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潛水服、後背氧氣瓶、頭戴面鏡、腳蹬蛙蹼……現實生活中,隨著潛水裝備的普及和專業潛水俱樂部的興起,潛水變得不再陌生,尤其是在因海而生的青島。夏季來臨,記者發現沿海一線針對遊客和市民的體驗式潛水項目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以培訓為主的潛水俱樂部。從 「體驗式」到「培訓式」,島城潛水業何以發生改變?成為專業潛水員需要學習多久?潛水時又該注意哪些事情?近日,記者走進島城潛水行業,探尋其中的「潛」規則。
遊客來青潛水遇煩惱
「我是安徽來青的遊客,前不久在海邊遊玩時,有人向我推銷潛水教學,並宣稱可以拍照留念。於是我和同伴一共8人,每人花費400元報了名。」日前,從安徽來青遊玩的李先生向記者反映。記者了解到,報名後,李先生和同伴被帶到了一處偏僻海灘,而且在體驗時,教練只在淺水區域象徵性地教了幾個基本動作,便以 「無法學會」「達不到潛水要求」為由,匆匆結束了潛水體驗項目。
在隨後的調查處理中,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對李先生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解決。記者了解到,執法人員對該潛水公司負責人進行了詢問。潛水公司方面聲稱,因李先生個人技術條件不具備去深水區潛水的要求,教練出於對李先生的安全考慮,不建議李先生到深水區潛水,但已完成40分鐘的課時學習,故不退費。在此過程中,教練認為李先生潛水動作不協調,怕出現危險,因此建議停止練習,照片也只在淺水區進行拍攝。不過,經過執法人員進行反覆協商,該公司已經為遊客全額退費。
體驗式潛水項目變少
在眾多島城市民的印象裡,每到夏季,沿海一線總少不了「蛙人」的身影。在八大峽、棧橋、第一海水浴場、第三海水浴場、五四廣場等海域,總有著一撥又一撥的潛水體驗者。然而今年,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針對遊客和市民的潛水體驗項目變得越來越少。
「目前青島正規的潛水俱樂部大約有五六家,都是在培訓PADI潛水員,是國際公認的專業潛水員。學成由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頒發潛水資格證書,可以說是潛水的『正規軍』。 」青島海納藍晶潛水中心總經理黃鵬告訴記者,並不是青島的潛水俱樂部在逐漸消失,而是像以往單純做體驗式潛水的俱樂部越來越少。「如今在青島,體驗式的潛水項目已經減少了,潛水俱樂部都是在培養正規潛水學員。」青島星月鯨潛水會負責人孫靜認為,早先的體驗式潛水項目讓他們這種真正喜愛潛水的人所「不齒」。 「收費三四百元,帶著遊客下水體驗半個小時左右,過程中多在淺水區域『玩水』,讓遊客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潛水運動。」孫靜覺得,以往這種體驗式潛水項目,是對潛水體驗者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他們很難從這種體驗中獲得潛水的真正樂趣。
「我們俱樂部的專業潛水學員和會員約2000名,專職潛水教練有5名,籤約在冊的教練也有二三十名。」作為島城最具規模的潛水俱樂部之一,青島藍譽潛水中心的總經理韓漢表示,如今青島的潛水俱樂部幾乎都在做專業潛水員培訓,不像以往只做簡單的體驗式教學。據估算,目前島城持證的專業潛水員大約超過4000人。
探訪
專業潛水培訓至少需4天
如果想成為專業潛水員要學多少天?最深可以下潛到多少米?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來到青島海納藍晶潛水中心一探究竟。
「潛水分為體驗式潛水和水肺潛水兩種。體驗式潛水以往主要面向大眾遊客和市民,不過現在這種項目已經越來越少,它所要求的下潛深度不能超過水下6米。」黃鵬告訴記者,「學習水肺潛水,也就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潛水員,需要經過更為專業系統的培訓。」黃鵬介紹說,專業潛水員的培訓課程大致分為4個方面,首先要對人員進行體能測試,然後是理論學習掌握24項基本技巧。接下來是在大約1.5米深的遊泳池內進行示教,最後才能帶學員進入公開水域潛水。整套流程下來,大約需要四五天,然後可以拿到「開放水域潛水員」證書,拿到該證的潛水學員可以下潛到水下18米深的位置。如果繼續進行幾天的進階專業學習,則可以成為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這就意味著學成後能夠進行船潛、夜潛,以及水下30米至40米深度的潛水。
「全套水肺潛水裝備包括面鏡、呼吸管、腳蹼、呼吸器、潛水儀表、氣瓶等,在開放水域潛水時,還要帶上潛水刀、水下手電等必要的輔助裝備。」黃鵬告訴記者,目前專業潛水學員的個人設備主要選自法國、德國等國際品牌,整套價格從3000元至上萬元不等。
提醒
要有專業潛水員陪伴
身體健康、持證在手、設備專業,做到這些便能夠隨心所欲地暢遊水下世界了嗎?答案是:不行。
「身體的健康情況肯定排在第一位,這點大多潛水學員及教練應該都沒問題,但如果心肺、五官、血壓等出現不適,也是不能下水的。此外,潛水水域是否熟悉、隨行的潛伴是否合適等,也是下水前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即使專業人員也不能馬虎。」青島藍譽潛水中心韓漢總經理表示,潛水應與專業組織、正規俱樂部的潛水員同行,避免獨自去陌生水域追求刺激。
尋找能力相近、合適的潛伴也是至關重要的。潛伴最重要的就是彼此照顧與提醒,包括責任、安全考量、遵守潛水計劃等。通常在下潛時,潛伴彼此距離儘量維持在2米內,進行較大深度下潛或較長時間閉氣時,需彼此知會。避免在能見度不佳或強流水域進行大深度下潛。下潛前需約定應變計劃,約定好岸上或水面集合點,讓潛水成為「團隊項目」,增強安全性。
監管
「潛」規則為安全護航
記者了解到,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多部門發布「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目錄公告」,其中就將潛水納入其中。公告提出,消費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特點,服從經營單位工作人員的勸誡和指導。
在島城,潛水行業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本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記者了解到,去年8月份,市體育局會同市海洋發展局、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等相關工作人員對八大峽、匯泉灣等多個海域存在的潛水違法經營行為進行了聯合執法檢查。隨後確定了「查改同步、堵疏並重」的7項措施,要求相關區市體育行政部門切實履行好潛水等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監管主體責任,依法依規加強監管。同時,由體育總會組織相關俱樂部培訓學習,研究制定規範俱樂部經營的辦法措施,加強監管。島城通過規範化管理潛水市場,為潛水企業打通道路,為市民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半島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