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桑河一個了不起的美麗村莊

2020-09-12 作家張延兵


單縣桑河村


單縣桑河——我美麗的家鄉

(張延兵)

今天,我的微信收到了老家鄰居弟弟翠同發來的《桑河村志》電子版樣稿,說實話,心裡是十分激動的。

我打開文件,在手機上簡單的看了一會,感覺閱讀不方便,就下載到電腦桌面上,然後列印了一份《桑河村志》。

桑河村有我童年的印記,有我在學校朗朗的讀書聲。有我下田勞動的身影,有我上樹掏鳥蛋,下河摸魚戲水的場面。

《桑河村志》裡這樣描述桑河村地理位置,「桑河村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單縣東部,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單縣李田樓鎮。西距縣城12公裡,南距李田樓鎮政府駐地3公裡。東、東南與朱黃莊、張王莊相連,南與馬溜接壤,西南與丁莊、魏牌坊毗鄰。西北1公裡到陳蠻莊,正北緊挨著安莊和馬草廟,東北與柴莊、謝樓、扈莊為鄰」


桑河村位置


以上提到的村莊名字,我特別熟悉。記得小時候,公社有電影放映隊,輪流給每個大隊放電影。人民公社時期,桑和歸屬龍王廟公社面管轄。桑河與馬溜、西南、丁莊、魏牌坊、朱黃莊、張王莊同屬於龍王廟公社管轄。陳蠻莊、安莊、馬草廟歸屬徐寨公社管轄。柴莊、謝樓、扈莊歸屬時樓公社管轄。

現在,這些村莊全部劃歸為李田樓鎮管轄。另外,安莊、柴莊、馬草廟、謝樓因建設煤礦全部動遷到李樓樓新村。

桑河村地處魯西南黃河衝積平原,村子四周都是農田,按照現在衛星圖提供的照片看,桑河村布局呈風車形狀。

我只知道桑河村子是個大村子。村子東西南北長寬具體有多少米我還真的不知道。今天看了《桑河村志》我才知道桑河村東西長730米,南北寬350米。整個村域面積是3000多畝土地,南北的寬度是1800米。其中耕地是1973畝,村莊佔地500多畝。桑河村前有一條河流,名曰惠河,通往微山湖。

桑河村歷史悠久,《桑河村志》顯示「早在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居住、勞動、繁衍生息。到了元末明初,由於戰亂,村民幾乎盡絕,村莊處於荒蕪狀態。」

桑河原名桑家河。據說在明朝初期,桑氏先祖從山西遷入,在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生產勞動。到了民國時期,從外地遷入的姓氏村民逐漸增多。新中國成立後,桑河的姓氏已經增加到了十多個,分別有桑、馬、李、張、賀、蘇、吳、來、趙、時、劉、程、朱、葉等。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桑河村有1500多人,八個生產隊。村裡孩子多,桑河設立村小學,小學是土牆瓦房,五年制,每個年級一個班,每個班級大約三十多人。村裡的教師只有兩個是公辦的,其餘的都是民辦的,這些民辦教師,在幾十年後全部轉為正式教師。桑河小學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在選擇校址時,徵求大家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村小學應該建在村子中間,方便孩子上學。參照大家的建議,於是,桑河大隊村幹部在村子中部建起了12間小瓦土牆的房屋作學校,從此,桑河小學有了固定的地方。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校舍換成磚瓦房。到了2010年夏,學校關閉,桑河小學停辦。

記得小時候,我們除了上學外,就是聚集在學校操場上看電影,看戲、籃球比賽等。

《桑河村志》這樣描述村裡教育情況「 桑河村小學教育,有私塾和小學兩種形式。私塾活興盛於封建社會,到1940年結束。現代小學(包括清末、民國時期的學堂和共產黨政府興辦的小學),從1903年開始興辦,到2010年關閉,走過107年的光輝歷程。清末至民國時期,在桑河執教過私塾的先生有馬止庫、馬懷璽、馬衍學、馬宜良等。抗日戰爭以及解放後,桑河村教師有孟紀司、桑世勳、桑世叢、馬德法、馬衍豹、馬方貴、馬宜儉、桑世立、馬德照、孟憲啟、程運美、桑守文、馬德固、馬德超。」

在這些老師中,其中桑守文、馬德超、馬德法、馬方貴是我的小學老師。另外,還有桑洪英老師,不知道為什麼,《桑河村志》裡沒有記載。段老師是公辦老師,魏大莊人,在桑河小學擔任過多年的校長,《桑河村志》裡也沒有記載。這可能是樣稿,也許作者在正式出版前就能補上。

馬德金是桑河村的第一位本科大學生,是桑河人的驕傲。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桑河村每年都會有人考入大學。

村子裡有兩名「赤腳醫生」,分別是桑守儉、馬宜恩、楊玉美。我記得還有一個負責打針的衛生員叫馬翠雲,曾來我家,給我患病的老母親打過針。《桑河村志》裡在衛生一欄裡沒有看到她的名字。馬翠雲嗓子好,能歌善舞。桑河村曾舉辦過劇團,多次外出演出。其中演出的豫劇《朝陽溝》最受歡迎。馬翠雲在《朝陽溝》裡飾演銀環,唱腔極好,在當時成了名人。


當時,和馬翠雲在一個劇團的還有李月霞 、桑福啟、 馬方貴 、馬德寬、 馬德法、桑世龍、 李存良、 馬衍皊 、桑蘭榮、 蘇劉雲、馬秀雨、 蘇鳳蘭、 馬翠雲、 孟現成、 孟愛梅。李月霞是我的鄰居,按照鄰居之間輩份,他是我的叔輩。在家時,我只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是怎麼個寫法,今天看到《桑河村志》,才知道他的名字是「李月霞」這三個字。不知道六爺和六奶為是給他起了一個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鄰居,如果不知根知底,僅名字外人真的認為「李月霞」就是一個女士。

「赤腳醫生」馬宜恩是我的本村鄰居大叔,和我的父親關係很好。人善良,熱情,在衛生室負責打針。後來衛生室解散後,他到公社畜牧站參加學習,負責全村的畜禽衛生防疫工作。我家飼養的豬、羊如果有病了,都是他過來負責打針防疫的。後來,馬宜恩大叔在粉碎麵粉時,出了事故,一隻手被鋸掉,令人惋惜。

在桑河村南,有一座四孔的磚橋,這座橋建於1966年,距今有50多年歷史。桑河建國後更名為惠河,這條河流是光緒年間新開挖的。小時候,我在這條河流裡遊泳,摸魚,好不快活。

其實,惠河不是桑河村的第一條河流,在桑河的村西,曾有一條桑家河河道,這裡還是運輸碼頭,清朝時因黃河發大水被泥沙淤平了。20世紀50年代初興小社時,桑姓人家曾挖出石頭墊房基。50年代末深翻土地時,村民從地下挖出過船上的桅杆。

在此感謝《桑河村志》作者馬翠禮為書寫桑河村歷史做出的貢獻。

桑河村是一座美麗的村莊。從1984年參軍離開家鄉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我雖身在外地,但心繫家鄉。家鄉有我的父老鄉親,有我兒時的好夥伴,有養育我的土地,有我熟悉的一草一木。最近一段時間,有了想回家鄉看看的想法,大約在「十一」期間,我很有可能回家鄉與家鄉的父老鄉親歡聚。


相關焦點

  • 漫步在17、18世紀的風車村莊,坐船遊覽桑河,參觀木鞋工廠!
    桑斯安斯風車村目前成了很多遊客前來遊玩的景點,遊人們無論是乘坐遊船遊覽桑河,還是漫步在風車村莊內,都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歐洲田園風光。每年春天當鬱金香盛開的時候這裡的景色更為怡人,隨便拍一張都可作為明信片。一般遊客來這裡遊玩的主要目的是參觀這裡的風車。村子裡目前仍然有5座風車還在以傳統方式運作,五座風車中,有三座向遊人開放。這些風車分別用於鋸木、榨油料、磨染料、磨芥末粉和排水。
  • 單縣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
    日期:[2019年09月06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1] 單縣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 本報訊 (記者 王富剛 通訊員 謝麗)日前,記者在單縣郭村鎮大韓莊村韓鳳蘭家看到,庭院乾淨整潔,盛開的金達萊和吊籃、幸福樹等花草把整個院子裝飾得分外溫馨,屋內家具家電擺放有序,她拿出鎮裡頒發的「美麗庭院」獎牌給記者看,臉上充滿了喜悅之情。
  • 單縣郭村鎮:全面打造新亮點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大眾網菏澤7月14日訊(記者帥猛)新修道路4.5公裡,鋪設下水道3200米,新安裝路燈240盞,修復院牆450米,粉刷牆壁16萬平米,製作牆繪1500平米……在單縣郭村鎮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大韓莊行政村
  • 紅色記憶 崢嶸歲月,單縣朱集紅色旅遊再出發!
    、李貞乾故居、肖明故居、張子敬故居、左守善故居、魏欽公故居等,張寨這個當時僅有100戶人家,400餘人的村莊,到了1939年有40餘人入了黨,全家參加革命的有5家,解放前參加革命的達47人,有10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 單縣縣委書記穆傑:為民創森 讓百姓感受生活的美好
    11月22日下午,菏澤市創森觀摩團現場觀摩了單縣郭村鎮路域綠化、大韓莊村鎮綠化、環城生態林建設等創森現場。通過聽取工作匯報和實地查看,市創森指揮部副指揮長、市政府副市長侯婕對單縣創森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單縣在創森工作中有哪些有益經驗和做法?
  • 單縣:從「自家美」到「村村美」
    日前,單縣楊樓鎮蘇門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又集合了,大家身穿印著「美麗庭院·美好家園·幸福生活」字樣的圍裙,帶上大小掃帚和撮鬥,巡迴全村各個家庭,檢查評比庭院衛生環境,並沿途清理垃圾,協助行動不便者家庭打掃衛生。「文明富豪」評選引領「家家美」。單縣把楊樓鎮蘇門樓村確定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村,引導志願服務隊伍參與,爭做「美麗」示範戶,引領全體群眾共同創建美麗庭院。
  • 走進法國的美麗村莊小鎮吧
    輝煌的建築、奢華的宮殿和神秘的「下水道」(因《悲慘世界》兒文明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美景)是它美麗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美麗的法國村莊小鎮。呂桑(Lussan)總有那麼一處美得不可方物的美景讓你看到了就忍不住想要駐足欣賞。
  • 單縣楊樓鎮蘇門樓村:志願者助力美麗庭院創建
    單縣楊樓鎮蘇門樓村:志願者助力美麗庭院創建 2020-03-19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富寧這8個村上榜美麗村莊!看看有沒有你家寨子!
    近日 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 《雲南省2019年度美麗村莊初選名單公示》
  • 「雲」遊單縣,穿越歷史與未來
    中國哲學界的鼻祖老子曾長期在此隱居悟道,單縣素有「道德經的搖籃、善文化的發源地」之稱。單縣地鄰孔孟,人文深厚,孕育傳承了德政文化、老子文化、呂后文化、長壽文化,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單縣的千年歷史就像大夢一場,沒有哪一座小城像單縣一樣,歷經風雨洗禮而今愈發煥發出勃勃生機。無論是古運河舉世聞名的繁華絢麗,還是戰爭帶來的歷史積澱,都讓單縣變得更加獨一無二。
  • 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2季
    我們都知道博物館是歷史的直觀呈現,它承載著一個名族的文化血脈,裡面每一件藏品的背後都是一段價值連城的歷史故事。
  • 單縣郭村鎮:打造「五大片區」全面掀起綠色革命高潮
    郭村鎮全面掀起綠色革命活動  大眾網菏澤3月12日訊(記者 帥猛 通訊員 劉厚珉)韓莊村是單縣郭村鎮打造「五大片區」中美麗鄉村綠色村莊片區其中的一個村。在綠色革命的號召下,流轉土地500畝,購買了高產高效的蘋果品種,大力打造採摘觀光旅遊現代農業,建設宜居宜遊的綠色村莊。」  萬莊村幹部孫巧玲對記者介紹,開展綠色革命工作以來,郭村鎮黨委、政府號召全鎮上下不等不靠,迅速行動,黨員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種植的綠化樹木上掛牌標註栽植人的單位和姓名,從栽植到管理實現全程負責,確保栽植質量,提高成活率。
  • 單縣全域旅遊丨冬遊單縣之幵山公園景區
    幵山公園幵山公園位於單縣經濟開發區,以東溝河為依託,南臨舜師路,北靠向陽路,東接園藝路,是展現單縣地域文化和園林景觀的城市亮點之一,也是單縣人民的重要休閒娛樂場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幵山景觀帶運用了現代的造景手法,在突出單縣河燈等地域文化的同時,將環境、景觀、河流進行有機融合,營造出了水藍
  • 國際項目丨柬埔寨桑河水電站主變壓器安裝完成
    柬埔寨桑河水電站首臺主變壓器安裝驗收完成  當地時間9月7日上午,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首臺(1#)主變壓器安裝驗收完成,各項參數指標正常,為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奠定了基礎。  主變安裝工作主要有高壓油氣套管、中低壓瓷套管、導油管及其它附件的安裝、器身真空處理、絕緣油檢驗及注油、整體調試等工作。
  • 單縣最美公園——幵山公園,這裡有單縣古八景之一幵山積雪
    在魯西南著名的羊肉湯之鄉單縣古城的東南有一處美麗的公園幵(jiān)山公園,目前正在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處公園也是單縣城區中風景最美的公園。因為幵山公園的「幵」字比較生僻,很多人都不認識,即使當地人也把它讀作(qian),經常把「幵山公園」寫成「千山公園」,這的確是歷史知識缺乏的一種表現。
  • 尕桑:勒池草原上「最美村支書」
    過了曲麻河大橋,車子緩慢駛進鄉上的小巷中,不一會就看到一座簡陋的一層小房,司機東周瞟了一眼,「到了」。車子一停在門口,便從屋裡出來了一位瘦骨嶙峋、皮膚黝黑的老頭,「確德莫,書記」一行的曲麻河鄉長羅松昂文熟悉地打著招呼,隨後我們被很熱情地請到房子裡去,走進房間映入眼帘的是櫃檯上擺滿的榮譽證書和照片,仔細數了一下光榮譽證書就有18個,真的了不起。
  • 單縣南城街道深入推動重點工作開展
    實地參觀美麗鄉村召開觀摩會議  大眾網菏澤10月21日訊(見習記者 吳超楠)為學習借鑑先進鄉鎮工作經驗,激發乾事創業熱情,進一步開拓視野和打開工作思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10月20日,單縣南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 山東·單縣
    單縣,古稱單父,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因舜帝之師單卷居此而得名,大漢英後呂雉故裡。單縣面積1702平方公裡,轄22個鄉鎮(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浮龍湖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502個行政村。
  • 單縣貧困戶把奶牛牽進「託牛所」
    農村大眾報單縣訊 (通訊員張珂 霍保國)「前兩天鎮上給我們貧困戶開了一個會,說要是想養奶牛的話,有個託管養牛政策。我想了兩天覺得不錯,這不今天我一大早就來了。」8月31日一大早,單縣萊河鎮崔口村村民馬立民就來到鎮扶貧辦。
  • 每一個單縣人的思鄉回憶--單縣吊爐燒餅
    吊爐燒餅,單縣民間傳統麵食,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傳承,至今已有百年多歷史,雖不是山珍海味,卻凝結著許多人的情思與鄉愁。單縣的吊爐燒餅狀圓如月,上部弧狀隆起,通體橙黃油光,晶瑩脂膩,外酥裡軟,餅皮金黃酥脆,裡面柔軟熟透,餅蓋灑滿芝麻,看上去宛如一件做工精巧的藝術品,形色俱佳,給人一種不可抵擋的食慾。 入口香酥鮮嫩,餘香溢口,回味久長。「吊爐燒餅趁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