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沙漠上種滿了樹,地球會變得更好嗎?35億年前的地球就是答案

2021-01-13 背起行囊去旅遊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走過的路成為背後的風景,不能回頭不能停留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沙漠亦作「沙幕」,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區,沙漠地域大多是沙灘或沙丘,沙下巖石也經常出現。其中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因此我國近幾十年也一直進行沙漠化治理工程。

「十三五」以來,我國荒漠化防治成效顯著,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佔「十三五」規劃治理任務的88%,經過多年治理,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和呼倫貝爾四大沙漠生態狀況整體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萬公頃,沙化土地減少16.9萬公頃。

其中毛烏素沙漠和庫布其沙漠的治理都堪稱奇蹟,經過中國人30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被綠化面積已經達到6460平方公裡,超過沙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面積相當於8.2個紐約市,如今已被聯合國稱為「全球治沙樣本」。而如今的毛烏素沙漠,在人類40年的頑強對抗後,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萬畝地水土不再流失了,黃河年輸沙量,也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

沙漠變成綠洲,可以說是逆天改命,這個了不起的壯舉,用信念譜寫了人定勝天。在去年舉辦的國際沙漠論壇上,中國的沙漠改造、植樹造林工程可是得到了國際認可,而且希望可以全世界複製「中國模式」,一起學習中國的沙漠治理化,那麼如果將全部的沙漠都種上樹,這是一個好現象嗎?

對此,就有學者提出了反對意見,研究者表示,在治理沙漠問題上,人類也要學會適可而止,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真的所有沙漠都消失了,那麼人類可能也會因此而滅絕。我們先看一下目前地球森林面積和沙漠面積的對比數字,目前全球的沙漠面積佔到總面積的25%左右,和森林總面積相比,大約小了10%左右,如果未來地球上全部的沙漠變綠洲,那麼意味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大約會佔到55%左右。

相應的,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都會發生巨變,首先就是氧氣含量會不斷激增,,地球上的含氧量會變得非常高。如果沙漠真的變得了綠洲,用不了多久,地球就會再現冰河世紀,繼續讓我們看35億年前藍細菌的出現,雖然讓地球擁有了氧氣,不過地球的大氣結構也發生了巨變,溫室氣體不斷減少,最終導致地球越來越冷,一直到整個地球都被凍住。

而且在沙漠中,原本也是存在一些植被的,但是人們為了植樹造林,將樹木取代了原本的植被,這些樹木的根系能比原來的植被鑽到更深的地下,這樣一來,深層水的數量就會大量減少,導致土地含水量減少,地下水水面降低,沙漠中將會有更多的植物因此而死,導致還沒被治理的沙漠地帶土地荒漠化更加嚴重,而地下水減少就導致生態循環系統中的總水量減少,從而導致降雨減少,最終演變成沙漠中水不斷減少的惡性循環。

所以一定程度的植樹造林是好的,但是如果將全部的沙漠種上樹木,未必是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如果沙漠上種滿了樹,地球會變更好嗎?35億年前的地球就是答案
    沙漠有多可怕?在沙漠中鮮少會有植物出現,動物也是非常罕見的,除了一些極端耐乾旱的動物,比方說駱駝,甚至就連在天空中翱翔的鳥,都不會飛去沙漠。當你站在沙漠邊緣的時候,放眼看過去,只有無盡的黃沙,一個個沙丘坐落其中,如果沙漠中起了風,那麼也就是「死神來了」。
  • 如果沙漠上種滿了樹,地球會變更好嗎?35億年前的地球就是答案
    說起來,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如今沙漠問題應該是最嚴重的,要知道,在地球的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經溫暖溼潤,植物也比現在多得多,比方說石炭紀時期的地球,大約90%的陸地面積都被植物覆蓋,那麼,如果地球再次變成和石炭紀差不多的情況,對於人類來說,是好是壞呢?地球上的沙漠都種上樹,會發生什麼?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了,地球會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嗎?在很多人看來,沙漠代表著乾旱、炎熱、死氣沉沉,而森林則代表著溫暖、溼潤、生機勃勃。森林為我們的地球提供了氧氣,沙漠卻用黃沙不斷侵佔人們的生活空間。
  • 你知道為什麼地球上會有沙漠嗎?
    在地球上有藍色的海洋、白色的極地冰蓋、翠綠的森林,但還有一些棕色的,那裡沒有那麼多植物的地方——沙漠。為什麼我們地球上會有那些貧瘠的沙漠,而其他部分卻是綠色的呢?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地球會怎樣?代價難以承受
    沙漠地帶顧名思義就是沒有植物,只有一片片沙,但是有些沙漠我們人類還沒出現就存在的,有些是人為因素造成。那麼是不是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需要氧氣才能生存的,然而氧氣的來源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
  • 地球上沙漠全都種上樹,環境是不是會變好?科學家:千萬別這麼做
    因為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繼續升高下去,兩極冰川會逐漸融化,地球上的很多國家地區都會被海水淹沒,這可能會對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在植樹造林上,我國可以說在世界上是最話語權的。中國的努力也被世界認可了,聯合國秘書長曾公開在聯合國大會上表揚中國的沙漠治理手段,並表示中國的沙漠治理模式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治理的方案。如果全世界都能像中國一樣,大力開展沙漠化治理,相信全球的森林面積都會大大增加,地球的溫室效應也很快就能得到控制,不過如果真的把全世界上的沙漠全都變成了森林,對地球環境真的好嗎?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在地球上沙漠的佔地面積還是非常大的,陸地只佔了地球的32%,沙漠就佔據了陸地總面積的20%。阿拉伯沙漠,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撒哈拉沙漠等等。布滿黃沙,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的水資源,遇到惡劣的天氣情況,還會颳起陣陣的沙塵暴,已經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 1億年前恐龍稱霸地球,那7億年前的地球到底什麼樣的?
    我們的地球是非常美麗的藍色星球,在地球上現在生機勃勃,有人類,摩天大樓,有其他無數生命,有藍天,無邊無際的大洋,山川,有河泊,沙漠,有各種各樣的植物,有神奇的氣候變化。反正地球像一圖美麗的畫。我們都知道,1億年前是恐龍稱霸世界,那7億年前我們星球到底什麼的?你想知道嗎,那請繼續看小編的表述。據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約7.17年前火山的大規模爆發,對地球的氣候嚴重地影響了,火山噴發的火山巖大規模吸收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引起了地球表面溫度的下降,最後完全覆蓋冰層。
  • 地球上的淡水會用完嗎?
    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我們人類能直接利用的水卻很少。地球上的水有97.47%是鹹水,包括海水、鹹水湖的水、高礦化的地下水等,這些水含鹽量大,很難直接利用。地球淡水大約有0.35億立方千米,佔總水量的2.53%。而這些淡水大部分是以冰雪的固態形式存在於南北兩極、高山冰川、大陸冰蓋和永久凍土層中。
  • 地球在2億年後會變成什麼模樣?科學家給出的猜想你信嗎?
    尤其是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科技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而地球母親無私地奉獻出了自己保存了數十億年的各種資源。人類有了這些資源的支持,科技才能夠突飛猛進,才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可是當我們大量消耗地球資源的時候,快速發展工業的時候,其實也在快速消耗地球母親的生命。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地球在2億年後會變成什麼模樣?科學家給出了幾種猜想,你認可嗎?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1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故?人類還會存在嗎?科學家說出答案!
    50億年的時間,在50億年後它有可能會變成一顆大火球。地球發生變故目前地球和太陽都是一個安穩階段,但是每隔10億年後,太陽的自身亮度會發生改變,10億年後它的自身亮度會增加10%左右,按照現在這樣的階段來看,預計在10億年後我們的地球會受到高溫影響,地球上會缺少大量液態水,這樣一來液態水無法在地球上存留,地球上的生物會越來越少,水是人類的生命資源,如果未來一旦消失後,那麼人類該何去何從呢
  • 地球如果癟了,會發生什麼?
    想像一個巨大的橄欖球,被困在了太陽系,我是說要是地球形狀像一個橄欖球的話,那麼什麼因素會如此劇烈地改變地球的形狀呢?這對地球上居住的所有生物又意味著什麼呢?如果地球變成橄欖球的形狀會怎麼樣?」橄欖球形」行星:WAS P-121b地球要是離太陽更近會怎麼樣?足以將地球重塑成那種形狀嗎?
  • 它是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因為它的存在,地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說起氧氣,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這是我們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條件之一,如果有一天地球失去氧氣,那麼我們能否存在下去?或許答案就是不能。但事實上,在地球的原始時期,地球就已經存在氧氣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地球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大約距今35億年前,這種氣體才剛開始出現。但是根據我們的研究資料表明,最原始的生命要比氧氣出現的時間還要早,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原始生命的存在並不需要氧氣存在。但是現代的生命能夠存在,也確實是因為氧氣的存在才因此得以存活。
  • 第二地球存在嗎?如果不出意外,人類在地球能生存多久?
    人類為何要移居火星,難道地球不好嗎?從這兩個星球來說,火星可以說比地球好上百倍,甚至上千倍,人類按照理論來看起源就是在地球上,沒有任何一顆天體適合人類居住了。但是,人類為何要移居火星?其實這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受嚴重破壞,並且人類沒有「甦醒」,那麼持續下去地球將很大概率不適合人類居住,這就是科學家們擔心的問題。自工業時代以來,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態系統遭改變。而如今人類還在加劇破壞,很明顯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 如果月球突然加速離開地球,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大約在46億年月球形成了,其直徑大約為3475千米,重7.35×10^22千克,這只是地球質量的百分之一,而月球的大小其實也就是地球的四分之一,不過月球上不同地區卻有著天差地別的溫度,有低至零下173攝氏度的嚴寒,也有高達127攝氏度的炎熱。
  • 假如螞蟻變得和人一樣大,會是地球霸主嗎
    以電影為鑑,我們思考一下,假如在現實中,螞蟻真的變得和人一樣大,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這麼大的螞蟻會稱霸地球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直到,在大約2億年前,我們的地球還處於富氧狀態,也就是氧氣含量非常高,當時的氧氣含量佔據空氣的30%以上,也正因為如此,當時地球上的生物都非常龐大。
  • 科學家們推測,30年後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或波及35億人!
    科學家們推測,30年後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或波及35億人!科技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們不再為溫飽問題而憂愁,甚至開始有足夠的金錢來環遊世界。在過去的小長假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異常炎熱的天氣,而這種現象似乎在全球各地都有出現,每個地方都發出了高溫預警,那麼地球會一直出現這樣的高溫天氣嗎?科學家在衛星傳來的一些數據之中發現,地球上很多國家的溫度都比過去要高出很多。氣象雜誌也曾指出,大約在2050年人類的生存將是一大難題。目前人類可以忍受如此高溫的天氣,一大部分原因是由於製冷設備的出現。
  •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佔比反轉,會發生什麼?
    地球被稱為藍色星球,是出於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是藍色的。所有這些藍色都是來自於水,地球上超過70%的表面積都被水所覆蓋,這也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假如不是這樣的話,地球又會是什麼樣的呢?不過水分的減少會極大的限制其有效性,堅實的地面更容易反射熱量,而不是吸收熱量。熱量會把地面變成真正的烤箱,雖然海洋仍然會蒸發,但是地表水分的減少,自然而然的就意味著熱量的消散,也會因此減少。雖然較高的溫度,會導致沿海地區降雨量的增加,但是在面積龐大的大陸上,水會變得很稀缺的。如果在現實世界裡,連熱帶部分地區的降雨都有困難,那麼在這樣的假設情況下,太平洋沙漠的中部,又會有多少降雨量呢?
  • 沙漠真的毫無用處嗎?如果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會怎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提倡植樹造林的原因之一,那麼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地球會怎麼樣? 在2018年,我國就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高達4.22萬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基本上全部都變成了森林,其中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 而在2020年4月22日,官方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經達到了93.24%,也就是說毛烏素沙漠已經徹底在中國地圖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