒,身上同樣兼有「溫」、「」(或謂「夏」、「雪」)兩種矛盾的性格,小說中其時而刁蠻時而哀苦的情緒對此作了很好的詮釋。

[附:袁承志] 《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袁承志所承之志,本應是其父袁崇煥抗擊滿清之志,但《碧血劍》一書的結局,他卻隱居域外,只能算是「名不副實」的人物。

陳世倌之妻,乾隆與陳家洛之母。歷史上陳世倌正妻確為徐姓,「潮生」之名恐怕就是金庸所代擬了。出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黃藥師自度的《碧海潮生曲》,以及桃花島積翠亭上「桃花影裡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的對聯分明都與這兩句詩有關。

《楚辭湘夫人》:『沅有芷兮澧(音li)有蘭\'』,此姝之名,盡在詩中。詩的後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與李沅芷對餘魚同的那份情愫有三分仿佛。

出自龔自珍「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的詩句。金庸對龔定庵似乎情有獨鍾,他為《天龍八部》第35回寫的回目是:「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此句脫胎於龔定庵《洞仙歌》詞:「埋沒了,彈指芳華如電。」

轉自多彩貴州網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名字很多都有出處,最好聽的五個人物名字
    1.無崖子無崖子是《天龍八部》逍遙派第二代掌門人,名字取自於《莊子·外篇·知北遊》中的「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無崖子並不姓無,是一個道號,但作為姓名的話,不僅有深意,更重要的是典雅,仿佛能透過名字看到本人的性格。2.德布德布是金庸小說《飛狐外傳》人物,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御前侍衛的頭兒,統領大內十八高手四滿、五蒙、九藏僧。
  •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八大姓名,它們都有什麼寓意?
    金庸筆下的人物取名大有考究,絕非閒言廢語,幾乎所有的姓名都有出處,所有的名字都有寓意。金庸筆下的人物命名是其思想的結晶,他把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入到姓名之中,又把名字與人物的性格、命運、時代背景緊密關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比如郭靖楊康之名便取自歷史靖康之恥,嶽不群、楊不悔、卓不凡充分表現了人物的性格命運。
  • 金庸小說裡,人物名字的出處,太有學問了!網友:「教科書級」!
    對金庸先生的崇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也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從高中時期,拜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就心生仰慕。金庸武俠小說,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很多人幾乎都可以脫口而出的說上他的幾部小說,或者作品裡的某些重要情節。金庸武俠小說,與其他作家相比,有著很明顯的符號。
  • 金庸筆下最美的十個名字的由來,她的名字是最美的
    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麥可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金庸先生筆下的眾多,給人物命名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大宗師金庸先生來說好像很容易,好像信手拈來一般,而且名字都很美,很有特色,本文盤點金庸筆下十大美妙的名字及其出處,歡迎收看。
  • 金庸筆下最好聽的6個女生名字,每個都很有寓意,你可認同?
    金庸先生將中國近一半的歷史,帶入了武俠江湖,他筆下的刀光劍影和兒女情長,迷住了不知多少人。今天就來評一評金庸筆下最好聽的6個女生名字,每個都很有寓意,你可認同這排名?王語嫣王語嫣的氣質正如她的名字一樣仙氣,舉止輕雅,笑語嫣然,窈窕多姿,一個嫣字,自然是說她的傾國傾城的相貌,閱女無數的段譽都對她一見鍾情,而渣男慕容復在野心勃勃之餘也屢次捨不得他這位痴情的表妹,由此可見王語嫣的美貌程度。
  • 金庸小說中,這幾個人物名字,都來源於古典詩詞!
    金庸老先生一生致力於自己的寫作,並且,整個武俠精神在他的筆下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姓名,也早已深入人心,婦孺皆知,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其起名都形象生動,背後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的也成為了華人世界裡的文化符號。
  • 金庸筆下可以稱神的5大高手:阿青僅排第四,前二都可靈魂出竅!
    金庸筆下不乏武功高強之人,也不缺乏內力深厚之人,但是真正能夠在金庸筆下能夠被稱之為神人的高手卻不多。那麼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金庸筆下可以稱神的5大高手:阿青僅排第四,前二都可靈魂出竅!但是阿青確實金庸筆下武功和實戰能力最強的人物之一,阿青曾創造了"三千越甲不可敵"的神話,這簡直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阿青做出了很多超人類的事情,也創造了很多神跡,所以絕對是金庸筆下一位鮮有對手的稱神高手。
  • 盤點金庸小說裡,5個最為絕妙的名字!
    金庸小說是曾經是很多人的,整個精神世界。馬雲愛金庸是眾所周知的,公司每個人都有個金庸小說人物的名字。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金庸小說裡,最為絕妙的5個名字。第一個:武修文這個名字,取自偃武修文,這個成語。一看就高大上有沒有,都說文武雙全,人這一個名字全搞定。第二個:李秋水上一次聽到秋水這兩個字,是在張一山演的一部電視劇裡,男主角也是叫這名。
  • 金庸筆下,四位被低估的高手,名字裡都有「不」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裡,可以說是高手如雲。掃地僧、黃裳、王重陽、獨孤求敗這都是傳說級人物,男主角除了韋小寶,也都成了後世的傳說。正是因為高手如雲,所以,有些高手便沒有太多的展現機會。
  • 金庸筆下有三個情節細思極恐 連金庸都不敢說 第一個還很汙
    金庸先生用了17年的時間,為我們編織了一部浩瀚的武俠史,其中更有許多盪氣迴腸的故事和情節讓我們魂牽夢繞,也有許多人物和情感讓讀者們刻骨銘心。然而,卻有一些情節金庸隻字不提,或者一語帶過。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要,也不是因為他們不精彩,相反的,可能是因為他們太激烈,甚至太悲壯,方才導致金庸不忍提起。比如郭靖和黃蓉的結局,金庸就只一筆帶過——襄陽城破,郭靖和黃蓉戰死沙場。
  • 金庸筆下有兩個預言家 一個百發百中 一個可以預測60年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580期)文/我是小黃蓉大家好,本文我們來侃一個很有趣的話題,金庸筆下的預言家。金庸武俠波瀾壯闊,其中更有千奇百怪的情節、各色人群,他們一同編織成金庸武俠江湖絢麗多彩的光影。其中有神話傳說,也有頂級高手,更有多情浪子,當然還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人物,比如我們本文要說的這種角色——預言家,就非常有趣味。金庸筆下還真的出過兩個預言家,一個幾乎百發百中,一個甚至可以預測60年後的事。到底是誰?第二段馬上為您揭曉。
  • 金庸筆下四個外族女性,名字就讓人見識到濃濃的異域風情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世界,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江湖。除了漢族,也有其他各民族之間故事,如鮮卑族、擺夷族、回族等等,甚至還有其他國家的人物。其中有四位女子,名字很美,而且極具異域特色。
  • 金庸去世!一文看懂金庸筆下人物的名字,告訴你什麼叫知識淵博
    雖達不到三毛「最愛黃藥師什麼都愛」的程度,我猜金庸對自己創造的黃藥師這一人物形象還是鍾愛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衛公的名字贈給了黃:李靖字藥師。南宋有詞人朱敦儒。命子名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義大相逕庭。4.穆念慈有人說名字取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首先,全部《尚書》(包括所謂《偽古文尚書》)都無「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茲在茲」四字,茲,此也。
  • 金庸小說中英雄人物的歷史原型,第二個連名字都一樣
    作為七零後八零後的小夥伴們,對金庸老先生的這些作品早就爛熟於心了,其中的很多場景都歷歷在目。可以說我們大部分人的武俠夢都是和這些好的作品一起成長的。但是我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作品裡的人物,其實有的在歷史中是不存在的。但有些人物是存在的,只是名字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大部分都是根據歷史的原型改編的,眾所周知,金庸先生不僅是卓越的小說家,更是底蘊深厚、研究精深的史學大家。
  • 盤點金庸筆下五大神射手,郭靖榜上有名,第一堪稱箭神
    弓箭手一般都隱藏在暗中,隨時對敵人發動致命一擊。金庸筆下高手眾多,個個武功不凡,其中不乏神射手,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等成語都是形容這些神射手的。接下我們看看金庸筆下的神射手都有哪些?四、柯鎮惡柯鎮惡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人物,他是一代盲俠,武功不弱。位居「江南七怪」之首,綽號「飛天蝙蝠」,同時也是大俠郭靖的師父。
  • 韋小寶:金庸筆下一位「阿Q式」的男主角
    金庸當年寫《鹿鼎記》雖然有其現實意義的追求,但是純粹的說韋小寶應該是什麼樣的性格、形象。這種想法有悖於藝術創作的初衷,在金庸看來,韋小寶代表的是一類人,而且很顯然,這類人和之前金庸武俠中的主角有明顯的差異,甚至走向了那些大俠人生觀的反方向。如果說之前金庸小說中的俠客是天空中皎潔的月光,那麼韋小寶便是低入凡塵的泥沼。金庸先生曾說過,他在創作韋小寶這個形象時,會不時地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
  • 盤點金庸筆下歷代主角戰力排名,第一名已超越武俠
    《鴛鴦刀》中的男主人公,袁冠南在金庸先生筆下的眾多俠客並無什麼突出之處。神照經是天下一等一的內功有用起死回生的效果。血刀經是血刀門掌門獨有的一門絕學,此功法邪惡威力巨大,血刀老祖曾憑藉此功法獨步中原武林。
  • 金庸先生筆下,各省第一武功高手分別是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構造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武俠世界。而且,金庸先生小說中,涉及的地理範圍極廣,幾乎包含了中國所有的地區。那麼,在金庸先生筆下,每個省的第一武林高手是誰呢?
  • 金庸筆下四大神功,它曾輔佐五位神級高手,完虐降龍十八掌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十四部小說,一直廣為傳頌。從小時候到現在,始終懷揣武俠夢,渴望行俠仗義,行走江湖。但凡行走江湖之人,怎能沒有一技傍身呢?縱觀金庸武俠小說,每個人物,或多或少都身懷武功。
  • 金庸筆下的仙境都在哪裡呢?
    金庸筆下的仙境都在哪裡呢? 天氣逐漸變暖 疫情也得到了控制 想出門旅遊的饞蟲是否又被勾起了 先和小編一起遊覽一下 金庸老先生筆下的仙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