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簡稱「桂」,但省會為什麼是南寧,而不是桂林?

2020-12-11 拆書

那為什麼廣西簡稱「桂」,「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為什麼不能當選廣西的省會城市呢?,而是南寧呢?

桂林在古代叫桂州,現在就叫桂林,古代對以「桂」字印象很好,這個在《三海經》內可以查到。根據明朝的典籍記載,官方稱作廣西桂林府郡名為「八桂「,直到清末,桂林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隨後桂林的地位受南寧的嚴峻挑戰,南寧一直以來是廣西的戰略要衝,具有很好的交通優勢,特別是後來開通了一條「邕州道」,在古代也有「要致富,先開路」的印證,「邕州道」的修立更加奠定了後期南寧在區位上的優勢。

省會城市的訂立就好比選美大賽,是多維度的標準,經多方面的考慮,南寧還是優於桂林當選啦。

相關焦點

  • 廣西簡稱「桂」,省會怎麼是南寧而不是桂林
    廣西簡稱「桂」,讓人聯想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然而,這片土地的省會卻是南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關於「桂」的兩種說法 「桂」和桂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桂樹是木犀屬的常綠闊葉喬木,喜暖喜光,高大挺拔。《本草綱目》認為桂能「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
  • 廣西簡稱「桂」,為何首府是南寧,而不是桂林?
    廣西地處祖國的南疆,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是我國少有的既沿邊又沿海的省份,陸地總面積23.76萬平方公裡,管轄著北部灣4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積。說到廣西的簡稱「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為什麼廣西省會是南寧,而不是更有名的桂林?
    行走記錄,觀察世界就算沒有去過廣西、沒有去過桂林,大家也一定知道,桂林的自然風景十分美麗。關於這句話的出處,有人說是明代旅遊家徐霞客,有人說是清代廣西巡撫金武祥,也有人說是宋代詩人李曾伯的詩句「桂林山川甲天下」。直至1983年,在清理獨秀峰石刻的過程中,發現了南宋詩人王正功的原作「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不管這句讓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最早的出處作者是誰,那麼多人曾經給桂林的風景點讚,足以說明桂林山水確實名不虛傳。
  • 廣西簡稱「桂」,那麼和桂林有關係嗎?
    提到廣西的名字呢,上過小學的都會脫口而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那麼廣西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簡稱「桂」呢?車牌號也是「桂」,大家都知道我國省份簡稱都是非常有寓意的,比如山東簡稱魯,以前是魯國的土地,河北簡稱冀,以前是冀州,而鄰居廣東簡稱粵,以前是百越國,後來為了與浙江的越區分開,而簡稱粵。而我們大廣西為什麼簡稱桂呢?和著名旅遊城市桂林有什麼微妙的關係呢?
  • 廣西簡稱「桂」,那麼和桂林有關係嗎?
    提到廣西的名字呢,上過小學的都會脫口而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那麼廣西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簡稱「桂」呢?車牌號也是「桂」,大家都知道我國省份簡稱都是非常有寓意的,比如山東簡稱魯,以前是魯國的土地,河北簡稱冀,以前是冀州,而鄰居廣東簡稱粵,以前是百越國,後來為了與浙江的越區分開,而簡稱粵。而我們大廣西為什麼簡稱桂呢?和著名旅遊城市桂林有什麼微妙的關係呢?
  • 廣州為什麼簡稱桂
    桂,是一種常綠喬木,一般指肉桂,較多的肉桂長成一片林子後被人們稱為桂林。所以「桂」作為地區的簡稱,由桂林得來,指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於嶺南,秦始皇在統一了嶺南地區後,廣西才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由於廣西地區盛產桂樹,所以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置了桂林、象郡以及南海三個郡。
  • 廣西簡稱桂和桂林有什麼關係嗎
    很多人以為廣西簡稱是因為原來的省會在桂林,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廣西簡稱桂是因為桂樹,秦始皇政府統一嶺南地區後,設置了設置桂林、南海、 象郡三個郡。為啥起名桂林呢?
  • 廣西的省會,為何在南寧與桂林間變遷了4次,最終卻是南寧獲勝
    省會城市的定位非常重要,省會城市的定位如果選對了,那麼省會城市的發展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且每個城市的定位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能作出決定,很少會出現省會城市與首府城市交換的現象,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省會城市前前後後總共變化了4次,可以說是比較罕見的,為什麼最後還是放棄南寧呢?
  • 廣西的省會以前是桂林,後來又改為南寧,這是為什麼
    廣西是這樣的省份,第一個廣西的省會不是南寧,而是我們都熟悉的旅遊名城——桂林,說起來,南寧和桂林這兩個城市並不是一次兩次在省會城市之間PK, 1912 - 1950年間,這兩個城市打了好幾次仗,當然,當時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首府 桂林爭不過南寧的4大原因
    桂林是廣西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城市,這裡的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很多人認識廣西,都是從桂林開始的,如同福建的廈門一樣。但是和廈門不同的就是,桂林除了是旅遊城市外,確實曾經是廣西的省會的,政治地位還是不錯的。但是為什麼成立自治區後,首府就變成了南寧呢?
  • 廣西的省會為何在桂林和南寧之間不斷更改,和這些人有很大關係
    說起廣西的省會,我們知道是南寧,學習中學地理的時候都學習過。不過說起廣西出名的城市,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桂林,而且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有些人就有疑問,為何桂林不是廣西的省會,而南寧卻成為了省會。其實,桂林之前確實是廣西的省會,廣西在桂林和南寧之間哪個作為省會可以說徘徊了很久。1363年,元朝在廣西設立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建省的開端。明朝時期,撤銷元朝的行省之名。不過在1376年,設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名稱由此固定下來。只不過稱呼不一樣。清朝時期,復設廣西省,省會駐桂林府,也就是現在的桂林市。可以說從廣西設立省開始,省會一直都是桂林。
  • 廣西為何簡稱桂?人們稱廣西為八桂,「八桂」是指哪八個地方?
    湖南稱 「湘」,廣西在湖南之南部,韓愈詩題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內。據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統志》記載:「八桂,廣西桂林府郡名。」當時廣西省會駐桂林,以桂林代表廣西。從此,廣西稱「八桂」正式在官書中固定下來了。
  • 廣西這座三線城市,比南寧桂林還富裕,不是玉林貴港
    全網追蹤】 說到廣西,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竹排泛於江上的美景,還有與臭豆腐同樣聞著臭吃著香讓人上癮的廣西螺螄粉,還有最近非常熱門的陽朔,確實這些都是廣西的代表事物,但是除了這些之外,對廣西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廣西和廣東相鄰,但兩地的經濟卻相差甚遠,廣西的經濟遠比不上廣東。
  • 廣西的省會,為何在南寧與桂林間變遷了4次,最終卻是南寧獲勝
    省會城市的定位非常重要,省會城市的定位如果選對了,那麼省會城市的發展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且每個城市的定位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能作出決定,很少會出現省會城市與首府城市交換的現象,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省會城市前前後後總共變化了4次,可以說是比較罕見的,為什麼最後還是放棄南寧呢?
  • 廣西的首府為什麼是南寧,而不是桂林?
    自秦始皇徵服百越,在嶺南地區置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後,廣西就算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了。北宋時,朝廷將廣南路拆分成東西兩路。其中廣南西路的管轄範圍大致就是今天的廣西所在的區域,簡稱「廣西」。也就是這個時候,廣西開始了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的存在!
  • 廣西第二大城市,不是桂林也不是北海玉林,未來有力競爭二線城市
    說到廣西第一大城市,很多人毫不猶豫地說省會南寧, 確實,南寧作為廣西的省會,從有名到經濟發展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城市, 但是如果問誰是廣西第二大城市,很多小夥伴就回答不出來了, 那不是我們熟悉的觀光受歡迎城市桂林,不是北海,也不是嶺南都的玉林,實力很好,但是很低的柳州。
  • 廣西的簡稱為啥是「桂」?
    中國各省份的簡稱,大多都有寓意,比如說吉林的簡稱是「吉」,因為省份名中有這個字。再如,山西的簡稱是「晉」,因為先秦時期,那裡曾經是晉國的土地。但是,廣西的簡稱是「桂」,這是因為什麼呢?(廣西地圖)宋朝時,最開始叫做今日廣西區域為「廣南西路」,後簡稱「廣西路」,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
  • 廣西這三座城市「宜居」,不是南寧、玉林,也不是梧州和百色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位於中國地勢第二階段的雲貴高原東南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橫跨珠江、長江、紅河、濱海四個水系,廣西臨海,與越南接壤,國內海航、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古代廣西位於嶺南百越之地,至今對廣西的偏見依然很多,但縱觀廣西現在的發展,已經不容忽視
  • 廣西歷史,靠廣東割肉才由內陸變成沿海省份,為何省會遷到南寧?
    廣西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百越之一的西甌,早在商周時期,在廣西北部就出現了一個古國名叫桂國,因當地多桂樹而命名,後來改稱桂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後,出兵50萬,南下攻打百越。公元前214年,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秦軍攻佔嶺南,百越之地納入秦朝版圖,並在廣西境內設置桂林郡和象郡。這是廣西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劃分行政區域。公元前204年,趙佗坐擁南海郡,又吞併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國。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出兵10萬滅亡南越國,設置交趾刺史部,分為7郡,廣西境內是蒼梧、合浦和鬱林三郡。
  • 如果我國廣西換省會,哪座城市最合適,不是桂林也不是南寧
    大家知道,每個地區都有一個經濟實力雄厚的省會,作為省會,省會既是周邊城市發展的動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廣西在中國境內。一提到桂林,你就會想到桂林的風景和水,桂林也許是廣西最有特色的地方,作為廣西最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桂林在整個河岸都很有名,但是要成為一個省會城市,光靠旅遊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