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2020-12-14 騰訊網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

做好選科規劃,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高考時拿到更好的分數,獲得更多的選擇籌碼和機會。

在高考3+3模式,和3+1+2兩種模式下,我們馬上用大數據統計結果告訴你,孩子怎麼選科,可以實現分數最大化?

01

3+3高考模式

3+3高考模式省份: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在「3+3」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20種:

第一個「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第二個「3」,指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個科目中任選3門。

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分析

在2020屆高考中,選考化學、物理、地理三科的人數最多,生物、歷史和政治選考人數較少。

2020屆考生是第一批進行選科的考生,這個選考情況將會對2021和2022屆考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再看看北京西城某市重點高二預選科的數據統計:

物理:86.1%

化學:57%

生物:69.7%

歷史:25.8%

地理:41.5%

政治:18.3%

該校期中考試各科實際選考比例如下:

物理:85.7%

化學:54.9%

生物:68.6%

歷史:28.4%

地理:43.1%

政治:20.2%

北京市重點高中裡,從選考人數上來看,物理第一,且人數遙遙領先;生物第二,化學第三,地理第四,歷史第五,政治第六。

物理、化學和生物,當仁不讓地成為學霸廝殺的主戰場。不僅學科難度高,競爭更是激烈。

於是有些各科均衡的學霸,除了選擇物理確保專業方向,剩下的兩科避免同時選擇化學和生物,從而避開和其他學霸的正面衝突,且在新高考第一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0北京高考第一名的王同學,考了722分,她選考的三科是:物理、歷史、地理。她選考的3科都拿到了滿分。另悉高考第二名選的競爭最為激烈的物理、化學、生物,而第三名則選了政治。

所以,如果化學和生物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其實可以考慮選擇一門文科,減輕一下競爭壓力,享受到賦分的紅利。

上海新高考選科數據分析

通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了三門選考科目的「黃金定律」:

1. 和北京一樣,物理、化學是學霸廝殺主戰場,難度高,競爭大。

2. 低分段考生偏愛選考歷史、政治,各科均衡的學霸選擇這兩門,可能獲得超出預期的高賦分。

3.地理、生物正成為選考的「大眾情人"。

另外,據大數據統計顯示,上海高考滿分660,580+(目標清北復交及頂尖985高校)的學生中:

物理學科選考人數高達84.53%!學霸雲集、競爭最激烈!

生物、地理、化學三個科目選考人數比較平均,趨於一致,佔比60%以上!

頂尖牛娃選科政治、歷史的人數極少,歷史12.37%,政治僅有6.73%!

一些3+3地區的學校,甚至要求學生在地理、生物中必選1到2科,以減小高三後期複習壓力!

02

3+1+2高考模式

3+1+2高考模式省份:遼寧、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

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

「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整體來看,物理成為考生中選取最多的科目。

1. 傳統理綜(物化生)、文綜(史地政)組合仍是熱門。

本文梳理各省份選科組合的平均佔比(除江蘇外)情況如圖:

從以上數據來看:

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

緊隨其後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

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於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很難兼顧。

2. 江蘇奇特的選科趨勢,根本原因出在「棄化學」?

江蘇選科情況較其他省市差異大,單科選考數據佔比不均衡,導致了連選科組合趨勢都變得清奇起來。

下面我們看下江蘇2021屆新高考各選科組合的佔比情況:

從上述數據來看,江蘇省選考物理、生物、地理人數最多,竟然達到了45.69%,而只有極少部分人選考了歷化地、歷化生和物生政三個組合。

甚至歷化政、物化政出現了無人選考的情況。

為什麼化學遇冷?

因為在新高考模式下,化學成了最吃虧的學科。

因為如果你選了物理作為你的必選科目,又在剩下的科目裡挑了化學,那麼就很有可能遇到神仙打架的情況。

2019年江蘇就曝出了學生避開化學的問題,很多高中為了保證升學率,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甚至有中學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誘導學生避開化學。

化學受到冷落的同時,生物、地理反而成為選科的「香餑餑」。

我們今天重點分析一下這個組合。

和化學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難度還是要低一些的,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為專業選擇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為得分的重要方式。

不過現在生物和地理成為了成績中上等學生選擇最多的一個組合,競爭也變得更為激烈。

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可能也沒有優勢可言。

03

各科學習情況及對應專業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越早定下來越好,最好高一就能確定。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以下對各學科學習情況及對應專業做出分析,供大家選科時參考。

物理

物理專業的覆蓋面是六門學科當中最廣的,高達92%,而且其中相當多一部分的理工類專業,要求必選物理。

必須要強調,物理是孩子綜合能力的「試金石」,還是頂尖大學的敲門磚。

對於想讀工科的孩子來說,只要物理成績尚可,儘量不要棄物理。

物理對應的專業分類,基本包括了當下就業率較高的大部分領域:

理論與應用力學、地球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空航天類和武器類、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力學、材料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類、海洋科學類。

化學

化學選考人數正在逐年下降。

化學對應學科專業分類包括:和工程類、生物科學類、地質學類、醫學技術類、林業工程類、公眾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應用化學、化學與製藥類、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大體來看,如果不想學醫或者不想從事製藥、材料、化工等領域的工作,化學成績又一般孩子,可以考慮棄化學,選擇花費時間相對較少的生物或者地理。

地理、生物

生物和地理毫無疑問是最熱門的兩門學科,民間一直有這樣的笑談:

「從三加一時代(舊高考)邁入三加三時代(新高考)後,物理化學跌落了神壇,地理生物站了上去,政治歷史靜靜地看著他們折騰。」

地理生物選考人數連年攀升,正在成為當之無愧的選科大戶。

這兩門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考生基數大,和初中基礎關聯不大,只要高中期間用心學好好準備,誰都有勝出的可能。

分開來說,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學科內容相對接受簡單,而且內容多以記憶性知識為主。對於原來偏理科的學生來講,地理學習更容易上手和簡單,相對學習的時間也較短。

而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整體難度在數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學習,性價比較高。

歷史、政治

選科人數總趨勢基本持平,低分段的人選擇的多,高分段學生選擇的少。

有些人是為了避開學霸選的政史,但也有不少人對政史是真愛。

但是這個組合名校的熱門專業基本報不了,更不要惦記那些以理工類聞名的學校了。

而且政治、歷史這兩門學習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開放性存在,拿高分並不容易。

總結一下新高考選科策略:

高一上儘量各科均衡發展,並逐漸在高一下確定出優勢科目。

高二上確定選科,早明朗,早發力。

如果有非常明確的一個職業傾向,就按照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進行選科。

如果有某幾個職業傾向,選科要兼顧興趣與特長,最後的確定建議以分數為先。

選科除了參考當下分數,還要考慮該科的學習效率、精力投入和學科潛力。

如果沒有任何的職業傾向,在能力所及時,儘量選擇物理,畢竟純文或偏文組合可報考的專業較少。

選科儘量一次到位,避免中途更換,浪費時間和精力。

綜合自|網絡

本文由北京四中網校(ID:etiantian-com)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整理數據不易

希望對孩子們選科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如何選科最好?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願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願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願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 高中生,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提前...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你真的了解嗎? 了解選科「潛規則」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些關於新高考的基本常識! 什麼是新高考? 你所在的地區是否已經開始執行新高考?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你知道嗎?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願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元年」已經來臨,上海和浙江率先實行了首次新高考,而北京的2017級新高一也將成為2020屆新高考的體驗者。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
  • 新高考選科因素分析及決策方法來了,教你搞定選科!
    本文主要對新高考選科因素做了系統分析,對選科決策做作了方法指導。選科因素分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客觀因素三個層次,自身學科興趣、自身學科優勢、自身專業傾向、學校學科優勢、學校師資條件、學校整體安排、可選專業廣度、整體考生層次、往年招生計劃九個維度利用詳實有效的數據分析了選科中所應該考慮到的因素,以及在具體選科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的科目選擇成重點,哪個學科最吃香?
    對高中生來說,高考是最重要的事情。高考的每一次調動,都能引發外界的重點關注。新高考模式的出現,讓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在這個話題上。目前已經有部分省份實施了新高考模式,學生和家長必須逐步適應這樣的新模式。新高考模式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
  • 遼寧高考改革語數外有望一科多考 或取消文理分科
    「一考定終身」高考制度將被打破,部分科目將實行一年多考,減輕學生高考壓力。   昨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高考改革方案細則短期內難出臺,目前已進入2011年高考軌道,即便有「高考改革方案」也不可能現在公布。
  • 新高考選科,你希望孩子在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選哪幾科?由孩子定
    新高考的選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因為選擇不同的學科,未來報考的專業也有所不同,當然未來的職業選擇也將完全不同,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較小,對職業這一概念還很模糊,而家長在這一方面卻有著切身的體會,近期有一家長問小編,給自己孩子選擇出語數外之外的6門學科讓自己大傷腦筋,假如是你,該怎樣為孩子定奪
  • 指導丨下月我市高一生將迎文理分科,選文or選理,給你些靠譜建議
    近日,我市某高中一位家長道出了這樣的困惑:孩子今年讀高一,眼看這學期要結束了,即將面臨下學期的文理分科。我和他爸希望孩子將來學醫,考醫學專業都得是理科生,但孩子因為物理不好,對學理科不太有信心,學文科吧,在文科的課程裡,他又不太喜歡歷史。到底怎麼選,我們全家真的是不知所措啊!
  • 高一文理分科,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高中老師:做好這3點更重要
    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高一學生是進行文理分科,選科比較容易,而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山西、遼寧、福建等地高一學生選科會比較難,因為這些省市實行新高考「3+1+2」模式。其實文理分科要比「3+1+2」選科容易的多,可是學生和家長也需要做好這3點。
  • 新高考實施後選科情況如何?北京、天津、山東2020年選科數據揭秘
    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北京、天津和山東2020年高考為3+3模式。對於2021屆及高一高二的低年級考生來說,首年新高考的寶貴經驗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那麼,作為第一年實施的新高考政策,各省份選科情況如何?哪些科目選考人數更多?我們整理了相關分析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
  • 新高考不知如何選科?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發布,僅物理最多
    而今年對於很多省市的準高一學生們來說,卻還要在暑期裡思考怎樣選科。今年上半年,遼寧、重慶、河北等八個省市宣布了將進行高考改革,實行3+1+2的高考模式。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到2021年建立多元化的普通高校招生制度。並從2021年開始,以新高考模式進行高考。
  • 文理分科變12種選科,課怎麼上?廣東部分高中已開始改革
    原標題:文理分科變12種選科,課怎麼上?   近日,廣東新高考方案正式落地,採用「3+1+2」選考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發展願景,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組合。   新高考來了,會給選科、教學和課程帶來哪些變化?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覆蓋面高達92%2020年物理選考人數回升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大學專業對於物理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絕大部分理工類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而絕大部分文史類專業則沒有選考要求,選考理化的考生無論是高考成績還是專業選擇的廣度上都有不小的優勢,而選考文科的考生,將在志願填報時受到較大的限制。
  • 新高考選科,高中科目對應大學哪些專業?高中生一定要知道!
    目前,天津實行新高考,而新高考和傳統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實施「3+3」的選科模式。 而且科目的選擇直接跟大學的專業掛鈎,所以了解各科目本身的特性和其與大學專業的對應關係是選科前必做的功課。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覆蓋面高達92%2020年物理選考人數回升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大學專業對於物理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絕大部分理工類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而絕大部分文史類專業則沒有選考要求,選考理化的考生無論是高考成績還是專業選擇的廣度上都有不小的優勢,而選考文科的考生,將在志願填報時受到較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