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7歲以下青少年有3000萬存在情緒障礙 兒童有心理疾病須及時治療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25日訊,「六一」兒童節來臨前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做了介紹,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資料圖 團體心理輔導

預測 兒童心理障礙還將增長

據介紹,心理健康是兒童青少年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步,成人世界的各種關係過早地影響到兒童青少年。兒童青少年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對人際關係的選擇、學習等方面壓力都成百倍的大於過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誤區 成人後心理疾病就會好?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劉華清表示,兒童心理疾病並不是說到十七八歲成人以後就完全好了,如果不治療,不及時幹預,到成人世界裡面還會存在,所以,重視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全社會都來呼籲和幹預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與網絡的普及,遊戲已從傳統的電腦轉移至手機等行動裝置,不少青少年存在長期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問題,「網癮」是否是一種精神疾病?

劉華清指出,當前全世界心理健康和精神科專家對於是否將「網絡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存在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對待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更應該注意「網癮」背後的成因。

建議 「上癮」找專業人士治療

劉華清認為,很多遊戲成癮或者網絡過度使用的青少年,本身家庭關係就存在一些問題,還有一些自身存在身體或精神上的問題,打遊戲只是一種外在的發洩方式。

對於是否「上癮」這個問題,劉華清建議,如果青少年存在打遊戲時間過長,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以至無法擺脫,一旦不讓玩遊戲,就會出現如身體不舒服、心慌氣短、寢食難安、飲食不好等症狀,就要到醫院由專業的精神科醫生進行診斷,並輔助藥物治療。「就像酒精成癮、其他物質成癮一樣,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劉華清說。

本報記者 代麗麗

六成家長每天陪娃不到兩小時

孩子須高質量陪伴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2018育學園育兒行為數據白皮書發布,白皮書基於崔玉濤健康管理中心開發的育學園APP家長們記錄的數億條真實的育兒記錄,同時採用了上萬份育兒調查問卷數據。白皮書顯示,與80後家長相比,90及95後家長對于堅持母乳餵養的比例更低;醫生主導的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家長自行購買給孩子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上升。

白皮書同時顯示,現在近6成家長採取「自己培養」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能力,參加早教班、線上課程的比例約佔12%;孩子在不同月齡時,家長在圖書和玩具上的花費有所不同,隨月齡增加,花費也有所增加,但是在3歲之後也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家長每天專心陪伴寶寶的時間也不一樣,數據調查顯示,65%以上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兩小時。相比之下, 家長學歷越高,陪伴孩子時間越長。育兒專家提倡家長應該給孩子高效、高質量的陪伴。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我國3000萬青少年受情緒和行為障礙的困擾 復旦大學課題組有新發現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競爭壓力和親子關係的變化,青少年精神疾病特別是情緒障礙呈上升趨勢。《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了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研究者進一步從神經影像層面對這些高度關聯的特徵行為進行分型,發現注意力缺陷障礙和品行障礙由行為抑制任務下的右側下額葉區域共同調控,揭示了兩者共病的腦網絡機制。該研究不僅揭示了外向障礙共病及分型的認知環路調控機制,同時為跨疾病診斷及分型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 溫醫大附屬康寧醫院有個兒童青少年心理中心
    □晚報記者 周蓓蓓 (照片由溫醫大附屬康寧醫院提供)孩子沉迷網遊精神萎靡 藥物與心理治療一起推去年8月份,溫醫大附屬康寧醫院成立了兒童青少年心理中心,迎來了一批有需求的患兒及其家屬。林光耀介紹,該中心主要診療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學習障礙、異常情緒等問題,包括最讓家長苦惱的沉迷網路遊戲、上課多動等現象。
  • 專業測評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
    而許多家長即使孩子被明確診斷,仍然不願意面對病情,導致孩子不能得到及時、規範治療。另一方面,兒童諸如情緒問題、社交問題及行為問題等方面的問題,也常常被家長忽視,大部分家長認為那並不是心理健康問題,最後變成大問題時才追悔莫及。所以,要重視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 兒童這些行為屬於心理疾病,再不知道就晚了!
    審閱者: 周伯榮(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根據美國總醫官的說法,在一年內約有20%的美國兒童罹患可診斷的精神疾病。 此外,近500萬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罹患嚴重精神疾病(一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疾病)。
  •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掛號量全院第二,兒童心理問題門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診部數據顯示,今年1-6月,華西心理衛生中心門診掛號量達13.7萬,而這個數據在2019年全年是33.6萬,兩個數據在華西醫院全院各科室門診掛號量中均排第二。國家衛健委去年底曾表示,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 代表聲音|麥綺慧:儘快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求助響應機制
    身為區婦聯主席,麥綺慧長期關注婦女兒童需求,她介紹,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心理問題頻發的階段,「其對於自身、外界的認知皆不成熟,受外界影響較大,心理情況不穩定,加上現今網絡信息發達,物質誘惑和不良因素增多,孩子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負面情緒,如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幫助,會產生孤獨、自卑、對抗社會等不良情緒,嚴重時會衍生各種行為或人格障礙,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種種問題
  • 心理醫師稱戀童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 須系統治療
    心理科醫師指出,戀童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治療跟懲罰同樣重要,不然其行為仍難以得到控制。戀童成癮是一種性心理障礙據猥褻女童的保安交代,自己是單身,今年22歲,有手淫的習慣。在幼兒園上班時見到孩子天真可愛,突然萌生歹意,將4歲女童騙到教學樓拐角處進行猥褻。
  • 厭食症是一種心理障礙疾病,會引發各種問題,需要對症治療
    導語:厭食症就是因為患者有怕胖、心情低落的想法,然後出現過分節食、拒食的情況,從而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的症狀,甚至會拒絕維持最低體重,這其實就是屬於一種心理障礙疾病,大概有95%的患者是女性,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閔行院區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官宣!
    主要學術職務有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與治療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兒童青少年組委員等。完成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精神分析組與行為治療組培訓。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近40餘篇,主要論著或譯著有《怎樣適應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專家解答神經衰弱》等。力致於發展兒少精神衛生服務,跨文化研究,國際合作培訓。
  • 3000萬青少年承受心理困擾!拯救一個瀕臨崩潰的孩子,可能只需要...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視頻讓人看後久久不能平復。2019年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一個17歲的少年跳橋死亡。從衝出車門到決絕跳下全程不到5秒,一條年輕的生命就此消逝。01 3000萬青少年承受心理困擾,別讓駱駝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在他們的心裡,可能已經累積了像冰山一樣巨大的情緒問題,而他們表現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
  •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2019年年末,《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預防幹預措施,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心理專家建議:家長要告訴有體象煩惱的孩子,體象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不足,告訴他們氣質才是最重要的,要學會欣賞自己的才華或優勢。 二、性別角色模糊:是指個體對自己性別角色認同的錯位。一般來說,大約從3歲起,兒童開始逐步形成性別角色的概念。
  •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醫生_北京心理障礙到什麼醫院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醫生_北京心理障礙到什麼醫院 時間:2020-12-12 13:46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來詢者有較強的心理需求,反覆使用藥物或者酒精,北京心理醫生那裡治療好,北京天使兒童醫院是一家集醫療、科研、康復、保健、宣教為一體特色專科兒童醫院,為0至18
  • 新發現:音樂可以治療兒童心理疾病 小提琴比藥丸管用
    原標題:新發現:音樂可以治療兒童心理疾病 小提琴比藥丸管用   中國科技網1月4日報導(張微 編譯)拉小提琴或學習鋼琴的孩子可以學到更多東西。佛蒙特州大學醫學院的兒童精神病學研究團隊發現音樂訓練也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他們的焦慮。
  • 兒童健康專家開良方
    在兒童心理專家看來,孩子的這些舉動可能和心理健康狀況有關。這種情況又應該如何應對?快來看看專家對此有何建議。資料圖:5月19日,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揭幕。圖為展覽現場,小觀眾們正在圍觀飛機模型。
  • 武漢市武東醫院走進華中師範大學科普心理健康知識
    武漢市武東醫院主任醫師劉毅開展心理授課。 通訊員供圖劉毅根據對高校的調查數據,分析出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現狀,提出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焦慮和抑鬱問題,以及識別的方法。師生們認真傾聽。通訊員供圖劉毅隨後以最近發生的社會案例為引,以相關數據為依託,介紹現階段中國精神障礙終身患病率為16.6%,各類精神疾病患者超過2.5億人,抑鬱症患病率達2.1%超過5000萬。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當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但這些患者中只有6%尋求過治療。通過一系列數據向大學生們傳達保持心理健康對自身和社會的重要性。
  • 及時發現青少年心理問題,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有些學校課間十分鐘不許下座位,同學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許說話,宿舍不許聊天,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培養出一個人際關係良好、高情商的青少年?從學校老師到家長,都應該有一個心理健康的意識。及時發現孩子行為異常的苗頭,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島內青少年精神疾病逐年增加且治療意願明顯提升
    中新網7月12日電 據臺「衛生署」嘉南療養院統計,近幾年,兒童
  • 抑鬱症侵襲青少年 海南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勿拖延
    然而,在這三年中,由於種種原因,女孩的抑鬱障礙未引起家庭足夠的重視,因此拖了3年,從今年初至今抑鬱症狀明顯加重,出現一些極端心理,認為同學看不起她,自己覺得沒有價值不想活了,存在自殺想死念頭,實施了多次割腕,幸好被家人及時發現並送醫,但是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對以後的治療康復程度也會受影響。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最新調查顯示,大約有16.57%的國人受到各類精神障礙和心理問題的困擾。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日益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臨近新年,青少年成癮行為科顯得有些「冷清」,在院青少年只有9人。9個月來,已有約70人出院,絕大部分是18歲以下的青少年,其中單純遊戲成癮的青少年約佔67%,最小的10歲,最大的25歲,主要集中在12-16歲,男生約佔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