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一首詞抄,襲韓愈的唐詩,卻成為寫春景的傳世佳作

2021-01-09 一行史書

從小背誦唐詩宋詞,而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絕對是非常熟悉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對他詞作的熟悉,其實他這個人本身也是很有趣的。

蘇軾不僅僅在宋詞方面有著很高的建樹,而且本身對於書法畫作都有一定的水平。並且蘇軾這個人本身就是性格開朗的人,所以他的作品也就繼承了他的性格。由此哪怕是他的政敵,依舊願意成為他的知己朋友。

由此可見,蘇軾的人格魅力是多麼的耀眼。也就註定了,哪怕經過千年他的詞作依舊被後人所銘記。這也是古代詩詞的魅力所在,永遠不會過時。蘇軾作詞的時候,往往喜歡利用過去的典故和詞句。

所以看他的詞,需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與閱歷才能夠真正明白意思。蘇軾就有一首《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裡面就有借鑑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很多內容。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在蘇軾這首詞的上片,裡面就有多達17個字是與韓愈的詩作裡面的容是一致的。這裡主要講的是春天的景色,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一副動態美的感覺。同時也感嘆,春天是一年裡最好的時節,而雨後的春天更是散發著生機的美。

在樹上的鳥開始鳴叫,就像是宣言春天的美好。雨後的大地充滿著生機,滿地的小草都在茁壯成長。足以表現蘇軾對春天的讚美,和當時本人的情感抒發。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這首詞的下片裡,蘇軾開始真正寫出這首詞的中心思想。一開始先表達了蘇軾的人生態度,推崇於及時行樂。這裡與蘇軾那灑脫的個性,也是非常吻合的。

本身蘇軾就不是一個老古板,反而更像是一個活潑的大男孩一般。這種樂天的性格,也是他本人的人格魅力所在。往往會在他的詞作之中,能發現他的這個心理的特性。

人生畢竟是短暫的,不要放棄眼前的快樂。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要縱情玩樂。把自己的情感,真實地表達出來。其實這個社會是艱苦的,越來越少的時間讓我們感受生活的樂趣。與其等到春日過去了,再懷念傷感。不如趁現在,把握好這時下的美景。

對比

蘇軾這首詞,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易懂。對比於蘇軾參考的韓愈的唐詩來說,更多了一分輕鬆靈動之感。剛開始描繪春天的景色,與我們現代的早春之景也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讓人不禁有一種穿越時間的感覺,感受更加真實。

而相比較韓愈的唐詩來說,韓愈的詩句更有歷史的厚重感。讓人覺得有一定的距離感,而這蘇軾的詞句裡面卻沒有這個感覺。

蘇軾的詞作往往都是喜歡利用這樣輕鬆的描寫景致的內容,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雖然沒有直接的進行敘說,但是卻依舊可以讓讀者通過他的描寫明白其中的含義。

韓愈的最是一年春好處,到了蘇軾這裡就變得更加輕快一些。本身蘇軾寫詞的這份靈性,就已經超過原作很多。哪怕是一樣的字,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行史書總結:蘇軾在整個文學史上面的地位非常的重要,他的詞作千古流傳。水調歌頭這樣的佳作,哪怕放在現在也依舊令人動容。他不僅僅善於寫詞,也善於利用前人的知識來寫出新的版本。這有點像是翻唱一般,但是他這絕不是抄襲,而是賦予這些作品新的生命力和意義。

相關焦點

  • 蘇軾本人最喜歡的一首詞,寫出春景的美妙和動人的佳人,成為佳作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然後詩人將眼光放遠,引入眼帘的是:燕子在枝頭之間飛來飛去,河水繞著村莊緩緩流淌,一派怡然春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很多人會以為「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後面一句是「何必單戀一枝花」。蘇軾所寫的,其實是柳絮漸少、芳草萋萋的春景。但我們也不妨將「天涯何處無芳草」理解為詩人一以貫之的豁達。「牆裡鞦韆牆外道。
  • 蘇軾這首詞充滿了無限的哲理,裡面有一句話,更是成為至理名言!
    宋詞作為中國文學繼唐詩之後的又一個高峰,同樣的對中國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宋詞比起唐詩來更加的抒情,也更為有哲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宋詞能夠一直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而且整個宋朝大部分的文人士大夫,那都是創作過詞,而且他們的詞作,也都描寫的極為唯美,同時也融入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
  • 「天街小雨潤如酥」唐代無人敢仿,200多年後蘇軾試一把,有水平
    傳說後來李白也登臨黃鶴樓,同樣被黃鶴樓上的風景所震撼,於是也想賦詩一首,奈何看到崔顥的《黃鶴樓》,便擱筆不寫了,還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前頭。」後來哪怕李白想要爭勝,也只能模仿《黃鶴樓》寫下《金陵鳳凰臺》,而不敢以同一意象「黃鶴樓」與崔顥相爭。所以將一種意象寫到極致,往往會讓後來之人望而卻步,哪怕是想動筆,也只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是同種意象,同樣的文學體裁則更是如此。
  • 蘇軾8首寫春天詩詞,或詩或詞,都有經典之語,總有一句你會背
    這首宋詞寫於蘇軾的密州時期,是蘇軾婉約詞當中非常精彩的一首。尤其是其中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極盡纏綿之能事,甚至被王士禎《花草蒙拾》稱讚為:「『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
  • 秦觀很有韻味的一首詩,蘇軾讀了都為之傾倒,不失為難得的佳作!
    可能很多人提到北宋,更多的是會想到詞。應當說除了詞之外,他們也是寫下過很多感人的詩,特別是蘇軾他的詩就達到了唐詩的水平,很的作品也都是經典。那秦觀雖然大家比較熟悉他的還詞,但是他在詩歌方面,也是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尤其是他的這首《春日》,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
  • 用詞隱諱,實則前方高能,老夫少妻,讓蘇軾寫的意味深長
    正是因為中國漢字的魅力,才使得幾千年來中華文化成為全世界追逐的潮流。可是非中華民族的後人,很難理解字面之後的意味深長。或唐詩,或宋詞,區區幾十個字,卻能講述不少故事,表達許多心情,這是其他文字很難達到的藝術高度。說起唐詩宋詞,不得不提豪放派詞人代表之一,蘇軾。
  • 韓愈送給友人的一首經典小詩,詩中春景之美,令人陶醉!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24期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宋兩代詩人輩出,這些文人騷客們也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像詩仙李白就有知己杜甫、孟浩然和汪倫。他們不管是相聚還是離別,都會寫詩贈予對方,表示對彼此的一種珍重。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成名句,太肉麻!
    在宋代文壇,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圈粉無數」。眾所周知,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蘇軾的一生中,創作了上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其中有一首卻非常的特別,當時蘇軾只有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
  • 蘇軾的一首詞,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原來乳茶宋代就有了!
    唐詩有唐詩的俊逸,宋詞有宋詞的婉約,而當宋詞和美食相互交融在一起,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也許我們可以從北宋大文豪蘇軾身上,找尋到答案。回到家中的蘇軾可謂是潑墨煎茶,大快朵頤,有一首著名的《浣溪沙》堪稱是蘇軾「吃貨」的最高境界,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詞,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 秦觀這首詩把雨後的美麗春景,描寫的繪聲繪色,寫得極為生動!
    「,這一句話,寫得無比的深情,也無比得令人感動,人們從這一首詞,不僅感受到了宋詞的優美,同時也看到了作者一往情深的另一面,也正是這種來源於骨子裡的深情,他使得作者,能夠寫出如此唯美的詞作來。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秦觀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那便是他的《春日》,在這首詩中,秦觀把雨後的美麗春景,描寫的繪聲繪色,寫得極為生動,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很值得一讀,不應該忽略掉,而且在這處詩中,我們還看到秦觀在詩作上的成就。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不管是在何時何地看見非常好的詩詞歌賦,都想要嘗試一下模仿出一首相似的出來。歷史上的很多詩詞,都被蘇軾模仿過,並且成為了傳世經典。同時,蘇軾的模仿還能夠讓這些作品擁有很大的名氣。不過,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 蘇軾將杜牧的詩,變成自己的詞,意境大變,豁達通透,成千古佳作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不會抄,就叫抄襲;會抄,就叫化用。古代的文人,其實有很多也都在爭相模仿前人的詞句。白居易的《牡丹芳》中「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成了蘇軾《減字木蘭花·花》中的「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裡」;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中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成了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中的「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不多,僅30多首,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首他常被忽視的小詞,詞名叫《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 蘇軾弟子寫得最美一首詞:細雨清寒,獨上小樓,下闕堪稱神來之筆
    唐詩宋詞,向來被稱為詩歌史上的絕代雙驕。而在宋詞當中,最為厲害的詞人,當屬蘇軾、辛棄疾等人。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首詩,便是蘇軾的弟子秦觀所寫的。雖然秦觀的名氣,比不上他的師父蘇軾。但是他的這首作品,卻遠遠的超越了尋常的宋詞,成為了宋詞史上十分璀璨的一顆明珠。
  • 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蘇軾在與王弗成為夫妻的11年之後,王弗離世。再過十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被創作出,為了思念亡妻。上片這幾句,蘇軾在誇梅花的超凡脫俗,連海仙都不禁豔羨起來,派使者過來探探究竟。不過實際上也是在寫侍妾朝雲。蘇軾對於她的愛意與思念,讓已經逝世的朝雲在蘇軾的心目中,就如同這超凡脫俗的梅花一般。而在詞的下片,蘇軾的寫法就更加巧妙了,寫梅花,亦在寫侍妾的美麗動人。
  • 這位不著名的詞人,化用唐詩寫了一首詞,卻成為難以被超越的經典
    這位不著名的詞人,化用唐詩寫了一首詞,沒想到卻成了難以被超越的經典!說到宋朝的詞人,我們首先就會想到統領詞壇的那些大神們: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李清照、柳永等等,千百年來他們已是受盡人們的崇拜,至於作品的知名度就更不用說了。然而除了這些大神級別的人物,你可曾留意過那些不太知名的詞人,其實他們也為後世留下了令人拍案叫好的作品,在某個角落安靜地散發著自己的光芒。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這首詞便是大名鼎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至今仍然是許多教材的必備詞之一。這是一首感慨歷史的詞,蘇軾借三國時期的人物表達了自己的情懷,但誰又能想到,這首詞是東坡先生被貶黃州時所作下的呢?當時的他仕途不順,君王不器重他,前途無望,空有一身抱負而無法施展。
  • 蘇軾巧借韓愈的千古名句,改編在自己的詞作中,堪稱絕美!
    《臨江仙》中,而這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也更是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句。而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欣賞的這首詞,也是一首利用「借鑑」的手法所寫的詞作。並且寫下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大詞人蘇軾,他所借鑑的詩篇是唐代詩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借用的剛好就是這首詩中最廣為流傳的名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晚年的蘇軾,有天晚上失眠,在村裡散步,寫了一首傷感的小詩
    於是在深夜無眠時寫了這一首《倦夜》,寄託自己的思緒。「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一首小詩僅僅有20個字,開篇就點題寫到「倦」,其實詩人自己已經很累了,很想睡去,但是偏偏是徹夜難眠。蘇軾一向以豪邁之詞著稱,即使是仕途不順,也會對江河山川表達出自己的豪情壯志,而象這樣細膩委婉的表達孤寂悽涼的詩句卻是極少。一首《倦夜》是難得的表達了作者心緒的詩句,如此感人,如此讓人心感寂寞。這首詩若是在無眠之夜信手翻看,應該會產生許多共鳴之情。
  • 蘇軾的一首詞,看似寫花,其實是寫女子,短短幾句盡顯優美
    借物喻人是一個非常好用的修辭手法,有很多大自然的植物都被一些大文學家用來比喻人,從而賦予了動植物第二次生命,而這樣的修辭中,最受歡迎的植物還要數花,很多文學家的作品裡都用花來代表人。因為花的種類有很多種,每一種都能夠代表一種個性,能夠讓人一讀就有這種感覺,就能夠讀出這裡寫的花到底代表著什麼代表著誰。很多大文學界,如白居易、李白、蘇東坡等,都以描寫不同種類的花見長。因為花是一種看起來十分高雅的植物,所以非常受文人雅士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