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走過的路成為背後的風景,不能回頭不能停留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沙漠亦作「沙幕」,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區,沙漠地域大多是沙灘或沙丘,沙下巖石也經常出現。其中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因此我國近幾十年也一直進行沙漠化治理工程。
「十三五」以來,我國荒漠化防治成效顯著,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佔「十三五」規劃治理任務的88%,經過多年治理,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和呼倫貝爾四大沙漠生態狀況整體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萬公頃,沙化土地減少16.9萬公頃。
其中毛烏素沙漠和庫布其沙漠的治理都堪稱奇蹟,經過中國人30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被綠化面積已經達到6460平方公裡,超過沙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面積相當於8.2個紐約市,如今已被聯合國稱為「全球治沙樣本」。而如今的毛烏素沙漠,在人類40年的頑強對抗後,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萬畝地水土不再流失了,黃河年輸沙量,也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
沙漠變成綠洲,可以說是逆天改命,這個了不起的壯舉,用信念譜寫了人定勝天。在去年舉辦的國際沙漠論壇上,中國的沙漠改造、植樹造林工程可是得到了國際認可,而且希望可以全世界複製「中國模式」,一起學習中國的沙漠治理化,那麼如果將全部的沙漠都種上樹,這是一個好現象嗎?
對此,就有學者提出了反對意見,研究者表示,在治理沙漠問題上,人類也要學會適可而止,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真的所有沙漠都消失了,那麼人類可能也會因此而滅絕。我們先看一下目前地球森林面積和沙漠面積的對比數字,目前全球的沙漠面積佔到總面積的25%左右,和森林總面積相比,大約小了10%左右,如果未來地球上全部的沙漠變綠洲,那麼意味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大約會佔到55%左右。
相應的,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都會發生巨變,首先就是氧氣含量會不斷激增,,地球上的含氧量會變得非常高。如果沙漠真的變得了綠洲,用不了多久,地球就會再現冰河世紀,繼續讓我們看35億年前藍細菌的出現,雖然讓地球擁有了氧氣,不過地球的大氣結構也發生了巨變,溫室氣體不斷減少,最終導致地球越來越冷,一直到整個地球都被凍住。
而且在沙漠中,原本也是存在一些植被的,但是人們為了植樹造林,將樹木取代了原本的植被,這些樹木的根系能比原來的植被鑽到更深的地下,這樣一來,深層水的數量就會大量減少,導致土地含水量減少,地下水水面降低,沙漠中將會有更多的植物因此而死,導致還沒被治理的沙漠地帶土地荒漠化更加嚴重,而地下水減少就導致生態循環系統中的總水量減少,從而導致降雨減少,最終演變成沙漠中水不斷減少的惡性循環。
所以一定程度的植樹造林是好的,但是如果將全部的沙漠種上樹木,未必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