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吉首,這些老照片大家可能第一次見到!

2020-12-10 封面湘西

老香港街、火車站、邊貿中心、吉首大飯店、武陵山飯店、向陽壩、青少年宮、向陽河邊老民居、藥材公司、一中橋、老廣場,裡面的有些建築現在都還在,你們還記得嗎?

第一張,為吉首市紡織廠,已經不在。

第二張,吉首市紡織廠郊外的農田,已不在。

第三張,穿著傳統苗服的婦女,如果在的話也差不多80多了吧。

第四張,昔日的人民路上的建築,就是現在的湘泉步行街,已經不在。

第五張:著名的香港街,那時這條街也是地攤一條街,當時人氣那是相當的旺,摩肩接踵,人來人往,多個錄像廳隱匿其中,看過的都懂....香港街的上面就是博物館,下面則是老廣場,現在已經大變樣。

第六張:吉首市十字路口,是團結路與人民路的交匯處。

第七張:一中大橋,是跨峒河的一座重要的大橋,地位僅次於峒河大橋,由於附近是吉首市第一中學而得名。現在依然存在。

第八張:州藥材公司,那時可是個好單位,這棟建築依然存在。

第九張:向陽壩,老吉首都知道,是為發電站而修建的雙曲拱壩,現在依然在服役。

第十張:吉首老火車站,老吉首都應該對她有印象,莊重而簡樸,而現在的存在的則是在原地址上重建的新站。

第十一張:吉首最有人氣的老廣場,承載著許多人童年的時光,也是最令老吉首懷念的地方,如今現已經淹沒在經濟浪潮中,不復存在了。

第十二張:吉首大飯店,給老漢最深的印象就是裡面的小籠包好吃,1.5元一籠,相當的好吃,由於當時囊中羞澀,吃不起所以很少吃,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第十三張:老人行,以前就在現在工行的那個位置,已經不在了。

第十四張:邊貿大廈,現在的峒河公園對面,這棟老房子現在還在。

第十五張:峒河向陽壩附近的民居,是難得見到的老照片,後來因為一場大火而永遠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第十六張:青少年宮,只要是在吉首長大的70、80後都會有深刻印象,也是少年時的回憶。圖中是剛建成不久的樣子,現在這棟建築依然存在。

來源:湘西生活網(0007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主編/瑪瑪

編輯/唐老鴨 李艾家 石群方

審核/青葉膽 殤心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的江蘇宜興,老照片裡的寧靜時光
    這是一組八十年代的江蘇宜興老照片,記錄了當時的城市樣貌,每一張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為昔日的宜興長橋河。可以看到木船在河道中行駛,石橋連接兩岸,岸兩邊有很多江南特色建築。圖為八十年代的宜興絲廠,在當年是非常著名的一家宜興企業。圖為昔日的宜興體育場。可以看出還是很簡陋的土質場地,但絲毫不影響當年人們運動的熱情,大家來這裡跑步、打球,或者進行其他的體育運動,很是熱鬧。圖為八十年代的宜興瀛園。
  •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沒壓力幸福感很強,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候農村學校裡的教室比較簡陋,桌椅破舊不堪,教室的窗戶也都破了,沒有修補,但孩子對學校熱情不減。 八十年代中國老照片:20世紀80年代,城市街頭上帶著紗巾姑娘。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帶你看看過去的北京,更希望能通過這些照片能夠回憶起當年的美好生活。這一張照片我覺得很經典,一輛公交車和一輛前排有馬,驢以及一頭騾子的馬車同時走在馬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的人都在看著這輛馬車,似乎很感到好奇,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馬車了,而當年的104北京公交車你是又否坐過呢?
  • 80年代的湘西吉首老照片,猶如湘西趕屍一樣,有著很多故事
    關於湘西,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故事就是「湘西趕屍」。關於湘西趕屍這個傳說小編主頁以前有寫相關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主頁閱讀。湘西最出名最熟悉的地方,莫過於「鳳凰古城」相信很多人朋友也都有去過,小編是懷化人,在懷化鶴城區工作,有幸去過一次鳳凰古城,是跟幾個朋友一起騎摩託車去的。
  • 西安環城公園八十年代老照片
    喜歡看西安城市建設的,可以點擊西安城市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老照片。 編輯不易,君若喜歡打個賞!
  •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紅歌星程琳
    #老照片1988年,第一次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信天遊》(1988年侯德健在春晚舞臺上演唱《龍的傳人》)1984年至1989年這六年間,是程琳音樂生涯的高峰期,引發了」西北風「,兩次參加春晚,紅遍大江南北,成為當時最紅的歌星之一。
  • 榆林市八十年代老照片
    如同前面榆林市六十年代老照片一樣,榆林八十年代依然是與自然搏鬥的場景,雖然背景相同,但越來越科學、越來越有希望!榆林的希望來自於每個時代每個人不懈的努力! 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作者「集影閣」所有。備註也是引用於新華社,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
  •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烏魯木齊,帶你重溫昔日的美好記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烏魯木齊,如今的烏魯木齊發展特別好,但是過去的烏魯木齊你還有哪些印象呢?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圖為上世紀的紅山塔,這是一座清朝的老建築,作為烏魯木齊的地標建築,想必很多人都非常了解這個地方,不過以前的紅塔顏色不是那麼鮮豔,現在的看到紅山塔都是在80年代修建時塗的,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天氣都一直屹立不倒。
  • 老照片:三十年代的上海
    年輕的情侶那個年代的摩登青年,還是非常洋氣的呀!「飛機樓」草坪前的人們遠景是飛機樓,近江灣那塊吧,30年代的新市區。#老照片#筆者上一篇文章裡介紹了80年代的上海,與這一篇對比,其實可以看到非常大的改變這裡附上連結:
  • 一張八十年代初,香港明星雲集的「絕版」老照片,看看都有誰
    這是一張八十年代初香港明星雲集的老照片。其中有:趙雅芝、周潤發、陳秀雯、陳百強、露雲娜、陳潔靈、葉麗儀、潘志文、黃日華、林嘉華、羅文、蔡楓華等。 曾經在香港影視闖蕩的功夫三兄弟,佔據了香港多數武打片。在那個年代,沒有整容、沒有美顏、沒有PS,一切都是那麼真,美人也不例外,雖然現在她們都老了,但至少驚豔了一個時代。年輕時候的周潤發和王祖賢,好酷好青春啊!這張圖片雖然是修飾過得,但是王祖賢與張國榮的甜蜜瞬間依然清晰可見,這個修復過的老照片也太美豔了吧!
  •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中國,深深地回憶
    攝影師:布魯諾.巴貝 回憶深植腦海,總有人去不斷回憶,這些照片,是中國的記憶,來看看吧 1 七八十年代,農業機械化實在有限,農民還在用古老的方法耕地
  • 城市記憶:八十年代的伊春老照,一座藏在小興安嶺深處森林之城
    城市記憶:八十年代的伊春老照,一座藏在小興安嶺深處森林之城不知何時起,越來越喜歡懷舊了,可能是年紀大了,不想那麼快的老去吧!最近小編我整理了一些關於伊春的老照片,這些圖片記錄著我們的童年,同時也記錄著一個時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八十年代初的大連老照片:繁華一時的天津街 忘不掉的201路電車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一組拍攝於80年代初老照片,一起走回那時的大連,看看那些現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區。 八十年代大連的商業中心天津街,曾經是與王府井、南京路、解放碑等齊名的全國十大商業街。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外延,天津街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繁華。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 朝鮮哪些景象像我國七八十年代?
    在朝鮮的所見所聞,讓我覺得回到了八十年代。這讓出生於八十年代的我,感覺回到了童年時光。現在去朝鮮基本都是跟團旅遊,所到的景點和路線都是規劃好的。今天的朝鮮和我們過去有些地方很像,但有更多的地方不一樣。在朝鮮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騎自行車的百姓,這點和我們八十年代很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買一輛自行車。而朝鮮的公交車和我們過去的大辮子車也非常相似。
  • 老照片:80年代的舟山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圖為80年代的普陀山,這些老照片只有那個年代人看到之後才會顯得親近吧!普陀山景點眾多,每一處都是非常值得參觀的,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和已經有所不同了,很多景點看著都很有現代化的氣息了,不過進到裡邊去看,還是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東西。出生在80年代前後的舟山人可能沒有全部都去過普陀山,但看到這些老照片之後肯定知道是哪裡,每一張照片都是最美好的回憶,每一張照片對每一個人的意義也不一樣。
  • 一張旅順的老照片
    請你欣賞一張旅順的老照片旅順l'z'p這張老照片底下的文字注釋的大致意思是:旅順衛戍病院,原支那軍兵營遠望。我們先從遠處的門樓說起,那就是明代洪武年間修建的旅順北城。新築就的旅順北城,周長一裡一百八十步,護城河深一丈二尺。磚城南北各有一座城門:南曰「靖海」,北曰「威武」……這座城在康熙年間重修,清末用作宋慶的兵營。明代北城的位置就是九三小學校園。我們再來看看照片中的幾座老房子,其中右邊那一處房子門前高懸著一塊白帆布,上面的文字看不清楚,很可能是寫著旅順衛戍病院字樣。
  • 八十年代,是一個偉大的年代,更是最難忘的美好時光
    每個人都在曬18歲的光陰但最難忘的美好時光竟在80年代八十年代,是一個偉大的年代那是一個告別物資端缺的年代那是一個告別知識短缺的年代那是一個告別精神短缺的年代那是一個告別思想短缺的年代▲80年代的時髦鮮肉那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萬事萬物都散發出蓬勃而生澀的活力▲溫州自由市場那時候大家都是騎自行車上班
  • 懷舊80年代的老照片(3)
    時光荏苒,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眾多中外攝影家,拍攝了大量中國風光人文照片,而今,我們編選成輯,每輯10張解讀,僅作資料回顧,共憶那難忘的歲月,並向原攝影作者們致以誠摯的謝意!懷舊80年代的老照片(1)懷舊80年代的老照片(2)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7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香港!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那時候的北京城遠沒有現在這麼多人,街上的小汽車也比較少,百姓的出行方式主要還是自行車。這一張是崇文門內大街的一個生活場景寫照,從照片中看去,行人、自行車、有軌電車這些都讓當時的街道充滿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