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萬輛,這是2016年泰國摩託車市場的銷量。而其中大部分市場份額,都屬於本田、山葉這樣的日本大廠。中國的摩託車品牌在東南亞市場扮演著邊緣角色。
但正如中國汽車工業正試圖憑藉智能網聯汽車彎道超車,有一家中國的電動車品牌也試圖用電動的形式,打入東南亞出行市場。
3月27日,門羅攜旗下門羅2.0在曼谷車展上完成泰國首秀,宣布將在海外設廠,進軍東南亞市場。
一、復古摩託實為輕型智能電動車
曼谷車展上,即便有其他14家摩託車廠各推產品,門羅2.0在外形上也絕對屬於另類的那一批:「瘦小」的車身,發動機醒目的V型雙缸,低矮的車頭與握把,這些特徵都使得門羅2.0看上去很復古,就像70年前的本田摩託那樣,但其實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印第安摩託。
而在復古的外表下,門羅2.0使用的都是最現代最新的技術打造。
在車身材質上,門羅2.0全車採用高強度鋁合金,保證車身堅固的前提下將重量控制在了42公斤,比絕大多數燃油摩託車都更輕。車身表面也經過電鍍處理,隨時都很閃。
在續航上,門羅2.0標配一枚容量為9.54Ah的鋰電池,為其最高功率800W的電機供電,續航裡程達到50公裡。節能模式下,門羅2.0最高時速20公裡,開啟運動模式則可達到45公裡。
門羅的鋰電池重量較輕,女孩子也可以手提。車東西觀察到,這枚電池其實還是個充電寶,上面有USB接口可以為其他設備供電。而車上看起來像發動機的電池倉可以同時容納兩枚電池,讓車輛續航升級到100公裡。並且,門羅的工作人員還透露,未來的量產版可以加載套件,使車輛再掛載枚電池,續航達到200公裡。
在避震裝置上,門羅2.0的前叉採用了四連杆的高規格減震器,減震效果比傳統的筒式更好,讓騎手在路況不佳時更好地操控車輛。
在全車燈光上,LED是門羅2.0的標配。白天騎行時,環狀的日間行車燈保持常亮。2顆近光/遠光燈珠亮度則分別達到1200cd/6000cd,保障夜間行車照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門羅2.0與手機的智能連接,通過藍牙連接車輛,手機可以在APP上對門羅2.0進行遠程操控,實時定位、防盜鎖定等。
在行車數據顯示上,門羅2.0捨棄了傳統的儀錶板,通過一塊黑底白字的液晶屏來顯示時速、電量、模式等信息。
看上去像「老摩託」的門羅2.0,其實是近些年才流行開來的智能電動車。
二、門羅的創業:從情懷到產品
設計師、門羅電動車的創始人黃柏楊是一個摩託愛好者,在2010年之前,他就一直沉迷於摩託車的改裝中。改裝多了,對設計師出身的黃柏楊來說,難免會想造一輛屬於自己的摩託。於是在2014年,門羅成立。公司的名字來源於機車界的一位「老前輩」伯特·門羅——一位五次打破摩託車直線加速世界紀錄的紐西蘭車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把摩託車開到時速300公裡的男人。
因為創始人的摩託情懷,公司定下此名。
2014年當年,門羅的第一款車m50研發完成,採用49cc的發動機。全手工打造的它成為藝術圈的小小流行品。
而後出於技術、市場、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考慮,門羅正式轉向研發電動車。2015年,門羅拿到了300萬天使輪融資,在這筆資金支持下,門羅2.0在2016年研發成功。也是在這一年,萬鼎投資的王森看重門羅,投了這個項目。
在資本的進一步支持下,門羅談妥兩家國企工廠,門羅2.0以代工的模式走向量產。
三、明年布局海外工廠
不過進入量產階段的2.0版機車也未讓門羅眾人感到輕鬆,因為門羅2.0在用料上的高規格,門羅2.0在國內售價高達1.2萬元,高售價使得它只能是一個小而美的存在。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的大頭,也被雅閣、綠源等在產品上做文章的傳統廠商牢牢把控。
在此情況下,門羅向海外探索市場,人口眾多的東南亞很快成為主要目標之一。因為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因此東南亞地區人民在出行上對兩輪工具有相當高的需求。2016年東南亞汽車銷量約為316萬輛,而同期摩託車銷量為950萬輛,後者是前者的3倍。(同期中國市場汽車銷量2800萬輛,摩託車+電動車銷量為5000萬輛)。
東南亞一共有6億人口,意味著這裡有兩輪出行工具巨大的潛在市場。更關鍵的是,兩輪電動車在東南亞存量相當少——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沒有競爭對手。
一輪分析後,門羅決定先用定位高端的門羅2.0打入泰國——東南亞最大的摩託生產國。這也才有了門羅在泰國的首秀。
門羅還計劃在泰國設廠,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優勢和低關稅來使產品的價格更有競爭力。
結語:中國車出海的一種路徑
在國內市場相對飽和,產能趨於過剩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實業企業希望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門羅進軍泰國市場,則是初創公司出海的一種嘗試。通常企業會選擇歐美日等單位價值更高的國家進入,但向東南亞著這樣的新興市場探尋,也未免不是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