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沒有「布拉格廣場"
「我就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在許願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鴿背對著夕陽,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每每聽到這兩句詞,大家都會忍不住哼哼唱起來!蔡依林的歌周杰倫的曲方文山的詞唱火了布拉格,成為了無數人的嚮往之地,然而真實的布拉格廣場卻和歌詞中不一樣,這裡沒有許願池,沒有無人的走廊,甚至沒有「布拉格廣場」這個地方,歌中唱到的廣場其實是指布拉格的老城區廣場。怪只怪方文山在寫詞前沒有來過布拉格,純靠想像為這座城市構建了一個烏託邦。雖然布拉格廣場和歌詞中不太一樣,但美,絕對是一樣的!
教堂的鐘聲響起,鴿子振翅飛翔,這座哥德式雙塔建築靜靜地矗立在廣場上,高聳莊嚴,有著「魔鬼教堂」稱號的提恩教堂也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建築。
廣場中心沒有許願池,只有一座揚·胡斯雕像,他是捷克著名宗教改革家,布拉格查理大學第一任校長。
我對老城的憧憬一直停留在一個美好的畫面:在廣場的中央揮舞著大泡泡旋轉,多浪漫呀……為此,我還特地穿了一條能轉起來的大擺裙。然而,現實是我們正巧趕上了萬聖集市,廣場完全被集市攤佔據,這下憧憬真的變成了泡泡,幻滅了,我只能爬上集市中心的高臺,和鐘樓拍一張合影嚕~
鐘樓下的天文鐘精確度非常的高,很多人時間不準確的時候,或者有新買的手錶的時候,都會到這兒來校準。
給大家安利一個拍布拉格廣場全景人像的最佳機位,一家我去的神仙餐廳:Terasa U Prince。其實這是U Prince酒店的餐廳,所以大家Google map 到了一家酒店門口千萬別驚訝,大膽進去可以了。進入酒店後要坐電梯上到四樓,然後再走個小樓梯就到了。
餐廳的這個犄角旮旯小角落是拍環境人像的最佳位置。
他家必須要消費,店員才會給拍照的,至於菜品的口感嘛……emmmm,比較一言難盡,建議點一杯喝的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廣場上可供娛樂消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馬車、老爺車,這些都不算什麼。
從U Prince出來,我們居然還在廣場上看到了神奇的布拉格啤酒自行車(beer bike)!有點類似那種多人一起騎的腳踏車,坐在這個車上,大家可以一邊騎一邊喝,啤酒是無限暢飲的~
這個真的超酷,一群朋友一起可以騎去老城任意的大街小巷。這車人估計已經喝得差不多了,穿著cos的主題服裝一路跟我們say hi,難以想像如果大晚上一車人都喝大了,在馬路上一邊high歌一邊騎,那個畫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布拉格的城市中心有一條河——捷克最長的伏爾塔瓦河,它將城市一分為二,漸漸消失在遠方起伏的原野裡。布拉格範圍內的伏爾塔瓦河上,共有18座橋,而最著名的就是查理大橋。
許多人因為查理大橋愛上了布拉格,甚至有「在查理大橋上走九遍才算來過布拉格」的說法。
查理大橋上有很多表演的街頭藝人們,在我朋友圈Po了上面這張圖以後,有一個朋友立馬認了出來,說她幾年前來布拉格的時候他們就在了。
橋上也隨處能看到一些賣手工藝品以及畫的人,我雖然不懂畫畫,但真心覺得這張畫得簡直跟小女孩本人一模一樣,比我多年前在國內某古鎮花錢畫的好太多了……
大橋上人潮湧動,遠處的高塔林立,千塔之城的美譽可不是浪得虛名。
下了查理大橋,我們走在橋下的小巷子裡,就要比橋上安靜許多了~
走到河邊的一塊大草坪,終於看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布拉格特色大泡泡,原來都搬這兒來玩了呢哈哈~
這裡也是欣賞查理大橋全景的最佳位置,周杰倫與昆凌兩人的婚紗照就是在這裡拍的~
可能因為來這裡的遊客多了,食物誘惑,把天鵝都給吸引了過來,這個河畔儼然變成了一個天鵝湖~
在河畔邊,我們還發現了一條很有意思的」一人巷「,狹窄的道路只允許一個人通過,但就這條小巷子,居然還專門設立了紅綠燈哈哈~
布拉格大名鼎鼎的列儂牆位於小城區,與法國駐捷克大使館只隔著一個修道院廣場,它和讓它知名的「約翰·列儂」,其實並沒有見過面。
1980年12月8日,披頭四樂隊主唱的約翰·列儂在紐約寓所門前遇刺。消息傳到捷克,一名藝術家在一面牆上繪製了列儂的畫像,並配上了披頭四的歌詞,「列儂牆」從此聲名鵲起,三十多年間風雨不倒。當時的年輕人受柏林圍牆的影響,也想找一個宣洩自己情緒的場所。
於是,這裡就成了捷克憤青們交流自己內心想法的「留言板」,主要表達的是捷克人民對和平、民主和自由的嚮往,抵制一切戰爭和壓迫。
無論你是不是一個列儂粉,聽沒聽過《Hey Jude》,這不足30米的牆,濃墨重彩,五顏六色。遠離了戰爭年代,如今牆面上更多的是年輕人對愛情的憧憬和嚮往。如果你有藝術靈感,帶上一兩罐塗料,哪怕寫了「到此一遊」,也不會被打哈哈。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街頭歌者,也能看到一些和電影、約翰列儂相關的東西,包括餐廳。
高聳的聖維特大教堂,是城堡的地標,也是布拉格最大的教堂,從一個側面看過去,你會發現它和科隆大教堂非常的像,都是雙子塔教堂,但是它要比科隆大教堂建造早好幾百年,所以是科隆大教堂仿造它而建的。
大教堂的文化價值體現在它的建築裝飾和藏品,有十件必看,三件在外牆面,六件在內部,還有一件內外都可看到。第一件,在外面中央大門上面的弦月窗浮雕;窗上雕飾有亞蓋隆的《耶穌受難》、《基督衣旁爭論》和《哀悼耶穌》。第二件,南面的金色大門;馬賽克鑲嵌的《最後的審判》,是大教堂最重要的藝術品,創作於1370年,由四萬塊馬賽克拼成。第三件,雙錶盤大鐘;從十六世紀就一直安裝在那裡,是捷克最老最大的巴洛克大鐘。
第四件,玫瑰窗;創作於1927年,是用2.7萬塊花色玻璃片組成的《創世紀》,這件作品內外都可看到。光線透進來,如同萬花筒一般折射出美麗的光暈,這也讓我想到了剛剛遭遇意外大火重創的巴黎聖母院玫瑰花窗。
第五件,米沙的玻璃窗;教堂中殿左側第二個大玻璃窗是藝術巨匠阿爾封斯·米沙創作於二十世紀初的現代玻璃窗作品。
第六件,皇帝靈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費迪南德一世和他的妻子以及兒子馬克西米二世皇帝的靈柩。(這件在教堂的正中央,我沒拍)
第七件,布拉格大主教施瓦森伯格雕像。
第八件,聖約翰主教墓;這個製作於十八世紀中期的靈柩,位於東側殿,天使群雕託起靈柩基座,上方四個小天使扶著紫紅色的幔帷,2噸純銀製作的靈柩上面,手持十字架的聖約翰栩栩如生。這座雕像很有名,也被視為世界各地聖約翰雕像的藍本。
第九件,十字架上的耶穌;因為每個天主教堂裡都有,所以沒拍。第十件,聖瓦茨拉夫禮拜堂;這座金璧輝煌的禮拜堂就建在929年建造的聖瓦茨拉夫圓形教堂的舊址上。雖然無法入內參觀,但也不妨礙它成為聖維特大教堂中最著名的禮拜堂。聖瓦茨拉夫的遺骸就葬在禮拜堂內,他的佩劍和破損的頭盔也都作為聖物珍藏在大教堂裡。
聖維特大教堂有「建築之寶」的美譽,如今這裡最珍貴的藏品是十四世紀神聖羅馬帝國間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的純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在聖瓦茨拉夫禮拜堂的西南角有一個七道門鎖的小門,通向放置波希米亞加冕王冠的王冠室,七道小門的鑰匙由七位大主教分別保管。這頂王冠是波希米亞最高權力的象徵,歷任波希米亞國王也只有在接受加冕時才能一窺全貌。
教堂二層是16世紀完成的帶巨大管風琴的唱詩班坐席,典型的文藝復興式樣。管風琴有超過4400根管子,由約瑟夫·莫爾澤於1932年建造。但是,如今所有會彈此管風琴的樂師都已經過世了,這項技藝已然失傳,現在奏響的樂曲都是由電腦控制彈成,十分可惜。
在舊皇宮內展出了查理四世的純金皇冠、金球及令牌,不過這些都是贗品,真品剛才有提到,都被收藏在聖瓦茨拉夫禮拜堂的秘密王冠室內。
黃金巷是城堡中一條很短的磚石鋪成的街道,道路兩邊是色彩浪漫的精緻可愛的矮房。它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名。在19世紀之後,逐漸變成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將原本的房舍改為店鋪,出售各類紀念品和手工藝品。
著名作家卡夫卡的一處舊宅就坐落於此,NO.22。
站在城堡上眺望整個布拉格市,美景盡收眼底。
從城堡上下來,我們步行來到河邊準備去伏爾塔瓦河上體驗遊船晚餐~在布拉格的一天,絕對是日行三萬步的大體力消耗,雖然走累了,但看到河邊夕陽正好,還是忍不住拍照~
吃著晚餐坐船巡遊,看天色從淡淡的金黃變成豔麗的橙黃,再變成粉色、藍色、深藍寶石色、直至逐漸變黑,感受了布拉格完整的一天,真好。
4月底的溫差還很大,下船時冷風颳來我們被吹得瑟瑟發抖,趕緊要回酒店泡個腳洗去一身的疲憊。晚安,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