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菜鳥驛站發布就業報告顯示,3月期間,共有超40萬人關注加入,目前,已有近萬家庭完成入駐,「家門口就業」的形式也為尋求工作者提供了便利的選擇。據悉,在這些入駐者中除了快遞從業人員之外,還囊括了外企員工、程式設計師、大學生、教授等多種群體,此前,該驛站「3萬個春天」計劃進行專項就業扶持,並開放了百城3萬站點全力支持家庭創業。
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月來我國經濟發展經歷陣痛,不少中小企業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很多人面臨就業問題,今年就業形勢相比往年也較為嚴峻。在當前疫情呈現可控狀態的背景下,保障社會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各類人員就業已經成為了當前全社會各項工作進行的重中之重。
穩就業成為各級政府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早在3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要部署完善「六穩」工作協調機制,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
作為「小店經濟」的一種,快遞驛站成為開放就業平臺,也是當前快遞物流業發展的縮影,特別是在特殊時期,發揮好快遞驛站「小店經濟」特殊作用,拓展就業新空間。近年來,電子商務在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之後,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之一,廣泛滲透到了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中,而快遞物流行業的興起不僅為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支持,同時滿足了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在進行網購時對便捷和高效服務的需求,其本身也因此走上加速發展的道路。行業的發展自然也帶來了就業新業態的出現,在以電子商務為主的網際網路經濟的爆發下,快遞物流業所需要和提供的崗位也進一步增加,根據數據顯示,在2018年,快遞對全國新增就業的貢獻率就超過了2%,新增就業崗位超過20萬人。
本次疫情期間,快遞物流業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疫情的出現進一步顯示了在近年來反覆提起的包括快遞物流業在內的服務業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同時也讓更多的用戶群體,尤其是下沉市場的用戶認識到了快遞物流業對人們生產生活所起到的重要改變。同時,快遞物流業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如在菜鳥驛站的專項就業扶持中,還包括了以免加盟費,社區團購、洗衣服務、綠色回收等多樣增收方式支持家庭創業。
作為快遞最後1公裡的服務主體, 「小店經濟」正在成為社區服務的基礎。穩就業、方便就地就業下,快遞驛站疏通、復甦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為百姓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提供便利,不僅擴大消費市場,促進消費升級,也成為驅動城市經濟創新及多元化發展的動力之一。
疫情終將褪去,但需求是不會輕易消散,尤其是對於依託於網際網路經濟而發展的快遞物流業而言,本次疫情讓更多的企業和用戶都意識了進行更深程度的數位化產業升級的必要性,在未來,隨著5G時代的全面來臨,不僅快遞物流業的需求將以一步迸發,智慧物流將變得更為普及,與之相關的就業新業態亦將出現,人們在進行就業時也會有更多的選擇。(盤和林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