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之茶:松平不昧、井伊直弼與大名的美意識​- Fumai, Naosuke & Tea of Warrior Class

2021-02-13 SACA學會

society for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the tea masters special

SACA學會是一個多元開放性的學術實踐平臺,致力於古代藝術與當代生活美學的融合實踐與研究成果交流。

* 江戶時代中期,大名茶迎來了轉折點:大名之茶開始遍及日本各地,使得茶道有了新的發展與變化。大名茶發揚光大的其契機起源於為將軍及大名制訂了茶道規範的片桐石州,開始在這個時期將自己所學傳授給門下弟子。

石州門下有平戶藩主松浦鎮信創建的鎮信派、幕府數寄屋頭伊佐幸琢開創的伊佐派、仙臺伊達家茶頭清水道閑創辦的清水派、越後新發田藩主創辦的越後怡溪派等。 江戶時代後期有名的大名茶人松平不昧井伊直弼等也源自這一茶派。他們各自在自己的領地內舉行活動,將本派茶道紮根於各地。

另一方面,這時還出現了其他幾位在茶道上比較優秀的大名們。仙臺伊達家四代藩主伊達綱村舉辦了1200次以上的茶會,享保改革的主要人物松平乘邑完成了茶道具的詳細記錄《三冊名物集》。

此外出雲松江的松平不昧還留下了《古今名物類聚》、《瀨戶陶器濫觴》等茶器研究的著作,更有幕末時期的近江彥根藩主井伊直弼撰寫了《茶湯一會集》,直擊茶湯的理念,將其引入哲學的次元中。

大名們讓茶道在各地紮根發芽,使得茶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迎來了一股新風,這是大名們的故事…

Fumai, Naosuke & Tea Ceremonythe relationship of tea masters after rikyu

大名茶人,松平不昧,2018年 不昧公200年祭 展覽

「秋之獻立」(菜單),八寸 - 「銀杏」、「烏魚子(唐墨)」,放置於八寸盆的兩端,代表著「山珍」、「海味」,中間放著一束稻穗,象徵著「秋之豐收」與對美好富足生活的嚮往與期待。


Historical Background


江戶時代中期大名茶道迎來了轉折點,開始遍及日本各地。因此又有了新的發展與變化。其契機是為將軍及大名制訂了茶道規範的片桐石州,開始將自己所學傳授給門下弟子。▲ 片桐石州喜好的腹竹花入,將竹筒環切成38層,是十分珍貴又有創意的花入,當麻寺中坊 藏 (攝影:矢野正善)石州門下有平戶藩主松浦鎮信創建的鎮信派、幕府數寄屋頭伊佐幸琢開創的伊佐派、仙臺伊達家茶頭清水道閑創辦的清水派、越後新發田藩主創辦的越後怡溪派等。江戶時代後期有名的大名茶人「松平不昧」「井伊直弼」等也源自這一茶派,他們各自在自己的領地內舉行活動,將本派茶道紮根於各地…


另一方面,這時還出現了其他幾位在茶道上比較優秀的大名們。仙臺伊達家四代藩主伊達綱村舉辦了1200次以上的茶會,享保改革的主要人物松平乘邑完成了茶道具的詳細記錄《三冊名物集》。

此外出雲松江的松平不昧還留下了「古今名物類聚」、「瀨戶陶器濫觴」等茶器研究的著作;幕末時期的近江彥根藩主井伊直弼撰寫了茶湯一會集,直擊茶湯的理念,將其引入哲學的次元中。

▲ 「瀨戶陶器濫觴」,松平不昧

大名們讓茶道在各地紮根發芽,這也使得茶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大名們的故事…

慶長10年 - 延寶元年

1605年 - 1673年

江戶時代前期的大名茶人。名字是貞隆,也稱其為「宗關、浮瓢軒」。石州向四代將軍「德川綱吉」獻過茶,是將軍的茶道老師,對之後的大名茶道產生了重要影響。▲ 「尺八花入」銘 無二,片桐石州 / 右:片桐石州 像, 大和郡山 慈光院 寬永元年(1624年)就任從五位下石見守,寬永四年父親貞隆去世,石州繼承了父親的職位,成為大和小泉一萬六千石領土的藩主。石州的第一項大工程就是在寬永10年(1633年)主持重建燒毀的「京都 知恩院」,在直至重建結束的這八年裡,石州一邊工作一邊和京都的細川三齋小堀遠州松花堂昭乘千宗旦等頂級的茶人進行交流。

▲ 「京都 知恩院,建築師萊特收藏,Silver gelatin print, 3 ½ x 4 in., Collection of the Frank Lloyd Wright Trust / 「I found that Japa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really did have organic character. Their art was nearer to the earth and a more indigenous product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life and work, therefore more nearly modern as I saw it than any other European civilization alive or dead.」 - Frank Lloyd Wright除此之外,石州還跟隨大德寺的玉室宗珀玉舟宗璠等習禪,並獲得了三叔宗閒的法號。之所以在塔頭「芳春院」建立「高林院」,之後又在小泉建立「慈光院」也是因為這一時期的緣分。

「竹茶杓」片桐石州作,松平不昧所持,東京國立博物館 藏▲ 「竹尺八花入」,金森宗和 作,箱蓋裡貼札「尺八切細竹 宗和作」/ 片桐石州筆とする。箱底裡「元祿四…」墨書あり。

▲ 「唐物茄子茶入」,銘 志賀茄子,根津美術館 藏可以說石州是在京都打下了茶道的基礎。石州之茶承自利休之子千道安門下的「桑山宗仙」,因此石州的茶道既有江戶大名特有的明快,其內裡又蘊含著濃厚的利休侘茶的風情。石州傳書中的「堪比數寄的道具」中證實了這一點:「一、炭取  葫蘆  一、墨跡 一、茶入 黑棗 一、茶碗 樂燒 一、花入 竹筒(侘之文)。」


▲ 「奈良小泉 慈光院


一疊半之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茶室中沒有專門建造壁龕,而是採用吊龕的形式,掛軸則選取了紙裱褙的竹之軸,茶入選用了茶棗,茶碗選用了帶有修補痕跡的白高麗或是赤樂。」

這種搭配是石州所偏好的風格,奈良小泉的「慈光院」三疊茶室以及當麻寺中坊二疊中板茶室的風格都是侘寂中又帶有明快的色彩。

德川綱吉」(1646年2月23日—1709年2月19日)是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在職期間為1680年至1709年,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第四子,生於正保三年正月初八,卒於寶永六年正月初十,乳名德松。

寬文五年(1665年)片桐石州在江戶舉辦了向將軍「德川綱吉」獻茶的儀式,以此為契機,石州的茶被各藩所接受,並在各地生根發芽,不斷發展。 
▲ 「燒物」,作為懷石料理的燒物缽,漳州窯的「吳須赤繪」是一種常見的器型,多見玉取獅子、魁手、竹菊紋樣。碗底常繪有花鳥,外沿也繪有花鳥的叫金花花鳥缽,古來被茶人所珍愛,此件為「大原家」舊藏,盛放西京白味增醬漬鰹魚

松浦鎮信

元和八年 - 元祿十六年

1622年 - 1703年

肥前國平戸藩四代目藩主松浦鎮信,原名源三郎重信。鑽研武技兵法,又精通和漢之學,開創了石州流鎮信派的茶道流派。鎮信是其辭官後的名字,又因為鎮信十分仰慕南宋忠臣文天祥,因此以天祥庵為號。

學習石州流茶道的大都是大名,鎮信也是既屬於這一流派中有自己的獨特性的數寄大名。鎮信年少就喜歡茶道,最初與多賀左近、金森宗和等交好,同時又學習小堀遠州、高島玄旦等的茶書,最終拜到片桐石州的門下。

「熊川茶碗」,銘 山路,肥前國平戸藩四代目藩主松浦鎮信傳來

鎮信逝世後藤林宗元繼承了其衣缽。此外鎮信還學習了三齋流中一尾伊織、古市宗庵等古流的要義,最終開創了有自己特色的鎮信派。

在鎮信之後,松浦家歷代繼承了「鎮信流」的家元,到了明治時代松浦心月庵的茶名為世人所熟知。其茶風是文武兼備,暗藏風流,據說幕末自稱「鎮信流」的茶人們在江戶時代具有強大的社會勢力。

保科正之

慶長十六年 - 寬文十二年

1611年 - 1672年

保科正之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同父異母的弟弟,同時也是是信濃高遠城保科正光的養子。


寬永二十年(1643年)代替蒲生氏進駐會津若松城,成為北方的藩主,保科正之最後成為二十三萬石陸奧(福島縣)會津藩藩主,直至第三代藩主時,才改回家康原名的松平姓。

慶安四年(1651年),遵照家光的遺言輔佐四代將軍德川家綱,直至寬文九年一直在江戶城從政,樹立了「尊崇朱子學」的政治風氣,此外他還因禁止為家主殉死而為世人所知。
據說保科正之跟隨家光的茶道老師小堀遠州學習的茶道,但輔佐德川家綱後卻推舉石州為將軍一族的茶道老師,自己也開始接受石州的指導。

▲ 「高臺寺 圓德院」小堀遠州 庭園

另外他還任命石州門下的「橋爪宗伴」為會津若松藩的初代茶頭。正保四年(1647年),任命瀨戶燒的陶工「水野源左衛門」在本鄉村建窯,會津本鄉燒的得以創建。 

▲ 「燒物」,脆皮海鱸魚配夏蜜柑醬

伊達綱村

萬治二年 - 享保四年

1659年—1719年

仙臺藩四代藩主,兩歲時從三代藩主綱宗處受襲藩主之位,伊達家第20代家督。寬文六年(1666年)險遭暗殺,經歷十年所謂伊達騷動後開始親政,出臺了開發新田、挖掘運河、獎勵賽馬等政策後,政績穩步提高。

伊達綱村於元祿十六年辭官,在江戶麻布處的別邸隱居。喜歡茶道,回藩時會在仙臺城及其別墅內辦茶會,去江戶參勤時則會在麻布官邸及愛宕官邸舉辦茶會。「伊達綱村茶會記」記錄了其從元祿六年開始至寶永二年(1705年)長達13年時間所辦的茶會,共17卷,其中收錄了1272次茶會記錄,此外還記錄了伊達家的茶道名物和茶道儀式。這些都是當下了解大名茶的珍貴資料,伊達綱村的茶頭包括清水動閑動閑的養子道竿、菅野休應、安達雪齋等。

「伊達家的至寶」


▲ 灰被天目茶碗 銘「秋葉」 南宋 - 元,伊達政宗所持,一碗幽藍,胎釉結合處環繞一抹淡赭色如秋天飄零之落葉,武將的侘之名碗 -「古今名物類聚」、「大正名器鑑」收錄,MOA美術館 藏 / 傳承:伊達政宗 - 加藤正義 - MOA美術館

▲ 灰被天目茶碗 南宋 - 元 / 傳承仙臺伊達家 - 河村伝兵衛 - 巖崎彌之助 -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藏

▲ 肩衝茶入 銘「堪忍」,名物 / 傳承伊達政宗 - 仙臺伊達家 - 香雪美術館 藏

柳沢堯山

寶曆三年 - 文化十四年

1753年—1817年

大和郡山城主,原名安信,後改為保光,號「堯山、山乘庵」等。柳沢堯山的祖上是德川綱吉身邊的近臣「柳沢吉保」。自吉保後,該族冠以松平的姓氏,以松平甲斐守的稱呼為人所知。

柳沢堯山是一名精通多種藝能的數寄大名,據說他的茶道是跟隨石州流的片桐宗幽和石州流清水派的田中素伯習得的。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堯山仰慕「千宗旦」的茶風,故在模仿。堯山所著的茶書中有研究石州、遠州及千宗旦的痕跡。

此外堯山還與「松平不昧」交好,經常一起參加茶會,或是邀請不昧到郡山,堯山收藏的茶器中也有被列為不昧名物的道具。

初公開 東山御物曉山肩衝


「曉山肩衝」東山與物、大名物、漢作茶入,南宋時代,高8.4釐米、直徑4.5釐米、胴徑8釐米、底徑4.4釐米 / 傳世的「漢作唐物茶入」從利休時代開始,就已經作為名物被世人所珍愛。「曉山肩衝」是南宋時代的產物,曾作為「東山御物」,再傳入奈良「興福寺 成身院」直至江戶時代,文化年間應大和郡山城主「柳沢堯山」之請後,為奈良的「中村堯円」所藏。這隻茶入從室町幕府直接傳入興福寺 成身院,雖然是一隻名器,卻沒有在之後的人和茶會現身,在明物帳上也沒有登場的記錄,然而從其姿態上看,與「初花」、「新田」、「北野」相比毫無遜色之處,可謂是一隻「大名物」中的「大名物」

* 遠州七窯


志戸呂焼(遠江:遠州)、膳所焼(近江)、朝日焼(山城)、赤膚焼(大和)、古曽部焼(摂津)、上野焼(豊前)、高取焼(筑前)。

寬政十年(1798年)堯山批准在「赤膚山」開窯,這就是赤膚焼這一名字的起源。堯山此舉重振了遠州七窯之一的赤膚燒。此外堯山也因為鼓勵養殖金魚而為世人所知。


松平定信

寶曆八年 - 文政十二年

1758年 - 1829年

陸奧白河藩主,號為「白河樂翁」,田安宗武之子,白河藩主松平定邦的養子。天明三年(1783年)承襲家督之位,開始參與藩政,據說天明時期的大饑荒中,定信的領地內無一人餓死。

天明七年定信成為幕府中的老中(江戶幕府中具有最高地位、資格的執政官,直屬將軍)首席。在寬政改革中積極推進財政改革、強制節約、肅清風紀等措施,寬政五年(1793年)辭去幕府職務專心藩政,寬政八年正式隱居,自稱「樂翁」

定信學習的是松平家世代學習的遠州流茶道,同時定信又很愛歌文,精通儒學,擅長鑑定美術品,著有隨筆「花月草紙」和書畫古董類的鑑賞錄集古十種等。

另外定信還著有茶書「茶事規」、「茶頭訓」等,他的茶風好質樸,強調倫理。

藤林宗源

慶長十三年 - 元祿八年

1608年 - 1695年

江戶前期的茶人,片桐石州的家臣,名為直良,又名助之丞。號為「木齋、鷗軒、能改庵、宗淳」。最初時與石州一同跟隨「桑山宗仙」學習茶道,後來隨石州一起為石州流茶道的創建做出了巨大貢獻。

宗源深得石州的信任,在石州臨死之前曾向老中提出,傳授茶道的事宜請多多詢問宗源。石州門下的松浦鎮信清水動閑怡溪宗悅等人在石州故去後,便經常向宗源請教茶道。


宗源隱居後,在京都的八坂度過了風雅的餘生。著書有石州流的傳書《和泉草》,共十卷,第三卷的卷尾處寫道:貞享四年(1678年)宗源贈松浦鎮信。此外還有記錄石州在品川東海寺茶話的「藻鹽草」,別名品川物語。

怡溪宗悅

正保元年 - 正德四年

1644年-1714年

臨濟宗大德寺的僧人,「大德寺第253世住持。元祿十五年成為江戶品川的「東海寺 高源院」的開山鼻祖。跟隨石州學習茶道,後成為石州流怡溪派的創始者。

著書有「怡溪和尚三百條」,是怡溪在「石州三百條」一書的基礎上為條文加了注釋的版本。石州的茶道除了被其直系子孫繼承外,又被其門下弟子各自進行了一定的繼承與發展,分成了諸多派別:

首先便有「藤林派」「怡溪派。怡溪派中流傳至江戶的派別成為江戶怡溪,傳到越後的則成為「越後怡溪」。越後怡溪後來傳到會津若松處,被稱為「會津怡溪」。

此外,還有以怡溪宗悅的高徒「伊左幸琢」為始祖的「伊佐派」,以及「鎮信派」和「不昧派」(也有人稱為不昧流出雲流),大西派(大西閒齋)、大口派(大口樵翁)、清水派(清水動閒)、野田派(野田醉翁)等。

清水道閑

天正七年 - 慶安元年

1579年 - 1648年

石州流「清水派」以及「道門派」的創始人。京都人,名為宗怡,號為玄齋、澀紙庵。由於曾住在二條城北的「風呂屋丁」,因此有了一個別稱「風呂道閒」(日文的風呂有洗澡沐浴之意,風呂屋有澡堂之意),還有人稱其為古道閒。

跟隨古田織部學習茶道,從小堀遠州處習得了「臺子點茶法」,經遠州推舉得以在「伊達政宗旗下任官,在其赴任前遠州還贈與道閑一茶入,茶入銘「猿若」(猿若是道閑的異名) 

並寫下一首和歌為其踐行,大意為「臨別在即,就讓此茶入帶著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 「臺子點茶法」

南浦紹明入宋求法從浙江徑山寺請得真臺子帶回崇福寺後帶回京都大德寺,使其成為日本茶道的源流

「猿若」與 小堀遠州

▲ 猿若中興名物,小堀遠州送給清水道閑的器物,「猿若」這兩個字的發音取自以上這首「踐別」和歌中的四個假名;其造型婉若猿猴,讓人聯想起小猴子靈動的姿態,其釉色變化以茶褐色為主,同時又顯現出唐物特有的焦糖色釉、黃釉的窯變豐富色彩,其底部的線切痕跡有濃厚的手作感,也為這件茶入平添了一絲風景。


遠州尤其喜歡這件茶入,在他將他將這隻茶入贈予道閑的時候在其內箱上陰刻了「猿若 道閑老人 小遠江守」,題寫為猿若,可見惜別之情非同尋常:「臨別之際,請把我收你的袖中讓我伴你左右吧…」正因如此,「猿若」是一件秘藏在世間的名器,之後又成為伊達家的名器;大正六年,益田鈍翁以十萬円的價格購入。

▲ 附屬此茶入附有三個牙蓋,三件仕覆,分別是富田金襴、益田間道、望月間道;傳承小堀遠州 - 清水道閑 - 伊達家 - 神田安休 - 松平周防守 - 赤星彌之助 - 益田鈍翁

清水派第二代道閑(1612年—1691年)是初代道閑的女婿,名為紹元。最初時承襲了道閑的名字,後來又改名為「道漢」,再後來又改為「動閑」。自稱小猿,也被稱為中道閑。侍奉伊達綱村,跟隨片桐石州學習茶道。此後,清水家開始傳習石州派的茶道。

清水派第三代道竿(1666年-1737年)是仙臺藩馬場相薰之子,名為「道齋」,號為「釣玄、耕閑齋」。侍奉過伊達綱村、伊達吉村。跟隨松浦鎮信、藤林宗源學習茶道。此後,清水家代代追隨伊達家,作為仙臺的茶道世家流傳至今

松平不昧

寬延四年 - 文政元年

1751年-1818年  

江戶末期的大名茶人,出雲松江的第七代藩主。名為「治鄉」,號為「未央庵、宗納、一一齋」等。最開始跟隨藩內的茶道老師學習茶道,後來轉而跟隨將軍的茶道老師「伊佐幸琢」學習茶道。

安永元年(1772年)從江戶「天真寺」「大真大巔」處得到「不昧」這一法號,出自於「無門關」之不落不昧。(* ,意為隱藏、糊塗,不明白。)據說不昧在繼承藩主之位時別人並不知道藩內一直面臨著財政危機,但由於不昧的忠臣、家老朝日丹波從不昧的父親「宗衍」在位期間就從事財政改革,財政狀況取得了一定的好轉。但在藏有藩內「準備金」的倉庫內,不昧發現了金幣箱,便用此金幣開始著手收集茶道具。作為起初支持不昧學習茶道的丹波,多次諫言不果,想到不昧公對茶道具收集的痴迷,竟到了動用準備金的地步,為此他十分後悔…

這一趣聞十分有名。不昧十七歲繼承家業,十八歲學習茶道,十九歲參禪於「天真寺」,二十歲左右開始正式收集茶道具。記錄不昧所收藏的茶道具「雲州藏帳」一書中,世人把其中記載的名物稱為「雲州名物」,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印可狀 / 流れ圜悟」,圜悟克勤禪師國寶」,紙本行書 43.9 x 52.4cm 東京國立博物館 藏 松平直亮 寄贈 / 「印可狀」先為大德寺 大仙院收藏,經一休宗純」、「村田珠光遞藏,後來經由堺市的富商兼茶道家谷宗卓,傳到大名伊達手裡,伊達政宗也曾拜千利休為師學習茶道,想把「印可狀」這名震天下的墨跡掛在自己的茶室中,掛又顯得太長了,伊達政宗問老師古田織部,古田織部建議將「印可狀」裁成兩半,上一半19行,下一半37行,這樣「印可狀」的上一半就掛進進了伊達政宗的茶室裡,而另一半「印可狀」在流傳中不知去向。上一半「印可狀」後來為堺(大阪南部城市)的祥雲寺收藏,而江戶後期出雲松江藩(在現在島根縣松江市)第七代藩主、大茶人松平不昧以贈與祥雲寺黃金2500兩和每年30大袋大米為代價獲得此寶。


松平不昧還將自己的收集研究成果寫成了「古今名物類聚」一書,正式發行,全書一共18冊。此外不昧還試著將茶入進行分類,寫進了「瀨戶陶器濫觴」;不昧還著有「贅言」、「茶礎」等。
不昧在「茶礎」中寫道:茶湯宛如在稻穗上的朝露,在枯野中綻放的撫子花,能品味出此種不同後即可悟得茶湯之道。客人的過失即為主人的過失;同樣,主人的失誤即為客人的失誤…「若茶人一味拘泥於形式和道理,則會被取笑為做的是不入流的茶道。不要只看到自己的流派,須知諸流皆我流,並沒有什麼特別高人一等之處。」書中開頭便是這樣一段話。

「不昧公之交往」

與宗雅之書信往來

宗雅派遣使者去「松平不昧」處呈上了提問的書信,不昧則用紅筆在信件上做出了答覆。

宗雅擅長作畫,在書信的末尾畫了跪拜著的自己,並附上了「我很抱歉穿著便衣」(日語中便衣「平服」和跪拜「平伏」諧音),十分幽默。可以看出來二人的關係十分親密。

宗雅逝世13年後,其最親密的茶友「桂川甫周」、「堀本易甫」給不昧寄去了茶和點心,下圖是不昧回復的感謝信。

信中寫道「時光如梭,不知不覺已是十三年,念及此,不禁淚流滿面。我用寄來的茶和點心為自己點了茶,卻只能自己飲下」,從中可見其思念宗雅的心情。 享和三年(1803年)前後,不昧在江戶品川建造了用於隱居的「大崎園」,園內建造了非常多的茶室,但由於幕府要建造炮臺所以全被毀壞。近年來,其中的一部分在「出雲」被復原。現存的不昧所喜好的茶室有松江的明明庵、有澤山莊的菅田庵,不昧還重建了寬政五年消失的京都大德寺 孤篷庵,現藏有「喜左衛門井戶茶碗」(國寶)等珍貴茶道具。



▲ 「松江銘菓,每一款都是以不昧公寫的和歌命名的。出雲松江,與京都、金沢並稱日本三大菓子勝地。

▲ 喜左衛門井戶茶碗,國寶,松平不昧所持,大德寺 孤篷庵 藏 / 傳言擁有這隻茶碗的人會得一種腫脹之病,而不昧公相傳便是故於此病,而至死都沒有放手這件名器;繼承不昧公收藏之「月潭」得到這隻茶碗後,也因此病故去,於是捐出給「大圓庵」,再傳到大德寺 孤篷庵傳承至今。

▲ 玳玻散花文天目茶碗,國寶,南宋 吉州窯,相國寺 蔵,松平不昧 舊蔵 / 相比線條陡峭的建盞,吉州窯的線條則顯得十分柔和,胎土柔軟,圈足部分的切割也很內斂。吉州窯的陶工向世人傳達的一份愚鈍樸素之美,玄妙的茶道美學,該如何去具體的實踐呢?或許為了追求這樣的美感,在黑色的釉面上,用草木灰作出了像「落霜」一樣的點狀釉面,這種釉藥的絕妙之處十分值得賞玩。在胎上施予人為的繪畫模樣,也是吉州窯的特點之一。這隻碗的團花(散花)紋樣,分為三層加起來共有15朵。仔細看上面的花卉是折枝牡丹的模樣,其中的一隻正好是兩隻對著形成的花紋。這種對摺、多折的剪紙工藝,讓其形成了兩瓣對稱的紋樣,顯示了十分巧妙的剪紙技術。圈足也做到了極致的小,露出了一點獨特的黃白色胎土。松平不昧之前,這隻茶碗的擁有者是大阪町人「上田三郎右衛門」,更早的歷史就無據可考了…

▲ 油滴天目茶碗 南宋 重要文化財,九州國立博物館收藏 (未加金扣前之狀態) / 傳承: 古田織部 - 土井炊頭利勝 - 木下和泉守長保 - 松平不昧(雲州松平家)- 高野光正 - 文化廳 / 附屬天目臺 - 尼崎臺 (千利休花押);內箱書「ゆてき(油滴)」二字傳為千利休或古田織部手書,外箱蓋上題寫的「油滴」為不昧的筆跡。這件天目傳承顯赫,從古田織部,傳到土井炊頭利勝、木下和泉守長保手中,江戶後期成為大名茶人松平不昧的藏品,收錄於松平不昧的著錄「雲州藏帳大名物部」,記錄為:「油滴 古織 土井利勝 木下長存 伏見屋」


▲ 「灰被天目茶碗,松平不昧所持,野村美術館 藏 / 現在或許並不是那麼有人氣,但灰被天目曾是侘寂美學的結晶。這是一件釉色的表現十分豐富的作品,只是天目臺是後配的,「金蒔繪」的炫目花樣或許與侘寂美學沒有什麼連接。與端莊周正的建盞不同,灰被天目的圈足切割得十分隨意,是十分奔放的製作方法。


▲ 珠光青瓷茶碗銘 遲櫻,松平不昧所持,根津美術館 藏 / 11世紀的時候刻有端正的唐草花卉紋樣,但到了12世紀的後半期,刻劃的模樣逐漸變得模糊,甚至是一些很隨意的線條,但正是這種不明了」的線條,有著日本茶人追求的「抽象美,因此茶人對此抱有濃厚的興趣。原本圈足的底部應該是滿釉的,但到了12世紀後半就如遲櫻般,圈足部分並沒有施釉,足以顯示出製作過程的粗曠奔放 / 箱書:「珠光 茶碗 遲櫻」松平不昧 筆;傳承:松平不昧 - 根津美術館

▲ 粉吹茶碗,銘 広沢,朝鮮王朝時代,16世紀

▲ 「伯庵茶碗,銘 奧田,江戶時代,17世紀,重要美術品▲ 唐物肩衝茶入,銘 油屋肩衝,南宋時代,重要文化財、柳營御物、大名物、漢作,畠山記念館 藏▲ 「瀬戸市場手茶入,銘 忘水,江戸時代,17世紀此外不昧還極力鼓勵、支持工藝師們,如塗漆師原羊遊齋、小島漆壺齋、樂山燒「長岡住右衛門」、布志名燒「土屋善四郎」、指物師「小林如泥」等等。不昧向大名們傳授茶道,會將自己收藏的茶道具送給門下弟子,主要有姬路藩主酒井宗雅和丹波福知山藩主「朽木昌綱」等人。

不昧在收集茶道具並進行整理研究的同時,也將茶道中的諸多要素具現化。 

▲ 「茶席點心,赤豆飯 / 紅葉麩、慄子、蠶豆、牛蒡、金槍魚子。

1755年 - 1790年

播州姬路城主,名為忠以,又有「一德庵、宗雅、逾好庵」的稱號。安永元年(1772年)繼承家督之位,取號「雅樂頭」。

妻子是讃岐高松城主松平賴恭的女兒嘉代姬。宗雅十分喜歡茶道,又擅長和歌與書畫,是十分有名的文人大名。畫家「酒井抱一」是宗雅的弟弟。宗雅年輕時就對茶道十分感興趣,跟隨石州流清水派的「清水道慶」學習茶道。安永八年,在協助「松平不昧」修繕日光東照宮時,為不昧的人格魅力所傾倒,與不昧宛如師徒一般,感情深厚。天明二年不昧傳授宗雅「臺子點茶法」,天明七年宗雅習得了不昧的全部真傳。

受不昧的影響,宗雅也十分喜歡收集名器,例如從江戶冬木家收來的茶碗鐵壁,從古書了意處收來了「清拙正澄」的墨跡等等,其收藏不亞於不昧,留下了「酒井藏帳」一書。

▲ 「吹上文琳,元代,中興名物,五島美術館 藏 / 作為「中興名物」的茶入並不多,而關於這件唐物名品有一句和歌:「秋風の吹上に立てる白菊は花かあらぬか波のよするか」,出自『古今和歌集』巻第5「秋歌下」272番 菅原朝臣 — 意思是:佇立在秋風中的白菊花,遠看不知是花抑或是波濤拍岸激起的白浪。

宗雅晚年時曾感慨松花堂昭乘「八幡名物」的遺失,將自己收集的八幡名物全部捐給了「瀧本坊」。

宗雅逝世時年僅35歲,將自己所持有的茶道具全部送給了松平不昧,加入了「出雲名物」的序列中。宗雅於天命七年至寬政元年間舉辦的217次茶會被收錄在「逾好日記」中,以「酒井宗雅茶會記」的書名出版發行。▲ 赤樂茶碗,酒井宗雅。宗雅一直十分喜歡光悅做的茶碗,這件茶碗為宗雅親手製作,碗壁下方刻有「一得」之圓形印記。

井伊直弼

文化十二年—萬延元年

1815年—1860年

幕末的大名茶人,近江彥根第十三代藩主。官至大老(幕府官職,地位在老中之上,是臨時性的最高職位,輔佐將軍管理政務)。

號有「宗觀、無根水、澍露軒」等。井伊直弼出生於彥根城「摫御殿」,由於將由家裡的哥哥承襲家位,作為家裡的第十四子,年輕的直弼主動搬到了北側名為「埋木舍」的屋子中,在那裡度過了大約十五年的時間。

埋木舍中,直弼每日早上六點至下午兩點學習禪、茶道、國學、和歌、劍術等等,此外還在內院建了樂燒窯,沉迷制陶。將其中一間房間改建成茶室,取名澍露軒,他想要在石州流門下開創一個新的流派,為此專門撰寫了「入門記」

▲ 埋木舍,澍露軒 茶室,哪怕自己是一根被埋在土中的木柴,井伊直弼也決心一如既往的修煉自己,十五年如一日,直弼在豐富充實的自我沉澱中靜靜生長

嘉永三年(1850年)承襲藩主之位,開始和家臣以及菩提寺的僧侶們一同舉辦茶會。後來將在彥根參加的茶會記錄在彥根水屋帳中,將在江戶藩邸參加的茶會記錄在東都水屋帳中,共計45次。此外還有「每會水屋帳」、「順會水屋帳」、「懷石附」等收錄井伊直弼舉辦的茶會的書籍。
據這些記錄,自嘉永三年開始,直至因櫻田門外之變被刺殺身亡的萬延元年,這將近十年的時間內,井伊直弼舉辦的茶會竟有200次以上。

▲ 「桜田門外,皇居。

直弼除了掛軸和茶勺外,還讓匠人製作了適合自己風格的茶道具。例如用將軍御賜的竹子做了花入「千歲之始」(七本之內),按直弼的草圖製作的「漣風呂」、「慄山桶水指」、「鶴龜繪茶碗」(清水六兵衛),以及匹配到各月的「十二月茶棗」(中村宗哲)等等。

直弼在舉辦這200多次茶會的空隙間,還抽空制定了茶道的傳授體系,教授家臣茶道,執筆茶湯一會集。以茶會和點前的實踐為基礎,將茶道歸納為「一期一會「獨座觀念,使茶道具備了濃厚的哲學色彩。

「一期一會」

「茶湯一會集」序言中的「一期一會」和「獨座觀念」兩章分別在書中的開頭和結尾。這是一本詳細記錄茶會中「前禮、茶事、後禮」的具體作法的茶道實操書。茶道可謂「一期一會」是也,須知今日結束後便是一去不返。此時可為自己點一碗茶細細品味,感受一期一會的真諦;能夠與之交談的,別無他物,唯有茶釜,須仔細體會時下寂寞的心情,這是十分難以悟到的境界…由此段可見,書中用簡明的語言記載著直弼的所思所想,堪稱近世茶書的壓軸之作。 井伊直弼影響著之後乃至當下的所有的茶人,「一期一會」讓井伊直弼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懷著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無法複製的心情,卻又絕對要求精確與茶道中的儀式感…井伊直弼就像是一個同時擁有兩個人格的人,在理性和悲憫之間踱步;他雖然看似只關心武士階層的精神提升,但其澎湃的精神世界卻仿佛那個在埋木舍中默默生長的木頭,於無聲處牽動著每一個後世的茶人。


井伊直弼的一生無疑是極具啟發性的,但他也同時是如此地悲情、悽美的存在;從無聲的木頭到蒼茂的松林,井伊直弼沒有為世人留下任何言語上的答案,只有「孤獨的茶釜」和松風鳴詠於浮沉之中…
「茶湯一會集」(草稿本) 基本可以推斷最初的草稿是在嘉永元年(1848年 )以前書寫完成的。之後才加上了序言,最終定稿應該是在安政5年(1858年)。

「獨座觀念」


獨座觀念一語出井伊直弼的著作「茶湯一會集」。「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裡;「觀念」是熟思、靜思,面對孤獨的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日不會重演:

茶人的心裡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此時心境矛盾又愉悅的,悲欣交集。也許味道並不重要,可能重要的是內心的餘味吧…

寬政三年 - 萬延元年

1800年 - 1860年

水戶德川家第九代藩主。號為景山,逝世後獲得烈公的諡號。起用藤田東湖等儒學家,開辦藩校改革藩政,所提出的尊王攘夷論對改革志士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由於其與井伊直弼對立,因而「退隱」,最終因病逝世。

水戶家代代熱衷茶道,齊昭也不例外,學習了石州流茶道。還發揮自己所學,撰寫了「茶說」「茶對」等茶書。

「茶說」中注重對禮節的解說;「茶對」則是主要闡明了茶席中的應對之法和平日練習時的心得。據說「吉田松陰」在了解齊昭的茶道觀後,一改對其批判的態度。

除此之外,齊昭還建造了偕樂園,是和岡山「後樂園」、金澤「兼六園」並列成為日本三公園建築。在園內可以看到齊昭建的「好文亭」和茶室「何陋庵」。 

「德川家的至寶」


「大名茶之湯」,悽美中竟帶著一絲悲壯,大名們的決心和意志遠遠超出了茶湯賞味的範疇和維度,他們用生命將茶與武家精神世界的存亡緊緊地聯繫了在一起。

有年少成名的出雲松江松平不昧公,竟沉迷茶道具到動用了整個松江藩內「準備金」,卻給後人留下了無比震撼的唐物瑰寶,就連菓子都因其和歌而可口;更有大器晚成的近江彥根藩主井伊直弼的「一期一會」,直擊茶湯的理念,將其引入哲學的次元中

一期一會無疑讓井伊直弼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懷著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無法複製的心情,卻又絕對要求精確與茶道中的儀式感…井伊直弼就像是一個同時擁有兩個人格的人,在理性和悲憫之間踱步;

雖然看似只關心武士階層的精神提升,但其澎湃的精神世界卻仿佛那個在埋木舍中默默生長的木頭,於無聲處牽動著每一個後世的茶人


* 鳴謝:裡千家、淡交社、東京國立博物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德川美術館、根津美術館…張南攬,茶名「宗蘭」,1995年開始研習茶道,2004年裡千家「今日庵入庵。日本茶道裡千家入室弟子,師承裡千家第15代鵬雲斎 千玄室」大宗匠。

派駐北京任裡千家北京駐在主任,擔任裡千家北京道場、中國佛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駐華大使館茶道部的教學工作。現任「裡千家海外特任講師」,是國內唯一的裡千家茶道正教授

打賞通道

↓↓↓↓↓↓↓↓↓

相關焦點

  • 一期一會|大名茶碗的決戰 - 井伊直弼 vs 德川齊昭
    和「井伊直弼」,各自在自己的領地內舉行活動,將本派茶道紮根於各地。出雲松江的松平不昧留下了《古今名物類聚》、《瀨戶陶器濫觴》等茶器研究的著作。近江彥根藩主井伊直弼撰寫了《茶湯一會集》,直擊茶湯的理念,將其引入哲學的次元中。
  • 井伊直弼發起的安政大獄,與死於櫻田門外之變
    引言:井伊直弼是近江彥根藩的藩主,大名鼎鼎的初代藩主德川四大天王井伊直政的後人,他在幕末這段時間裡任幕府的大老。圍繞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的繼嗣問題,井伊直弼等南紀派主張擁立德川慶福(德川家茂)。而另一派則是一些外樣大名,他們主張限制幕府獨裁、實行強藩合議制,並推舉一橋慶喜被稱一橋派。兩派互相對立。在1858年的時候,井伊直弼未經天皇同意籤訂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等安政五國條約。
  • 關於井伊直弼的人物形象,周圍的評價和茶的逸聞
    關於井伊直弼的人物形象。周圍的評價和茶的逸聞是?記憶和記錄上都留有紅色防備,讓我想起了元祖「武田的防備」,看真田丸的話就是「真田的防備」,還有,被譽為「德川家臣團最強」的「井伊的防備」。這個「井伊的赤備」到幕末被認為是井伊家軍裝的基本。藩祖直政被稱為「井伊的赤鬼」,令人敬畏。
  • 她是一個認得清現實的聰明人,並不打算和井伊直弼對立
    說到日本的江戶時代,就不得不提到井伊直弼,他是日本的一位大名,日本的著名政治時間安政大獄也是與他有關的。那麼,井伊直弼與這個女人是什麼關係呢?妲己一起來看看吧正當井伊直弼大發神威剷除攘夷派的當兒從江戶城的大奧裡傳出話來,說是請他去喝茶。大奧,就是我們中國人一般說的後宮,裡面除了一個人外其他的都是女人或者人妖。日本的情況稍稍有些不同,男人一個,女人一群之外,並沒有太監。
  • 「賣國賊」井伊直弼:定日美條約,掀安政大獄,死櫻田門外
    慣例,幕府會請某些藩的大名幫忙處理政務,名為老中。但彥根藩主井伊直弼素有威名,因此,幕府給他實權,又給他最高榮譽,成為大老。歷史,把井伊直弼推上了前臺。一、力排眾議,要求妥協對那些死硬派日本人來說,主張開放的井伊直弼,是個賣國賊。1853年,美國海軍少將馬休·佩裡率四艘炮艦,前來遞交國書,要求開港通商。
  • 「賣國賊」井伊直弼:定日美條約,掀安政大獄,死櫻田門外
    慣例,幕府會請某些藩的大名幫忙處理政務,名為老中。但彥根藩主井伊直弼素有威名,因此,幕府給他實權,又給他最高榮譽,成為大老。歷史,把井伊直弼推上了前臺。一、力排眾議,要求妥協對那些死硬派日本人來說,主張開放的井伊直弼,是個賣國賊。1853年,美國海軍少將馬休·佩裡率四艘炮艦,前來遞交國書,要求開港通商。
  • 江戶幕府的「安全氣囊」,分封的譜代大名為何如此維護德川家?
    「應仁之亂」後,松平氏趁機伸張勢力,在佔有三分之一的三河之後就分封了十八支族(據中村孝也《德川家康文書研究》所說,目前已確定十四家、剩餘四家有爭議。),將酒井、本多、大久保等松平支族降為臣下,編入家臣團,以此吸收國內小領主,強化主從關係,此時松平氏主城在安城,因此這些家臣稱「安城譜代」,這是支撐德川氏政權的重要支柱。
  • 江戶幕府的「安全氣囊」,分封的譜代大名為何如此維護德川家?
    實際上,江戶幕府的分封在實質層面上大大不同於先秦分封,幕府雖然分封,可幕府不僅自己掌握全國膏腴之地,控制海關、金山,也通過歷代效忠德川家的譜代大名控制險要地方,和臣下建立極強的主從關係,維持穩定,不安勢力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 PSV《幕末搖滾 超魂》井伊直弼、德川慶喜公開
    原標題:PSV《幕末搖滾 超魂》井伊直弼、德川慶喜公開   預定於2014年9月25日發售的PSV、PSP遊戲《幕末搖滾 超魂》。本作角色「井伊直弼」「徳川慶喜」的聲優語音信息及歌曲試聽第3彈《宙之翼》等公開。   井伊直弼   江戸幕府的大老。   作為彥根藩主代代侍奉於徳川家。
  • 井伊直虎的家系圖解說,井伊家之後也很在意
    首先,井伊直虎的家系圖的新聞也包含介紹井伊直虎是父親井伊直盛的獨生女,婚約者龜之丞(井伊直親)認為自己已經死了,因此出家改名為次郎法師後,由於井伊家的男性全部死亡,成為「女城主」,直到繼承人井伊直政成年為止作為家主一直守護著井伊家。然而,位於京都的井伊美術館館長井伊達夫說直虎是個男子漢」這一資料被發現了,成為了新聞。
  • 井伊直虎46年生涯解說,成為女城主的理由是什麼
    井伊直虎46年生涯解說!成為女城主的理由是?井伊直虎出生於戰國時代正中間的1535年,遠江國的井伊谷(現在的靜岡縣濱松市)。父親是井伊家22代宗主的井伊直盛本地人民(小領主),母親,新野左馬助的妹妹新野家出身於今川家族,桶狹間之戰頁眉織田信長我跟被討伐了的今川義元的親戚聯絡。
  • 搬家大名:圖書館管理員的逆襲之路,江戶大名「轉封」的波折旅程
    好在片桐不負眾望,在好友鷹村、前任搬家奉行之女於蘭、會計中西監物等人的幫助下,成功且高效地組織了這次大型搬家活動。當然,這不是松平直矩所經歷的第一次搬家,也不是最後一次。他的一生中共搬家7次,因此被後人戲稱為「搬家大名」,電影名稱《搬家大名》便由此而來。
  • 日談公園|一次著名的暗殺:櫻田門外之變(上)
    / 本期知識點 /櫻田門外之變櫻田門外之變是發生於日本安政七年三月三日(1860年3月24日)的一起政治暗殺事件,不滿幕府大老兼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的水戶藩激進浪士,於江戶城櫻田門外突襲準備進城的井伊直弼隊伍,井伊直弼當場慘死。
  • 大名成語典故——​鄉曲之情
    大名成語典故——​鄉曲之情 2020-02-25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搬家大名:圖書館管理員的逆襲之路,江戶大名「轉封」的波折旅程
    好在片桐不負眾望,在好友鷹村、前任搬家奉行之女於蘭、會計中西監物等人的幫助下,成功且高效地組織了這次大型搬家活動。當然,這不是松平直矩所經歷的第一次搬家,也不是最後一次。他的一生中共搬家7次,因此被後人戲稱為「搬家大名」,電影名稱《搬家大名》便由此而來。
  • 818日本原來的那些大名後代子孫現狀
    那麼就讓啪啦君為大家介紹一下大名後代的近況吧——現當主為18代目前田利佑,1935年生,宮內廳委囑掌典、全國石川縣人會聯合會會長、關東東京石川縣人會會長。 2001年12月7日,在敬宮愛子內親王的「浴湯之儀」上,利佑與德川恆孝(德川將軍家後裔,德川宗家十八代當主)一起作為武家的後裔擔任了鳴弦役。
  •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古樸的城門外被刺殺,東京的建築卻越來越洋氣
    輔佐將軍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被水戶藩的激進浪士當街砍殺。因為井伊直弼是主張開國的,而當時很多日本人則要求尊王攘夷倒幕,把外國人趕走,把幕府幹掉,扶天皇上位。9年之後,這些尊攘派完成了他們三分之二的任務。看看這帝國大學,簡直是洋氣無比……8當年牛氣轟轟的朝廷公卿、地方大名,現在權力都收到朝廷去了,還給他們一個新名字
  •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古樸的城門外被刺殺,東京的建築卻越來越洋氣
    輔佐將軍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被水戶藩的激進浪士當街砍殺。因為井伊直弼是主張開國的,而當時很多日本人則要求尊王攘夷倒幕,把外國人趕走,把幕府幹掉,扶天皇上位。9年之後,這些尊攘派完成了他們三分之二的任務。幕府徹底完蛋了,天皇比以前有權了,但還有三分之一,不但沒有完成,反而更加災難深重了……
  • 大名成語典故——​紫色蛙聲
    大名成語典故——​紫色蛙聲 2020-05-26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