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組織美麗公約開展引領者行動,探討西藏旅遊垃圾解決方案

2020-09-13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程真 通訊員 李圓圓 郭奕智

這是一個美麗的約定,也是一次莊嚴的行動。

9月7日—10日,「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守護第三極引領者行動」在西藏舉行。活動由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等機構聯合主辦,中國首位靠雙義肢登頂珠峰的殘疾人登山家夏伯渝、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闞麗君、央視主播納森等體育和文化名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環保志願者參加活動。

美麗公約公益大使、殘疾人登山家夏伯渝。 本文圖片均由美麗公約提供

「美麗公約」是「美麗行者公約」的簡稱,是由旅行者發起的文明旅遊保護環境公益主題行動,倡議以自發的力量,宣揚文明、環保、健康、快樂的旅行理念,守護綠水青山。該項目由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麗公約文明旅遊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運作。

和夏伯渝同行的是100多位志願者。在西藏旅發廳的號召下,他們和夏伯渝一樣,從全國各地趕往西藏參加「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公益活動,徒步撿垃圾、開研討會、鼓勵當地誌願者,共同想辦法解決西藏旅遊垃圾問題。

為什麼要去西藏?青藏高原是南極和北極以外的「第三極」,但龐大的遊客數量讓這裡的環境保護變得棘手。

「當地居民苦旅遊垃圾久矣。」一名美麗公約志願者這樣感慨。以林芝市魯朗鎮東巴才村為例,這個村子規定,村民按照排班輪流清理旅遊垃圾,無故退出者罰款300元。如果拒絕繳罰款,年底旅遊門票分紅將適當減少。

魯朗村民清理的旅遊垃圾。

東巴才村這條特別的村規是西藏「旅遊垃圾危機」的一個縮影。今年夏天,川藏公路318國道自駕遊在疫情後逐漸升溫,遊客也日益增多。同樣多起來的,還有遊客隨手亂扔的垃圾。

據統計,僅2019年,西藏自治區就接待了約4000萬遊客。也是這一年,當地產生的垃圾達到13.4萬噸,其中可回收垃圾佔比超過2/3。如果按一個空礦泉水瓶子重18g計算,2019年西藏就產生了20.8億個塑料瓶垃圾。有不少垃圾還會進入雅魯藏布江流域。雅魯藏布江源頭區域生態環境本就脆弱,這些垃圾無疑是它「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想改變這樣的狀況。」作為這次行動的領隊,夏伯渝的身後是由百名商界人士、文化名人組成的「引領者」隊伍。在西藏旅發廳的牽頭下,這場持續4天的引領者行動形成了一股「環保風暴」,以撿垃圾、研討會、公益徒步等形式展開活動。

美麗公約志願者在雅魯藏布江米林大峽谷清理垃圾。

「我戴著義肢,彎腰有些不方便,不然我能更快。」9月7日,在米林大峽谷中,夏伯渝身穿藍色志願服,和100多位志願者一起溯河而上,撿拾沿途的旅遊垃圾。半天時間裡,「藍馬甲」們共清理出塑料瓶等旅遊垃圾400餘袋。

美麗公約創始人史寧介紹,從2015年開始,美麗公約發起了一項接力清理進藏公路沿線垃圾的公益行動——「擦亮天路」。參與者對藏區的垃圾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完成了「宣傳動員—撿拾清理—分類集中—轉運回收—粉碎包裝—運回內地—加工原材料—監管公示」8個環節的閉環,整個過程所需要的成本平均到每個飲料瓶上是0.5元。

於是,史寧帶隊發起了「守護第三極——0.5元計劃」:無論身在何處,只要通過公眾網絡募捐平臺為美麗公約捐贈0.5元,就可以幫助一個飲料瓶從西藏的雪山、湖泊、河流、牧場等地撿拾回收,循環使用。

此外,美麗公約還成立了西藏志願者服務隊,自發承擔起旅遊垃圾分類回收的任務。目前志願者服務隊已有50支,近5000名志願者,2019年回收飲料瓶20多萬個,幾乎每天都有清理行動在開展。

清理完垃圾後,美麗公約志願者在雅魯藏布江邊合影。

米林大峽谷清理行動結束後,在西藏自治區旅發廳、林芝市魯朗景區管委會、西藏青年國際旅行社等單位的支持下,組織方還舉辦了魯朗主題研討會、公益徒步、文明旅遊宣傳實踐交流會等活動。9月10日在拉薩舉行的交流會上,協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水威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康芬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獲得了美麗公約合作企業獎。

公眾捐款連結

責任編輯:鍾煜豪

相關焦點

  • 文明旅遊 守護地球第三極
    圖為「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公益活動志願者在西藏自治區開展撿拾垃圾活動 (資料圖) 翻拍:王媛媛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西藏自治區作為世界旅遊目的地之一,面臨高原環保的巨大挑戰。作為藏東南重要的旅遊集散中心和旅遊目的地,地處色季拉山國家森林公園、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自然保護區中心地帶的魯朗一直保持生態良好,這離不開政府的重視與眾多志願者的環保行動。
  • 守護地球第三極 美麗公約活動助力西藏文明旅遊發展
    趙朗 攝中新網拉薩9月10日電 (趙朗)2020年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守護地球第三極文明旅遊宣傳實踐交流會10日在拉薩舉行,活動由西藏自治區旅發廳、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趙朗 攝自2015年,美麗公約活動在拉薩發起,得到了眾多遊客的踴躍參與和社會各界的支持,經過5年實踐,已發展成為全國聯動守護地球第三極的行動,超過100萬名志願者參與。目前已在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建立了50支志願者服務隊。據了解,本次實踐交流會是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守護第三極系列公益活動的一次重要總結。
  • 西藏玉松村的美麗與困惑:遊客垃圾堆積成山,村民自發撿垃圾
    同時,旅遊讓建設西藏的步伐加快,包括村民居住條件改善,施工隊開始進駐各個角落,帶來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等諸多問題。「我們願意出力、出地,希望能在村裡建個簡易的垃圾分類存儲點,減少汙染!」「『美麗公約魯朗基地』租住的是果朵父母的房子。因為這個機緣讓朵果接觸到「美麗公約」,同時也讓他感覺保護環境,守護家園更有信心!「美麗公約」志願者不僅幫他們撿拾垃圾,還教村民垃圾分類的知識。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6月5日是第四十九個世界環境日,我國確定的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近日在北京舉行世界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評選出2020年「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彰顯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綠色行動者們的努力和堅持。
  • 西藏犛牛誤食垃圾脹死,藏民被迫徒步國道撿拾,不撿倒罰300
    早在2014年,東巴才村便帶頭定期組織村民在318國道沿線撿垃圾,而每天4名護林員的工作之一也是清潔路面。2020年7月,該村入選文化和旅遊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公示名單。工作之餘,康珠會把美麗公約公益組織派發給她們的環保袋
  • 擦亮天路 守護第三極文明旅遊宣傳實踐交流會在拉薩舉辦
    9月10日,在拉薩舉行的「擦亮天路 守護第三極」文明旅遊宣傳實踐交流會上,主辦方向進藏遊客發出10條倡議,呼籲大家文明旅遊。活動還向廣大進藏遊客發出了「文明旅遊、保護環境、守護地球第三極」的號召,引導和呼籲遊客文明出行,積極投身文明旅遊實踐,共同關注參與西藏文明旅遊和環保事業。據了解,本次實踐交流會是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守護第三極「引領者」系列公益活動的一次總結。
  • 中國最「牛」夫妻賣上億資產環球探險,如今和無腿攀登者去喜馬拉雅...
    夏伯渝是中國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也是電影《攀登者》原型。43年不忘登山夢,夏伯渝在很多登山愛好者心中是神話一般的存在。 2020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電影《攀登者》原型夏伯渝和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作為《美麗公約》公益大使,聯合發起《美麗公約》「守護第三極——0.5元計劃」,並號召大家共同參與,為喜馬拉雅山脈帶上一頂「帽子」。
  • 米林縣「紅藍」攜手共築文明旅遊風景線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助力米林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10月25日,米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團縣委、「美麗公約 文明旅遊」公益組織,在扎繞鄉薩玉村「雪山英雄匯」活動現場開展「美麗公約 文明旅遊」志願服務活動。
  • 文明旅遊 為中國加分——2019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優秀實踐案例
    9.西藏自治區 美麗公約擦亮天路——文明旅遊公益行動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公益行動自2015年開始在西藏地區開展,以「文明旅遊,為中國加分!」為主題,由遊客與旅遊從業者自發開展的志願宣傳行動,號召全體進藏遊客文明旅遊保護高原環境,共同清理進藏公路沿線旅遊垃圾。
  • 丁真想去的西藏,4000萬遊客留下了13.4萬噸垃圾
    為避免財產損失與保護環境,東巴才村開始組織村民到318國道撿垃圾。尼瑪康珠接到了任務。行動開啟的第一天,早上9點,尼瑪康珠套上手套,帶上垃圾袋和垃圾夾出門。到了下午6點,她的工作才結束。正常情況下,尼瑪康珠應該在景點賣手工藝品,一天的收入能達到200元。
  • 大港通組織員工開展徒步撿垃圾環保活動
    為積極響應省州縣倡導的節能減排號召,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倡導文明環保、綠色行動,12月10日,青海大港通組織120多名員工,投入2臺垃圾車開展了一場「保護大青海」徒步撿垃圾環保活動,以實際行動喚醒公司員工、礦區周邊牧民和過往車輛駕駛員增強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營造出人人參與環保,人人關愛家園的濃鬱氛圍。
  • 旅遊衛視行者《美麗公約》擦亮天路 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
    原標題:旅遊衛視行者|《美麗公約》擦亮天路 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 是的,《美麗公約》擦亮天路就在做這樣一件事:給經過的人發放垃圾袋,從大理到拉薩,沿途在客棧舉辦宣講會,共帶領2872名志願者發放美麗公約環保垃圾袋20000個,運走2噸左右不可降解垃圾汙染物。由《搭車去柏林》導演,也是獲DISCOVERY亞洲新銳導演稱號的劉暢親歷帶領並拍攝成《擦亮天路》五集紀錄片,已在旅遊衛視行者欄目播出。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案例篇①)丨100萬專項基金支持環保NGO開展...
    2020年六五環境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發布「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即日起,我們對十佳案例逐一展示,供社會各界了解借鑑、廣泛參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持續推動環保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生態環保實踐,是創新環境治理體系的有力行動,也是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
  • 兩部委揭曉「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2019年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百...
    中國環境報記者牛秋鵬北京報導 為更好發揮典型示範和價值引領作用,推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持續深入開展,6月2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獲選名單在京揭曉。
  • 美麗蓮鄉,我們是行動者 一一湘潭縣法院環保志願服務活動紀實
    美麗蓮鄉,我們是行動者 一一湘潭縣法院環保志願服務活動紀實 2020-06-10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黨員籤名爭當垃圾分類引領者 重慶市已有近萬個小區開展垃圾分類
    ▲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為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12月3日,梁平區雙桂街道也開展了 「垃圾分類進社區」志願宣傳活動。現場,垃圾分類與趣味小遊戲相結合的方式,讓社區居民一邊做遊戲得獎勵,一邊加深垃圾分類知識,同時,社區裡的老黨員也積極參與活動,爭當垃圾分類引領者,他們紛紛在活動背景牆上籤下自己的名字,表示願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參與垃圾分類,讓垃圾變廢為寶,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丨湖南桃江縣五千志願者雨中徒步30公裡宣傳...
    10月17日,「美麗桃江 我是行動者」第五屆桃花江30公裡環保毅行活動在湖南益陽桃江縣舉行。從桃江縣城的金盆廣場到桃花江水庫大壩下桃湖一號山莊,百餘支隊伍近5000名志願者沿桃花江支流獺溪河步行30公裡,宣傳環保理念,傳播環保知識,共同呼籲保護綠水藍天。
  •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志願者篇)丨董禮:愛鳥護鳥的志願者護飛隊隊長
    2020年六五環境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發布「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近期,我們對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的先進事跡逐一展示,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讚,向他們學習,同時能夠身體力行、擇善而從,參與生態環保志願服務,共建美麗中國。
  • 黑龍江省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 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綠色生活意識
    《方案》明確了創建目標,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以廣大城市社區為創建對象,即各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所轄空間區域。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設計、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活動的全過程,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
  • 寧強縣鐵鎖關中學開展2020江河衛士「保護漢江源我們在行動」環保...
    漢中文明網訊- 為進一步引導中小學生牢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了解保護和改善水環境的知識,增強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自九月上旬開始,《三秦都市報》面向全省發起了「樂山樂水」大型公益活動,寧強縣鐵鎖關鎮初級中學環保小分隊積極行動,開展以「保護漢江源,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環保宣傳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