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文化和智慧

2020-12-12 百家號

歷史上同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的歷史比中國的還悠久,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大部隊屬於熱帶,終年氣溫偏高雨量充沛,北部地區土壤肥沃、河流交錯,不僅各種熱帶植物花繁果茂,而且地勢平坦便於耕種,因此孕育了世界聞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根據考古發現,居住在印度的達薩人在公元前2300年前已經在和蘇美爾人做生意了,而那時我們中國的夏朝還沒有成形,達薩人是世界上最早把棉花紡成布匹做衣服穿的,也是最早馴養動物的人群,達薩人的城市規模已經初具規模,地下排水系統發達程度接近現代水平。可以說文明相當發達。

印度

印度經常被徵服,這個印度地形有很大關係,南亞次大陸三面環海,只有北部靠近喜馬拉雅山,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易於耕種,是一塊風水寶地,但是西北方向群山恰好留了一個通往中亞西亞的口子,正是這個山口給印度帶來了文明與侵略者。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應該是我們的商朝時代,雅利安人的一個分支通過到印度,他們進入了印度,後來中亞遊牧民族、伊斯蘭人、英國人相繼來到印度,入侵者帶來了各自的文化觀念、風俗習慣,因此印度的歷史顯得光怪陸離,這兒「血統混雜、人種繁多,素有「人種博物館」之稱。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再也沒有離開,慢慢成了印度人的主體,並主宰了印度,為了維護統治,他們利用種姓制度和宗教來管理社會,印度教漸趨成熟,在現在世界幾大主流宗教中,只有猶太教產生比印度教稍早,他們還發明了梵文,也發明了骰子和西洋棋。

佛教

印度是佛教發源地,影響了整個人類。在雅利安人到來後的1000多年裡內部開始分化,使印度一直處於一個小國林立戰亂不斷的戰國年代,朝不保夕的戰亂年代,也產生了尋求解脫的佛教和耆那教,佛教最早發源於今天的尼泊爾,那時屬於古印度的衛國。在大約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期,印度的孔雀王朝也統一了印度,著名的狠人阿育王立佛教為國教。後來幾百年印度又分分合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大月氏跑到印度建立了貴霜王朝,使印度又進入一個由外族統治的相對統一的狀態,此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平相處,其中佛教受皇家支持,由於貴霜王朝版圖包括中亞和南亞,佛教衝出印度,走向全亞洲,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就是這個時期開建的,佛教也是在這個階段傳入中國的。起先是印度和尚通過西域來中原傳教,吸引包括皇帝在內的大批信徒,後來著名玄奘偷渡去印度西天取經,可見印度宗教的吸引力。

印度發明的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0」也是印度人發明的,「0」的出現是數學史上一大創造,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響,「0」的梵文名稱漢語音譯為「舜若」,意譯為「空」。0乘以任何一個數,都使這個數變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龍樹及其弟子提婆所創立,強調「一切皆空」。後來阿拉伯人徵服了印度,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徵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於是把印度的數學家抓到了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阿拉伯人學會之後將數學用於商業,印度的記數法開始向西方傳播,公元八世紀末傳入阿拉伯國家。印度數字經阿拉伯人改進後傳入歐洲,逐漸在各國流行起來,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數字。

歐洲航海家是聽說印度遍地是黃金才有了環球航行的精神動力,以至於把新發現的美洲土著以為是印度人而起名印第安人(沒提及中國,印第安也不是殷地安),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印度人民

印度甘地帶領的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方式「非暴力不合作」開創了反暴力的新模式,影響了全世界,使人類明白了民族解放運動出了暴力反抗還有另外一種全新的方法,這也是印度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世界民族解放鬥爭史上,印度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具有重要的地位。

瑜伽

印度的瑜伽已經風靡全球,瑜伽起源於五千多年前的古印度,當時的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鍛鍊系統。這一點類似於中國的武術和中藥,然而相比較於國人自己對於武術中藥的質疑,瑜伽早已成為時尚的代名詞,看看世界各地大城市瑜伽俱樂部的數量就知道瑜伽有多受歡迎了,在中國也因減肥人群而有很大的市場。

古印度由於其歷史地理的特殊性,其產生的文化是常常是世界一流的,給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們要認真學習他們文化,研究他們文化,最終超越他們的文化。

相關焦點

  • 古印度的文化和智慧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再也沒有離開,慢慢成了印度人的主體,並主宰了印度,為了維護統治,他們利用種姓制度和宗教來管理社會,印度教漸趨成熟,在現在世界幾大主流宗教中,只有猶太教產生比印度教稍早,他們還發明了梵文,也發明了骰子和西洋棋。
  • 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度的為何消亡,唯中國的文明卻獨存?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偉大的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經戰爭和歲月洗禮,其它三大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而只有中華文明保留了下來,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古印度
  • 古印度佛像風格和流派
    同理,佛教的藝術也是一種外來文化,然後在中國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在佛像的的起源之地,誕生了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啟迪了東方無數的僧侶和工匠,可以算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開端。從恆河中遊的各人城市通向西方的商路,經過秣菟羅,到達西北的鍵陀羅,進而遠至中亞和西亞。另外,襪菟羅還是連接印度西海岸與南印度的交通樞組,自佔以來就是交通和商貿的中心要道,商貿繁榮,經濟發達。各種宗教信仰,在這裡都有為數甚多的斐誠信徒,留下了大量的宗教雕刻。
  • 古印度的教育特色
    教育活動貫穿人類的起源發展,但是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教育形式和內容也呈現不同的特色。古代印度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文明做出了獨特貢獻。古代印度在教育方面也是領先的,但與我們的古代教育大不相同。宗教特色印度是宗教文化極盛行的地方,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在古印度,宗教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教育。
  • 已經被忘記了的古印度文化,再也沒有人想起來了
    發源於喜馬拉雅山麓的印度河恆河是南亞次大陸兩條最大的河流,他們分別注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這兩條河流都起源於中國的西藏地區,然後這兩條河流都流向了印度,是印度的母親河,灌溉了印度的農業創造了印度的文化和歷史。
  • 元朝和清朝為什麼不算亡國滅種?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
    元朝和清朝為什麼不算亡國滅種?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流傳很廣泛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中國。而流傳更廣的一句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民族的文化數千年不曾斷裂,延續至今,這就是——中國。
  • 印度網友討論古印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力,這次他們令人肅然起敬!
    8、古代聖人從多樣性中找到了統一,這就是為什麼多種語言、許多傳統在印度蓬勃發展,並同化為印度獨一無二的知識和智慧!英國人來到印度之前,無門食物不賣,只免費提供給需要的人。9、中國吸收了印度文化的精髓,到他嘴裡就成了印度「文化支配」中國了?10、天哪!這是為允許中國支配印度下基調,我們被賣了嗎?
  • 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度的為何消亡,唯中國的文明卻獨存?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偉大的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經戰爭和歲月洗禮,其它三大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而只有中華文明保留了下來,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古印度
  • 揚說歷史——古印度文明
    除了中國以外,古印度也是亞洲古文明的代表之一。與尼羅河、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及黃河一樣,流經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同樣醞釀了光耀人寰的古代文明。距今50萬年以前,印度次大陸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了,他們靠刀耕火種、漁獵採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
  • 四大文明古國之古印度
    古印度包括現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在內的整個印度次大陸,總面積約為四百三十萬平方千米,位於亞洲的南部。印度在地圖中的形狀像是一個不規則的倒三角形半島,有人形象的將印度比喻成一隻碩大無比的牛乳,並且將有著「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稱的斯裡蘭卡比喻成從這隻牛乳中流出的乳汁。而輝煌的古印度文明正是由此牛乳和乳汁孕育而成。
  • 古印度的教育特色
    教育活動貫穿人類的起源發展,但是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教育形式和內容也呈現不同的特色。古代印度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文明做出了獨特貢獻。古代印度在教育方面也是領先的,但與我們的古代教育大不相同。宗教特色印度是宗教文化極盛行的地方,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
  • 古印度在任何時期和古中國對比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一個敗字!
    前言:四大文明古國中分別從古中國和古印度發展下來的中、印兩國分別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數量第一和第二的國家,兩個國家都是世界發展中國家中的耀眼明珠,同屬金磚四國,又是近鄰關係。很多人都會把兩國家的現在、過去和未來進行對比,今天我們來對比一下兩國的過去。
  • 朱成明 | 古印度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印度教教化
    年11月29日晚,應重慶大學經略研究院的邀請,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講師朱成明老師於重慶市東川書店舉辦了題為「古印度精神文化略說」的講座。然而,人們常把源遠流長的古印度文明進行宗教秘儀式的理解,這樣一來,便忽略了古印度文明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涵。朱成明老師在講座中,通過對古印度地理、宗教、史詩、哲學等內容的簡要講述,向聽眾展現了古印度的精神文化的大致脈絡。朱老師從「印度」的名稱解釋開始講述。漢語中的「印度」,來自於英語India的音譯,英語India又可以往前追溯到拉丁語Indĭa、希臘語Ἰνδία。
  • 古印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據印度古籍《羅摩衍那》中記載,羅摩在被流放的時候遇到了一位愛慕自己的少女,但是羅摩自己有一位非常賢惠和愛自己的妻子。他就把少女介紹給了自己的弟弟羅什曼那,不曾想自己的這位弟弟對少女十分討厭,甚至在一怒之下將此女子的耳朵和鼻子給割了下來。
  • 解密湖南發現古印度金幣蘊含聞名密碼該如何破譯
    據趙氏記載,古印度金幣,鑄造於中國商王朝中期,即商王趙昭時期,古印度恆河古部落酋長統治時期所下令鑄造,金幣呈正反兩面,皆紋理清晰可見,受商王朝中國文化影響,在古印度金幣上,多少可以看出,三千年前古印度文字演化過程,印度人信封太陽,視太陽為神,也信封恆河,在金幣中不乏水波紋型文字出現,山川水域密林大地太陽系生靈賴以存在天堂,人們感恩於上天給於人類賜福
  •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為何中國沒有古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為何中國沒有古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為何只有中國稱中國,而其他三國都要加上「古」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中國延綿至今,五千年本色不變,而其他三國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比如,現在的埃及已經是伊斯蘭文化埃及,而不是涅伽達文化埃及。佛教在印度已經基本消失,他們那現在是印度教。埃及涅伽達文化被伊斯蘭文化代替,印度的佛教文化被印度教文化代替,內核都變了。埃及、巴比倫、印度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早已割裂,故而稱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
  • 古印度和中國同屬四大文明古國,戰鬥力差距怎樣?專家:一言難盡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且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也因此,同處東亞的兩國也常常被拿來做對比。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餘三個文明古國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消亡或者改變,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相繼夭折
    而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以下簡稱三大文明古國)相繼斷層、衰落、夭折,留給人類發人深省的啟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方面,外族多次侵佔三大文明古國的整個疆域,外族文化取代本族文化古埃及曾經建起了世界史上第一個跨洲的大帝國,然而,公元前525年,波斯人侵入尼羅河流域,埃及頓時成為波斯帝國的行省之一。
  • 古印度多姿多彩的音樂舞蹈文化,喜歡印度旅遊的驢友們值得收藏!
    古印度人非常喜歡舞蹈和音樂,舞蹈和音樂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印度的舞蹈和音樂也是基於宗教祭祀禮樂發展而來的。吠陀文明的兩大史詩也是包含音韻與音律的頌歌。早在哈拉巴文明的遺址中就發現了許多樂器,如口哨和笛子。
  • 佛教為什麼在古印度產生?
    在中國,孔子及諸子百家的出現,造就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即百家爭鳴,讓中華文明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伄陀與十大弟子圖而在古老的印度也是如此,佛教的出現,也為古印度的傳統文化帶來一次革新。在佛教創立的前期,古印度這一塊區域的政治與經濟,以及社會的環境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新興的城市和社會階層開始出現,這些改變最終導致很多新興國家的相繼產生,也就是後世稱之為「十六大國」的出現,儘管它們並不是現代意義上所謂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