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澳門別樣的風景線

2020-12-13 人民網

澳門海事博物館形如揚帆的三桅帆船。圖片來自網絡

在澳門,無論是流連於廣場還是漫步在小巷,400多年中西文化交匯的痕跡俯拾皆是:西式教堂挨著中式廟宇,不同宗教的墓地共存……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澳門歷史文化面貌的顯著特色。

如果說澳門歷史城區本身就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那麼澳門30多平方公裡土地上散落著的約30座博物館,就是從各個角度敘述著歷史的精彩細部,也構成了澳門獨特的博物館文化。

薈萃古今中西文化

在澳門半島的炮臺山上,白色花崗巖立面的澳門博物館緊鄰聖保祿炮臺、大三巴牌坊等世界文化遺產。作為講述澳門通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參觀者在這裡能直觀地「看見」澳門中西文化之交融如何而來。

走進澳門博物館,參觀者首先要穿過一個小小的「時間隧道」,兩邊展櫃裡分別陳列著中華文明和歐洲文明各自歷史上的代表性器物,展現兩大文明在澳門交匯之前的「隔空對話」。

博物館一樓展區展示澳門早期歷史、華人與葡萄牙人在澳門的貿易、宗教和文化的接觸;二樓展區展示澳門傳統文化,包括民間藝術、宗教儀式和民俗慶典;三樓展區展示澳門如今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特色。

在二樓,一張中國人的結婚證書上畫著丘比特的形象,一套葡萄牙人的結婚禮服上融入了旗袍的設計,土生葡人的餐桌上更是有諸多中國式烹飪的印記……

「這裡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澳門市民捐贈的。在這些物件中,能看到澳門人日常生活中眾多中西文化融合的痕跡。」澳門博物館技術員餘智偉介紹說。

澳門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從澳門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線把中國絲綢、茶葉、瓷器等產品輸往全球。博物館近年來舉辦多個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展覽,比如以「中國風」為題展現當年傳教士如何將中國的技術、文化、產品帶回歐洲,掀起東方時尚熱潮。

引入國內外頂級展覽

海上絲綢之路也是澳門藝術博物館關注過的重要主題。這座回歸前夕建成的博物館曾舉辦故宮文物大展——「星槎萬裡——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整整三層空間全部用於展覽故宮精品文物,讓觀眾領略中國與世界交流的壯闊歷史。

「澳門藝博館和故宮博物院以及內地各大博物館不斷深化合作、持續深入推介中國文化。特別是我們和故宮博物院的合作,已經成為澳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事之一。」藝術博物館展覽策劃盧大成如此總結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藝博館的發展。

澳門藝術博物館和故宮的合作已持續20年,每年都會舉辦一個不同主題的故宮文物特展,也經常和大英博物館等歐洲博物館合作辦展。去年4月舉辦的「義大利文藝復興素描展」把42位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52件珍貴素描作品帶到了澳門。

「把中國和西方的頂級展覽帶到澳門,除了讓市民能有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我們也是希望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感受澳門的這種多元文化氛圍和特質。」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表示,澳門藝博館已經成為文青遊客的「打卡」勝地。

澳門半島的最南端,是16世紀葡萄牙人最初踏上澳門的地方。在這裡,緊挨著著名景點媽閣廟的是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海事博物館。展館猶如一艘揚帆的三桅帆船,館內展示中國、葡萄牙的海事活動歷史,也記錄著400多年前兩種文化最初相遇的歷史。

同在半島南端,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1號由昔日政府船塢機械室「活化」為藝術中心。工業風的空間內,正在展示內地當代青年藝術家的26件作品,包括空間繪畫裝置、互動影像裝置、攝影、雕塑等大型創作,展現中國當代藝術美學特色。

「在澳門參觀博物館的最大感受是,古今中外各種元素在澳門這小小的萬花筒裡,能組合出各種風景。」來自北京的遊客蔣女士說。在她的文博之旅中,還列著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鄭家大屋、聖若瑟修院藏珍館等。

印刻澳門成長足跡

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基本法紀念館等博物館,共同記錄著澳門回歸祖國這一歷史盛事,講述著「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故事。

福建的壽山石雕「春滿大地」、遼寧的岫玉雕刻「團圓」、四川的蜀繡屏風「九寨溝大熊貓圖」……與澳門藝博館相鄰的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在去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幾乎每天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盧大成說,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這座面積不大但特色鮮明的展館成為澳門最吸引遊客特別是內地遊客的熱門景點之一。「幾乎每一個來到這裡的內地遊客,都希望找到自己家鄉贈送給澳門的回歸賀禮,並和它們合影留念。」據介紹,以往每年陳列館的遊客量保持在20萬人次左右,去年猛增到了70萬人次。

澳門基本法紀念館於2013年設立,館內設有多個展區,分為前言、澳門歲月回眸、「一國兩制」的方針、制定和落實基本法、基本法的成就和推廣等,全方位介紹基本法及其對澳門的影響。

澳門各所學校、社團經常組織參觀活動,了解基本法的背景和內容。「現在,澳門居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進步,這都有賴基本法的實施……愛澳的人,首先要了解基本法,它是澳門人的傳家之寶,必須得看看它的威力。」澳門東南學校學生陳美琪在參觀後這樣描述她的感想。

(據新華社澳門電)

相關焦點

  • 澳門17家博物館舉辦嘉年華展現氹仔別樣風情
    新華社澳門5月13日電(記者郭鑫)「炮竹匙扣、氹仔回憶」速寫,以龍環葡韻溼地為主的觀鳥活動,講解氹仔街道歷史及其演變的趣味導賞,賽車競速、消防安全、水上飛機模型賽等攤位遊戲……  為響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澳門17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文博界年度盛事——「2018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嘉年華」13日在澳門氹仔龍環葡韻開幕。
  • 澳門的博物館
    澳門的博物館   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地的澳門,具有眾多風格獨特的博物館。目前的博物館有澳門博物館、宗教藝術博物館、海事博物館、賽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住宅博物館、郵電博物館、牌坊博物館、澳門歷史博物館、植物博物館、澳門歷史及建築藝術博物館等。   澳門博物館:是澳門現有博物館中最大、最新的,位於澳門市中心的古蹟大炮臺內,上下共三層,總面積2800平方米,館內收存了3000多件展品和文物。
  • 澳門遊——感受傳統與現代結合魅力|澳門博物館|大三巴|大炮臺...
    ,也是很有趣的一種體驗  D1:威尼斯人澳門teamLab超自然空間  D2:大三巴—澳門博物館—銀河酒店鑽石大堂  D3:澳門巴黎人—澳門自然科學博物館—廣州  從廣州到澳門乘坐廣珠城軌頗為方便,從廣州出發,大約一小時就能從廣州來到珠海拱北口岸。
  • 【澳門博物館】在海事博物館,遇見400年前的澳門
    緊挨著媽閣廟不到100米處,有一座海事博物館,則少有人知。澳門回歸前政府高官均是葡國人,其中有一位曾任澳門海事署(即現在的「海事及水務局」)署長的海軍少將,喜愛收藏航海及相關物品。1919年,他在辦公大樓裡專闢房間展示收藏,這就是澳門海事博物館的前身。1986年,當時的海事署署長蘇勵治海軍中校提出建海事博物館的設想,並選中了媽閣廟前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物。
  • 走進澳門博物館
    澳門地方雖少,卻有不少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也已成為澳門的旅遊景點,豐富澳門的旅遊資源。澳門博物館1998年4月開幕的澳門博物館是目前最新的博物館,位於大炮臺,總造價1.3億元。大賽車博物館為了紀念澳門格蘭披士賽車40周年,澳門政府旅遊司興建了一座有關這項賽事的博物館,並於1993年揭幕,即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新口岸旅遊活動中心,場內展出了許多與格蘭披士賽事有關的照片、說明文章、獎項、有紀念價值的物品、舊款賽車及著名車手曾使用的戰車等。
  • 北方山村這個時節的樹木,濃墨線條勾勒形成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你看,雖說這些樹木不像南方的樹木已經五彩繽紛,但這濃墨線條勾勒形成一道別樣的風景線!濃墨重彩,線條清晰,貌似體現著國畫的用線精髓、線條之美!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家鄉在我們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位置,以至於我們看到家鄉的一切都是美的,包括一草一木!冬季山上的樹木是蕭條的,卻不失一種藝術的氣息!大山和樹木的搭配,畫中樹,意境千年!
  • 澳門紙醉金迷之外 別樣藝術視角
    其中,一些專注收集藝術藏品的酒店活脫脫成為一座開放式的博物館,不論是否充當住客,都可以藝術愛好者的身份,免費遊賞一番。    這一次,借著鑑賞新酒店藝術藏品之機,不妨順便在澳門這座彈丸之城,尋跡隱藏於大街小巷的藝術宮殿。
  • 讓出遊的「你」,成為這座城的別樣風景線
    近日,涼爽的天氣遇上部分景區的免費助力,讓許多景區迎來旅遊新高峰,市民遊客紛紛打卡,為城市文旅增添了一道道別樣風景線。出遊旅行,遵守景區規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正面引導孩子,做城市最美風景線。賞的是風光,享的是生活「美景需要大家維護,從自己做起,守護美好。」
  • 典當行:澳門別樣的風景
    在以博彩業為支柱產業的澳門,典當行與賭客就這樣相生相利著。  因此在賭客密集的博彩場所附近,典當行大量聚生。其分布之密集有人用「林立」來形容。有人說,澳門是當前世上典當行最多的城市。在澳門,典當行絕對是這座城市除賭場之外的另一道別樣風景。  與24小時營業的博彩場所一樣,典當行終年無休。
  • 澳門博物館周 免費開放八大博物館
    澳門將5月18日至24日定名為澳門博物館周,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澳門8所由政府管理的博物館,澳門博物館、海事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消防局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土地暨自然博物館、仔海邊馬路充滿歐陸風情的葡式住宅群免費開放,政府社會文化司還向參觀者推出博物館「護照」,持「護照」可在博物館周內免費參觀
  • 穿過歲月觸摸歷史:深度體驗別樣澳門
    穿過歲月觸摸歷史:深度體驗別樣澳門 原標題: 澳門——聽到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它的認識都是固化而單調的。幸而有這次澳門行,4天裡穿過澳門的大街小巷,透過歲月觸摸歷史,那點點滴滴的感觸匯聚成了對它的別樣感受,才發現,澳門值得用眼、用心去體會。
  • 澳門博物館之旅 十大不可錯過的博物館
    【環球網綜合報導】澳門,不只是滿足你視覺需求的旅遊城市,更是葡萄牙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完美契合處。為了一探澳門的美,我們需要深入它的文化遺產、文化中心——博物館!從可學到中國深厚茶文化的茶室到蘊含澳門悠久海事歷史的海事博物館,這裡眾多的博物館一定能夠滿足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澳門博物館之旅,八大不可錯過的博物館
    澳門,不只是滿足你視覺需求的旅遊城市,更是葡萄牙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完美契合之地。為了一探澳門的美,我們需要深入它的文化中心——博物館!
  • 四川一大學校園五彩音符道路 成別樣風景線(圖)
    伴隨著連日來的綿綿細雨,打著雨傘經過的學子和五顏六色的卡通圖案構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據了解,這些萌萌噠的圖案是該校2013級景觀雕塑1班學生莊婭等7人共同完成的。七個同學都是利用課餘時間,每天晚上去畫2-3個小時。老師朱君如表示,從創意到繪畫,都是學生自主完成的,作品也是學生學以致用的表現,不但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還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 追逐澳門(十):博物館的訴說
    >由於澳門博物館位於澳門本島的市中心,緊鄰大三巴古蹟和古炮臺,許多遊客都將這三處作為一個景點,欣欣然一併拿下。但難得的是,澳門博物館是許多澳門本地居民也喜歡常來看看的「像家一樣的博物館」。澳門博物館這種強大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於其低廉的票價(成人15澳門元,而兒童、學生及長者則只需要8澳門元),更重要的是澳門博物館在「親民感」和「珍藏歷史」的基調上的絕佳把握。作為一個新型的綜合博物館,這裡的互動理念極具設計感,每一層主題理念各不相同,但都給人娓娓道來的細緻與生動。
  • 中西薈萃的澳門博物館(圖)
    澳門現有各色博物館13座,涵蓋古今中外多個領域,分門別類展示澳門的精彩多元文化。遊客可從不同角度深入認識這個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東西文化交匯之地。  坐落在媽閣廟一旁的海事博物館是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遠遠望去,博物館就像一艘揚著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媽閣廟前。館內展示了澳門歷史與大海之間的密切聯繫,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歷史。
  • 澳門博物館多元夜遊活動
    澳門文化局將於2020年10月24日(星期六)下午4時至晚上9時在澳門博物館舉辦「2020博物館之夜——玩轉澳門博物館」,活動豐富多彩,包括攤位遊戲、工作坊、夜間導賞和書籍售賣攤位等,費用全免,歡迎公眾報名參與。
  • 李克強參觀澳門博物館
    10月11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陪同下,在澳門視察。圖為李克強來到澳門博物館參觀並與遊客合影。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發布時間:2016-10-12 11:07:46 【編輯:翟璐】 李克強參觀澳門博物館
  • 對話王蘇寧:透過博物館「讀」澳門
    人民日報社澳門分社社長王蘇寧,在澳門工作期間,採訪了其中絕大部分,並於澳門回歸20周年節點集結成冊。近日,王蘇寧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分享獨具特色的澳門文化,讓網友通過博物館了解不一樣的澳門。【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在這裡,遇見不一樣的澳門 強國論壇:《博物攬勝——澳門博物館掃描》一書,匯集了您在澳門工作期間採寫的關於澳門博物館的系列報導。為何選取博物館為切入點和主題?
  • 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百年澳門老鋪掠影(組圖)
    澳門最古老的中藥鋪-同福堂藥材發行原標題: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百年澳門老鋪掠影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豔清):澳門藝術博物館目前正在展出《澳門老鋪-舊商號掠影》,展出以澳門舊商號為拍攝對象的照片四十五幀。展期將持續至今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