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的客家話十裡不同音。你哪的客家?你說的我聽不懂喲

2020-12-11 社會人客觀天下

一位河源客人給我來電話。

「喂!你好。我是***的***(念作:某某某的某某某)。」普通話開頭。

「哦,你好。久仰久仰。」我也是普通話。

「聽說你也是客家人?」還是普通話。

「是的。」哥們好歹也是職場老手了,一下子就聽出來,這是在套近乎呢。

「【亻厓】(念作ai,客家話。第一人稱『我』的意思)爺系客家人。佬鄉哦。&¥…………¥*&%&((&&&&%…………」他開始講起客家話來了。

「呃。呃……嗯嗯呃呃…………唔好意思,唔曾聽懂哦!」道歉。他一下子殺出客家話來了。剛開始我還能聽懂,慢慢地就聽不懂了,那情形可以用「雞同鴨講」來比喻。當時我要是能看到自己的臉,估計可以用當下的網絡流行成語「一臉懵逼」來貼切形容。

枉我也算是盲目自大,號稱「通曉三國語言(中文、日文、英語)+N種方言(普通話、白話<粵語>、客家話以及半桶水的潮汕話<與閩南語同類>」,自詡語言天賦不錯,竟然一下子也沒有聽懂。

毫無疑問,河源客人的客家話是正宗客家話。我的客家話雖然有些偏門,但是也算是比較正宗的客家話。然而,我們之間同語種的交流竟然產生了語言障礙。

不過,話說回來,同樣是客家話,各地之間的客家話差距很大,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比如江西贛南客家人地區——大餘縣,說的客家話,梅州客家人基本上聽不懂。同樣的還有河源客家話、韶關客家話等,更不用說相距更遠的客家地區,如粵西客家、廣西客家,甚至是四川客家話了(開國元帥朱德,四川儀隴人。在其著名文章《回憶我的母親》中自稱祖籍韶關的客家人)。

更有甚者,同是在梅州市內,興寧市的客家話、五華縣的客家話、豐順縣的客家話,發音和語調幾乎都不同。如果是一個興寧阿哥和一個豐順大爺,互相之間從沒有交流過,從沒有聽過對方的話,基本上,可以說是無法交流。對!你沒有看錯,是用客家話交流不了。

還存在有更極端的例子,就算是豐順縣內,不同鎮區的客家話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他們之間交流也會存在許多困難。一般上,三湯片(指豐順縣城及附近的三個鎮:湯坑鎮、湯西鎮及湯南鎮)的豐順妹,和潘田鎮的潘田仔初初見面,他們之間肯定會因點菜而發生誤會:一斤菜和半兩鹽,「斤」和「鹽」的念法各不著邊,完全不同。真真正正是應了那句話,即「十裡不同天,百裡不同風,數公裡不同言」——最後一句為鄙人所補上,豐順縣政府(湯坑鎮)到潘田鎮政府駕車距離30公裡。

這種情況的產生,估計有很多歷史原因(別途行文分析)。一般可以想像,客家語言形成過程,必然受遷徙原地原語言、遷徙地語言影響,同時深受各種歷史傳承、文化傳播、風俗傳遞的影響。

其中有一點重要原因,是客家人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區。閉塞、缺乏交流才是造成各地語言不同的根本原因。

個人認為,聽來自梅縣的客家阿妹說話,簡直是像在聽音樂一般,聽來如聽天籟,沁人心脾,心曠神怡。

如果說梅縣客家話是最正宗、最好聽的客家話,我表示完全沒有異議!你呢?

你是哪裡的客家人?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的客家話十裡不同音。你哪的客家?你說的我聽不懂喲
    剛開始我還能聽懂,慢慢地就聽不懂了,那情形可以用「雞同鴨講」來比喻。當時我要是能看到自己的臉,估計可以用當下的網絡流行成語「一臉懵逼」來貼切形容。枉我也算是盲目自大,號稱「通曉三國語言(中文、日文、英語)+N種方言(普通話、白話<粵語>、客家話以及半桶水的潮汕話<與閩南語同類>」,自詡語言天賦不錯,竟然一下子也沒有聽懂。
  • 梅州客家文化,你了解多少?
    梅州除了佔極少數的畲族等少數民族和潮汕人外,絕大部分是客家人。 在梅州,你可看到客家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習俗。然而「客從何來」?這向來是外地遊客感興趣的話題。一說客家人是中原士族「衣冠南遷」的後裔,一說是畲族與南遷漢族相結合的後裔。究竟什麼樣的人才算真正的「客家人」?
  • 梅州客家文化,你了解多少?
    梅州除了佔極少數的畲族等少數民族和潮汕人外,絕大部分是客家人。在梅州,你可看到客家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習俗。然而「客從何來」?這向來是外地遊客感興趣的話題。一說客家人是中原士族「衣冠南遷」的後裔,一說是畲族與南遷漢族相結合的後裔。究竟什麼樣的人才算真正的「客家人」?
  • 考古廣東正宗的客家天籟:梅州客家山歌
    客家人口數量龐大,分布廣泛,在中國,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四川、浙江等城市。廣東省是客家人分布的第一大省,客家人集中在梅州、河源、韶關、惠州、潮汕等地區,據數據統計,廣東客家人口達兩千五百萬。梅州市地理位置處在廣東的粵東,地形以丘陵為主,是講客家話最廣泛的地區,獨特的地域特色形成了山歌文化。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生產生活中實踐中世代創造的,一直都由民間口頭傳承,用客家方言演唱。
  • 廣東梅州客家博物館,配套完善的客家文化展覽館
    位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東山大道2號的中國客家博物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也是一個傳承客家文化的博物館,從這個大型的客家博物館也是廣東梅州唯一的以客家人文化展覽館。從當地的文化館可以看出梅州客家文化一直是當代人為傳承客家文化聖地的地方。
  • 廣東特色城市——梅州。客家文化你有了解嗎?
    導語:梅州屬於廣東的特色城市之一,它人口主要是客家人,所以在客家文化上是非常重要的傳承和發源地,那麼梅州市哪裡比較好玩呢?下面小編就精心整理了十個梅州好玩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
  • 「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大型民系風情歌舞《客家意象》巡迴演出新聞...
    體現在這個地方有秀美的山水,體現在這裡有非常純樸的民風,體現在這裡還有非常和諧的、幸福的生活,當然也體現在有優美動聽的天籟之音——客家山歌。所以梅州作為世界客家人的香格裡拉,它也是文化的一個體現,也是客家秀美山水跟客家文化,跟我們的天籟之音——客家山歌的結合體,所以梅州也叫世界客家人的香格裡拉。  梅州作為生態發展區,它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 客家話吟誦的歷史和特點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客家|梅州...
    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我第一次聽到了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客家話吟誦的詩詞。南方的客家話,保留了過去的詩風,很有欣賞價值。」專家對客家話吟誦的肯定,給了梅州客家話吟誦人極大的鼓舞。通過吟誦,可發現聲韻是否和諧,平仄是否協調,以更換音字。  吟誦對詩情的欣賞和表達也很重要。北宋《王直方詩話》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蘇東坡任錢塘(今杭州)太守時,有一次詩人郭祥正展示自撰詩並當場吟誦,聲振左右。吟畢,郭問:「我的詩可以打多少分?」蘇答:「可以打滿分!」正驚喜間,蘇解釋說:「吟誦值七分,詩值三分,不就是滿分嗎?」這個故事說明,吟誦對詩情渲染的重要性。
  • 說客家話 唱客家歌
    ●餘劍    「忘不了孩提時你如何辛苦把我養大,忘不了年少時你額角那染霜的銀髮……」3月20日,在儀隴縣樂興小學校,三年級二班語文老師梁恆正用客家話教學生們唱客家民歌《奶奶我愛你》。由於地處客家人集中聚居的「儀隴客家第一鄉」樂興鄉,該校以傳承客家文化為核心,形成了「以傳承點亮生命」的辦學理念,開設客家課堂,教學生們知客家史、說客家話、唱客家歌,並專門編制了與客家文化息息相關的校本課程《我們的根》。   據儀隴縣客家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良平介紹,儀隴客家人的祖上大多來自廣東韶關。
  • 廣東梅州客家博物館,配套完善的客家文化展覽館
    位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東山大道2號的中國客家博物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也是一個傳承客家文化的博物館,從這個大型的客家博物館也是廣東梅州唯一的以客家人文化展覽館。從當地的文化館可以看出梅州客家文化一直是當代人為傳承客家文化聖地的地方。
  • 廣東梅州舉辦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
    「世界客都」梅州保存著最具原生態的客家文化:最完整的客家圍龍屋、「天籟之音」客家山歌、「南國牡丹」廣東漢劇……然而,地處偏遠山區,梅州人一直苦苦思索,能否以獨特的客家文化激活文化創意產業,探索出一條振興發展的新路?
  • 客家文化|為何客家話朗誦唐詩更動聽?
    「客家話」,在廣西叫「新民話」或「麻介話」,在四川叫「土廣東話」。所謂的「客家」是相對「土著」而言。一般認為,客家話在南宋便初步定型,二十世紀被定名為客家話。語言研究中,客家話以梅縣話為代表。客家話最特別的是聯結大陸各省,乃至全球各華人地區客家人的民系認同,只要會說客家話,就會互相視為「自家人」。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帶的漢族居民,因避戰亂謀求出路,從中原南遷。歷史上發生過三次大規模南遷,這三次南遷的漢人大都定居山區。
  • 廣東一座有名的客家城市,大部分人是說客家話,是廣東客家大本營
    廣東是中國客家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客家人口超過2500萬,客家人在廣東分布是比較廣的,大部分城市都有客家人,不過,主要分布在廣東梅州、河源、惠州、韶關一帶。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就連移民城市深圳的原住民也是客家人,現在客家人也多,當然,肯定不是最多,廣東客家人最多的城市是梅州。
  • 廣東梅州客家風情歌舞《客家意象》大馬演出載譽而歸
    廣東梅州客家風情歌舞《客家意象》大馬演出載譽而歸 梅州大型客家風情歌舞《客家意象》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演出劇照。
  • 梅州"廣東客家博物館"更名為"中國客家博物館"
    東方網3月11日消息:以收藏、展示、研究和傳播客家文化為重任,彰顯全球客家文化精神魅力的廣東客家博物館,近日喜傳捷報、身披「國」字號。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同意廣東省人民政府申報事項,將「廣東客家博物館」冠名為「中國客家博物館」。
  • 客家文化|為何客家話朗誦唐詩更動聽?
    世界客屬第27屋懇親大會祭拜活動 客家方言通常稱「客家話」,在廣西叫「新民話」或「麻介話」,在四川叫「土廣東話所謂的「客家」是相對「土著」而言。一般認為,客家話在南宋便初步定型,二十世紀被定名為客家話。語言研究中,客家話以梅縣話為代表。客家話最特別的是聯結大陸各省,乃至全球各華人地區客家人的民系認同,只要會說客家話,就會互相視為「自家人」。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帶的漢族居民,因避戰亂謀求出路,從中原南遷。歷史上發生過三次大規模南遷,這三次南遷的漢人大都定居山區。
  • 梅州有2區1市5縣,而客家話為何卻以梅縣話為代表!
    客家話以哪一方言點的話為代表,不是由某個人的主觀意願決定的,而是有其客觀歷史條件作為依據的。人們普遍認為,梅縣話是客家話的代表,這是因為自明末清初以來,梅縣長時期是客家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我們知道,宋代末年,大批客家先民自贛南進入閩西汀江流域,在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條件下,最終形成了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的形成時期,汀州曾經是客家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 首屆客家文博會在廣東梅州開幕
    首屆客家文博會在廣東梅州開幕   中新社梅州12月31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首屆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12月31日在廣東梅州開幕,來自德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及香港、臺灣等地的130多家客家文化創意企業參展。
  • 收藏一下,仍然聽不懂的「廣東方言」排行榜……
    我的OS就是:你剛咩兒~??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僅僅在廣東 就足足有72種地方方言!就是下面這5種第五名:粵語大多數廣東人都會說或者會聽不過每個地方都有特色口音每個地方的粵語都有不同的口音粵語它含有九音六調,相比普通話
  • 「客家十裡不同音」,而粄卻是客家人共同的思念
    這個詞對大多數非客家地區的小夥伴來說,可能會覺得陌生。粄出自於古漢語,現在是客家話和海南話中的特色詞彙,也可以寫作、。「反」為「飯」的省字,而「米」則代表著這是「大米製品」,「米」「反」聯合起來的「粄」就代表著「大米製品食物」,粄泛指用米漿、米漿製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