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為商業電影的頭號代言人,精明的好萊塢向來不會放過一部(個)可能賺錢的電影(角色),於是一部電影裡大放光彩的配角往往會推出衍生篇,過一把閃亮登場的主角癮。比如《怪物史萊克》衍生出的《穿靴子的貓》,《神偷奶爸》將要衍生出的《小黃人》, 這一次《馬達加斯加》裡的四隻企鵝也粉墨登場,耍賤賣萌加動作高科技再加馬達系列一貫的無極限惡搞總之就是要你「麼麼噠又娃哈哈」。
衍生篇的劇情通常都簡單,只是為了放大人氣角色最受歡迎的特質,那麼在這個大叔大爺都集體賣萌的年代,四隻企鵝最得民心的是什麼呢,自然還是萌(好吧,我知道這是完全沒有懸念和技巧的答案)。於是電影就應景又極致的選取了「萌可以拯救世界」這樣一條主線,負責賣萌的「菜鳥」自誕生之日就用萌拯救了自己,讓不願意在紀錄片攝製組鏡頭前走秀過一生的企鵝老大(莽撞衝動加話癆但有行動力的指揮者)、科斯基(團隊裡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高精尖人才)、瑞哥(擅長把東西吞進肚子然後再吐出來)帶著他一起進入馬達加斯加,然後,沒有廢話,鏡頭調轉,四隻企鵝開始踏上一路無尿點的歡樂無極限歷程。
歷程裡自然少不了「邪惡」反派,被四隻又萌又蠢的企鵝搶盡風頭的章魚博士戴夫。儘管他老人家又是耍雜技又是裝可憐,不過四隻企鵝只要往臺上一站,他就被打入黑箱子,悲催的戴夫決定實施滅萌計劃。不過家長們大可放心,在這樣一部賣萌的電影裡,反派註定是逗比的,所謂的滅萌只是為了讓萌貨們更萌。所以當戴夫每次想要精心加苦心營造出一派又酷又有範的行頭亮相時,總有這樣那樣的細節幹擾和破壞,然後就手忙腳亂的下場。我喜歡的另一個梗是,老大每一次都要念錯戴夫的名字,全片老大念了他名字無數次,但每次念的都不一樣,細節控的觀眾可以特別注意:在片尾展示配音名單的時候,字幕君居然也是先顯示了Debbie,然後才更正為Dave,真是不能再有更多的愛了。
在這場賣萌與滅萌的行動裡,以保護弱小動物為神聖天職的北風特工局也積極加入,特工頭目是英國男神「卷福」的配音,難怪也長著一張長長的臉,哈哈,不過特工隊裡最可愛的當然還是貓頭鷹伊娃,那一雙嫵媚的眼睛,立即俘獲了企鵝科斯基當然也還有筆者的心。
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成龍動作電影的影迷,片中的幾場動作戲,威尼斯水城追逐,上海水族館的動作群戲,紐約的滅蟲大戰,都充滿了成龍式動作電影的喜劇感,對環境和道具的利用因為動畫片的關係,顯得更加的天馬行空、趣味巧妙和酣暢淋漓。而細節人物或道具的巧妙添置也讓人意猶未盡,尤其威尼斯水城出現的打醬油的樂手,紐約最後立大功的芝士條,都讓人歡樂捧腹念念不忘,不知芝士條會不會因為電影的上映而大賣,目測一大堆芝士條正在迅速靠進。
這也是好萊塢電影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之一,商業和文化的輸出,都在這潤物細無聲裡,電影透過負責賣萌的「菜鳥」,也巧妙的傳遞出了愛與擔當,很合適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觀看。
最後說一下,老大、科斯基和瑞哥作誘餌引開章魚們借用的居然是《霹靂嬌娃》的片段,當年即是大愛的段落如今被三隻企鵝萌萌的表演出來,能想像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三位美女的風情疊加三隻企鵝的萌蠢是什麼效果麼,想到了,就歡迎和筆者一樣愉悅的笑出來,周末愉快!
文/雲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