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英國政府推出新的最惠國關稅制度給中國對英出口...

2020-12-25 北京商報

2020年5月27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華聞大直播》節目連線直播專訪,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疫情下的中國外交政策及中英關係介紹情況、闡明立場。採訪實錄如下:

主持人:這次中國全國人大將審議表決香港國安法立法,英國外交部表示會密切留意,並表示英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籤署國,會致力於維護香港自治,以及尊重一國兩制的模式。香港回歸已經23年了,對於英國政府和民間來說,香港到底意味著什麼?是政治責任還是政治籌碼?

劉大使:英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確實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和現實的密切交往,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是英國「政治責任」或「政治籌碼」。

歷史上,香港問題曾經是中英關係的障礙,但雙方通過談判籤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為國際上和平解決歷史爭端樹立了典範。香港回歸23年以來,特區政府依據基本法成功實踐「一國兩制」,保持了香港的繁榮穩定,香港民眾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和自由。香港從中英之間的歷史包袱,成為兩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中英關係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需要指出的是,籤署《中英聯合聲明》,是為了解決香港回歸中國的問題。香港回歸後,《聯合聲明》的歷史使命就已經完成。《聯合聲明》1137個字、8個條款、3個附件,沒有任何一個字、任何一個條款賦予英國在香港回歸後對香港承擔任何責任。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一段時間以來,特別是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英方以《聯合聲明》為藉口採取了一些不當言行,幹預了香港事務,也損害了中英關係。我們對此堅決反對。

目前英國在港有30萬公民和700多家企業,一個繁榮穩定的香港符合中英兩國共同利益。我希望英方客觀公正看待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問題,準確理解這一立法對全面貫徹「一國兩制」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相信,只要英方尊重中方在涉港問題上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不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香港完全能夠繼續為中英關係發揮正能量。

主持人:英國外交部表示擔心《國安法》頒布會影響《中英聯合聲明》,你怎麼看這樣的說法?這段時間,你是否也接受到不少英國媒體或者官方向你詢問香港《國安法》相關情況,你是如何向他們解釋的呢?

劉大使:我在倫敦確實經常與英國的政府官員、議會議員討論香港問題。在全國人大決定審議《國安法》之後,我同英方也有一些接觸。目前,英國確實仍有一些政客固守「冷戰思維」和「殖民心態」,仍未認清香港已回歸中國、是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的現實。英國外交部不久前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說三道四,同澳大利亞、加拿大拉幫結夥發表涉港聯合聲明,幹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我們已向英政府闡明中方立場,並通過發表答記者問、接受採訪等方式,多次向英各界介紹情況、闡明立場。我們強調:

首先,所謂「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純屬偽命題。中國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據是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中英聯合聲明》。剛才我已經講到,隨著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聯合聲明》中所規定的與英方有關的權利和義務都已全部履行完畢。《中英聯合聲明》沒有任何一個字、任何一個條款賦予英國在香港回歸後對香港承擔任何責任。

第二,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及時必要。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關乎國家核心利益。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港獨」和激進分離勢力活動日益猖獗,暴力恐怖活動不斷升級,同時外部幹預勢力和「臺獨」勢力赤裸裸地加大幹預香港事務,嚴重危害香港公共安全,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現實威脅,也充分暴露了香港特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明顯法律漏洞和工作缺失。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形勢所迫,也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治本之策,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第三,維護國家安全是各國中央事權。中央政府對所有地方行政區域的國家安全負有最大和最終責任,這是基本的國家主權理論和原則,也是世界各國的通例。英國如此,中國同樣如此。中國中央政府通過基本法第23條授權香港特區自行立法,履行其憲制責任,但這並不影響中央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繼續建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全國人大有關決定是對基本法實施行使監督權的體現,是對香港特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制度漏洞進行填補,對有關執行機制缺失進行彌補。

第四,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有利於保障港人合法權利和自由。有關立法針對極少數嚴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不會影響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只會使香港居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在安全環境下得到更好行使。這將使香港具有更完備的法律體系、更穩定的社會秩序、更良好的法治和營商環境,我對英國人講,國安法將使香港變得更安全、更美好、更繁榮。

主持人:我們再來看看外交政策,2019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果豐碩,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少外交活動不得不暫停或取消。你認為在這個特殊時期,應該如何有效推動外交工作和國際合作?這次疫情對於中國外交,除了挑戰之外,是否也有一定的機遇?

劉大使:上周末,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兩會」記者會上對疫情常態化下的中國外交做了深入闡述,明確提出將聚焦五大任務,打造新亮點。中國外交因疫情面臨新的挑戰,也迎來新的機遇。我們將努力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創造性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以電話、書信、視頻為主渠道的「雲外交」或者叫「線上外交」模式,盡一切可能降低疫情對外交工作的衝擊。我認為,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形勢、新挑戰,中國外交將繼續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開拓進取、攻堅克難,不斷展現新擔當和新作為,為國內發展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主要體現在「五個進一步」:

一是進一步聚焦兩大中心任務,全力服務國內建設。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兩大中心任務,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運用各種外交資源,著眼「後疫情時代」,全面服務「六穩」、「六保」工作,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應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在繼續做好防範疫情輸入的同時,逐步恢復正常對外交往,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國際互利合作,為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是進一步展現堅定意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防範遏制外部勢力幹涉中國內部事務的圖謀。在涉臺、涉港、涉疆、涉藏問題上堅決鬥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同時我們將繼續踐行「外交為民」宗旨,繼續幫助海外同胞加強疫情防護,堅決維護中國公民和機構海外安全與合法權益,繼續為海外同胞撐起「保護傘」、築好「防護牆」。

三是進一步深化夥伴關係,不斷擴大「朋友圈」。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對世界抗疫做出重要貢獻,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賞和認同,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我們將推動大國關係穩中有進,維護中美關係穩定大局;推動中英、中歐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習近平主席和詹森首相在一個多月內兩次通話,共同傳遞了中英攜手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交往;厚植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友誼。

四是進一步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反對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世貿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系。堅決支持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五是進一步加強公共外交,維護提升國家形象。要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要講好中國抗疫的故事。駐英國使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積極開展對英工作。我們與英國政府、議會、工商界、媒體、智庫、高校等保持密切溝通,凝聚共識,促進中英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今天我接受你的採訪,明天我將同英國中國商會、英中貿協、48家集團線上對話,不久前我同英國工商業聯合會進行了對話,我還接受英國媒體英國廣播電臺(BBC)、天空新聞臺的採訪的,向他們將中國的故事。疫情並沒有停下我們的腳步,我們感覺比以前更忙了。我同中國公民線上對話已經開展了十幾次了,昨天駐英國使館與廣東省共同舉行「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慰問旅英同胞視頻連線交流會,把黨和國家的關懷傳遞給每一個在英的公民。

主持人:你剛才也提到,要逐步恢復國與國之間面對面的交流。為防範疫情,中國內地從三月開始全面暫停外籍人士入境,不過最近有消息指,中國將和英國政府合作,開通赴華「快捷通道」,為英國商務人士前往中國提供便利,你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具體情況?另外,對於前往英國的中國相關行業人士,英國方面會不會提供對等措施?

劉大使: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貿交流尤其是人員往來產生了一定影響。中英兩國的貿易交往特別是人員往來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疫情暴發前,在高峰時中英兩國間每周有168架次航班往來,現在大概只剩下4到5次航班了。

隨著中國國內疫情形勢好轉,英國在華企業復工復產和加強與中方合作的願望迫切。中方已於近期向英方提出建議,在中英間試行重要和急需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主要適用於從事商務、物流、生產和技術服務等領域的工作人員,目的是在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為重要的復工復產急需人員往來提供便利。目前,「快捷通道」的適用地域包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山東、廣東、重慶、陝西共8個省市。英國在華企業員工如需返回上述地區工作,可由相關企業向赴華工作所在地的省(直轄市)級商務主管部門或外事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批同意後,相關人員可按規定到我們駐英使領館申請來華籤證,在英國完成出境前健康檢測取得健康證明,並在華入境後檢驗檢疫合格,可縮短入境後隔離觀察時間,儘快投入工作。

日前,我們已向英國外交部、英國國際貿易部和英國工商業聯合會、英中貿協等工商團體通報了「快捷方案」的相關安排。英方對此反應積極,熱情很高。我認為這項安排會對中英儘快恢復經貿、人員往來發揮積極作用。

你剛才也提到英方是不是也能向中方人員對等的提供互惠安排。我們也向英方提出了。我們也希望英國政府能按照對等互惠原則,做出相應安排,為包括中國工商界人士在內的中方急需赴英人員提供便利。英方表示願意認真研究。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我們來問一下中英關係,中國和英國多年來都是重要合作夥伴,不過兩國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等等近來都受到了疫情打擊;另外,英國正在經歷脫歐過渡期,貿易政策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你對中英兩國未來關係發展,有怎樣的預期?

劉大使:疫情和脫歐確實給中英合作特別是經貿合作帶來一定影響。不少從事雙邊貿易的企業面臨訂單下降、物流受阻、回款困難、人手不足等挑戰,中英貿易數據也反映出這一點。2020年一季度中英貨物貿易額同比下降21.5%;隨著我們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取得進展,到四月份貿易額降幅就收窄為13%。 文化交流也受到影響,疫情暴發後,兩國各自國內的文化機構關閉,許多原計劃在上半年執行的合作項目不得不取消或延遲。

儘管如此,當前中英關係仍保持平穩發展,中英兩國政府致力於推進中英夥伴關係的共識和意願沒有改變,中英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兩國各界支持中英合作的主流民意沒有改變。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與詹森首相兩次通電話,就推進中英關係、加強抗疫合作達成重要共識,重申致力於發展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為未來中英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中英在抗疫政策協調、經驗交流、疫苗研發、物資支持、國際協作等方面開展了良好合作,為中英關係增添了新內涵。

兩國經貿關係的基本面還是好的。從短期看,中英貿易的回升取決於兩國疫情防控和經濟重啟的進展。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復工復產穩步推進。英國疫情控制也已出現向好發展。我們希望英國疫情形勢穩定後,經濟活動儘快恢復正常。我們也願與英方共同克服疫情對跨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影響,推動中英貿易早日恢復。從長遠看,中英經貿合作的基礎依然穩固,中英共同維護自由貿易的立場沒有改變,中英經濟結構互補的特點也沒有改變。我近期與中英雙方工商界人士進行了很多交流,雙方都對中英經貿關係前景保持信心。

在英國脫歐過渡期內確實有一定不確定性。我們密切關注英國和歐盟未來關係的發展走向。總體上看,英國脫歐在具體安排和進展上雖然有其不確定性,但總體方向是確定的,即英國脫歐之後仍將堅持自由貿易,仍將保持高度開放的經濟政策,並將致力於打造更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比如,英國政府近期宣布推出新的最惠國關稅制度,比現行稅制更加高效簡便且稅率更低,給中國對英出口帶來一些機遇。脫歐後的英國致力於推進「全球化英國」,加強同歐盟之外國家合作。中英經濟互補性強,合作基礎好,利益融點多,合作潛力大。我們對「後脫歐時代」和「後疫情時代」的中英合作是有信心的。

我們在積極推進與英方商籤自貿協定,深化投資、金融服務、基礎設施、裝備製造、科技創新、醫療衛生、「一帶一路」等領域合作,在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衛生安全等挑戰方面加強國際協調合作。

中英原計劃今年分別主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雖然兩個會議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但雙方準備工作並沒有中止,中英將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治理領域共同發揮引領作用。

中英文化交流確實受到疫情影響,但並未被阻斷,反而開闢出新的空間。兩國的文化主管部門鼓勵和支持各自文化機構通過網絡平臺向對方民眾提供文化資源,為大家居家抗疫提供精神食糧。例如,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藝術團體在中國的視頻網站播出全本演出錄像,大英博物館官網上線了中國瓷器展廳所有藏品的中文介紹;中國的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也在官網上線了英文版虛擬展廳和豐富的展品介紹。我們駐英國使館文化處和駐倫敦旅遊辦還利用英文社交媒體發起了為期兩個月的「足不出戶,雲遊中國」線上推廣活動,雙方還就下半年和明年的合作項目保持工作溝通。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中英兩國的文化交流會更加活躍。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劉曉明大使能夠來到「鳳凰兩會直播間」接受我們的採訪。

劉大使:再見。

相關焦點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會見英國太古集團董事長
    2019年12月10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使館會見英國太古集團董事長施納貝和該集團執行長施銘倫。習近平主席日前明確指出,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我們將繼續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帶領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堅定支持香港司法機構依法懲治暴力犯罪分子;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幹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NO護照
    (原標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NO護照)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當地時間
  • 劉曉明大使與英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艾倫通電話
    2020年4月16日,劉曉明大使應約與英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艾倫通電話,介紹中英合作抗疫、中國抗疫經驗以及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等情況,並就中英經貿合作等交換意見。  劉大使表示,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艱苦奮鬥,使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 中國駐英大使:英國與香港有特殊歷史淵源,但香港不是英「政治籌碼」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5月28日綜合報導】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方網站28日消息,2020年5月27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華聞大直播》節目主持人吳小莉連線直播專訪,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疫情下的中國外交政策及中英關係介紹情況、闡明立場。鳳凰衛視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延伸報導。
  • 劉曉明警告英國:不要追隨美對華新冷戰,中國不承認香港BNO護照
    據央視新聞,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當地時間30日在倫敦使館召開新聞發布會,並通過社交媒體對公眾直播,揭批了西方某些媒體和反華機構為詆毀中國政府而聯手製作的一系列涉疆假新聞。劉曉明說:「中英兩國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處理分歧,而不是讓反華勢力和『冷戰鬥士』綁架中英關係。」他敦促英國在脫歐後保持獨立自主性,不要被美國脅迫,對中國採取「敵對」立場。有英國記者問,劉曉明大使此前警告,如果英國禁止華為進入其電信網絡,將有「後果」,這是否是一種威脅?劉曉明回答說:「我們不構成威脅。
  •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回應
    尊敬的英國中國商會方文建會長,各位在英中資企業代表:很高興與大家在線上交流。前階段,在英中資企業及英國中國商會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支援國內抗疫、向英方捐助物資、推進復工復產,大家辛勤付出,表現卓越。我謹代表駐英國大使館,向大家表示敬意!大家辛苦了!
  • 中國駐英國使館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招待會
    > 人民網倫敦9月28日電 (白天行)27日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在倫敦舉辦2018國慶招待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英國不管部大臣兼保守黨主席布蘭登·劉易斯及各國駐英使節、中英各界人士約500人出席。 劉曉明大使在招待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劉小明大使指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經過40年砥礪奮進,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與世界關係也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的深刻變化。
  • ...反華言論;英國禁用華為,中國駐英大使發聲;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
    每經編輯:王曉波1丨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譴責蓬佩奧反華言論央視新聞7月15日消息,據朝中社15日報導,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當天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關於中國南海問題發表聲明指責中國一事答記者問蓬佩奧近來向中國拋出諸多言論,在媒體輿論、新冠肺炎疫情、5G通信技術方面惡意詆毀中國共產黨。發言人認為,「蓬佩奧的行為是對中國人民選擇的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否定,是對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粗暴無視和侮辱。」朝方嚴厲譴責蓬佩奧極其危險的反華言論。
  • 駐英大使重申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NO護照,敦促英國不要被美國脅迫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當地時間30日在倫敦使館召開新聞發布會,並通過社交媒體對公眾直播。劉曉明說:「中英兩國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處理分歧,而不是讓反華勢力和『冷戰鬥士』綁架中英關係。」他敦促英國在脫歐後保持獨立自主性,不要被美國脅迫,對中國採取「敵對」立場。在涉港問題上,劉曉明在發布會上重申,中國未來不會將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視為合法的旅行證件。延伸閱讀為香港BNO護照持有者提供移民路徑,趙立堅:問過英國人民了嗎?
  • 劉曉明大使就中國全國人大關於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決定向英國...
    每經編輯:步靜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1月14日消息,11月13日,劉曉明大使會見英國外交發展部常務次官巴頓,堅決駁回英方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決定的無端指責,並就英方錯誤言行闡明中方嚴正立場。
  • 中國駐英使館網站講述流失英國68件文物的...
    然而,1996年4月19日,駐英使館卻突然獲悉,英國皇家檢察院正式決定不對嫌疑人進行刑事起訴。因為根據英國法律,走私罪必須有偷漏關稅行為才能構成,但嫌疑人把文物運進英國時都已合法完稅;而銷贓罪必須有盜竊行為發生才能構成,但盜竊行為發生在中國,不在英國司法管轄範圍之內。正是這樣的法律漏洞滋生了國際文物走私集團,並且讓英國成為文物銷贓的最大市場,但英國皇家檢察院只能依法行事,無法將嫌疑人定罪。
  • 駐英大使劉曉明與英二戰老兵通信:甲級戰犯就是日本的納粹
    國際在線1月15日報導,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近日與英國二戰老兵塞克互致信件,共批日本軍國主義行徑。塞克日前致函劉曉明大使,高度讚賞大使在《每日電訊報》發表的《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一文,並以自己二戰期間作為遠東戰俘的經歷為例,痛斥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罪行,提醒世人永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
  • 眾志成城齊戰「疫」 守望相助克時艱——中國駐英國使館配合國內...
    2月6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就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舉行中外記者會。 中國駐英使館提供 攝中新網倫敦3月17日電 「看到新聞報導,武漢出現了新冠肺炎,你們注意戴口罩,別去人多的地方……」,這是駐英國使館一位館員給在武漢的年邁父母發出的一條微信。
  • 【國際】中國駐英大使在英議會發表演講,寄語「BRI」
    中新社倫敦9月11日電 (記者 張平)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於當地時間10日晚在英國議會跨黨派「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小組成立儀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寄語「BRI」提出希望。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英國議會跨黨派「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小組成立儀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使館供圖劉曉明在發表題為《共享「一帶一路」合作機遇,共創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美好未來》演講中,首先對英國議會跨黨派「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小組(下文簡稱「小組」)的成立表示祝賀。
  •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在廣州召開「2018年留英新生行前準備會」
    中青在線廣州6月7日電(謝卓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習記者 張奪)今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在廣州召開「2018年留英新生行前準備會」,來自廣東省近30所高校約500名即將或有意向赴英國留學的學生、家長以及高校留學事務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主辦,廣東省外辦、廣東省教育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協辦。
  • 剛剛,英國宣布新的關稅制度,英鎊直線拉升,今日英鎊走勢...
    剛剛,亞太盤中,英鎊兌美元突然直線拉升觸及最高點1.2234,目前已經回落至102228附近,此前英國公布最新的關稅制度。    北京時間14:00,英國方面宣布了一則重大好消息。  英國宣布脫歐後削減300億英鎊關稅的計劃。此外,英國宣布新的最惠國關稅制度,英國全球關稅將於2021年1月1日取代歐盟共同對外關稅。
  • 英國對香港「指手畫腳」,我大使一句話說透
    稍早前,英國首相詹森在國會發言時就老調重彈的炒作所謂的「護照牌」,聲稱香港國安法「破壞一國兩制、違背《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因此,英國將會向有資格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護照)的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徑,同時,英國外交大臣拉布緊跟其後,拋出相同言論。難不成,這些英國政客還在做著大英帝國的春秋美夢?還以為當今世界依舊是那個一百多年前的世界嗎?
  • 中國不會承認香港BON護照有效,打臉英國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當地時間30日在倫敦使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在涉港問題上,劉曉明重申,中國未來不會將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視為合法的旅行證件。劉曉明大使面對此情此景,居然英媒還在擔心,這會增加「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身份的香港居民大約有344萬,而持有這種護照的香港居民大約有150萬,這就是香港300萬BON護照的來源。但是BON護照與英國護照卻有本質的區別。BON護照具有過渡性質,不具有居留權。英國國民(海外)身份是專為由於與香港有關而取得英國屬土公民身份的人士而設。
  • 割反5G「韭菜」,英國一公司推出防輻射「5G生物護盾」
    日前,英國一家公司推出一款標價283英鎊(約2537人民幣)的「高科技」防輻射「5G生物護盾」。然而經網友和專業機構測評,它實際就是一個幾十塊都不到的「三無」U盤。讓人詫異的是,英國格拉斯頓伯裡鎮5G諮詢委員會成員居然建議該公司提供防護系統,保護整個小鎮免遭輻射傷害。
  • 記者觀察丨英國炒作港人「護照問題」純屬政治操弄
    近期,英國政府頻頻借「護照問題」擺出所謂「救港」姿態,就香港國安法對中國無端指責,這一舉動遭到中方的嚴厲譴責。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表示,此舉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是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