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宮崎駿的電影很早就在中國放映,在1989年時候,而我們不知道,以前龍貓在中國上映的消息,讓許多人興奮不已,難道真的如傳言一樣是宮崎駿的電影在中國第一次上映的嗎?所以進行一番考究,發現在2012年12月25日,新京報一篇訪談中提到宮崎駿電影中國最早淵源,在某一次香港電影節上,就已經有出現了,當時某一位成功人士,在電影節的時候看見天空之城這部電影就覺得十分的喜愛,就買下這部電影版權,然後就在自己的電影院上映,結果賺了很多錢,在那個時候迪士尼的名氣很大,但是想把宮崎駿的電影和迪士尼的名氣相匹配,宮崎駿的十部作品在香港的發行都交給了他,也與宮崎駿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就有了後面臥虎藏龍的這些影片的精彩故事,拿下奧斯卡的經典獎。
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內地的影院,曾經究竟有沒有上映過宮崎駿作品呢,在一個論壇裡發現宮崎駿電影的引進是在1989年,最先發行的是天空之城,從這張宣傳報上可以看到,是有中國定放映發行公司發行,也就是證明了天空之城曾有在全國電影院上映過,但是當時的譯名就是直譯的名字,叫做【空中城堡『拉普他』】為長影譯製片廠譯製。
有資料說明當時引進的原因是日本電影周展周展映。雖然一般這種展映僅僅是北京上海這種城市小規模的放映,但是一個網友證明曾經就在高山電影院看過,之後就拷貝逐步發放到各省市輪流放映,因為當時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地方也都是各省市自行採購放映,並不像是現在全國統一時間放映同一電影,所以當時各地同一時間電影院,放映的電影並不都是一樣的,而在當時中小學生的每月組織,看一次電影是很普通的事情,宮崎駿的電影被當成兒童片,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小學都會組織學生們一同觀看,所以存在了許多童年的影子。
在一次機遇巧合下,引進了「龍貓」和「風之谷」這兩部電影,龍貓內地的片名叫做【鄰居託託羅】,風之谷內地的片名叫做風之少年,這個電影是1992年由上譯廠譯製,可惜當年的配音版本已經早就失傳了,現在找到的中文配音版本也大多數都是臺灣的,當年宮崎駿這些電影的宣傳也在平時中國熱門的電雜是大眾電影刊登,也有找到過疑似老版本的配音,說話聲音很像那種老譯製片的味道。
小編當時記得我看宮崎駿的電影第一部好像不是天空之城,好像是哈爾的移動城堡,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同學介紹我去看的,當時我就是覺得電影名字有些怪異,當時也想看一部電影嘛,放鬆一下學習的壓力,結果看了之後,就被那個色彩豐富的電影的畫面,還是電影中美食製作的精緻所吸引,還是那個擁有豐富想像力的劇情也深刻的吸引到我,之後只要我一有時間,都會去看一部宮崎駿的電影。
因為小編真的覺得他的的電影對於我自己來說是真的很治癒,可能就是被人物角色塑造和色彩飽滿的背景,深深的感染了我,以前只要我心情不美好,我回過頭看一下他的經典電影,心情瞬間就會變好,因為現在我們現實壓力很大,而宮崎駿的電影能夠帶給我們的是小時候童真的感覺,就是那種感覺讓我覺得回到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候,能夠讓我自己回味半天,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