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滁州市經信局獲悉,今年以來,市經信局以高質量發展為要求,全力提升先進位造比重,做大增量、做優存量,全市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進位
今年以來,滁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居全省第4位;累計增速11.6%,高於全省平均增幅4.2個百分點,自年初以來持續保持全省第1位。從產業結構看,1—10月份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累計增長22.4%,比全市規上工業平均增速高12.7個百分點,產值總量佔全部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2.8%,比去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從相關指標看,1—10月份,全市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2.2%,居全省第4位,全市工業基本面保持向好態勢。
企業培育發展態勢良好
1—10月份,全市新增規模企業165戶,規模企業總數達到1681戶,較去年底淨增85戶。其中,新投產申規企業達到54戶,為工業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重點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1—10月份,全市擁有億元企業455家,較去年同期多18家,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長16.6%,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12.4個百分點。小微企業培育加快「專精特新」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6戶,市級474戶,天長缸蓋入圍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項目落地建設穩步推進
大力度實施「雙招雙引」,總投資140億元的康佳智能家電及裝備產業園、總投資50億元的創維智能家電、總投資40億元的米潤智能出行消費品、總投資20億元的長榮光纖光纜等項目順利籤約開工建設;總投資240億元的惠科液晶顯示器、總投資22億元的隆基樂葉光伏單晶組件等項目順利竣工。全市工業投資增速達到26.8%,居全省第二位,較去年同期前移7位。全面啟動新一輪技術改造三年提升行動,持續推進千億技改、千企升級。1—10月,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達33.7%,高於全省21.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三位。總投資16.9億元的博西華洗衣機乾衣機、總投資16.3億元的康佳電子綠色智能工廠、總投資15億元的英發睿能太陽能電池三期等一批重大技改項目開工建設。1—10月,全市「三個一百」工程總計完成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85個、新投產項目157個、新達產項目118個,均超過序時進度。
科技創新成效持續顯現
加快研發平臺培育。推薦長久專汽車等15家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康佳同創等3家企業獲批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105家。加快新技術研發。制定《滁州市2019年「千企升級」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共312項,總投資57.6億,1—10月開發新產品310個。全椒海螺建成投產我國首個智能水泥工廠,康佳電子智能工廠通過省級驗收。積極培育「網際網路+製造」示範。康佳電子成功入選工信部2019年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試點示範。推薦全柴動力數位化生產指揮調度系統申報工信部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目前已通過省評審。工信部2019年製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範項目認定的137個項目中,我市2家企業3個項目入圍,入選企業和項目名列全省第二。其中,康佳電子入選產業鏈級「雙創」資源匯聚平臺和「雙創」平臺+區域合作示範項目;全柴動力入選企業級「雙創」資源匯聚平臺示範項目。全市共25家企業通過工信部兩化融合貫標。
民營經濟發展質量提升
1—10月份,全市新增私營企業12273戶,新增個體工商戶28590戶,截止10月底,全市共有私營企業7.16萬戶,個體工商戶21.9萬戶。聚力優環境、育主體、促雙創、創品牌、搭平臺、強服務,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促進民營經濟全面提質增效。1—9月份,共為全市民營企業減免稅費約31.78億元;1—10月份,累計清理拖欠民企帳款總額3.02億元,目前已完成清償2.43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推薦揚子空調等7家知名企業及產品參加央視宣傳,積極打造我市民營企業對外名片。
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深入開展領導幹部「進企業門、解企業困、幫企業忙、促企業進」系列幫扶活動和春節前後企業遍訪活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堅持精準對接。1—10月份,全市各級領導幹部累計調研企業10667次,梳理企業問題2647個,解決企業問題2629個。繼續開展全市工業「十強」、「十優」和市直「十佳」企業評選活動,並對當選的企業和企業家予以通報獎勵,積極營造弘揚企業家精神、聚力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