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微博號「戰爭史研究WHS"授權轉載,有刪節。
1945年之前,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在瀋陽、大連、長春等城市開辦有若干家「大和ホテル」,即「大和飯店」,在當時是偽滿最高級、最豪華的飯店。有趣的是,二戰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也有一個同名的「大和飯店」綽號;同級的姊妹艦武藏則被稱為「武藏御殿」(武藏旅館)。這兩個綽號有多重含義,不過單就艦上夥食而言,大和級可以說得上是實至名歸。
當時日本海軍驅逐艦以上軍艦分別設有軍官烹飪室和兵員烹飪室,大和級則劃分得更加詳細,分為長官及艦長專用烹飪室、第一士官烹飪室、第二士官及準士官(準尉)烹飪室等。以大和為例,其艦上乘員通常保持在2300~2500人,比原聯合艦隊旗艦長門多出1000人。為這麼多人烹飪一日三餐,無疑是一項任務巨大的工作。
大和級艦上各烹飪室都設有專門的食品冷庫、烹飪臺、料理臺、配餐檯,還有當時非常罕見的電氣食品保溫器。士兵烹飪室設有6個巨大的六鬥(110升)蒸飯鍋、兩個同等大小的菜鍋、一個36升粥鍋、兩臺15千瓦「萬能烹炊器」(電飯鍋)、兩個「合成調理機」(可以切蘿蔔、削土豆、攪拌肉泥),還有洗米機、餐具消毒器等設備。烹飪所裡設有烤箱,可以自己烤制麵包、洋果子(西式點心)和布丁。此外,艦上還可以自制茶湯、羊羹,以及利用消防用二氧化碳兌制檸檬汽水等清涼飲料。各廚房均配有一臺1馬力冷凍機,用來製造冰淇淋。平時用清水、砂糖和香精製作一些「冷果」,也大受歡迎。
舊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上的士兵烹飪室煮飯鍋
當時日本海軍中裝有冰淇淋製作機的艦船還有間宮號和伊良湖號兩艘給糧艦,以及被潛艇部隊官兵讚譽為「劍崎大旅館」的兩艘劍崎級潛艇母艦;不過在戰鬥軍艦中,只有大和級戰列艦有如此奢侈的設備。
無論陸軍還是海軍,舊日本軍隊的夥食比當時日本國內一般家庭的夥食水準高出許多,師法英國的日本海軍尤其以講究吃喝而著稱,幾乎每天都能吃上魚和肉。一位服役期滿復員回鄉的士兵的老父親曾發牢騷說:「我家的兒子退伍回家後,死乞白賴地說要吃肉,真沒辦法。」當時在日本農村,只有新年、中元節(七月十五)及婚喪吊慶之日才能吃上魚,肉更是奢侈品。一年奔忙到頭,連幾斤豬肉都吃不上,這在今天高度富裕的日本是無法想像的。
士兵夥食尚且如此豐富,軍官的夥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以曾經長期擔任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為例,判任官級別以上的軍官【注】早餐內容為魚乾、海苔、味噌湯、漬物(醃醬菜)、白米飯(日本人只在生病時吃粥);如果有人想吃西式的早餐,也可以於前一天晚上告訴勤務兵準備咖啡、麥片粥、麵包之類的英式早餐。有留洋經驗的軍官並不排斥這類西式早餐,但大多數還是更喜歡日式早餐。
【注】當時日本官制分敕任官 、奏任官和判任官 ,敕任官由天皇直接任命,奏任官需要奏請天皇批准,判任官由主官直接任命。在軍隊中,少將以上軍官為敕任官,準尉以上為奏任官,判任官相當於軍士長。
聯合艦隊舊旗艦長門號上的長官餐室
軍官午餐內容為按照湯、魚、肉、甜點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論寒暑,用餐時都要穿上外套,並且按照英式餐桌禮儀用餐。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在自己的私室中用餐,有勤務兵隨伺在旁;有時也會在司令官廳用餐,同時招待艦隊要員等一同進餐。軍官分高低階,分別在軍官室和基層軍官室中用餐。如果遇到演習或戰鬥任務,則由勤務兵乘電梯向艦橋內各處的司令部軍官送飯。
原日本海軍軍人近江兵治郎上等兵曹(1945年晉升少尉)從1940年4月到1943年11月任聯合艦隊司令部勤務兵長,曾經侍奉過山本五十六,1942年2月起隨聯合艦隊司令部移駕大和,翌年2月轉乘武藏。根據他的回憶,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在進午餐時有一套相當複雜的禮儀:長官坐於桌子一側中央,參謀長跟他對面而坐,其它有資深幕僚人員、副官、艦隊密碼長、艦隊氣象長、艦隊輪機長、艦隊主計長、艦隊醫務長、艦隊軍法長、旗艦艦長等。司令長官用餐前五分鐘,軍樂隊集合在後甲板,演奏古典音樂或歐美流行音樂,而非軍歌軍樂,即使在戰中也保持這項傳統,這也算是樂隊每日的練習時間。官兵們多半儘快吃完午飯,到後甲板享受音樂。不過這隻有在錨泊的時候才會舉行。等長官用餐完畢、端上紅茶時,音樂演奏正好結束。
軍官晚餐為日式,包括生魚刺身、鹽烤加吉魚、蒸蛋、醃漬蔬菜、味噌湯等日式料理。在軍艦停泊於不同地方時,會有當地風味菜,如龍蝦、鯛魚等。不過,雖然日本海軍中公認「大和飯店」的菜色最好,但是出名的「大胃王」山口多聞卻抱怨艦上餐廳的菜量太少。晚餐後,吃不飽的軍官會向勤務兵要剩飯,事實上是夥房特地多煮一鍋飯來應付這些軍官,另外再加上幾個荷包蛋,澆上醬油、烏醋等,當作第二頓晚餐。此外,軍官必須自付夥食費,年輕的軍官們往往花錢如流水,有家眷的特務軍官相較之下比較懂得節約。
一般士兵不像軍官一樣必須每天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並有,包括炸豬排、奶油燉雞、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噌湯、魚、醃醬菜等日式菜。艦上士兵七點半用早餐,以米飯、醬菜、味噌湯為主,但是在輪到吹起床號前就必須起床值日的時候,為了先填飽肚子,值班士兵會跑到廚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廚房給他們的是用大麥飯和切成碎塊的油豆腐伴上醬油跟醬菜做成的「雜菜飯」。
當時日本海軍士兵的食品定量是每人每日米6合(一合大約是0.18公斤)、肉180克、魚50克、蔬菜300克、鹽三撮,攝入熱量2500到3000卡路裡。為了預防腳氣病,士兵主食是混了一半米、一半大麥(有時是米70%、大麥30%)的大麥飯。士兵一般按照15人一組,由班長帶領前往士兵餐廳進餐。各班住艙附近有單獨的烹水所,可以自己煮食一些東西。戰鬥時,廚房用米飯和乾梅子握成飯糰,用「四鬥樽」木桶送到艦上各戰鬥崗位。
一般來說,海軍軍艦上的菜色隨軍艦的大小各異,越大的軍艦,其儲藏食品的空間越大,菜色料理也就越好。作為日本帝國海軍第一巨艦,大和級的夥食自然不差,甚至於到了物資缺乏的1945年,仍然可以稱得上豪華。據大和號乘員回憶,即使是擱置在吳港無所事事的那幾個月,艦上的餐點還有咖哩飯、香蕉、蘋果、通心粉、生菜沙拉等;至於旁邊的那些驅逐艦和潛艇,就只有在停靠修理艦或母艦時才有機會改善夥食了。
大和號的艦上小賣部
到晚上五時,大和級全艦晚餐供應結束,半夜感到肚子餓的人怎麼辦呢?一號主炮塔附近的上甲板處設有小賣部,軍官和士兵都可以從這裡購買食品當作夜宵。小賣部由酒保長經營,備有艦上烤制的麵包、煎餅、點心,以及奶糖、羊羹、餅乾、清酒、啤酒、汽水、香菸、信紙、手紙、火柴等商品。
另外,大和艦上的酒保倉庫還存有50多噸酒保品,如酒類、菸草、糖果等,其中清酒多半是補給基地吳港附近的廣島出產的「加賀鶴」和兵庫縣出產的著名灘酒「月桂冠」,洋酒則五花八門,威士忌多為進口的「強尼沃克」,有「黑方」和「紅方」兩種。香菸有「旭日」、「金蝙蝠」和「譽」,都是在日本家喻戶曉的牌子。大和號的艦上商品非常便宜,果子為5錢一包,香菸是7錢一包(1日元=100錢)。不過,畢竟是軍艦,要有一定的軍紀,不可能隨便什麼時候都讓士兵任意亂跑去買東西吃。因此凡是士兵有採購需要,都是由班長提前收集定購單,然後在第二天早上交到小賣部,酒保按照定單將商品裝到寫有班名的木盒子中,晚上5點半到6點小賣部開張後再去提取。
在日本海軍徵召的兵員中,凡是有日式酒家和餐館服務經驗的人,都優先分配到大和級(大和級服役以前則是長門級)上。前文所說的近江兵治郎,在1932年入伍時先是分配在戰艦長門的炮術班,後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調任酒保長、隨後進入聯合艦隊司令部服務的。
像當時日本海軍其他戰列艦一樣,大和級上也裝備有大型洗衣機,並僱有專門的洗衣鋪工作人員,這些人屬於軍隊僱傭的民間人員。艦上理髮師也是同樣的平民身份,理髮收費標準,軍官以上是20錢,剃光頭15錢,修面10錢;士兵收費分別是13錢、8錢和5錢。大和號理髮師一天的平均收入是1元30錢左右,遠比陸上營業收入高,不過一旦捲入戰鬥,就有可能連性命也保不住了。
大和號戰列艦上甲板艙室區劃
大和級可以攜帶淡水509噸,但是除去鍋爐和蒸汽輪機用水、以及飲用水外,可以供洗濯用的淡水非常有限,甚至連士兵廚房洗米都是使用海水。洗澡也是使用熱海水,上至聯合艦隊司令、下至普通兵員都是如此,洗完後再用淡水衝刷。全艦隻有司令長官、參謀長和艦長三人享有專用浴室,副艦長及以下各部門長、分隊長及其他軍官、士官都按級別設有專門的公共浴室。艦上設有兩個兵員浴室,水兵每三天洗一次澡,每次入浴人數是五六十人。入浴前每人領取三枚木牌,先用第一枚交換一小盆熱水(淡水)擦洗全身,交出第二枚後放熱海水衝洗,第三枚用淡水衝去身上鹽分。此外,也有官兵接取制冷機管道外凝結的滴水來擦洗身體。
如果氣象預報有雨,則通知全員於最上甲板上集中,利用雨水洗澡。同時在前部炮塔群上架設收集雨水用的帆布槽,積攢下來的雨水存放在空的油槽、注水槽和鐵桶中,用做消防和洗濯用水。
1942年6月試航中的武藏號戰列艦。前甲板的彎曲部分被稱為「武藏坂」
大和級的乘員有2000多人,同當時日本海軍其他軍艦一樣,分為炮術、航海、通信、內務、機關、飛行、醫務、主計(財務)等八個科,各科主官分別為通信長、航海長、內務長、飛行長、機關長、軍醫長、主計長。每科下轄一個或幾個分隊,設有大尉分隊長一名、少尉分隊士數名;分隊之下為班,一班通常為15人,班長為上等兵曹。
在軍艦停泊於港口或柱島泊地時,往往採取「半舷上岸」的方式讓左右舷兵員輪流上岸放假休息。凡是上岸的水兵,都會領到一枚稱為「上陸札」的木牌,上書「軍艦大和」或「軍艦武藏」,背面寫有所在的船舷、部門、分隊、軍銜、姓名。海軍勤務服役三年以上的水兵,其上陸札還標有「善一」(善行章第一線)字樣。上陸札在離艦時按上岸名單依次發放,歸艦時交還。
大和號的司令長官套房一反過去戰列艦設在艦尾的傳統,改設在上甲板右舷中央部附近。自艦首向艦尾依次為長官室(辦公室)、長官公室(會議室兼長官餐室)、長官私室(臥室)、浴室及廁所。在這套房間前方為艦隊參謀長的套房,也包括辦公室、臥室和浴室。聯合艦隊參謀長以及艦隊幕僚的住艙則設在左舷對應位置、以及艦橋下部前後的中甲板上。
大和號的長官艙
按照近江兵治郎的回憶,長官套房的入口在長官公室前部,內有長方形會議桌兼餐桌一張,每側各有椅子七把,兩端分別為長官及參謀長座位。長官座位右後方有門通往長官室,內有寫字檯及寫字椅一套,六人小沙發及茶几一套,三人長沙發一個,書櫃一個。長官室有門通往隔壁的廊室,其內有長官餐具室,內存24人用銀餐具2套、高級「美濃燒」瓷餐具3套、和式及洋式茶具各1套,酒具及咖啡具各2套。這裡還存有配給長官的洋酒、茶葉、餅乾、巧克力、香菸和罐頭等食品,如山本五十六就喜歡吃甜食,但不抽菸。長官公室反方向為長官私室,內有單人床、寫字檯、長沙發、書櫥、衣櫃、保險柜,各處都安有電話、空調,鋪著銀灰色的羊毛地毯,艙壁為咖啡色的麻慄木護板,非常豪華。長官私室另有一門,進門為一小走廊,左手為設有淋浴和浴缸的浴室,右手為廁所,前方則通往副官室和長官寢具室。
大和級艦上的居住面積寬廣,連普通士兵都配有專用的臥鋪(士兵總數的三分之一,其餘士兵仍住吊床)。以滿員2500人計算,其人均居住面積達3.2平方米,與之相比,長門級只有2.6平方米,驅逐艦更是只有1平方米左右。大和級的兵員居住區大多設置在艦體前方,住艙為白色,設有三層臥鋪,長1.8米、寬0.75米;軍官則是雙層臥鋪,兩人或四人一室。
大和號的參謀住艙
艦隊幕僚軍官住在中部左舷,一人一間,房間內設有單人床、寫字檯、衣櫃和摺疊式洗面臺。從房間的整潔度可以看出各位參謀的性格,例如制訂奇襲珍珠港計劃的聯合艦隊首席參謀「甘地」黑島龜人,其房間內就是永遠焚著薰香,地上到處散落紙片,菸灰缸裡是堆成小山的「朝日」香菸菸頭。
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的艦上生活設施完備,居住舒適;而且自日美開戰以後幾乎都停泊在特魯克,足不出戶、不上戰場,生活悠閒愜意,難怪會被其他軍艦官兵揶揄為「旅館」、「飯店」。
編者按:然而,戰艦上的生活如此愜意,被捧為明星的兩艦,依舊改變不了它們被擊沉的命運。1944年10月24日,武藏號戰列艦被美軍飛機擊於沉菲律賓錫布延海;而次年的4月7日,大和號戰列艦在衝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裡處,各種「旅館」布置統統到海底餵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