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疫」線故事】「大堰河」暖心夜宵送「疫」線

2021-02-27 文明金東

「大老遠就聞到香味了,這麼晚還在到處送宵夜,真的謝謝你們。」「不要客氣,今天吃醬拌麵和雞湯,全是自己做的,快趁熱吃!」

2月14日晚上,一輛載著夜宵的車停在鞋塘辦事處王家村疫情防控卡口,金東區大堰河公益服務中心志願者下車後將醬拌麵和雞湯分發給所有值勤人員。大家吃著熱氣騰騰的宵夜,連聲稱謝。隨後志願者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個疫情防控卡點。當晚,大堰河公益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為鞋塘辦事處各行政村卡口、傅村高速路口、孝順派出所等防疫值勤點送上了愛心夜宵。

「大家想到這個主意是因為知道現在防控疫情的卡口都需要24小時值守,夜間氣溫很低,值守人員得吃點熱騰騰的夜宵,既暖身子,又有助於恢復精力。」區大堰河公益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田昇介紹道。

從2月10號開始,大堰河公益在微信群中每天發信息招募做宵夜的志願者,從群裡的聊天記錄看,志願者們報名相當踴躍。每天一大早,有任務的志願者便去購買新鮮的食材,或是貢獻出家裡儲藏的米和面。「現在來吃飯的客人少,場地空著就空著了,不如拿出來。」志願者張大軍毫不猶豫地將自家的餐館提供給大家製作夜宵,擅長廚藝的他也參與其中,忙得不亦樂乎。


「因為要送的值勤點多,我們要準備好足夠的量,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夜宵。」志願者每天下午便開始和面、制餡、煮湯,做好200多份的夜宵,再由力氣大的志願者兵分多路送往各個點位,一趟趟下來,大家往往要忙到凌晨1點左右。

為了讓值勤人員吃得舒心,志願者還每天換花樣,肉餅、包子、炒飯、醬拌麵、番薯羹,把自己的愛心融入著暖暖的夜宵裡。「前幾天我們做了筍肉湯圓,這個一定要有湯才好吃,所以就把它們裝到湯桶裡,一晚上搬上搬下大家胳膊都很酸疼,但是看見值勤人員對湯圓讚不絕口,感覺再累也值得。」志願者張玉球說。

「本來值勤的隊員餓了只能吃點泡麵,不少人都吃到嘴上長熱瘡,大家收到志願者親手做的包子真的很感動,皮薄餡大還熱乎。」孝川救援隊隊長童開軍提到之前吃到的愛心夜宵,還忍不住回味。據了解,在保證美味的同時,大堰河公益志願者在製作夜宵時嚴格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保證食品衛生,只為讓「疫」線值守人員吃得安心。「防疫工作人員為我們守護健康安全,我們送上暖心夜宵,來表達對他們的感謝,只要條件允許,愛心夜宵會一直送到疫情結束的那天。」田昇表示。

據悉,除了為值守人員做好暖心保障,大堰河公益服務中心也有不少志願者正值守在疫情防控崗位上。從1月31日開始,大堰河公益每天都有志願者在傅村高速路口等卡口協助疫情防控工作,防護物資生產線上也有他們的身影。

為暖心的志願者點讚!

來源: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沈心怡


相關焦點

  • 廣東惠陽淡水街道升級「硬體、軟體」,讓「疫」線工作人員暖身又暖心
    硬體升級,確保「疫」線人員暖身微信圖片_20200215181602.png為了加強一線工作人員的防護,街道前期已在每個檢查點卡口、應急點共配備35頂帳篷,保障一線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執勤休息。軟體升級,確保「疫」線人員暖心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淡水街道非常關心關愛「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安排專人配送早、中、晚三餐,確保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需要。從2月14日開始,街道還提供薑茶等物資,為工作人員提供更暖心的工作環境條件。
  • 馬家堡小學的「疫」線故事:立「馬」戰「疫」,春暖花開
    非常時期,馬小學子們陸續有序返校,走進熟悉的校園,在「鑄就陽光精神,打造陽光校園」的校園文化影響下,馬家堡小學全體師生陽光抗「疫」,共同走出屬於馬小人的特色抗「疫」之路。戰「疫」總動員,師生「宅」行動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學校的開學推遲了,雖然學校暫時去不了,但是學習不能停下來。
  • 深夜駕車送美食到戰「疫」一線 閩清姑娘善舉暖心又暖胃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90後」閩清姑娘鄭如婷是一名餐飲業主,也是一名志願者,她的志願服務經歷在此次戰「疫」工作中開始。此前,閩清為防控疫情,在高速互通口等處設體溫監測點。設點期間,她志願為深夜值守的人員送夜宵。
  • 感恩「疫線先鋒」,倉山志願者派發千份拗九「福袋」
    線工作者滿滿的謝意與祝福 承載了市民群眾對「疫」線工作者滿滿謝意的祝福卡片 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 「『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口罩背後,是千萬戰「疫」人的...
    「『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來了!致敬口罩後的面孔,致敬民族脊梁。抗擊新冠肺炎的這段日子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不斷記錄著我們身邊的平凡者——更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們。這些「『疫』線面孔」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每一張面孔都值得成為這場「戰疫」中,迎風飄揚的最鮮亮旗幟,鼓舞和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戰勝那隱秘又張牙舞爪的無情病毒,讓每一個人走向最自由和暖心的希望。他們的故事,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抑或讓你思考,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精神,讓我們可以如此萬眾一心?
  • 湖南科技大學選調生的「疫」線故事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基層抗「疫」,用自己的肩膀擔起青年的責任,他們就是——湖南科技大學選調生們。 彭澎接到電話後便與領導匯報,得到確定的安排後,便叫醒了睡著的同事,兩人驅車一個小時送這位外地「驢友」離開鎮域境內,返回宿舍已是凌晨一點了。「雖然累,但我也很開心,村民防控意識強,深夜了還能攔停外地來的可疑人員並報告鎮政府,說明我們的防疫宣傳有用!」彭澎說道。
  • 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暖心理髮」助力「疫」線幹部
    2月25日上午,和布克賽爾縣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居民「出發點」美髮店志願者張波為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暖心理髮服務,助力他們輕鬆上「疫」線。  據悉,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開展,一線工作者從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奔波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頭髮長了也沒辦法理。在獲知「頭髮煩惱」後,那木德格社區黨支部組織籌備此次志願理髮行動。
  • 東信人的戰「疫」故事
    螢火雖小,聚則有光,這點點星光終會匯聚成滿天繁星,劃破漫漫長夜,迎來光明的晨曦,帶來嶄新的希望……此時此刻,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讓我們驀然回首,共同聆聽東信人戰「疫」下的那些故事,看看他們在特殊戰「疫」中如何用育人初心和責任擔當點亮這個春天的曙光!
  • 鄭州福華街街道:奮戰「疫」線,那些令人溫暖的身影
    面對疫情,她也害怕但更堅強,作為懷孕7個月的準媽媽,她主動向社區申請加入抗「疫」第一線。社區黨支部慎重考慮,決定讓小周暫時負責信息報表等工作。「主任,這個時候很關鍵,我不能拖了社區的『後腿』,您不用擔心,不礙事!」。因入戶排查時扭住腳踝行走不便的社區工作人員李同珍,考慮到當前疫情嚴重,社區工作量大,人員緊缺,毅然堅持帶傷工作,自編宣傳歌謠為疫情防控加油助力。
  • 花香木蘭心慧智 巾幗疫線繪彩虹
    庚子伊始,新冠肆虐,疫染九州。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魯北鎮的廣大婦女同胞無所畏懼、奮勇當先,化身戰疫木蘭「C位」出徵,繪出疫線那抹最亮麗的彩虹!
  • 他們執筆戰「疫」,願不忘於江湖……
    他採訪52歲的立新派出所副所長黃幫勇,挖掘其背後的感人故事,撰寫的稿件《請您理解, 我的身後有百萬群眾》,當晚被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湖北日報等諸多媒體轉載,打響荊州公安疫情宣傳的「第一槍」。為深入挖掘和宣傳民警戰「疫」感人事跡,周圓的身影穿梭在執勤卡點、隔離點、派出所、鄉村小道,真實的記錄一線公安民警抗「疫」前線的平安守護、抗擊疫情、暖心服務、典型人物。
  • 人物故事|周祖平:忠孝難兩全,忘我守「疫」線
    成都市郫都區犀浦街道犀池社區多為自建安置小區,抗「疫」任務重。作為四組居民的周祖平,一名抗「疫」志願者,已連續多日奮戰在一線。但他沒有選擇在「小家」,他選擇了「大家」,為大家站崗放哨,守住「疫」線陣地。「喻姐:你好,沒得事,我已幫你站好崗了。等陳伯來,我就回家。」周祖平在群裡輕描淡地寫下這句話。此時的他等待陳伯來替崗,時間過得異常漫長。「沒得事,大家都是鄉裡鄉鄰的,互助才是美德。」周祖平的敬業和認真,讓大家既心疼又感動。
  • 「疫」線報導|武漢117條公交線路恢復運營
    當日,中國攝協赴湖北抗擊疫情攝影小分隊來到武昌火車站東廣場的公交場站,這裡的BRT1線路和579、540、570、706線路上的50餘輛公交車已經開始上路運營。與以往不同的是,車上多了一名攜帶紅外測溫計隨車同行的安全員。沿途,安全員將負責乘客體溫測量,並協助他們掃描車身二維碼進行實名登記。武昌火車站東廣場的公交場站。
  • 「疫」線故事 | 竹溪的「女戰士」們
    「疫」線故事 | 竹溪的「女戰士」們 2020-02-07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去花開,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線上運行
    ,加快打造政府、企業、用戶數字生態共同體,為數字文旅產業發展裝上「加速器」;面對場館、場所眾多,市場規模龐大的文旅行業,加強對文旅市場的質量和安全監管,推動文旅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創新監管方式,通過「上雲增智」,實現從「人海戰術」向「智慧監管」的轉變;而隨著高質量的文化和旅遊產品越來越成為人們高品質生活的必需品,也要求行業聚焦文旅服務效能,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共同發力,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 貼心「娘家人」「疫」線送春歸——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貼心「娘家人」「疫」線送春歸——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能源集團湖北荊門發電公司燃料部黨支部書記、分工會主席李世華 發布時間: 2020-03-05 19:08:10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楊玲、李曉明
  • |美麗「疫」線系列報導之(三十一)青春「疫」線上的「藍精靈」
    青年志願者上門登記居民信息奮戰「疫」線 青年志願者們服從全縣統一安排,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積極參與到防控宣傳、入戶走訪排查、值守卡口出入登記等防控工作中,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摸排走訪21360戶,發放宣傳資料1萬餘份,電話訪問280戶,為群防群治、聯防聯控貢獻了青春力量。
  • ...疫」線巾幗先鋒②:社區群眾的「貼心人」——北幹街道孫穗芸
    【傳承婦運精神•致敬巾幗力量】「疫」線巾幗先鋒②:社區群眾的「貼心人」——北幹街道孫穗芸 2020-03-16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品申報總量較往年翻番 抗疫故事為申城舞臺送上暖心藝術佳作
    評彈《秀髮》以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90後援鄂護士劉文進為原型,用獨特角度、細膩筆法向抗疫一線英雄致敬;當代舞《不能放棄》描摹 「逆行者」們不畏生死的勇敢與永不放棄的信念;滬劇《一江水兩家情》用上海鄉音鄉情,表達抗疫英雄們的責任與擔當……昨晚,2020
  • 「疫」線身影:我在烏魯木齊送快遞
    2月武漢抗「疫」期間,他也一直堅守崗位每天送貨,他深信,做好防護,不會有事。家人很反對他在這個非常時刻出門,畢竟這一次,疫情的中心就在他們身邊,一天送貨下來接觸的人太多,感染風險大。15日凌晨2點,安撫好家人後,魏守慶匆匆抱著棉被連夜離家,在車上睡了一夜。「不管怎麼樣,這些事總是要有人做,大家的生活才能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