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南昌涼夏歷史罕見 全年僅18天氣溫超過35℃[圖]
昨日,南昌市氣象部門對外發布去年南昌重大天氣氣候事件,氣象專家綜合種種監測數據分析發現,去年南昌超35℃的高溫日數為18天,較常年平均少6.4天,為歷史罕見涼夏。去年夏天,南昌夜間雷電活動頻繁。去年1月30日至31日,南昌大部分地區能見度連續兩天不足1000米,局部地區不足50米。受其影響,去年1月30日早晨7時許,南昌周邊高速公路全部關閉。 6月暴雨成災 去年冬天南昌城區首場降雪於去年2月飄落,來勢洶洶。據監測,去年2月9日至10日,南昌地區出現中到大雪,局部地區暴雪,最大雪深10.1釐米。
-
上海今年為何出現罕見涼夏
|今年未達到「涼夏」標準 1999年,上海僅出現了一個高溫日,高溫天不多於4天即為「涼夏」。 今年7月12日,上海迎來首個高溫日,但氣溫也僅在36.1℃,而上海常年平均在6月下旬出現首個高溫日。在上海今年的8個高溫日中,超過36℃的只有3天,最高的8月4日也只有36.6℃。
-
東北多地出現暴雪天氣
今冬首輪大範圍雨雪天氣18日進入最強時段。黑龍江東南部、吉林西北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雪,黑龍江牡丹江、內蒙古通遼和赤峰局地出現大暴雪或特大暴雪。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遼寧丹東局地大暴雨。中央氣象臺11月19日10時發布暴雪黃色預警。
-
10月霧霾天、11月東北暴雪成國內十大天氣事件備選
中新網12月3日電 中國氣象局今日召開發布會,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介紹稱,10月罕見霧霾天致東北學校停課、特大暴雨襲擊遼寧及11月東北大範圍暴雪入選國內16個備選天氣氣候事件。 陳振林表示,中國氣象局定於2013年12月舉辦「2013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投票評選活動,並介紹了國內16個備選事件: 1.5次強降雨過程接連襲擊四川,都江堰出現百年一遇大暴雨 6月1日至7月11日,四川省共出現5次強降雨過程,平均降水量308.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1.1%,為1957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
2018年1月6日全國天氣預報:河南湖北等再遭強降雪 江南華南局地暴雨
新一輪雨雪無縫銜接 雨雪分界線推到湘贛浙一帶 2017年12月,我國大部異常乾燥,進入2018年,隨著水汽條件的明顯改善,天氣格局大改變,1月2-4日,我國中東部遭遇入冬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降雪過程,降雪最強的區域集中在河南、湖北以及江蘇安徽一帶,多地出現暴雪到大暴雪,部分地區出現罕見的特大暴雪,打破了1月歷史同期紀錄。
-
暴雨、颱風、暴雪…… 2020不尋常!山東降水量創16年新高、高溫日...
青島、日照、濰坊等地出現內澇,列車延誤或停運。 年初雨雪天氣多,極端性強影響大 1~2月共出現8次雨雪天氣過程。其中,1月5~7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1.4毫米,超過冬季的常年降水量(27.5毫米),34個縣(市、區)日降水量突破當地1月歷史極值。2月14~17日全省出現大範圍暴雪,菏澤、濟寧、濰坊、煙臺、青島等地積雪深度5~16釐米,部分設施農業受損嚴重。
-
暴雨、颱風、暴雪……2020不尋常!山東降水量創16年新高、高溫日26...
年初雨雪天氣多,極端性強影響大1~2月共出現8次雨雪天氣過程。其中,1月5~7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1.4毫米,超過冬季的常年降水量(27.5毫米),34個縣(市、區)日降水量突破當地1月歷史極值。2月14~17日全省出現大範圍暴雪,菏澤、濟寧、濰坊、煙臺、青島等地積雪深度5~16釐米,部分設施農業受損嚴重。
-
【天氣】廣州1月暴雨+寒潮歷史罕見 後天起氣溫逐步回升
廣州1月暴雨+寒潮歷史罕見 後天起氣溫逐步回升1月9日起,我國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近日寒潮影響我省各地日平均氣溫將下降8~10℃9日中北部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及5℃對於今年的首個寒潮,廣州市氣象部門表示,近30年來,廣州共出現4次寒潮過程,最近的一次出現在2014年2月7日至14日。
-
11月出現的暴雨天氣 為1971年以來青島地區最晚一次暴雨過程
青島市秋季(9~11月)氣候主要特徵: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日照時數略少。季內出現暴雨和寒潮天氣各一次。青島市2020年秋季氣候條件良好。據悉,11月17~18日,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青島全市出現大雨到暴雨天氣,為1971年以來青島地區最晚的一次暴雨過程。
-
2016年1月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南方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強暴雨天氣過程 1月,我國南方出現2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分別發生在5日、28日至29日。其中,1月28日至29日,江南南部、華南出現強區域性暴雨過程。暴雨站數、大暴雨站數分別為107站和24站,均為1月歷史同期最多;廣東、福建、廣西和江西共有95個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來1月歷史極值;此次暴雨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1月歷史同期最強。累計降水量超過50毫米的面積約47萬平方公裡,影響1.4億人,其中超過100毫米的面積約25萬平方公裡,影響9600萬人。暴雨導致廣東、廣西部分地區出現洪澇、滑坡、泥石流。
-
暴雪橙色預警+暴雨藍色預警!
18日,中央氣象臺將暴雪預警從17日18時的藍色升級為橙色,同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這是入冬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雨雪天氣過程,也是今冬發布的首個暴雪橙色預警。今年首個暴雪橙色預警,來了!中央氣象臺18日早晨發布今年首個暴雪橙色預警,並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18日是本輪中東部地區雨雪天氣的最強時段,18日14時至19日14時,黑龍江東南部、吉林西部和北部、遼寧西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河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雪,部分地區大暴雪(20~29毫米);遼寧中東部、吉林中東部及湖南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遼寧東南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
濟南2013年氣象「大事件」盤點 4月份出現罕見暴雪
市氣象臺天氣預報員說,濟南的「氣象史」上,1月上旬還出現過最高氣溫超過15℃的時候,比如2002年,1月10日,市區氣溫曾達15.6℃,1979年的1月7日和8日,我市最高氣溫也曾分別達到15.3℃和15℃,不過這些氣溫數值都是比較罕見的。
-
氣象局發布2010年1月以來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攝/中國網 張琳中國網北京2月11日訊 在今日下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發布了2010年1月以來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國內(一)1月上、中旬,全國大部地區先後遭受兩次寒潮天氣侵襲1月1~6日,我國大部地區遭受寒潮天氣襲擊。1月2~4日,華北及內蒙古中東部出現明顯降雪,平均降水量達4.9毫米,較常年1月降水總量偏多1倍。
-
2020年2月14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
中東部地區將有大範圍雨雪天氣 寒潮天氣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一、江南華南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 昨日,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東北部和中西部沿海、廣西東部和南部沿海、海南島中部等地出現大雨或暴雨,廣西桂林和防城港局地大暴雨(100~142毫米),上述部分地區出現7~9級雷暴大風,廣東和廣西局地出現冰雹
-
今後三天全省最高氣溫小幅回升 附11月天氣評估與12月天氣展望...
17-20 日我省出現一次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天氣,強雨雪主要出現在 18-19 日,松原、長春中北部和吉林北部共 12 站出現暴雪或大暴雪,通化、吉林南部和白山等地共 12 站出現暴雨,同時長春、松原北部、四平、吉林北部、延邊北部等地出現長時間凍雨,造成明顯的冰凍災害。月內還出現了寒潮、大風和大霧等災害性天氣。
-
雪梨遭罕見暴雨 澳總理宅邸附近出現大坑(組圖)
摘要:暴雨天氣導致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位於雪梨郊區的宅邸附近出現大坑。中新網2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7日,澳大利亞雪梨遭遇罕見暴雨天氣,導致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位於雪梨郊區的宅邸附近出現大坑。
-
甘肅敦煌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 應對罕見暴雨天氣過程
中國甘肅網7月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於仕琪 蔡青青)受新疆低渦影響,7月6日,敦煌市出現罕見降雨天氣,南部山區及莫高窟達暴雨天氣。截至7日17時,敦煌市15個觀測站出現降水。敦煌降水量19.1mm,莫高窟達40.4mm。
-
【回望2013】國內天氣氣候事件之東北暴雨洪澇
黑龍江省氣候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宋麗華告訴記者,東北地區春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秋季降水量偏多,出現了罕見的「埋汰秋」天氣。封凍前農區大部土壤含水量較多,土壤充分含水後封凍,處於「溼封凍」狀態;二是冬季降雪量是歷史最多的一年,加重了澇情的發展;三是冷空氣活動頻繁,回暖慢,氣象條件不利於積雪迅速融化和土壤散墒。
-
今後三天全省最高氣溫小幅回升 附11月天氣評估與12月天氣展望
17-20 日我省出現一次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天氣,強雨雪主要出現在 18-19 日,松原、長春中北部和吉林北部共 12 站出現暴雪或大暴雪,通化、吉林南部和白山等地共 12 站出現暴雨,同時長春、松原北部、四平、吉林北部、延邊北部等地出現長時間凍雨,造成明顯的冰凍災害。月內還出現了寒潮、大風和大霧等災害性天氣。
-
暴雪+暴雨!今夜開始最大一場雨雪!
今夜開始,東北一場大範圍雨雪,北部有暴雪、南部有暴雨,總體持續三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