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函件莫成「慢遞」-函件,郵局,平信,寄出,郵戳,閔行,服務行業...

2020-12-13 東方網

  最近,家住嘉定區塔城東路的查先生向媒體反映,他2月初收到一封從閔行寄出的平信,一看郵戳,這份信1月中旬就寄出了,收這封信足足用了近半個月。查老伯還說,此前他還收到過另一封市內平信,去年12月2日從楊浦區寄出,也經過12天才到達嘉定,郵局的這種效率讓他不能理解。

  時下,民間對郵局寄信越來越慢的抱怨頗多。湖南岳陽市區的一名職工,去年5月10日發了一信去長沙,對方告知5月18日才收到,此信在路上走了整整8天。長沙朋友告訴他,說也給他寫了一信,5月14日發出,可5月21日卻還沒收到,又是整整7天了,明後天又是周末休息,將更是收不到信了。這位職工說,過去寫封信從嶽陽寄長沙最多3-4天,如今卻要8-9天才收到。現在交通更發達了,鐵路還提速了,倒是越來越慢了,郵政部門的人到底都幹什麼去了?郵政部門這樣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態度能行嗎?是什麼原因哦?難怪大家對他們越來越不信任了。

  郵局函件的速度越來越慢,變成「慢遞」,看來與函件數量減少有關。由於網絡的發展,人們的信息交流越來多越多的運用手機電腦等現代工具,書信往來相對在減少,郵局在對函件的服務熱情與用力上均有所減弱。然而,這樣做是不確當的。郵局作為國家的重要公共服務事業,寄送函件服務是其重要職責,任何時候都應當按照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要求,做好服務的。過去那些窮鄉僻壤,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經常來往出沒的,就是郵遞員,他們往往為了及時送達一封信而冒風頂雨、爬山越嶺,成為村民熱愛的知心人。如今怎麼可以因為函件少了些,就漫不經心,玩忽職守,放慢應有的投遞速度呢?

  何況,函件服務是個永遠不會消失的市場。儘管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在信息交流上「手機電腦速登場」,但書信有其不可代替的「翰墨香」,並不會消失。而且,除了私人書信外,商業函件較過去卻是空前增多。一些經營好的郵政局所,採取大力發展廣告類商函、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等措施,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取得明顯的成效。函件業務是郵政最重要的業務,郵局只有做好它的責任,沒有漫不經心、任其下滑的權利。近來一些郵政局所先後改建了營業場所,紛紛擴大了郵政銀行的空間,縮小了函件服務的空間,人力也多投入到存儲那一頭,顯然是更加重視金融業務了。這也許更便於攝取利潤,郵局自然也可以做一些金融業務,不過,從社會分工來說,金融業務更是銀行的天職,郵局的基礎業務則是做好函件業務,它是郵局生存的基礎價值,不可輕重顛倒。

  郵局應當高度重視民眾對郵件太慢的抱怨。服務行業的生命線在服務,要以優質服務求效益、求生存、求發展。民謠說:郵局不努力,成就了順豐。通訊不努力,成就了微信。你不做,別人會來做。這需要大力增強服務意識,改進疲疲沓沓、馬虎草率的作風。嘉定查老伯還說,今年2月8日,他收到了那份從閔行寄出的平信,信封背面收件郵局所蓋的郵戳,時間竟是2018年3月34日。2月份怎麼有3月份的郵戳,並且日期是不可能出現的34日,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這種漫不經心的不負責任作風,也正是使一些郵局淪為「慢遞郵局」的重要原因。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老伯連寄3封平信無一收到 郵局:平信、明信片無追蹤條件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日前,80多歲的讀者王老伯反映,自己接連寄出3封平信,但對方卻無一收到,「信丟了,郵票錢打水漂了,郵局卻說不會賠償。」無獨有偶,市民陳小姐在春節前寄給朋友一張明信片,眼下清明都過了,對方也仍未收到。   郵政公司客服熱線表示,平信、明信片不具備查詢條件,重要信件最好通過掛號信等方式郵寄。
  • 寄一封跨越時空的信 「慢遞」郵局挖掘商機
    在北京的創意市集,有間叫做「慢遞郵局」的小店,人們可以將信件在此存放一段時間,在指定的未來一個時間,慢遞郵局再將信件寄到收信人的手中。開業至今,他們已經收到了上萬封信件。  「如果有機會給未來的自己或朋友寫信,你想說些什麼」,許多遊客都被郵局小黑板上的字吸引了。
  • 各條火車線路上的郵局
    其中就有兩位德國集郵家HerbertSander和KlausDetering更將這段郵史整理成書,出版了《山東鐵路和它的郵戳》一書,詳細探討了膠濟鐵路郵史中的每一個細節。尤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兩位專家竭盡所能收集了相關的歷史實物進行佐證,讓這段實證歷史研究變得生動、有趣,其中多項物品具有唯一性,可謂真正的郵史與歷史的結合。
  • 「慢遞郵局」幫你寄信給未來
    記者從省城多家跑腿公司獲悉,如今跑腿公司業務五花八門,從替人排隊、出差,到生日助興、蝸牛慢遞等等應有盡有。  慢遞郵局寄封信要十年  在日常生活中,寄信人寄出一封信,當然希望收信人越早收到越好。但合肥卻有這樣一家跑腿公司,推出了「蝸牛慢遞郵局」業務,幫你寄出一封信,收信人最快要十年後或者更久後才能收到。
  • 主題郵局,獨特的「郵政綠」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著名的神山岡仁波齊峰腳下,一家以神山聖湖為主題的郵局頗受遊客歡迎。該郵局配置了集郵、函件文創產品、西藏特色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專櫃,為廣大遊客提供「特色銷售+寄遞」「旅遊紀念品+郵戳」等特色服務。圖為遊客在投遞明信片。
  • 中國太空郵局開通 寄信至太空或將實現[組圖]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決定,自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對接之日起開通中國郵政太空郵局,作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直屬郵局,啟用營業日戳及太空郵件專用郵籤、郵袋,開展函件寄遞及集郵業務。中國郵政太空郵局郵政編碼是901001,首任局長是航天英雄楊利偉。  太空郵局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管理的直屬郵局,具體運營由北京市郵政公司負責。
  • 湖南大學生辦「慢遞郵局」 可給未來的自己寄封信
    湘潭大學生創業園的鐘虎、陳萌創辦 「慢遞郵局」專門承接此類業務,他們說: 「人們可以把對未來的願景寫在特製的信紙、卡片上,按約定的時間寄給指定的人。」  靈感源於兒時  24歲的鐘虎和22歲的陳萌都是大學生,懷揣著共同的創業理想——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尋找一種浪漫而理性的「慢」,從而發掘商機。
  • 函件業務概述_郵政業務_濟南大眾網_大眾網
    一、函件業務種類  《根據國內郵件處理規則》函件可以根據其具有的不同的內件性質、處理手續、賠償責任、寄遞區域等,分成不同的種類:  1.按內件性質,可分為信函、明信片、郵簡、印刷品和盲人讀物。  2.按處理手續,可分為平常函件和給據函件。
  • 在南昌這家特別的郵局,可以寫封信給未來的自己……
    最近一次收到信又是什麼時候?在南昌的某個不出名的小街角,有一家特別的郵局不僅可以交筆友、懷念前任,還可以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位於青山湖區紅衫倩影文化傳媒工作室(南昌潮資訊傳媒小店)旗下的這家網絡小郵局,三年前就存在了,只是知道的人不多。它就像查令十字街84號的存在一樣,那般神秘、有趣。
  • 龍應臺收到大陸來信,大讚兩岸郵局
    信來自安徽黟縣,郵戳是2018年10月19日。 然而這封虛無縹緲寄往「屏東潮州東港溪畔河流」的信,安徽的某個郵局還是認真地把它寄到了臺灣。這封信離開了安徽以後,是不是得先送到北京、上海或廣州呢?「離開了彼岸,一定先送到了臺北或高雄,然後臺北或高雄的郵務人員再把信發到屏東潮州。」
  • 西藏神山聖湖主題郵局開業
    新華社拉薩5月29日電(記者 張京品)記者29日從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政府了解到,一家以神山聖湖為主題的郵局近日在普蘭縣揭牌開業,將為廣大旅遊愛好者提供特色旅遊紀念品等服務。神山聖湖主題郵局位於著名的神山岡仁波齊腳下,投資約80萬元,距離普蘭縣城約120公裡。該郵局配置了集郵、函件文創產品、西藏特色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專櫃,為廣大旅遊愛好者提供「特色銷售+寄遞」「旅遊紀念品+郵戳」等特色服務。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被佛教、印度教等視為「神山之王」。
  • 中國已有各類主題郵局近700家 打造獨特「郵政綠」
    該郵局配置了集郵、函件文創產品、西藏特色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專櫃,為廣大遊客提供「特色銷售+寄遞」「旅遊紀念品+郵戳」等特色服務。圖為遊客在投遞明信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寄信少了、匯款少了、發快遞不用出門,去郵局辦理業務的人近年來減少了很多。然而,隨著各種形式的主題郵局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郵局濃濃的文化味兒正吸引著不少人前來「打卡」。
  • 北師大開學推「青春郵局」 慢遞明信片給未來自己
    北師大開學推「青春郵局」 慢遞明信片給未來自己   學校將給張麗莉制定特殊培養方案  昨日的報到現場,北師大京師廣場專門開設了一家「青春郵局」,鼓勵新生填寫明信片慢遞給未來的自己,並準備了十餘枚刻有北師大校訓、校徽的特色郵戳。  一名剛入學的物理系碩士研究生寫道:希望未來3年自己在北師大過得愉快,不要後悔。
  • 在福州百年鼓嶺郵局蓋一個老郵戳、寄出一封信
    郵局外雕塑  7月酷暑,鼓嶺又迎來了一年一度遊客高峰。百年鼓嶺郵局在2017年秋季經過重新景觀改造提升後,迎來了第一個夏季。這所關閉了64年的鼓嶺鼓嶺郵局於2012年9月按原址重建後重新開放,成為鼓嶺的重要景點,全年接待遊客。  據了解,鼓嶺郵局又稱鼓嶺夏季郵局,開辦於1902年6月,只在夏季開放,是中國存續時間最長的夏季郵局。從福建省檔案館館藏的原始檔案和實物看,每年開辦的時間為端午節前後,關閉歇業的時間為中秋節前後,41年間無一例外。
  • 無錫一中學校內建彩虹郵局 學生當郵遞員收發信
    無錫一中學校內建彩虹郵局 學生當郵遞員收發信     圖為僑誼中學彩虹郵局的值班「局長」在為同學們寄出的明信片敲郵戳。
  • 去這幾座獨特的郵局,寄出特別的明信片,作為你旅行的紀念
    這樣的旅行總是少了幾分傳統旅行中的韻味,因為人們不會再去到郵局,只為了尋找象徵這個目的地的那個郵戳。而在以前人們的旅行,大多時候都會去到郵局裡去,給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親人寄當地明信片,這個寄託著喜悅的明信片,就會到達城市甚至是地球的另一端,所以想帶你去尋找那些有趣的郵局。
  • 現在寄「平信」,投遞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不少網友反映,春節過後,「快遞」變成了「慢遞」……文章還分析了員工春節後辭職、改行送外賣的緣由,還預報了快遞公司準備「增加獎勵項目留人」。讀這則新聞,我想起了寄收信件的感受。承蒙有的報刊不棄,向我約稿,拙文發表,責編便告知「樣刊(報)寄出,注意查收」。不過,我經常「查」而無「收」。
  • 我在大清郵局寄出了一張明信片,跨越百年的記憶
    旅行中購買明信片是很多旅行愛好者的選擇,我也不例外,這些明信片一方面是因為有紀念意義,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那個只有在郵局才能蓋上的郵戳。經常會見到有人帶著一幅地圖走到一座城市就蓋上屬於一座城市的郵戳,郵寄明信片同樣屬於這種其中的一個,大家的目的都非常明確,只是想要證明我曾經來過這裡,並留下了記憶。上海是一座古老又現代化的都市,在這裡可以體驗到一線城市的繁華,也可以找到小鎮的寧靜。
  • 我在大清郵局寄出了一張明信片,跨越百年的記憶
    旅行中購買明信片是很多旅行愛好者的選擇,我也不例外,這些明信片一方面是因為有紀念意義,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那個只有在郵局才能蓋上的郵戳經常會見到有人帶著一幅地圖走到一座城市就蓋上屬於一座城市的郵戳,郵寄明信片同樣屬於這種其中的一個,大家的目的都非常明確,只是想要證明我曾經來過這裡,並留下了記憶。
  • 一封掛號信在合肥投遞10次失敗 郵政熱線:普通掛號信不上樓不電話...
    郵政「11185」熱線客服人員回應,明文規定平信和普通掛號信不上樓不電話通知。掛號信投遞10次都失敗 收信人沒接到任何通知近期一檔明星讀信欄目《見字如面》火了,不少人為昔日依靠書信交流時的「慢」、「真」所感動,不少人重提鋼筆,想為親友寄出一封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