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夢想。但夢想畢竟只是夢想,現實會告訴你有些夢想,是不切實際的。
最近這段時間,無論是在玩手機、看電腦還是刷視頻,都會被關於擺攤的相關內容所洗腦。
《90後小夥擺地攤兩個月淨利70000元》、《90後女大學生擺地攤每天利潤高達4000元》、《23歲的幼兒園老師,因為幼兒園沒開學,擺地攤日賺1000元》、《50歲大姐因鞋店生意不好,出來擺地攤賣鞋,銷量翻了十倍》……
這些文章不斷地刷新人們認知,有很多人甚至在夢裡,都會夢見擺攤賺大錢的場景。的確,賺錢這件事,永遠都是最受人關注的。原來被人瞧不起的擺攤業,竟然這麼賺錢!於是很多人按耐不住自己暴富的心,開始蠢蠢欲動。上至五六十歲的大爺大媽,下至十八九歲的年輕人,都開始加入了擺地攤的行列。
流行性擺地攤,真的賺錢嗎?
根據搜尋引擎大數據顯示,最近一周關於擺攤技巧的相關內容搜索,同比暴漲了665%,達到了近10年來的最高點。由此可見有多少國人有加入擺攤行列的意向。但在這裡,我必須給大家潑冷水,千萬不要盲目跟風去擺地攤。縱觀網上,各種日入成千上萬,月入幾十萬的消息比比皆是,然而現代人最錯誤的認知就是覺得錢好賺。
昨天深夜,我收到98年朋友小蓮發來的信息:「扛不住了,我得回去上班。再繼續擺地攤我估計得餓死。幸虧聽你的當時沒辭職,不然真完了。」
我的這個小友,因為地攤經濟的火爆,天天看著網上別人擺地攤賺的發了財,超級羨慕。她覺得自己每天朝九晚五,辛辛苦苦的上班,一個月賺的工資還不如人家一天賺得多。而且上班還得受上司的氣,不如辭職擺地攤。
於是她上網學習各種擺攤技巧,然後決定做女性小飾品,找到當地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批發了大量商品。然後她高興地和我分享了這件事,並大聲告訴我自己要辭職。我趕緊給她打電話,動之以理地說了半個多小時,她才放棄辭職的念頭。
最終結果,就是在她堅持擺了一周後,以失敗告終。一周賺了260元,還不是淨利潤。我忘了說,她上班每天的工資最少300元。
事實上,無論是擺地攤還是其他的,本質上都是一種商業行為。只要和錢有關,那就不可能這麼簡單。例如我的這位朋友,她知道如何選擇人流大的地方,甚至能夠發現這個地區的女性最多,從而能夠精準定位。而且她還在網上學習各種擺攤技巧,將自己的攤位裝扮得小巧精緻,但即使這樣也還失敗了。
所以有一點我們要清楚地知道,雖然國家鼓勵發展地攤經濟,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擺攤。而且不論是哪一行,只有20%的人能賺錢,剩下80%的人都是陪跑的。
所以能保住成本就很不錯了,不用想著暴富。這一理論被稱為「二八定律」,同樣適用於地攤經濟。
為什麼我建議不要輕易擺攤
如今,大部分人對擺攤的選擇無非就是兩種。要麼是擺攤做小吃,要麼就是賣各種小商品。
那先說說擺攤做小吃。首先你必須保證味道好,這樣才能夠吸引回頭客。其次就是攤位要長期擺,而且每天不間斷。不管顧客什麼時候來,你都在這裡,風雨無阻。小吃最關鍵的就是口碑效應,這個東西只能靠長時間來檢驗,而且是基於小吃味道真的不錯的前提下才行。
並不是說擺攤做小吃不賺錢,而是你剛開始做,是做不出那種味道和口感,而且你也很難堅持到產生口碑效應的那天。你看到的那些月入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小吃攤,沒有一個是突然暴富的,他們靠的是長期的積累,這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
會做小吃的人屬於少數,所以大多數擺攤的人,都會選擇第二種,也就是賣各種小商品。說句實在的,你可以想到的,別人同樣也可以。更何況網上到處都是教賣小商品的教程,所以大多數人都在賣這一類。
冷靜下來想想,當自己開始擺攤賣小商品時,這條街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賣了。他們幹的時間比自己長;口碑積累得比自己好;客戶積累的比自己多;還比自己更有地攤銷售經驗;更加的能說會道。你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新人初來乍到,你憑什麼賣得比別人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此外,我發現很多人都會忽視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囤貨。
地攤行業有句名言,叫做貨賣堆山。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攤位上商品很少,那麼消費者基本上就沒有停下來購買的欲望。所以要想吸引消費者駐足挑選,就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商品,以保證看上去商品很豐富足。
這樣做就必須承擔兩種風險,如果不囤貨,那你的銷量會很少,賺的錢還不夠辛苦費的。如果囤貨,萬一做不下去了,就會有很多貨砸在自己手裡。
所以普通新人想去擺攤賺一筆,確實不是最好的選擇。
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的信息幾乎遮住了人們的眼睛,引導著大眾跟風,但畢竟這只是網絡上的風景。實際上擺地攤並沒有像網上宣揚的那麼簡單,更多的只是掙扎在溫飽線上。而且隨著地攤經濟的火爆,擺地攤的人大量增加,競爭壓力更大了。
另外網上不斷宣揚擺地攤多麼的賺錢,利潤多麼的大,這在不知不覺中,會讓很多人在心理上有牴觸情緒,從而不願意去地攤消費。隨著供應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少,生意必然會走向慘澹。
當然的確有人靠擺地攤日入成千上萬,但仔細想想,只要做得好,哪個行業賺不到這個收益呢?只是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賺錢的畢竟是少數,其餘80%的人幾乎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陪襯。
所以千萬不要說風就是雨盲目地跟風擺地攤,更不要一時衝動辭職去擺攤。做任何決定前,都要先評估自身條件和客觀環境。地攤經濟相對而言,更有利於農民,例如菜農果農,他們終於能夠合法多渠道銷售自己種植的產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