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磊彬
每當夜幕降臨,白天的喧囂慢慢退去,農科路酒吧街霓虹初上,點燃了夜的繁華。
農科路酒吧街,西起花園路,東到經三路,全長800米。它是2006年鄭州市金水區政府提出並著力打造的特色經濟街之一。
歷經10餘年發展,其由原先的酒吧定位慢慢改變為集餐飲美食、酒吧、咖啡店、娛樂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特色商業街。
下面,記者就帶你看一看,了解這條街上發生的故事……
【街道】
一條白天冷清
晚上燈紅酒綠的街道
農科路酒吧街,白天與晚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場景。
每當夜幕降臨,農科路酒吧街仿佛披上了五彩霞衣,光彩照人。白天乾淨的街道,開始慢慢有私家車停靠。他們要麼是去KTV消遣,要麼是去酒吧品味杯酒人生。有人在此邂逅愛情,有人在此達成商業合作……
來這裡放鬆心情的人,大多不會理解酒吧工作人員的生活狀態。 「我們一般會在晚上7:00開始營業,直到最後一個客人離開。有時下班是凌晨2點,有時是凌晨4點,最晚的到凌晨6點。」一名酒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沿著農科路酒吧街走了幾趟,發現這裡不僅有領袖娛樂廣場、樂界純K等KTV,更有不見不散、溫徹斯特、彎道、薄荷等酒吧,還有巴奴火鍋、柔石小板凳火鍋、重慶鍋巴飲年代火鍋,更有懟串、很久以前等燒烤類的主題餐廳。
樂界純K農科路店店長曹旭也告訴記者,酒吧與娛樂場所一般都是下午或晚上開始營業,因此,這裡的晚上比白天要精彩很多。
就是這樣的一條街,成為音樂人的集聚地,有些歌手在此成名,比如山人樂隊、王珊珊等。
【發展】
和緯一路酒吧一條街
曾有的「恩怨」
關於農科路酒吧街的由來,有很多說法。
據了解,酒吧街概念的提出始於2006年,當時,鄭州市金水區表示要建設特色經濟街,計劃是到2008年,全區基本上建成20條特色經濟街,其中就包括農科路酒吧街。
提起農科路酒吧街,自然會讓人聯想到緯一路酒吧街。
與緯一路酒吧街的自然形成不同,農科路酒吧街在業內看來是投入大、政策好的政府行為。
「緯一路酒吧街沒有專業的演藝吧,沒有氣派的酒吧,但這些農科路酒吧街都有。」一業內人士說,2007年底,農科路酒吧街的開業,帶走了不少緯一路酒吧街的生意,許多酒吧也因此搬到了農科路。
公開資料顯示,金水區對於農科路酒吧街的打造曾分為大型旗艦酒吧區、主題酒吧、複合式酒吧、靜吧和時尚餐飲區5個板塊。
2013年,鄭州市公布5條特色街區,其中,農科路酒吧休閒一條街赫然在列。
【現狀】
KTV、酒吧、燒烤店、火鍋店為主
去農科路看風景,感受酒吧街的燈紅酒綠,是某些都市白領的樂趣。
在一家網絡公司上班的小柯就是其中一位。「那個時候,晚上覺得好無聊,就經常來酒吧玩。直到在這裡遇見了自己的先生。」小柯告訴記者。
小柯家離農科路酒吧街僅幾條街的距離。最近,她帶著自己的5歲兒子來到農科路酒吧街:「這裡的一切好像全變了,有些酒吧已經改頭換面成小吃店了。」
還有人說,農科路已經「墮落」成火鍋街、燒烤街了。的確,在從經三路到花園路的這條短短的街道上,火鍋店、燒烤店林立。
「酒吧就是酒吧,不要什麼店都招進來,那不是魚龍混雜了嘛。」一名去過農科路酒吧街的消費者說。
不過也有人說,這條街儘管沒有成為酒吧街,但搞成了餐飲,也搞活了。
【記憶】
「這裡是80後、90後的記憶,我在這裡等他們」
聽業內人士說,要談鄭州的酒吧,風鈴酒吧的創始人唐紅軍是最有資格的一個,他的風鈴酒吧經營有20餘年了。
記者見到唐紅軍的當晚,他正在和同事們修理門檻。據他講,幹了20餘年酒吧生意的他,把酒吧當做自己的孩子,把大部分時間留在了這裡。
1996年初,緯一路街邊的路燈還不亮,整條街也空蕩蕩的,風鈴酒吧便在這裡開業,從這時起,鄭州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酒吧。
「這幾年酒吧生意不太好做,經營不下去、關門的酒吧不在少數,但風鈴一直堅持著。」唐紅軍說,風鈴酒吧的生意也僅能用還說得過去形容。「畢竟,風鈴酒吧存在20多年了,我是看著有些人從單身到成家,再到他們的孩子慢慢長大……」
「如今,風鈴成了80後、90後的記憶,我能做的就是在這裡等待著他們。」唐紅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