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花,可以從春開到冬,四季不敗。打破了「花無百日紅」的傳說。這種花開放時,常常是20-30朵小花聚生為大圓球狀,花團錦簇,極像端午節龍船上的「紅繡球」,又像太上老君煉丹爐煉就的仙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避邪驅魔除病瘟的咒符—龍船花。
龍船花,也叫仙丹花、百日紅、水繡球。為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原產於中國南部地區和馬來西亞。後傳入歐洲各國。植株低矮,花葉秀美,花色豐富,花期較長,每年3-12月均可開花。有紅、橙、黃、白、雙色等。在我國南方露地栽植,適合庭院、賓館、風景區布置,高低錯落,景觀效果極佳,也是重要的盆栽木本花卉。
龍船花的四枚雄蕊正好位於花冠的裂片之間,造型十分奇特,而且數十朵小花密集成傘形花序,分枝越多,花朵也越大。所以每當花朵盛開時,花團錦簇,猶如一個個美麗的繡球一般。
龍船花名字的由來和端午節的龍舟息息相關。端午節最開始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在賽龍舟時,往往會在龍船前部掛上龍船花(現在為絲綢紅繡球)。他們認為龍船花的花瓣十字闢邪,可以避邪驅魔除病瘟,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好運,還可以使龍船贏得好的名次。隨著歷史演變,人們就將這種掛在龍船前面用於避邪的花叫做龍船花。
為什麼又叫仙丹花呢?相傳很久發生了天災,所有人都處於災後的痛苦之中,有位仙女為了拯救人們,決定去太上老君的丹房偷取仙丹。不巧的是,她的行為暴露,老君下令讓別的仙女去把她帶回來。仙女只好逃亡,在她將要被追上時急忙將仙丹撒下了人間,仙丹落到人間就變成了一種花,人們因此受到了仙丹的拯救,獲得了新生,從此不再受到災難的困擾。所以人們就把它稱為仙丹花。
龍船花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辛,有散瘀、止血、調經、降壓、清肝、活血、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高血壓、筋骨折傷、瘡瘍等症。此外,它的根及莖葉亦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