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彈子石一小區入口處的禁止民宿和外來遊客告示。 上遊新聞記者 甘俠義 攝
南岸彈子石一小區內,到處都貼有禁止民宿和外來遊客的告示。
不少提著行李的遊客,入住渝中區一小區裡的民宿。
昨天中午,從外地避暑歸來的羅先生回到彈子石自己居住的小區,當看到小區大門口豎立起「禁止非法經營;一切外來遊客……」的告示牌,羅先生非常高興:「小區裡的民宿問題,終於有人管了!」
近年來,隨著重慶旅遊行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遊客量大大增加,各種「公寓」「民宿」,在許多居民小區裡出現。雖然這些民宿受到外地遊客的追捧,但對作為與「公寓」「民宿」為伴的小區居民來說,給他們帶來了各種煩惱和擔憂。
整治
南岸:發現外來遊客進小區可報警
昨天上午10點過,記者來到位於南岸彈子石的某小區。小區大門口,物管單位豎立起的告示牌十分顯眼。「住宅小區,禁止非法經營,一切外來遊客,禁止進入園區;一經發現,將立即報警!」
這一切,都源自於前天南岸區公安分局彈子石派出所貼出的一封公開信。公開信上的內容是「針對彈子石部分居民小區、樓宇內,出現業主私自經營民宿、日租房、小旅館等現象,通告內容主要有三點:1.自即日起停止經營並消除違法行為,將房屋回歸正常使用用途,配合公安機關的居民實住情況登記;2.自行撤除發布於去哪兒、美團、大眾點評、愛彼迎(Airbnb)、小豬短租、木鳥短租等各大網絡平臺的房源信息;3.自行撤除戶外宣傳用的招牌、燈箱、海報等器材和廣告。」
記者在小區內看到,該小區的各棟居民樓上,並沒有相關的招牌、燈箱等,也看不到提著大包小包的遊客。
住在9棟的住戶陳先生(化名)告訴記者,之前小區裡確實存在許多民宿公寓,進進出出的遊客,讓居民們不自在。但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大量的外地遊客進入小區,我們也不知道對方的身份,萬一出了事該怎麼辦?該找誰負責?」
渝中:居民自想辦法阻止遊客進入
渝中區七星崗一小區內,民宿存在的現象十分嚴重(本報6月28日曾作報導),而如今,狀況依舊沒得到緩解。
昨天中午12點,小區內幾位上了年紀的大媽,守在3棟的出口處,用警惕的眼光注視著來往的陌生人。
60多歲的鄧女士告訴記者,小區的五棟居民樓裡,或多或少都存在民宿。特別是3棟,民宿達到400多戶,幾乎整棟樓都是民宿。雖然說3棟屬於商住樓,這成為了不少民宿經營者「合理存在」的理由,但該樓直接連通到小區的中庭,外來的遊客,可以直接通過該樓進入小區內部。「平時孩子老人都在小區中庭裡玩耍,那些外地遊客可以直接進來,安全問題就產生了。」
因此小區的住戶們自發組織,希望通過「物理隔斷」的辦法,阻止3棟民宿裡的遊客,進入小區內部場地。
記者在該小區中庭及小區外採訪時發現,不時有拎著行李,拉著拉杆箱的年輕人進出,他們大多是外地口音,有的在打聽「3棟在哪兒?」,還有的在打電話,聯繫民宿經營者前來接人。
癥結
至今還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記者在多個民宿問題突出的小區內採訪時發現,居民們對於民宿反映得最多、也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不僅是小區內原住戶們的安全,還包括住宿民宿的遊客的安全。
劉先生舉例說,在該小區民宿集中的居民樓3棟,一些房間被民宿經營者改為倉庫,存放住宿生活用品,例如床單、衛浴品等。一旦起火,後果不堪設想。
公安機關多次表示,民宿屬於旅館業經營,根據《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旅館業屬於特許經營行為,在取得公安機關的《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消防部門的《消防檢查合格證》等相關資質後可以從事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
而從目前市民對於民宿的投訴來看,顯然民宿經營者事先沒有徵得業主們的同意。但為什麼這樣的問題,相關部門沒有明確的解決辦法呢?
記者從市政府信箱7月13日的回覆中,得到了答案。這是針對某小區業主的投訴,渝中區公安分局的回覆內容:「1.在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前,暫時將網約房納入出租房屋管理,要求經營者與客人籤訂治安責任書,同時對客人一人一證,如實登記。2.對整個財信渝中城小區的網約房開展進一步摸排,對新發現的網約房,採取多種形式採集入住人員信息。3.要求所有網約房經營者一律不能打公寓、酒店的招牌……
警方雖然將這些民宿定性為「網約房」,但與「網約房」相關的法規,至今還未出臺。
期待
早些出臺法規規範民宿行業
「小區裡有許多民宿經營者,如果一時間將民宿完全取締,他們肯定也會有意見。不過,這些民宿的存在,業主多半是不同意的。」家住江北區五裡店某小區的住戶湯先生表示,如今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希望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讓民宿這一新興的行業,規範起來。
渝中區的陸先生,將自己的房子改為了民宿,用於出租。陸先生告訴記者,像他這樣的中檔次民宿,在網上的生意十分紅火。相對於單純的房屋出租,民宿的收入顯然要豐厚得多。不過,在打算繼續「擴大業務」的同時,陸先生自己也很擔心。因為他的民宿,不止一次被鄰居投訴過。陸先生說,雖然政府還沒有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但這個行業的前景讓他有些擔憂。因此,作為民宿經營者,陸先生也希望相關部門早一些出臺相關的行業法規,也讓他「心裡有個底」。
記者也了解到,主城各區針對民宿問題,也在推行相關措施。例如,渝中區正在著手加強對民宿酒店、客棧、家庭旅館、社會賓館的管理。預計在本月底前對全區民宿酒店、客棧、家庭旅館、社會賓館等非星級賓館飯店開展全面摸排,登記造冊。南岸區也在計劃聯合旅遊行業協會,組建本區的民宿行業協會。
主城這些地方
小區內民宿較多
沙濱路、南濱路沿線、渝中區朝天門解放碑周邊……記者從市長公開信箱中,關於「民宿」「小旅館」「日租房」的投訴中發現,民宿比較集中的居民區,主要在渝中區、南岸區、江北區、沙坪垻區。
據知情者介紹,民宿經營者在選擇位置時,通常會考慮「交通」「景點」等問題。民宿要招攬遊客,不能距離景點太遠,例如洪崖洞、磁器口、李子壩軌道交通站等比較火的景點,周邊的居民區內民宿存在的情況就比較嚴重。同時,臨江的居民區,也成為民宿扎堆的地方,例如南濱路,長濱路。
新聞縱深
▲
民宿經營者 與住戶間的「暗戰」
記者發現,從去年開始,全市關於民宿問題的投訴就多了起來。而有的小區,住戶們因為民宿的問題,長期與民宿經營者們產生矛盾,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
進樓先「接頭」
不輕易表露身份
渝中區一小區的住戶們告訴記者,由於他們經常阻止遊客入住這裡的民宿,會不時和經營者產生矛盾。住戶們一看到有帶著行李的陌生人,都會上前詢問,勸說他們不要入住這裡的民宿。最後,民宿經營者們也想出不少辦法應對,例如他們會事先告知訂了房的遊客,讓他們謊稱自己是「走親戚」的。或者是悄悄安排員工在小區大門口接應,幫遊客提著行李進入小區,這樣保安就無法阻止。
「總之,搞得像諜戰劇裡的接頭一樣。」
門上被貼符
疑遭報復
該小區4棟19樓的住戶張先生,之前他家對面就是一間民宿。後來他才知道,房東將房子租給了別人,別人再進行轉租,最後成了民宿。原房東得知原委後,立即收回了房子,這間民宿也就消失了。
6月16日早晨張先生在開門的時候,差點沒被氣得「吐血」。他家和對面住戶家門口,被人點上了香燭,門上還貼了「符咒」。
「我推測,可能是民宿的經營者,懷疑是我舉報的他們,於是就用這種方式來報復我和對面的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