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企業,「家族式犯罪」,富商一家三人合夥虛開發票,被抓後,他們還說,以為這只是「行業潛規則」,想不到會為此坐牢。近日,這一家三人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均獲刑坐牢。
虛開發票 一家三人被抓
年過六旬的老劉和兒子兒媳一同經營一家銷售鋼材和電器的民營企業。老劉是公司的董事長兼財務負責人,兒子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而兒媳婦則是公司的業務員。
自2009年以來,在沒有實際貨物購銷的情況下,該公司頻頻為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按票面金額2.5%-6%收取開票費用以牟利,導致國家稅款嚴重流失。
在實際操作中,通常經老劉、小劉同意,兒媳張女士負責聯繫買票的單位,等購票單位打款進來後公司扣掉票點再轉回去。而老劉負責審批,他審批後,再通過私人帳戶將扣除開票費用的金額轉給購票單位指定帳戶。
心存僥倖 以為「行業潛規則」
根據檢察院指控,該公司自2009年以來,為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56份,涉案金額好幾百萬元,稅額就有81萬多元。
老劉一家經商多年,收入不低,家境富裕,並不缺錢。在這種情況下,為何還要舉家犯罪呢?對此小劉供述說,他們認為很多公司都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的行為,以為這是「行業潛規則」,因此心存僥倖,都覺得「這樣做沒什麼」。
小劉還說,他們是因為前些年做鋼材生意期間,發現公司還有很多多餘的增值稅發票,而這些「多餘的發票」可以開給客戶以收取佣金。發現這一「賺錢機會」後,等到2009年老劉退休後接手公司財務,就開始內部分工,實施「家族式」犯罪,全家攜手虛開增值稅發票。
法院判決 買賣發票均獲刑
雖然從事非法勾當,但他們以為,都是自家人,不說出去就沒有人知情。但是,由於虛開的發票金額巨大,數量又多,他們的犯罪行為最終還是被查了出來。
近日,海滄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老劉一家人的行為全部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老劉有期徒刑三年半,小劉有期徒刑三年,兒媳張女士被判三年徒刑,緩刑四年,幫忙開票並轉帳的侄女劉小姐也被判一年半徒刑,緩刑二年。
另外,公司也因虛開發票,被判處罰金20萬元,向劉家購買發票的幾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都是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