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人生最大的悲哀,通過一串紅麝串殘忍的體現出來

2020-12-16 君箋雅侃紅樓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非常特別的人,不但不愛塗脂抹粉,連衣服都愛半新不舊。更別提花兒粉兒的佩戴飾物。賈母一進薛寶釵房間就大皺其眉,認為薛寶釵房間素淨到不吉利的地步。這樣一個「無味」(賈政語)的薛寶釵,卻在元春賜節禮之時迫不及待的戴上紅麝串。那薛寶釵是什麼心理呢?薛寶釵真是暗藏奸詐之人麼?事實並非如此。

賈元春省親之後端午節賜下節禮,竟然薛寶釵與賈寶玉的相同。賈寶玉都奇怪:「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賈寶玉此語一聽就是小孩子語氣,你喜歡林妹妹大人就該和你一樣喜歡?元春賜節禮顯然有自己的考慮。此舉帶來兩個尷尬,第一林黛玉大為不滿,與賈寶玉鬧了彆扭。第二薛寶釵覺得沒意思,遠遠躲著寶黛二人。這樣還受到林黛玉諷刺,還根本無法反駁。

正說著,只見寶釵從那邊來了,二人便走開了。寶釵分明看見,只裝看不見,低著頭過去了,到了王夫人那裡,坐了一回,然後到了母這邊,只見寶玉在這裡呢。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她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

薛寶釵之所以「迫不及待」戴上紅麝串,原因就在這段描寫之中。原文一共說了三點。

第一,薛寶釵因為薛姨媽對王夫人等人宣揚金玉良姻而總遠著賈寶玉。平時薛寶釵也確實如此。不過卻不是遠著賈寶玉,而是遠著在一起的賈寶玉和林黛玉。二十七回,薛寶釵去找林黛玉,看到賈寶玉進去瀟湘館故意放慢腳步避開,不巧聽到小紅的驚世之語。平時薛寶釵經常往來怡紅院卻並不遠著。寶釵大中午跑到午睡的怡紅院,在賈寶玉床前情不自禁繡鴛鴦,這種「醜事」薛寶釵都不介意,顯然並不避諱賈寶玉,真介意的只是林黛玉。

第二,賈元春賜節禮寶釵與賈寶玉一樣,寶釵一下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難免令人不有其他想法,薛寶釵一見林黛玉和賈寶玉在一起,低著頭過去,很有點「做賊心虛」之感。仿佛拿了別人的東西,不敢面對一般。這種心理曹雪芹寫得極為傳神。就像一個班級第一名總是林黛玉,突然薛寶釵得了第一名,心中難免會有點患得患失,不敢面對林黛玉一樣。倒不是說薛寶釵的節禮是調包了林黛玉的。

第三,薛寶釵之所以不愛花不愛粉卻戴上紅麝串正是寶釵知禮懂禮的地方。賈元春賜節禮,別人都沒戴,唯有寶釵戴上了,而且先去王夫人房中,再去賈母房中。源於寶釵是客,元春是賈家最高權勢者,她賜的節禮一定要重視才不失禮。薛寶釵戴好了先去給王夫人看,再去給賈母看,正是她乖巧的地方。只是薛寶釵鬧了個烏龍。她以為別人都會戴,所以挑了一串別人都有的紅麝串戴上。卻不想別人都沒戴,她弄巧成拙反倒尷尬起來。

薛寶釵戴紅麝串的尷尬體現了她在榮國府的尷尬。薛家賴在賈家好幾年不走。對薛寶釵每天都是煎熬。因為她需要每天都逢場作戲。奉承完賈母奉承王夫人,還要看林黛玉等臉色,小心對待眾嫂子姐妹們,優待各房奴才。這種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在賈家仰人鼻息的生活,薛寶釵並不快樂。可她沒辦法,母親和哥哥執意如此,她能怎麼辦,她的尷尬也只能自己忍著。 三十四回,薛蟠口無遮攔說薛寶釵: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鬧,我早知道你的心了。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

薛寶釵為此哭了一整夜。其中的委屈難受也只有薛寶釵知道。她在賈家煎熬,沒臉沒皮沒尊嚴,明知道賈寶玉被林黛玉絆住還要貼上去,忍受林黛玉三不五時的挖苦,都是為了哥哥薛蟠和薛家,可寶釵的悲哀在於只有被母兄需求,卻並不得到理解。薛寶釵的遭遇,不免讓人想到《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那一對勢利眼的母兄。女兒只有一個,卻被榨乾了最後的價值。薛寶釵戴紅麝串的尷尬和難堪,只有薛寶釵能體會,誰讓她是薛家的女兒。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相關焦點

  • 薛寶釵人生最大的悲哀,通過一串紅麝串殘忍的體現出來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非常特別的人,不但不愛塗脂抹粉,連衣服都愛半新不舊。更別提花兒粉兒的佩戴飾物。賈母一進薛寶釵房間就大皺其眉,認為薛寶釵房間素淨到不吉利的地步。這樣一個「無味」(賈政語)的薛寶釵,卻在元春賜節禮之時迫不及待的戴上紅麝串。那薛寶釵是什麼心理呢?
  • 紅樓夢:一串紅麝串是如何從一個節禮變成陰謀的炫耀?
    薛寶釵收到元春賜予的端午節禮就帶上了「紅麝串」並不是招搖,最大的原因是懂事守禮。端午節元春賜節禮。只有薛寶釵和賈寶玉一樣。林黛玉和探春等一樣。但所有人都有一串紅麝串。薛寶釵之所以戴「紅麝串」,主要是給王夫人看。我們看節禮賜下來,賈寶玉在和林黛玉關於「金玉」之說起膩,迎面碰到薛寶釵走過去了王夫人那。薛寶釵收到了貴妃賜下的節禮,第一時間就去了王夫人那裡,正是她懂禮會做人之處。
  • 薛寶釵端午節為何要戴上對身體不好的「紅麝串」?
    第二,寶釵戴紅麝串是給王夫人看的。薛寶釵戴著紅麝串主要目的是給王夫人看的。我們看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說「金玉」時候,薛寶釵走過來正要去王夫人那裡,怕尷尬還刻意裝沒看到他們。薛寶釵的性格是不愛戴飾品的。但元妃賜了禮物,於情於理,薛寶釵作為客人,去了元春母親王夫人那裡,都要拿出一件顯露下表示重視和感謝,紅麝串無疑最合適。所以薛寶釵才戴上了,其實是給王夫人看了高興的。
  • 薛寶釵不就是簡單地帶個紅麝串,為什麼要害羞?原來這個讓人臉紅
    不愛打扮自己的薛寶釵,自然手上也沒有什麼掛飾之類,不過賈元春在賞賜東西的時候,就賞賜了給她一串紅麝串,之後薛寶釵就戴在了手上。寶玉在旁看著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心……寶釵褪了串子來遞與他也忘了接。寶釵見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丟下串子,回身要走……在這裡賈寶玉當時心想,「如果這個膀子要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還得摸一摸,偏生長在他身上。在紅麝串的襯託之下,把薛寶釵的手臂襯託得更加的雪白了。
  • 薛寶釵為什麼要戴紅麝串?其實不止她戴,林黛玉也戴了
    但放在古代,曹雪芹如此描寫薛寶釵,其實是隱喻她守活寡的一生,註定像李紈一樣,遠離這些「脂粉」裝飾之物。(第二十八回)此刻忽見寶玉笑問道:「寶姐姐,我瞧瞧你的紅麝串子?」可巧寶釵左腕上籠著一串,見寶玉問他,少不得褪了下來。寶釵生的肌膚豐澤,容易褪不下來。賈元春賜節禮,獨薛寶釵與賈寶玉一樣。
  • 在《紅樓夢》中,為何薛寶釵戴紅麝串會感到害羞?
    樸素無華的衣服,不重色彩,這是薛寶釵給人的印象。然而,有趣的是,在元妃賞下紅豔豔的紅麝串時,薛寶釵不假思索就戴上了,這不免讓人訝異。還有一回,元春給了榮府眾人賜端午節禮物,奇怪的是,同樣是榮府親戚,林黛玉和賈府三春是一樣的,而薛寶釵和賈寶玉是同一份,不同於其他人,看看他們得到了什麼?
  • 薛寶釵借紅麝串,表達對賈元春態度,揭開王夫人對林黛玉厭惡緣由
    薛寶釵不愛花兒、不愛粉兒,為什麼得到紅麝串後就迫不及待的戴在了手上?寶釵就那麼想嫁給賈寶玉麼?此事如果不仔細閱讀原文還真可能誤會了,但細讀原文,才能體諒薛寶釵的周到和體貼,確實遠超其他人。薛寶釵戴上紅麝串,其實是表達對賈元春的態度,卻也暴露了王夫人為什麼厭惡林黛玉的一方面。
  • 薛寶釵一向不喜歡戴首飾,為何元妃賞賜的紅麝串,她卻立刻戴上
    《紅樓夢》中薛寶釵對金玉良緣的態度一直都是很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就是元妃對金玉良緣的態度,書中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中,元妃賜禮,寶玉和寶釵的禮物分量是一樣的,倒是林黛玉和迎、探、惜春三位姑娘的禮物輕一些,有論者研究認為,元妃此舉是認同金玉良緣的表現
  • 薛寶釵不愛花粉,為何元春剛賜了紅麝串就戴上了?
    而對於寶釵來說,雖然眾人皆有紅麝串,但她戴紅麝串的意義卻與他人不同,她沒能順利入宮,心中多少都會有失落,這些元春也未嘗不知,所以寶釵戴紅麝串,或許是對其落選的一種心理補償。以寶釵的聰慧機敏,又如何看不出元春端午節禮賞賜的用意呢?
  • 擲在地上的鶺鴒珠 籠在腕上的紅麝串
    巧在前日聖上新賜了這麼一串念珠,借花獻佛正好送給了寶玉。皇家的東西,自然是上上品,寶玉小心翼翼地收藏好,等著獻給他心愛的林妹妹。寶玉沒想到這個來自皇帝的上上之品黛玉看都沒看直接擲在地上「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它。」在那之後,寶玉還得過一個又大又有文採的金麒麟,說要拿了家去穿好給黛玉,結果黛玉還是「不稀罕」。
  • 面對賈元春的指婚,為何薛寶釵卻「越發覺得沒意思了」?
    文 / 莊生曉夢 雖然《紅樓夢》的開篇階段就曾通過古董販子冷子興之口,說出了賈府開始走下坡路一事,但其實賈府此時還是處於相對頂峰的時期,尤其是賈府中的賈元春被封為貴妃後,讓賈家的地位又更高了一層。很明顯,她最終有了自己的抉擇,而她的這一抉擇在端午節的一次賞賜中表達了出來。當時,賈元春賞給大觀園子中這些人的東西中,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的賞賜一模一樣,最重要的是都有極為珍貴的紅麝香珠一串。對於賈元春的這番安排,賈寶玉也甚為不解,還追問是不是弄錯了,為何林黛玉的和他的不一樣?
  • 紅樓夢中榮國府繼承權,紅麝串和襲人的歸屬,三個小常識總被弄錯
    二,紅麝串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有?紅麝串本來沒有爭議,可有非常多的朋友認為「紅麝串」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才有,其他人沒有並不對。甚至有人認為賈元春賜給林黛玉的節禮被王夫人調包給了薛寶釵,這個說法更是謬誤。(第28回)還有端午兒的節禮也賞了。」
  • 紅樓夢 | 林黛玉吃醋的4個名場面:探寶釵、紅麝串、香囊袋……
    你看看《紅樓夢》中林黛玉吃醋的4個名場面:1、探寶釵事件薛寶釵2、紅麝串事件寶玉見其左腕上籠著一串紅麝串,笑道:「寶姐姐,我瞧瞧你的紅麝串子?」寶釵無法,只得褪了下來。只不過,因其肌膚豐澤,褪了半日方才取下。寶玉看著雪白的一段酥臂,不覺就痴了,寶釵也不好意思起來,只得回身走開。忽見黛玉蹬著門檻,咬著手帕偷笑,便問:「你又禁不得風吹,怎麼又站在那風口裡呢?」黛玉笑著說:「何曾不是在屋裡來,只因聽見天上一聲叫,出來瞧了瞧,原來是個呆雁。」
  • 紅樓夢中榮國府繼承權,紅麝串和襲人的歸屬,三個小常識總被弄錯
    二,紅麝串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有?紅麝串本來沒有爭議,可有非常多的朋友認為「紅麝串」只有賈寶玉和薛寶釵才有,其他人沒有並不對。甚至有人認為賈元春賜給林黛玉的節禮被王夫人調包給了薛寶釵,這個說法更是謬誤。(第28回)還有端午兒的節禮也賞了。」說著命小丫頭子來,將昨日所賜之物取了出來,只見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寶玉見了,喜不自勝,問「別人的也都是這個?」襲人道:「老太太的多著一個香如意,一個瑪瑙枕。太太、老爺、姨太太的只多著一個如意。你的同寶姑娘的一樣。
  • 端午節:賈元春賞賜紅麝串與法海密受雄黃酒——姻緣際遇何其悲喜
    01《紅樓夢》的端午賞賜:皇妃認定「金玉良緣」端午臨近,賢德妃賈元春從宮中賞下節禮,其中,最搶眼的賞賜便是紅麝串這個情節便在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寶釵之「羞」確實有原因:一則,「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結為婚姻等話」,從寶釵的角度來證實薛姨媽不止一次地在向賈家暗示「金玉良緣」。
  • 端午節:賈元春賞賜紅麝串與法海密受雄黃酒——姻緣際遇何其悲喜
    《紅樓夢》的端午賞賜:皇妃認定「金玉良緣」端午臨近,賢德妃賈元春從宮中賞下節禮,其中,最搶眼的賞賜便是紅麝串這個情節便在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所以,寶釵「羞籠紅麝串要有第五個人,我也起個誓」,回頭見寶釵雪臂上籠著紅麝串,再看寶釵形容:「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比黛玉令具一種嫵媚風流,不覺就呆了」!正應了黛玉所言「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寶玉心裡被種下的「金玉良緣」再次被喚醒!
  • 寶釵不愛打扮,為何戴著元春賜的紅麝串到處招搖?真不是為了炫耀
    然而,不戴首飾,不愛裝飾房間,性喜素靜的寶釵,為何對賈元春賜的紅麝串情有獨鍾呢?第二十八回,元春端午節賜下節禮,只有寶玉和寶釵二人各得了紅麝香珠二串,林黛玉卻只有扇子同數珠兒。得了紅麝串的薛寶釵,沒有像以往那樣讓」寶珠蒙塵「,而是先戴著去了王夫人房中,再去了賈母房中。薛寶釵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高調炫耀嗎?
  • 紅樓夢:薛寶釵戴紅麝串招搖,賈母連祭四招,打得薛家滿地找牙
    這個爭奪在二十七回之前一直是暗暗地進行的,在三十一回之後雙方如同達成了默契一般,再無一人提及寶玉的婚事,所有人採用「拖」字戰術,賈母拖,是賭薛寶釵年齡大了,拖不起;王夫人也拖,她賭的是賈母高齡,來日無多。總之,各打各的算盤。
  • 薛寶釵有多虛偽?1塊玉佩,2串香珠,1個手串,讓她露出了真相
    01一塊玉佩面前,薛寶釵對邢岫煙表現得極為真誠薛寶釵不僅對別人好,對自家人更好。這一點在邢岫煙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紅樓夢》第五十七回,窮人家的女孩邢岫煙被薛姨媽看中之後,想辦法求賈母做方,與薛蝌結為夫妻。此事公開後,薛家自然把她當天自家人來看。
  •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的真相,原來跟皇妃有關聯
    個人認為,寶釵其人,就很像一座美麗的古代園林,一般時候她不會顯山露水,但真要表現之際,她也會當仁不讓、直露鋒芒,此次寶釵為什麼會一反素雅之常態,冒著被人誤解的巨大風險帶上紅麝串並毅然出遊呢?我認為其中透露了一個很大的消息,那就是寶釵對皇權的極大滿足和嚮往!寶釵對於這個深藏心底的秘密,平時雖然秘不示人,但其蛛絲馬跡,偶爾也有被細心讀者識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