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被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河蚌現身新澤西池塘,美國人討厭極了

2020-12-12 黑洞先驅

河蚌,相信很多朋友都很愛吃,它們肉質鮮美,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常見食物。不過,我們都知道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很多在中國被人們普遍喜愛的食物,到了國外就不受人待見了,前段時間,中國的河蚌就出現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處池塘裡,不僅沒有為美國人的餐桌增色,反而令美國人深惡痛絕。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新澤西州的多個池塘中都出現了巨大的河蚌,不知何時從中國來到了美國,被人投放在池塘之中,它們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而且繁殖速度很快,發現河蚌身影的時候,已經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了。因此,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擴散,當地政府已經開始緊急捕撈,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其實除了河蚌之外,近年來中國很多「美味」物種到了國外都不受待見,比方說鯉魚、小龍蝦等等,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來物種入侵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要知道,生態系統的形成可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積累的,而且很多物種也都是經過漫長的優勝劣汰,才最終在當地的生態系統中活了下來,外來物種就會成為入侵者,打破當地的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物種的多樣性。

同時,各地飲食習慣不同,比方說小龍蝦,在我們眼裡可是夏天的代表食物,夏天沒吃過小龍蝦,就會感覺這個夏天不完整,可是外國人,特別是歐美人,他們從不吃小龍蝦,他們的烹飪方式也不允許他們十三香或者麻辣,因此,在他們眼裡,這些外來物種就變成了非常恐怖的生物,需要儘快消滅掉才可以。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原來這些河蚌是與亞洲鯉魚一起,入侵到美國的。雖然如今它們各個都是巨型河蚌,但是它們在幼體的時候,就寄居在鯉魚的魚鰓中,等著亞洲鯉魚被運送到美國,它們離開魚鰓就開始了迅速生長和繁殖。

根據圖片顯示,這些入侵美國的河蚌個頭都有足球那麼大,這在中國吃貨眼裡,一個河蚌簡直就可以炒一盤菜了,根據美國方面的報導,最大的河蚌竟然有20多斤重,壽命普遍在12年-14年之間,這就表明,一旦河蚌在美國徹底安家落戶,那麼想要徹底消除它們就變得非常困難。

除了美國之外,中國的河蚌已經入侵很多國家了,包括非洲等很多地區,也出現了它們的身影,而且想要徹底消滅也非常的困難。其實,與其消滅河蚌,倒不如跟中國學習一下如何用河蚌來製作菜餚,或者來用河蚌來做成工藝品,包括鯉魚、小龍蝦等這些外來物種也是一樣,畢竟吃貨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多物種可都是活生生被人類給吃滅絕了。大家覺得河蚌該不該消滅?是殺掉還是吃掉?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中國河蚌跑到美國池塘差點造成入侵災難…這大蛤蜊居然這麼霸道?
    這河蚌的貝殼是黑褐色,個頭比一個成年人的手掌還大出不少。與美國人常吃的青口貝相比,這個河蚌大到有點無處下口。但是,這種河蚌也因此流入了自然環境中,大量繁殖,改變了河底的生態條件,淘汰了原有貝類,甚至驅逐、危害了一部分魚類。等到歐洲的環境部門意識到它們的入侵性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控制時期。這種河蚌在歐洲成為入侵物種的過程,給美國的科學家們拉響了警報。過去這麼多年裡,美國並沒有引入這種河蚌。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網友的調侃固然可以付諸一笑,但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近幾年卻層出不窮,並且危害越來越大。目前,重慶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3種,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有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福壽螺等6種。入侵路徑作為有用植物引入一般而言,外來物種的進入分為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兩種途徑
  • 外來物種入侵美國,重點湖泊大面積遭殃,當地漁夫表示苦不堪言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伴隨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和國際交往,一些物種由原生存地藉助於人為作用或其他途徑,移居到另一個新的生存環境,並在新的棲息地繁殖。外來物種的到來可謂是有益也有害,一方面能夠有針對性地引進優良動植物品種,既可豐富引進國的生物多樣性,又能帶來諸多效益,但若引種不當或缺乏管理則會引發較大負面影響,嚴重時還可危害本土物種和本國經濟。
  • 美國「後院起火」了,重點湖泊被外來物種入侵,當地漁夫苦不堪言
    不過雖然如此,但人類在經濟發展中,對於河流水域的破壞依舊難以制止,近現代工業化的發展,導致了很多河流出現了汙染的情況,比較典型的例子有英國的泰晤士河,印度的恆河等河流,就因為工業汙水和生活廢水的緣故,出現了大量的汙染,其次如今全球化的發展,同樣也給河流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它就是「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因為這個因素,很多國家的河流水域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生態問題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被這種外來物種入侵,美國政府頭疼不已
    面積極大的五大湖其實大多都位於美國境內,自然也由美國管理。能夠給美國帶來諸多好處的五大湖,逐漸被一種外來物種入侵並開始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美國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又無計可施。五大湖地區生態環境良好,既可以發展旅遊業也可以利用水力發電、湖中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也在維持著當地的生態平衡。
  • 中國「怪魚」入侵美國,離水能活三四天,對本土物種攻擊性超強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11字,閱讀約3分鐘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入侵也越來越頻繁,大家應該都見過或者聽說過一些入侵物種,比如水葫蘆就是一種入侵物種。過去,這種植物出現在中國的很多水域,但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入侵物種,比如小龍蝦,牛蛙等。雖然是中國常見的美食,但其實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不僅如此,還有一些物種在中國非常常見。
  • 是外來入侵物種嗎?
    小龍蝦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地是美國,後來美國傳入日本用來給牛蛙做飼料,接著傳入我國南京,用來做水質改良的清道夫魚蝦類。這個說法應該可以說是目前關於小龍蝦的起源和來歷的最權威的說法。應該說如果專門指的是這種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在養殖的小龍蝦的話,它的確是外來物種。我們現在養殖的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美國確實是原產地。相對於其他外來入侵物種而言,克斯原鰲蝦的命運有點悲催。在我們這裡,如果你要說10年以前,這些克氏原螯蝦的命運還是不錯的。河流溝渠稻田塘口裡面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 堂堂外來入侵物種,羅非魚在中國卻被吃到快滅絕
    堂堂外來入侵物種,羅非魚在中國卻被吃到快滅絕 以前常常看到新聞報導 說哪個國家被外來物種入侵 當地沒有天敵克制
  • 外來物種入侵有多可怕?
    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甚至連南極地區都出現了入侵物種。根據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外來入侵物種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瘋狂的葛根  葛根,由於其繁殖過於迅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葛根是第一個被編進外來物種史冊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種之一。
  •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時間:2020-07-26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隨著世界各國間的密切交流往來,各種原本不屬於本地的外來入侵物種也變得防不勝防。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日本人帶到中國的入侵物種:小龍蝦成了美食,這物種至今無法解決
    入侵物種自然就是不是原產地的物種,經過自然或者人類活動的緣故而「入侵」到不同的國度,在如今已經是各國都需要努力改善的一個問題,就比如美國的亞洲鯉魚,丹麥的生蠔,澳洲的野兔都是這樣的體現。因為一個生態系統是經過長年累月的演變而來的,所以入侵物種會帶來當地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所以對待入侵物種都並不能掉以輕心。
  • 「恐怖」黑魚入侵北美,中國胃拯救美國人?
    那麼,吃貨們的盤中餐到底何德何能,可以遠徵北美,成為令人恐懼的入侵物種呢?黑魚,北美「魚斯拉」?黑魚(學名Channa argus),屬於鱧科鱧屬,原產地在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半島。我國的鱧屬魚類有7種,其中黑魚分布最廣,養殖最多。本來在國內,黑魚還有「孝魚」的好名聲,而到了異國他鄉,黑魚便聲名狼藉了。
  • 美國泛濫亞洲鯉魚,澳大利亞泛濫歐洲野兔,我國有物種入侵嗎?
    外來物種入侵對本地的生態系統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每個國家對於外來物種的防控都很嚴格。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過程,實際上與很多其它物種都會產生交集,例如被其它物種吃掉或者吃掉其它物種。而這些能量會順著食物鏈不斷地向上級轉移,例如從草食性動物到肉食性動物,最後再到頂級獵食者,能量按照這樣的形式在流動,生命才得以正常的發展。一個地區內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構建是經過漫長時間發展進化形成的,相互之間都已經形成了很強的制約調控關係。生物都有過度繁殖的本能,而在食物鏈中它的天敵就可以控制著它的種群個體數量,這就是制約關係。
  • 小龍蝦:我後悔了,漂洋過海來中國,從入侵物種到盤中餐
    從農田走上餐桌,再成為夜宵場上的大明星,許多人試圖分析它爆紅的原因,有人說是它的「麻辣口味」,有人說是它的「社交屬性」,還有人給它貼上了「網際網路氣質」。但不管怎樣,小龍蝦產業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到無法忽視的產業。在北京,2002年小龍蝦賣5塊錢一斤,如今已經是50塊錢一斤,漲幅堪比北京房價。和價格並肩往上爬的是產量。
  • 誰是入侵物種?
    最近,一項關於散養貓和流浪貓對中國野生動物威脅的研究引發熱議。一時間,關於「野化家貓是否是入侵物種」、「人們應當如何對待野化家貓」之類的討論不絕於耳。乍一看,聯想到來自南美洲的福壽螺、來自非洲的非洲大蝸牛、來自美洲的巴西紅耳龜,「入侵物種就是來自外國的外來種」的說法似乎沒什麼毛病。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韓國外籍購房者中國人佔第一、譚德塞...
    大家好下面是今天的天下要聞華小妹帶你一起看01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全球入侵物種地圖 需防外來物種進入脆弱生態系統
    全球入侵物種地圖 需防外來物種進入脆弱生態系統時間:2017-07-12 12:4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入侵物種地圖 需防外來物種進入脆弱生態系統 全球入侵物種地圖,對8個類別的生物數據進行了分析。根據外來物種豐度繪製的全球外來物種熱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