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1.7萬餘農戶「憂居」變「優居」

2020-12-16 金臺資訊

汪如德在打掃院落。璧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7月2日電 「真沒想到自己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圓了『安居』夢。」近日,璧山區璧城街道大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汪如德眉開眼笑地說。據了解,全區像汪如德這樣因農村危房改造而受益的農戶達17758戶。

今年璧山區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這一總體要求,把農村危房改造列入重點民生實事之一,著力解決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問題,改善住房條件,助推農戶「憂居」變「優居」。

今年53歲的汪如德,幾年前還被生活困難壓得愁眉苦臉,妻子腰椎間盤突出,無法下地勞作,母親年老體弱,小兒子還在上學,一家4口蝸居在兩間土房裡生活,全家就靠他打點零工維持生計。

璧山鄉村「優居」。璧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之前住的房子是泥土砌的,前面住人、後面養豬,已經住了幾十年了。」 汪如德苦笑道,「牆體和屋頂已經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每逢下雨,都得全家人出動接漏水,遇到颳大風更是害怕房屋垮塌。」

一年前,汪如德一家的房屋安全等級被評定為D級,屬於整體危險的房屋,需要拆除重建。而當時老汪心裡有顧慮,家裡收入甚微,無力承擔高額的重建資金。

當他得知自己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補助政策的條件時,信心就來了。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補助申請流程,並得到了3.5萬元補貼,去年10月份老房子拆除,今年1月就搬進了新房。

「我們以精準排查、不漏一戶為目標,嚴格實行聯合比對、逐戶核查、村鎮評定、專家鑑定四個步驟,確保危房改造對象識別精準到位。」 區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介紹,在改造中,針對農戶無能力、無意願自行委託施工單位的情況,所在村(社區)還會向農戶推薦多家願意墊資為其進行危改的建築工匠或建築施工企業,供農戶自行選擇,有效減少群眾墊資負擔。

同時,在施工建設中,璧山還對農村建築工匠開展技術培訓,逐戶逐項開展現場質量安全巡查,並聯合相關部門對改造情況進行逐戶走訪,聘請專業機構對改造後的房屋進行安全認定,確保貧困群眾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截至5月29日,今年璧山唯一住房改造完成率99.91%;非唯一住房改造整治完成率82.04%;非常住危房改造任務整治任務5284戶已完成304戶,正在施工598戶。

璧山區住房城鄉建委負責人表示,璧山區將全力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督促、保障工作,繼續嚴格執行「農戶申請、村居評議、鎮街審核、部門確認、建委匯總」程序,實行留痕管理,保障了危改對象精準,確保危改資金用到實處。(劉政寧、謝佳潔、熊浩)

相關焦點

  • 潛江住建局:危改助脫貧 「憂居」變「優居」
    潛江新聞網訊(記者 曹以成 通訊員 張弓)12月7日,記者從市住建部門獲悉,自2016年實施精準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以來,我市共有2241戶農村困難群眾實施了危房改造,改造房屋面積約15.1萬平方米,約6170名貧困人口告別房屋老破危,實現「憂居」到「優居」。
  • 舊城改造讓「憂居」變「優居」
    舊城改造讓「憂居」變「優居」 作者:劉佳    編輯:王欣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0-12-09 08:10
  • 宜興約200戶貧困戶將「憂居」變「優居」
    市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分別對全市4類對象進行認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則會同屬地鎮村,根據認定農戶名單開展危房鑑定工作。根據危房現狀、農戶意願等實際情況,宜興合理確定200戶左右的農村危房拆除重建和維修加固計劃。
  • 脫貧攻堅 | 「憂居」變「優居」 幸福來敲門 ——浙江省湖州市推動...
    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原來住的是40多年前建的簡易房。颳風的時候,牆縫會漏風。「憂居」變「優居」,朱細苟、盧仲良的住房變化是湖州市全力推進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的精彩縮影。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9月9日,全市今年鑑定確認的C級危房617戶、D級危房91戶以及無房戶51戶全部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化危為安、從舊到新、從無到有,農村困難群眾圓夢安居,提振了他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
  • 銅梁:農村危舊房改造讓「憂居」變「優居」
    在之前已有的3套危房改造施工圖紙基礎上,2018年,銅梁區住建委又根據1到2人戶的農村D級危房改造戶要求,增設兩套建築面積分別為46.69平方米、48.73平方米的施工戶型供農戶自行選擇,還聘請了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房屋改造、新建進行逐戶核查和竣工驗收以保障工程質量。而在實施過程中,更是按照每戶實際情況,採取重建、遷建等多種方式,解決貧困戶的居住問題。
  • 「憂居」變「優居」 王莊華麗變身
    隨著福州城市的擴容與升級,王莊新村作為老社區的老邁之態盡顯無遺,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危險係數變高。  「當時住在老房子裡,就怕來個地震,房子塌了。」老吳說,這是他曾經最憂心的事情。  2010年老吳退休,王莊舊改工程啟動。這是當時福州最大的舊屋區改造工程。  「剛開始,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街坊不樂意搬。」
  • 璧山2020新建萬畝農村生態溼地
    日前,筆者在璧山區福祿鎮紅山村4組看到,一片面積20餘畝的生態溼地裡栽種著睡蓮、水芭蕉、旱傘草等多種水生植物,不僅淨化了水質,還成為了一處鄉村好風景。  這只是璧山通過生態溼地打造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通過水岸共治,大量建設生態溼地,清澈的水流入河庫改善了區域水環境。」璧山水利局副局長劉鐵介紹。
  • 廣西優居李柏曉:導流獲客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1月8日,備受矚目的2019中國房產風雲榜年度盛典在京舉行,58同城、安居客以「智慧新居住,創變新未來」為主題,集結房地產領域頂尖企業共話年度發展,攜手共創「安居」的行業生態。在盛典上,廣西優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優居」)榮獲「星經紀公司」稱號,其廣覆蓋、高質效的房產服務體系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 優居美家物業:服務向上 美好升級
    為打造和諧社區,倡導健康、睦鄰的文化氛圍,優居美家物業以「主題多、覆蓋廣、方位全」為三大核心,策劃全年相應主題活動,其中優居美家社區文化節,到今年已是第三屆,旨在為業戶搭建展示風採的舞臺,打開友鄰之門,擁抱彼此;和樂鄰裡一家親的良好氛圍,在優居美家盡情展現。
  • 璧山:堅持規劃引領 助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中國網7月1日訊 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主城都市區」,首次明確提出「主城都市區21個區」。 剛剛閉幕的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也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璧山區委關於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璧山)建設的決定》。
  • 璧山地鐵通了 我勸你不要周末去璧山
    :乘108路或333路在金劍小學站下車「地鐵經濟」呼嘯而來璧山駛入重慶1小時經濟圈12月30日14時,軌道交通1號線尖璧段開通試運營。璧山成為重慶首個通地鐵的區縣,正式駛入主城「1小時經濟圈」。2019年前11個月,璧山共成交商品住宅18877套,成交面積達到208.18萬㎡,成交總金額約156.3億元,建面均價7508元/平米。再看看重慶主城的成交數據:商品房住宅成交約18.7萬套,成交面積2116萬平米,建面均價11900元/平米。
  • 基層丨璧山:讓每一個客商「來了就是璧山人」
    自今年6月30日第一期「早餐會」召開以來,高新區已連續召開五期「早餐會」,會上共徵集40餘個企業訴求問題,立查立改協調解決企業訴求問題30餘個。據璧山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個過程中,為推進拆遷工作順利完成,項目徵地拆遷現場負責人積極協調青槓街道和大興鎮200餘名工作人員日夜奔波在一線,對村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兩個鎮街6個村民小組800戶1700餘名村民的1800餘畝土地拆遷工作圓滿完成。
  • 安居這3.7萬餘畝土地「活」了
    安居這3.7萬餘畝土地「活」了 2020-08-05 23: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五星級酒店朗廷康得思籤約落戶璧山
    7月18日,重慶璧山御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朗廷酒店管理集團-康得思國際酒店在璧山進行籤約儀式,國際一線五星級酒店品牌朗廷康得思酒店正式落戶璧山。璧山區委書記吳道藩,區長秦文敏,區人大主任陳強,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萬容,區人大副主任羅恩德,副區長陳榮彬,區政協副主席楊靖,重慶金惠森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思潼,管理運營方朗廷酒店管理集團副總裁範萌妃,重慶金惠森文旅酒店事業部總經理朱海波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
  • 璧山80萬建個公廁引來臺商5000萬投資,這種理念你打幾分?
    」說這句話的是臺灣一家電子企業的董事長當時這位董事長在璧山考察在這座「星級公廁」如廁後迅即定下5000萬美元投資意向並說出了這樣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此後,企業口口相傳陸續為璧山引來了80多家臺資企業!曾經被質疑 如今老百姓都為它打Call其實早在7年前,這座「星級公廁」建成的新聞就引發了輿論關注。當時,有觀點認為,這是一個表面文章的「面子工程」。
  • 璧山秀湖汽車露營公園建成投用 佔地200餘畝
    公園於2017年3月開建,總投資8000萬元,佔地200餘畝,內設小車停車區、大巴車停車區、帳篷露營區、房車露營區、兒童遊樂區、燒烤區等六大功能區。建有大小停車位800餘個、帳篷營位100餘個、房車營位33個、房車接待中心755平方米、綜合服務區756平方米、6個景觀草亭和一座標準化公廁。
  • 烏海棚戶區居民告別「憂居」實現「優居」
    孟麗一家新搬進的潤德家園是海勃灣區5個棚戶安置項目之一,小區總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共有6棟住宅樓,3棟商業樓,安置住房960套。在這之前,這片區域曾是海勃灣區的一個大型城中棚戶區。從拆遷工作一開始,孟麗一家就積極配合完成了房屋評估及拆遷補償工作,如今拿到了新房鑰匙,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 大安區牛佛鎮2萬餘戶農戶立下了露天禁燒秸稈「軍令狀」
    1日上午, 大安區牛佛鎮陳家村會議室正在召開露天禁燒工作動員會,該村1100餘戶農戶與村委會分別籤訂了露天禁燒承諾書。 據悉,承諾書明確了農戶要嚴格遵守禁燒秸稈相關規定, 不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 如若發現焚燒現象自願接受2000元以下的處罰; 科學利用秸稈, 及時將自家秸稈進行粉碎處置, 不能粉碎的及時清運至指定集中堆放點
  • 價漲前1.7萬頭豬被洪水淹死 養殖場老闆抱憾之餘獻良策
    中新社廣西大化8月13日電 題:價漲前1.7萬頭豬被洪水淹死 養殖場老闆抱憾之餘獻良策作者 蔣雪林 鍾建珊八月正午以後,太陽焦灼著廣西大化縣六也鄉弄水養殖場山坳內的黃粘土,養殖場場長潘中術站在烈日下大汗淋漓,指揮工人儘快修復養殖場。
  • 【區縣解讀】璧山:一座城就是一個風景區
    這些讓璧山受益頗多的舉措,剖析來看,正是借鑑了國內外中小城市的發展範例,璧山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建設生態、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深綠城市」,並設計出一套路徑公式:環境保護+景區化城市+低碳發展+循環經濟=深綠城市。 如今,全區城區綠地面積已增加到1800萬平方米,人均擁有綠地28平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