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副省長在西安--臺北直航首航儀式上致辭
西安--臺北直航首航儀式
6月13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共同籤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與《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確定兩岸周末包機自7月4日起正式實施,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自7月18日起正式實施。按照相關協定,大陸方面已先行開放北京、上海(浦東)、廣州、廈門、南京五個周末包機航點,並將陸續開放成都、重慶、杭州、大連、桂林、深圳以及其它有市場需求的航點。同時,確定陝西、北京、上海等十三個省市為赴臺旅遊首批開放區域。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省有關單位高度重視,密切協作,為申請將西安設為兩岸直航點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在各有關部門努力下,中央批准將西安做為新增16個兩岸空運直航點之一,也是西北目前唯一的直航點。與此同時,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於2008年11月4日在臺北籤署的 《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三通協議)於12月14日生效。12月15日國務院臺辦會同國家交通部、天津市政府在天津舉辦了海上直航首航儀式;國務院臺辦會同國家民航局、上海市政府在上海舉辦了空中直航啟動儀式。國務院臺辦會同國家郵政總局在北京舉辦通郵首發儀式。陝西省政府決定,西安——臺北空中直航於2008年12月27日開始實施。
一、陝西西安為兩岸直航通航點,有利於加強陝臺兩地的政治、文化、科技、旅遊等領域的交流。
陝西歷史文化悠久,是亞洲重要的人類起源地和中華民族及其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安又是中國的十三朝古都,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和人文資源十分豐富,在全國居於十分重要位置。在臺灣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005年4月分別率團成功訪陝後,臺灣同胞中出現了關注陝西,到陝西觀光旅遊、投資考察、創業發展的又一熱潮;陝西教育科技文化發達,涉臺交流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全國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僅次於北京、上海、江蘇之後;近幾年來,陝、臺的各項交流與合作蓬勃發展,先後舉辦了一系列重大涉臺交流活動,完成了中央臺辦確定的重大涉臺交流項目,在兩岸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截至2008年6月份,陝西省累計批准臺商直接和經第三地投資企業共752家。合同利用臺資額19.3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額13.4億美元,居全省吸收境外投資第二位。臺商在我省投資區主要集中在以西安市為中心的鹹陽、寶雞、銅川市。投資領域主要涉及電子電器、軟體研發、食品加工、飲食服務、房地產、建築材料、化工產品等行業。目前,臺商在陝常住臺商2000多人,臺籍幹部1200多人。
2007年西安共接待境外遊客3118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100多萬人次,臺灣同胞達到10.8萬人次,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來陝觀光旅遊的臺灣同胞將會逐年增加。本次國家將陝西列為首批十三個赴臺旅遊開放區域,就充分說明了陝西在國內旅遊市場的重要地位和對臺灣市場的很大吸引力。
二、陝西西安為兩岸直航通航點,有利於推動陝臺兩地經濟合作與發展。
隨著兩岸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陝西已成為除沿海、沿邊、沿江地區之外,臺商在內地投資的一個新的熱點地區。臺商在陝投資也位居西北各省區前列,佔全省吸收境外投資的第二位,行業涉及電子電器、軟體開發、飲食、建築、化工等眾多領域。經濟往來的逐步頻繁和臺商投資項目的不斷增加,要求建立陝臺兩地間更為便捷的空中交往,同時也為通航奠定了現實基礎。
2007年對臺貿易額為3179萬美元,其中自臺進口為2237萬美元,佔全省進口總額的8.6%。出口為842萬美元,佔外商投資企業的23.2%。
我省對臺出口商品主要是:農產品、紡織服裝、金屬製品及機電產品;從臺灣進口主要是機電產品,包括工具機、電動機、食品飲料包裝、光學儀器儀表等。
三、陝西西安為兩岸直航通航點,有利於發揮我省獨特的西部區位優勢和強大的樞紐功能作用。
西安地處我國地理中心位置,是西北乃至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通往西北、西南、中原、華東和華北各地市的門戶和交通樞紐,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區位優勢,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作為陝西省的省會機場,是全國十大機場之一,國內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是西北地區等級最高、業務量最大、保障能力最強、設施設備最為先進的國家骨幹機場,擁有良好的中轉集散功能。2007年,鹹陽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100萬人次,邁入大型繁忙機場行列,其中中轉旅客達132萬人次,50%以上來自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地,業務量排名全國各機場前列。因此,將陝西西安列為兩岸直航通航點,陝西本省以及西北其他四省區將為直航航班提供充足的客源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對進一步擴大開放,發揮我省在西部開發中的橋頭堡和第一階梯的作用,推動整個西部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陝西西安已經具備了開通海峽兩岸直航通航良好的環境及廣闊的市場,實現兩地直航必將進一步拉近陝西與臺灣的距離,更加有利於兩地間的經貿、旅遊、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我省乃至西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陝西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