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軍優勢明顯,為何卻在奠邊府戰役結束後,以撤出越南而告終

2021-01-20 見史簡談

1954年5月7日,隨著奠邊府戰役的結束,宣告著法軍在二戰後對越南那前後長達近9年的殖民統治時代結束。

而奠邊府戰役也憑藉著它那可以控制越南西北地區以及寮國北部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從而成為了越南反法帝國主義和封建集團戰爭的關鍵節點。

01法軍優勢明顯

可是,在這場戰役爆發之前,明明法軍的優勢極為明顯,不但擁有著大量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儲備,更是有著壓倒性的空軍優勢。

且由於「奠邊府」,四面環山,從而為奠邊府營造出了一個南北長約18公裡,東西長約6公裡的「盆地地形」。恰好就滿足了法軍搭建機場以及在周圍構建一系列軍事防禦設施的需求。

另外,法軍在對奠邊府的佔領過程中,還曾通過空運等諸多形式在奠邊府部署了上萬的兵力,並在各個據點都架設了電網、配備了一系列的諸如迫擊炮、榴彈炮等重武器設施。

毫無疑問,這樣的一個「奠邊府」,無疑已經成了法軍重重設置的一個「軍事要塞」,形成了一層又一層的火力網,如若法軍不遭遇其他方面的威脅的話,越南一方是很難攻下來的。

如若再憑藉法軍在一戰「凡爾登戰役」之時那悍不畏死以及能夠迅速調集軍需物資的表現。

無疑也都足以表明越南定將會像一戰時期的德國軍隊一樣,最終因為對重武器以及防空武器的缺乏而以失敗而告終。

就好比此前於1952年,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大將率領了三個軍團重重包圍法軍在越南的另外一個重要據點「那產」,旨在切斷越南北部地區的法軍與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法軍集團的聯繫。

可結果卻是以失敗而告終,三個軍團卻沒能攻下僅僅只有兩千餘法軍駐守的那產,而「那產」地區的地形,正好就是如同「奠邊府」一樣的盆地地形。

02越南取得奠邊府戰役勝利

然而,在奠邊府戰役上,卻跟越南攻打那產據點之時的情景截然相反,越南步步緊逼,反觀法軍則是節節敗退,如果不是有著優越的空軍力量,恐怕法軍想安全撤出越南都是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導致越南在「奠邊府戰役」中取得了完全不同於此前攻打「那產」據點之時的結果呢?

究其原因,其實問題主要還是出在了「法軍」自身,因為「固守那產據點」戰役的勝利,讓這些法軍開始驕傲,所以在奠邊府戰役之前,首先就沒有表現出對越南軍隊的重視。

而是想故伎重施,想以「那產戰役」之時的戰術來作為主要的防禦措施,而且由於奠邊府兵力遠超「那產據點」當時的兵力儲備。

03法軍的自大

所以,在部署奠邊府的防禦工事之時,法軍甚至都沒有給火炮陣地挖掩體。掩體的重要作用相信就不用我詳細多說了吧?

畢竟大家如果有常玩遊戲的,特別是一些重現一戰、二戰之時的競技類遊戲,定然是清楚「掩體」對於抵擋敵人炮火進攻的重要作用的。

再者,因為法軍的自大,還讓他們忽略了對越南軍隊情報的搜集,忽略了越南早已在1952年武器裝備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的提升。

非但在火炮口徑上配備了105口徑的火炮,還配備了高射機槍、迫擊炮、反坦克裝備等重型武器配備。

而法軍自身呢,其防禦工事的構建還是基於越南原本的主要火力輸出而設,也就是針對的是75口徑火炮而設的防禦工事。

顯而意見,火力輸出有了大幅度提升的越南軍隊在攻打奠邊府之時,法軍一方的防禦工事也就基本等同於是完全成了無用功,即便能勉強支撐,但也始終是處於被壓制的局面。

04法軍的戰術性失誤

若是按常理來講,一旦法軍發現戰場在火力輸出上處於被壓制局面之時,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要想方設法地找出越南的主攻火炮陣地,然後憑藉優越的空軍優勢對其加以反擊。

可是法軍並沒有,或者說是他根本沒有機會去反擊,畢竟越南已經有了「高射機槍」等防空火力的部署。

而法軍卻由於太過重視奠邊府自身的防禦體系,反而忽略了奠邊府周邊地區的防禦,從而也就使得越南得以憑藉越南叢林那得天獨厚的優勢將火炮藏於其中。

憑藉二戰後法軍的技術手段根本無法實現有效的探測和防禦,以至於法軍自己就當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非但防禦部署沒有起到預期作用,連最後的退路都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麼他還能怎麼辦呢?只能是通過空運來增兵,藉以實現突圍或者返攻,單純的防守已經很難打破越南的進攻攻勢了。

可越南那四萬多人的兵力以及對地形的熟悉,又哪裡是法軍那增兵後也不過兩萬左右兵力所能比得上的,同樣是做了無用功。

反而導致大批的法軍被俘,因增兵而同樣被困在奠邊府的飛行員亦是損失慘重。

【end】(本文系百家號金芒計劃獨家籤約稿件,禁止抄襲轉載!)

相關焦點

  • 李靖敗突厥與奠邊府戰役
    奠邊府戰役中,越南人民軍攻佔法軍指揮部原 典《百戰奇略》進戰篇原文為:凡與敵戰,若審知敵人有可勝之理,則宜速進兵以搗之,無有不勝。法(《左傳·宣公十二年》)曰:「見可則進。」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越南人民軍先後集結4個步兵師(欠1個團)、1個炮兵師及其他部隊共4萬餘人,在以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指揮下,對駐奠邊府侵越法軍發起攻擊。此役,共殲滅法軍1.6萬人,擊落、擊毀飛機62架,俘虜法軍卡斯特裡準將及全部參謀人員。
  • 奠邊府戰役:一個世界帝國退位
    【今年是奠邊府戰役勝利60周年。1946年,奠邊府戰役打響。1954年5月7日,奠邊府法軍司令卡斯特裡率部投降,並從此退出亞洲戰場。本文為奧地利《新聞報》5月4日文章,原題為《「法國的史達林格勒」:世界帝國退位》。】戰友敬佩他的英雄氣概。在二戰中,他曾在義大利戰鬥,現在則是第三次在印度支那作戰。他曾在未麻醉的狀態下挺過手臂截肢。
  • 馬援破羌與奠邊府戰役
    1953年5月,法軍制訂以越南西北部重要交通樞紐奠邊府為基地,在18個月內殲滅越軍主力,奪回戰場主動權的計劃。越軍為粉碎法軍企圖,決定對奠邊府實施戰略進攻。由武元甲任前線總指揮,實際策劃、指揮戰役的是以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12月,越軍先後集結4萬餘兵力,從南、北合圍奠邊府。1954年3月19日至5月7日,經近兩個月激戰,越軍攻克奠邊府,徹底粉碎法軍計劃。
  • 奠定日內瓦停戰基礎的奠邊府大捷,讓法國乃至西方對越南刮目相看
    越法戰爭雙方的最後決戰——奠邊府戰役,是6年抗法以來越南首次組織的大規模陣地戰和攻堅戰,參與的主力是我們熟悉的306師、316師,以及韋國清要求胡志明從後方調來的312師、304師。以及剛剛在我國境內訓練和裝備的第351重炮師。參加奠邊府決戰的越軍總數不過5萬人,而這5個師,包括第320師和第325師,成為日後越美戰爭的主力。
  • 法軍的血肉磨坊,二戰後再次在越南奠邊府恥辱地投降
    奠邊府之戰是法軍在二戰結束後最恥辱之戰,一共損失1.62萬人,法國全國都為之降半旗默哀,宣告中南半島殖民統治結束。佔有裝備優勢的法軍究竟是如何敗在越南人民軍手裡的呢?難道真的是法軍戰鬥力弱雞?今天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團。納瓦爾臨危受命越南在近代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在二戰中又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越共在中南半島領導了總起義,隨後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 越南舉行盛大閱兵式 紀念奠邊府戰役勝利60周年(組圖)
    今年是越南奠邊府戰役勝利60周年。當地時間2014年5月7日上午,越南奠邊府舉行盛大閱兵式及遊行活動。發生在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是越南抗法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據新華網此前報導,當時中國不僅為越南提供物資,還應越方請求派出了顧問團,來培訓越南軍官、指導作戰。參加閱兵式方隊主要以正規軍方隊、女民兵方隊、女兵方隊、特警方隊、及老式軍隊方隊組成。
  • 一位中國籍苗族法國兵奠邊府戰役親歷記
    事後,項朝宗就把他的堂妹嫁給了法軍總甲千章•楊(又稱楊千章,現今越南河江省轄地的普捧苗族人。越南獨立後,法國殖民軍撤出越南,千章•楊隨同移居法國。)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擔心起來,害怕在法軍裡呆不下去,我提心弔膽度日。那年的秋季來臨,我被調離黑硐,來到黃樹皮法軍情報處工作,原因是我懂法語、壯語、漢語、越語,又是本地方的苗族,對法軍來說,是很難得的人才。
  • 黃埔軍校走出的越南大將軍,經歷奠邊府和胡志明戰役,曾指揮攻柬
    他的家境雖然非常貧寒,但黎夫子非常努力地養家,因此成年後的黎仲迅能夠在朱文安高級中學讀書。年輕時他曾前往中國黃埔軍校學習,並曾入當時的國民革命軍服役。1935年至1941年返回法國,在法屬殖民軍中任軍士。1944年加入越盟陣線組織,在河內白梅地區從事兵運工作。越南1945年獨立,在八月革命中,他還是河東省的幹部。抗法時加入了越南人民軍,指揮人民軍抗法。
  • 踩著陣亡者屍體才安全走過雷區:法越戰爭奠邊府之役最殘酷的一幕
    (阮文泰在奠邊府戰役結束後被授予越南人民軍英雄的光榮稱號,他最終犧牲在越南南方戰場)▲越軍機槍手向法軍陣地射擊激戰中一發越軍的炮彈準確地命中了第1連的連部,當場炸死了連長Narby上尉,並且炸傷了另外一個指揮官中尉Roux。到凌晨3時55分,越軍炮兵停止了炮擊加布裡埃爾據點,此時越軍步兵已經深深地楔入了法軍的核心陣地。
  • 奠邊府戰役之第二階段
    25日早上,法軍發現越軍在多米尼克據點外側挖掘的塹壕已經如同一隻怪物的觸角般的延伸到D1和D6高地附近,D6高地已經岌岌可危。朗格萊斯無奈之下只能命令D6守軍越南第5傘兵營2連的部隊撤退,同時試圖以較高的D1和D2高地的火力對D6實施封鎖。
  • 奠邊府大捷的開端戰役,越軍士兵死傷慘重,法軍卻沒能打退越軍
    奠邊府大捷的開端戰役,越軍士兵死傷慘重,法軍卻沒能打退越軍文/無計讀史關於越南戰爭,其實可以算得上是越南人民反抗侵略的戰爭。其中,在這場戰爭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關於奠邊府的戰爭。1 開端法國軍隊在奠邊夫修築了一整條非常堅固的防線和工事,各個據點林立。
  • 解圍奠邊府:陷入絕境的法國人竟要求美國扔原子彈!
    如果我給你兩顆核彈用來解圍奠邊府怎樣?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同法國外交部長喬治·比多的談話 ——1954年4月22日奠邊府的僵局兩人的這番談話看上去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為何美國人會考慮向陷入殖民戰爭泥潭的法軍提供核彈來解圍奠邊府?更進一步說,法國丟掉自己對遠東的殖民帝國對美國會造成什麼影響?這一問題自然要放到冷戰的大背景下來考慮。
  • 三位將軍充當觀察員,65架飛機同時空降:法軍奠邊府大空降
    1953年11月19日,為了策應於第二天開始對奠邊府進行的大規模傘降突擊作戰,法軍秘密向奠邊府附近地區空投了一支由25名精幹的突擊隊員組成的GCMA分隊。作為先導,他們的任務是收集越軍駐軍部隊的情況,隨時和河內保持聯繫,以便使河內的法軍指揮部能夠掌握當地的實時情況變化。不過畢竟這次作戰事關重大,法軍指揮部的將領們不敢把數千傘兵的命運就這麼交付到這些突擊隊員手裡。
  • 「援越抗美55周年專題」奠邊府之行
    奠邊府之行文/6支隊35大隊(鐵13師64團)馬世俠1968年4月6日,我隨大隊政委劉貴武、文化股長祝升庭及翻譯等一行8人,去板林走訪當地地方政府官員。辦完公事已是下午5點鐘。在返回駐地時,有人提議,何不利用這次,順道瞻仰一下奠邊府烈士陵園?建議得到政委的認可。下午5時許,我們的汽車向奠邊府進發。
  • 二戰後,法國為何再次進入越南,9年後又為何退出讓給美國?
    我們都知道越南曾是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但二戰法國戰敗後,日本佔領越南,從此法國勢力退出越南。但二戰日本投降後,法國為何再次進入越南呢?一、重振殖民體系二戰期間,法國是一個悲催的國家,該國被德國閃電滅國,而且還鬧了大笑話。
  • 對越反擊戰的宏大計劃,從寮國打出去,直插越西北,攻克奠邊府
    廣西方向是東線,由許世友司令員、向仲華政委為首的廣州軍區前指指揮,當面之敵是越軍第一軍區所屬部隊,戰場是越南的廣寧省、諒山省和高平省;雲南方向是西線,由楊得志司令員、劉志堅政委為首的昆明軍區前指指揮,當面之敵是越軍第二軍區所屬部隊,戰場是越南的萊州省、黃連山省和河宣省。
  • 越南的紙幣之一:越南國的紙幣
    1945年,二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獨立運動興起,法國不甘心丟掉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於9月23日派兵重新佔領越南南部的西貢。登陸的法軍法國殖民者回來後,尤其是「越南國」成立後,獨立意識已經覺醒的越南人民,就開始了反對殖民統治,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抗爭,這就是持續了7年零6個月的第一次印支戰爭,對陣雙方是北越VS法國(越南國)。
  • 胡志明:擁抱中國的「紅老弟」,擊敗了法國和美國的越南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胡志明:擁抱中國的「紅老弟」,擊敗了法國和美國的越南國父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籤訂《中法新約》。清政府放棄對越南的宗主國權利,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從此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 68年前胡志明步行17天來到廣西求援,中國派出將軍助越南趕走法軍
    為了能更好的援助越南,中越商議在中越邊界發動戰役,以打通中越之間交通線。圖為1950年陳賡將軍在越南太原根據地幫助越南抗法時與越南胡志明及范文同、長徵等人合影。當時越南抗法戰爭正處在相持階段的最艱苦年月,中國派出以陳賡將軍為首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共中央組織邊界戰役,當年7月7日陳賡將軍穿過滇越重崇山峻岭,徒步二十多天在7月25日來到太原省越南根據地。圖為胡志明與陳賡。
  • 中國自行車成越南博物館藏品 幫助其打贏越戰
    在1953年取得的奠邊府大捷,全殲法軍各兵種21個營,斃傷俘法軍1.6萬人,俘虜法軍總指揮及作戰司令部的全部參謀。奠邊府戰役中的被俘法軍,大部分是後期被圍困下主動放下武器投降,當時在越南作戰的法軍,最有戰鬥力的是法國外籍軍團,被殲滅的17個法軍作戰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