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杭州】花港觀魚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花港觀魚正門

花港觀魚的紅魚池

紅魚池前面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魚為三點水

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蘇堤南段西側。一九六四年二期擴建工程結束,佔地面積達二十公頃。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與雷峰塔、淨慈寺隔蘇堤相望。

紅魚池位於園中部偏南處,是全園遊賞的中心區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島,池上架設曲橋,倚橋欄俯看,數千尾金鱗紅魚結隊往來,潑刺戲水,蔚為壯觀。

花港觀魚地處西湖西南,三面臨水,一面倚山。是一個佔地300餘畝的大型公園。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

南宋時,內侍盧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別墅,稱「盧園」,園內栽花養魚,池水清冽、景物奇秀。以後,盧園荒廢,此景亦衰。

清康熙南巡時,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勒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色,刻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昱�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 乾隆做詩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之語。

花港觀魚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所題,其中的"漁"字,繁體寫法是四點,代表火,乾隆改為三點,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風調雨順,江山穩固太平。

還有種說法:「花港觀魚」四字為清康熙皇帝手跡。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爺」、「善人」之稱。他孫子乾隆爺也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漢字裡,三點為水,四點為火。繁體「魚」字底部的四點,本為火字,魚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見魚死,便將碑文中「魚」字底部的四點改寫成了三點,意在讓魚永遠歡快地生活在水裡,以示皇恩浩蕩,澤被萬物之意。這也給後人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典故。

現在除了這些,你還可以看到孔雀開屏,和平鴿。每次開到孔雀開屏,每一個人都會激動的高喊,孔雀開屏了,快看快看。無論男女老幼,都被孔雀開屏吸引過去,來花港不僅觀魚,還能賞花,更能看到難得一見的孔雀開�。

來源:杭州網 作者:記者 錢煒/文 圖 編輯:李建剛

相關焦點

  •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遊記
    春暖花開,疫情已日趨平穩,杭州連續數日來為零增,屬於低風險地區了,我也就蠢蠢欲動,就去逛逛西湖,看看風景,走著走著就來到了花港觀魚景區。"花港觀魚"為西湖十景之一。據記載,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
  • 花港觀魚
    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花港觀魚位於西湖西南角大麥嶺一帶,因在花家山下而得名。南宋時,內侍盧允升築園於此,花木扶蘇,景物奇秀,稱「盧園」。這裡曲水環繞,其中有花港源自花家山,盧鑿池甃石,引湖水其中。池中清澈見底,畜魚數十種,奇異多姿,時人往觀,魚樂可羨。亭後築高軒、環曲廊、壘山石、闢花徑,洵成湖南絕勝,時人以「六橋春浪暖,漲桃雨、鱖初肥」贊之,成為當時西湖的一大景觀,始稱「花港觀魚」。
  •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遊記
    春暖花開,疫情已日趨平穩,杭州連續數日來為零增,屬於低風險地區了,我也就蠢蠢欲動,就去逛逛西湖,看看風景,走著走著就來到了花港觀魚景區。"花港觀魚"為西湖十景之一。據記載,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
  • 風景名勝,杭州悠久景點,花港觀魚魚嘬花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杭州西湖悠久景點。花港觀魚,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的西南隅,其地名來歷,並非以花得名。據志書記載,在西湖群山之中,南高峰之北,有三峰儼峙,稱三臺山。三臺山東北有大麥嶺和小麥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對花港觀魚這一景名十分欣賞,命杭州地方官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西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建園築亭,鑿池養魚,栽花闢徑,圍以曲廊,並御書「花港觀魚」四字,勒石鐫碑於池畔。乾隆皇帝南巡時,又在此地御題七絕一首:「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曝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經過兩朝皇帝的幾番風雅盛舉,荒蕪數百年的花港觀魚勝景,又經歷了一個鼎盛時期。
  • 花港觀魚,除了觀魚,還能怎麼玩?|遊遍杭州·春
    為了一睹杭州唯一一株「國寶級」綠櫻花的風採,這周選擇了去相對熱鬧的花港觀魚和三潭印月。
  • 花港觀魚
    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花港觀魚位於西湖西南角大麥嶺一帶,因在花家山下而得名。南宋時,內侍盧允升築園於此,花木扶蘇,景物奇秀,稱「盧園」。這裡曲水環繞,其中有花港源自花家山,盧鑿池甃石,引湖水其中。池中清澈見底,畜魚數十種,奇異多姿,時人往觀,魚樂可羨。亭後築高軒、環曲廊、壘山石、闢花徑,洵成湖南絕勝,時人以「六橋春浪暖,漲桃雨、鱖初肥」贊之,成為當時西湖的一大景觀,始稱「花港觀魚」。
  • 遊杭州一起拍風景:花港觀魚的蔣莊,杭州四大名莊,只有這裡免票
    轉眼到了六月,帶著兒子來逛西湖,雖然我在杭州居住20多年了,花港觀魚公園卻是第一次來。反而小孩已經來過幾次了,所以,到了這公園,還是他熟門熟路。以後,我決心把杭州大大小小的風景拍個遍,尤其對小眾風景,以及一些細節,做一個基於深度遊的「遊杭州跟我走」系列。
  • 風景名勝,杭州悠久景點,花港觀魚魚嘬花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杭州西湖悠久景點。花港觀魚,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的西南隅,其地名來歷,並非以花得名。據志書記載,在西湖群山之中,南高峰之北,有三峰儼峙,稱三臺山。三臺山東北有大麥嶺和小麥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對花港觀魚這一景名十分欣賞,命杭州地方官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西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建園築亭,鑿池養魚,栽花闢徑,圍以曲廊,並御書「花港觀魚」四字,勒石鐫碑於池畔。乾隆皇帝南巡時,又在此地御題七絕一首:「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曝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經過兩朝皇帝的幾番風雅盛舉,荒蕪數百年的花港觀魚勝景,又經歷了一個鼎盛時期。
  • 大好河山之覽:美麗的杭州,蘇堤春曉,花港觀魚
    南宋時,堤上建有祠堂廟觀、亭臺樓閣。刻有康熙題「蘇堤春曉」的原碑現立於壓堤橋旁。 「西湖景致六吊橋,間株楊柳間株桃。」從這句流傳久遠的杭州民諺中,可見蘇堤猶如翠綠的錦帶起著裝點湖山的重要作用,柳和桃則是蘇堤的主要花木。春天的早晨,薄霧籠罩如煙雲繚繞,輕盈縹緲,夾堤垂柳隨風搖曳,含苞的春挑如初起新妝的少女。
  • 花港觀魚,除了觀魚,還能怎麼玩?|遊遍杭州·春
    為了一睹杭州唯一一株「國寶級」綠櫻花的風採,這周選擇了去相對熱鬧的花港觀魚和三潭印月。
  • 環遊杭州西湖——雷峰塔、蘇堤、花港觀魚、林徽因
    由雷峰塔西行,一道自南而北的長堤將西湖截為兩半,這就是著名的「蘇堤」。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公裡,是蘇東坡任杭州知州主持疏浚西湖時,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銘記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此堤命名為蘇堤。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在蘇堤的南端,建有「杭州蘇東坡紀念館」,主要展示蘇東坡的生平事跡和文學藝術成就。
  • 2013北京園博會:杭州園再現西湖「花港觀魚」
    2013北京園博會:杭州園再現西湖「花港觀魚」時間: 2013-05-07責任編輯: 楊林旅遊_中國網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北京園博會的杭州園(見圖)展現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景觀,仿佛一幅新古典畫卷在眼前展開。杭州園佔地2650平方米,以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為主線展開,配以桶栽桂花、茶花、含笑、缸栽睡蓮、荷花等植物表現杭州地方特色。以「牡丹亭」為制高點,俯瞰全園,「紅魚池」上架設「九曲橋」,池中金鱗紅魚結對戲水,全景展現「花港觀魚」。
  • 悠悠十景(二)|花港觀魚
    下圖,花港觀魚作為獨立公園時期的門票。我們觀察票面上的照片,發現並無特別特色的牡丹亭成為其中心建築。這足以證明花港觀魚從一開始就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從這段歷史中得知,花港觀魚最初是一個僅一時之間權傾朝野的太監的私家花園,且「花港」原義是因為此園依花家山而建,「花」為姓氏,與後代附會的「花卉」毫無關係。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感覺到,曲院風荷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上了許多?下圖,花觀港魚碑亭。
  • 花港觀魚,花家山下流花港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當年,乾隆皇帝遊杭州西湖時對景吟詩,「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妙地即是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如今,花港觀魚為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公園,地處西湖西南,位於蘇堤南段以西,是由花、港、魚為特色的西湖十景之一。
  • 浙江行|(一)花港觀魚
    誰知這260元的單間僅放下一張1.2米寬的小床,連一個行李包也沒地方擱置。沒辦法,時間已近午夜,花錢買罪受,只好將就過一夜算了。第二天,我們跟著旅遊團隊向西湖進發。導遊是個本家美女,很熱情。從她的介紹裡,我們去的第一站叫「花港觀魚」。
  • 遊杭州一起拍風景:花港觀魚的蔣莊,杭州四大名莊,只有這裡免票
    轉眼到了六月,帶著兒子來逛西湖,雖然我在杭州居住20多年了,花港觀魚公園卻是第一次來。反而小孩已經來過幾次了,所以,到了這公園,還是他熟門熟路。以後,我決心把杭州大大小小的風景拍個遍,尤其對小眾風景,以及一些細節,做一個基於深度遊的「遊杭州跟我走」系列。
  • 浙江杭州雲棲竹徑、六和塔、花港觀魚旅遊景點遊記
    花港觀魚位於蘇堤南段的西側,這是一個紫色燈光、寧靜氣氛的植物園,在花溪翠綠花園前面,花崗毗鄰山巒繁茂的南平山,西面是群山綠茵,小南湖和西麗湖平靜如鏡,如青玉湖,公園位於泗裡湖和小南湖之間的半島上。花港觀魚旅遊景點實拍圖一花港觀魚位於西湖西南部,三面朝水,一面倚山,這是一個佔地300多英畝的大公園,在西山大麥嶺後面的華家山腳下
  • 那個幫我們設計了 杭州植物園和花港觀魚公園的人走了
    花港觀魚公園  杭州植物園  2017年5月19日,孫筱祥和夫人在西湖邊的合影。可所有杭州人,甚至是只要來過杭州的人,肯定都去逛過他設計的公園。  西湖邊的花港觀魚公園、杭州植物園,都是他一手設計的。  花港觀魚公園是孫老的處女作、成名作  孫筱祥,1921年5月29日,出生於杭州蕭山一個家境貧寒的農民家庭,父親是一個小商販,靠挑擔沿街賣綢緞養活一家人。
  • 花港觀魚曾經是南宋大宦官的私家花園,這是真的嗎?
    今天我們所說的花港觀魚,就是蘇堤南口那座以看魚出名的現代公園。現在的花港觀魚公園,是上世紀50年代我國風景園林設計泰鬥孫筱祥大師的作品。進門處的這堆假山石,大有來頭,——清代康熙欽定花港觀魚所留下來的院落遺址。 回到南宋,那時候的花港觀魚,其實不是一個公園,老百姓也不能隨隨便便到這裡看魚賞花。因為這裡,是一位朝中重臣的私家花園!
  • 西湖十景 | 花港觀魚
    1952年,在原來」花港觀魚"的基礎上,向西發展,利用該處優越的環境條件和高低起伏的地形,以及原有的幾座私人莊園,疏通港道,開闢了金魚池、牡丹園、大草坪,並整修蔣莊、藏山閣,新建茶室、休息亭廊,至1955年,初步建成了以"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1963年至1964年又進行了第二期擴建工程,形成了佔地20公頃,比舊園大一百倍的新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