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整治歷來都是許多城市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漳州市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深入開展「抓生態比城鄉環境」活動,著力改善提升生態環境,努力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嚮往。
九十九灣「閩南水鄉」一角
今年上半年,漳州對接環境整治方面又有哪些變化?近日,導報記者先後走訪龍文區九十九灣、南湖等地,了解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
九十九灣「閩南水鄉」 整治一期工程國慶前完工
27日,導報記者到九十九灣湖「閩南水鄉」示範段,看見幾個工人正在給岸邊的花草樹木澆水,三五成群的村民坐在石倉永興堂附近的岸邊休憩聊天。藍藍的天空,湖水清澈可見,岸邊綠樹與極具閩南文化元素的沿江建築融合,呈現出一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閩南水鄉美景。
據了解,九十九灣,是漳州市區流域最廣的內河,自古就是漳州水路運輸的重要通道。滄桑變遷,昔日的海絲古道也經歷了河道淤積、水體汙染的暗淡時光。2014年以來,龍文區開始實施內河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閩南水鄉景觀,重點實施「清淤護岸、河道拓通、道路提升、景觀改造、內河引水、汙染源治理」等六大治理工程。經過數年的大力整治和提升,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閩南水鄉」風情重現世人眼前。
據最新數據統計,去年來,全面整改九十九灣主港道水體黑臭問題,投入1.6億元,建設內林泵站、九十九灣重點回淤段清淤、主港道沿岸汙水截汙、萬裡安全生態水系等一系列工程,全面開展水環境整治,目前主港道水體黑臭問題已消除。「如今這裡乾淨又漂亮。」聊起流經村裡這條九十九灣湖,石倉村民陸女士笑著說,現在的環境跟以前比,好太多了。現在村民閒暇時,都喜歡過來這裡休憩聊天。
據悉,漳州市九十九灣「閩南水鄉」河道整治和滯洪區建設工程(一期工程)包含土地整理、河道整治及濱水景觀、閩南水鄉商貿街等,項目總投資297735.5萬元,預計今年國慶前全面完工。
市委書記檀雲坤:堅決打好內河治汙攻堅戰
九十九灣的蛻變,是漳州近年來強力推進環境整治提升的縮影。今年來,位於漳州薌城區千年古剎南山寺邊上的南湖,經過環境整治提升後,曾經陳年垃圾堆積的放生池,如今變成清澈見底的湖心島。水位加深後與周邊魚塘相連,將水系貫通,南湖瞬間靈動起來。
近日,導報記者來到漳州南山文化生態園,看到園內百花齊放,奼紫嫣紅,各類花草不甘示弱,都在爭先恐後地秀出自己的美麗。南山寺放生池經過治理後,黑臭汙水變成清澈見底的湖水。幾隻遠道而來的黑天鵝在乾淨的湖水裡優雅遊弋,盡情享受南湖的優美環境。
南湖是漳州市「五湖四海」中的一湖。漳州市積極踐行「生態+」新發展理念,致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持續增強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7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漳州市委書記、市總河長檀雲坤到南靖縣、平和縣調研檢查水環境整治工作,強調要堅持鐵的決心、鐵的措施、鐵的紀律不動搖,堅決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要繼續突出「清淤疏浚、截汙處理、源頭活水」三個環節,堅決打好內河治汙攻堅戰,徹底解決內河汙染問題。 (記者 賴雅紅 通訊員 沈鵬昊 楊志慧 文/圖)
原標題:漳州推進九十九灣「閩南水鄉」整治 提升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責任編輯:李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