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爸媽過中秋 雲霄路社區老少齊聚慶團圓

2020-12-24 大眾網

大家齊聚一堂,共慶團圓。

居民們專心看節目。

老人展示自己製作的月餅。

   大眾網青島9月29日訊記者 李佳寧)今天上午,香港中路街道雲霄路社區活動室內傳來陣陣笑聲,社區組織的「我陪爸媽過中秋」活動正在進行,80餘位居民聚在一起聽詩歌、看舞蹈、聊家常、做月餅。
  當天參與演出的人員都是社區文藝愛好者,他們精心準備了《青島,帆的故鄉》、《我和我的祖國》等經典曲目和絢麗舞蹈。活動中還穿插了「擊鼓傳花」等互動遊戲環節,現場氣氛活躍,笑聲不斷。
  社區還為參與活動的居民準備了月餅材料,大家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冰皮月餅製作,老人與子女們歡聚一堂、共慶中秋佳節。月餅製作完畢後,居民們互相分享了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共享團圓的喜悅。
  「節目很精彩,老人們看得很開心,而且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也很熱鬧。」支部書記王娟告訴記者,平時年輕人工作繁忙,很少陪伴老人,社區組織這樣的活動旨在讓老人們的生活更豐富,引導居民尊老愛老。
  據了解,雲霄路社區老年人較多,由於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很多老年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雲霄路社區為關愛空巢老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同時為老年人提供交流平臺,讓他們在中秋佳節這個團圓的日子裡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讓其子女加入進來,特組織「我陪爸媽過中秋」主題活動。

相關焦點

  • 【網絡中國節·中秋】百家宴「畫」團圓 渝北開展系列活動歡慶中秋...
    王家街道:親子花式DIY 喜迎中秋「畫」團圓中秋「畫」團圓,把愛「袋」回家。重慶市渝北區王家街道以親子家庭DIY手繪環保布袋活動迎中秋、慶國慶,把家中的團圓場景從家裡延續到家外,營造和諧團圓的中秋氛圍。昔日的操場轉身變為活動現場。
  • 中秋話團圓:中秋節回家,爸媽對我已不抱希望
    老媽知道我今年不回去過中秋,又想吃家裡的月餅,於是親手做好了月餅,幫我寄過來。因為遠嫁,回家一趟不容易,還有兩個孩子要帶,所以今年的中秋只好陪公公婆婆過了,爸媽遠在千裡之外,只能看著月兒圓,思念著她們。
  • 團圓思鄉日,溫暖中秋情——楚天聯發:迎中秋慶佳節
    #會場照片#(楚天聯發新聞報導)迎中秋、慶佳節,金秋送爽,菊黃桂香,9月12日由楚天聯發路橋養護有限公司舉辦的《開心度中秋,家人共團圓》中秋聯誼會活動準時在下午15:00舉辦。公司全體員工及領導出席此次活動,眾人齊聚一堂,其樂融融,大家一起玩遊戲、吃月餅、喝月茶、話中秋。
  • 中秋佳節「多肉組盆」慶團圓!祝全球華人中秋快樂!
    文~楊夢藺來自馬來西亞的館主傅愛華、鄭萍萍、蔡天浩、楊夢藺也獻上四個多肉組盆,祝所有多肉植物百科讀者們中秋佳節快樂,思親人,品月餅,賞月亮的當兒還能有多肉植物陪伴,享綠意植裁,月圓人團圓。:陳秀萍花好月又圓,佳節到中秋,家家戶戶聚團圓。
  • 在臺灣過中秋,別樣習俗慶團圓
    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烤肉,望著圓圓明月,享受這份團圓。而且,凡是在臺灣的夜市裡,你見得最多的就是專門賣燒烤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海鮮、蔬菜、肉....都會成為一份美味。中秋時,全家人聚在一起烤肉,將肉和菜一股腦倒進去,像炒菜一樣翻烤,一些人還會放上一片吐司,在烤制的微微發黃的時候,夾上烤肉一起食用。
  • 在臺灣過中秋,別樣習俗慶團圓!
    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烤肉,望著圓圓明月,享受這份團圓。而且,凡是在臺灣的夜市裡,你見得最多的就是專門賣燒烤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海鮮、蔬菜、肉....都會成為一份美味。其中不得不說的是「烤肉」,臺灣的口味偏甜,這種外皮酥脆的肉帶有一點點蜜汁口味。
  • 國慶中秋話團圓
    哈哈 早起古都西安☔️,在家好好陪婆婆過中秋吧!我的他,早上還說今天中午不一定能回家吃飯,咋辦,就我們三個人,吃不了多少,就簡單點做飯吧!豆角午餐四個家常菜,慶國慶,過中秋了。話團圓呢!你猜?我的他,中午趕回家吃飯了嗎?歡迎您評論探討您家的團圓日子祝願大家雙節快樂!外出安康!好事成雙!萬事如意!
  • 【國慶中秋專輯】情暖列車慶團圓
    為了讓在崗位上的職工和旅客能感受到不一樣的雙節,9月30日,北京車隊T48紅袖三八班組在車廂內開展了「情暖列車慶團圓」主題活動。始發前,他們早早地就把餐車裝扮了起來。蔚藍的中秋主題和火紅的國慶主題海報、從車頂懸掛下來的中秋猜謎卡,還有少不了的月餅、水果,都把現場裝扮得喜慶熱烈,濃濃的節日氛圍在車廂裡瀰漫。
  • 中秋佳節至,國慶大假來
    據說中秋和國慶同一天,在21世紀只有四次。剩下兩次是2031和2077年,我們不一定都能擁有。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不僅是全國人民舉國同慶的日子。也是合家團圓共度中秋佳節的日子,雙節同慶但願能彌補今年春節的遺憾。百年難得一遇的雙節,所以你要記得和喜歡的人一起賞月吃月餅。
  • 【慶雙節】國慶中秋「喜相逢」 渝北節日氣氛濃
    今年的國慶中秋佳節是「疫情後時代」的第一個大假,渝北區各鎮街、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紛紛開展各種文藝活動、旅遊活動、消費活動,喜迎「中秋、國慶」雙節。團區委:來到結對共建社區  送上「雙節」禮包9月28日下午,在雙龍湖街道凱歌路社區青少年之家,一群「紅馬甲」的到來,讓社區裡的孩子們十分開心。
  • 【慶雙節】國慶中秋「喜相逢」 渝北節日氣氛濃
    凱歌路社區的孩子學習如何製作月餅。胡瑾 攝「姐姐,你看我這個月餅做得好看嗎?」「姐姐,我想把這個月餅帶回去給媽媽,可以嗎?」「我太喜歡這活動了,這是我第一次做月餅。」參與活動的一名孩子說。與此同時,團區委還前往了結對共建的凱歌路社區,看望慰問了轄區殘疾兒童、家庭困難兒童、留守兒童共30名。
  • 節日我在崗丨監管警察不一樣的中秋節團圓
    監管警察別樣式的團圓菏澤市看守所女子大隊民警楊燕與家人你值班,我帶娃女兒:「媽媽,中秋節快樂!你在單位好好值班吧,我們三個拋棄你出去玩了」。我:「記得給媽媽發照片,我下班拼一個合照」。這樣的對話成為了一種習慣,每到節假日,都是孩她爸陪著兩個孩子出去玩。「站好每一班崗」是我唯一能兌現的承諾。
  • 舞火龍,慶團圓!中秋到佛山上元村開啟一段「尋龍之旅」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除了賞月賞燈還有什麼玩?今年一條80米長的威武火龍將在農曆八月十五、十六晚上8點在南莊上元村起舞9月13日早上8點多,在南莊上元村新社坊的大榕樹頭,村中男女老少齊聚,一起扎火龍。
  • 中秋,回家才是團圓
    有人問:現在過中秋有什麼意義?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可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總是有很多的身不由己——「等我有空了」、「等我有錢了」......我們總覺得以後陪父母的時間會很多,卻忽略了歲月從來不等人。沒有遠行過的人,可能對團圓的感知並不那麼強烈。 如果有人漂泊在外,看著天上的一輪圓月,一定會從心底裡泛起一股思鄉情緒,那是根植在我們靈魂深處的文化密碼。
  • 中秋慶團圓
    我一直有些迷惑不解,心想或許是民間的一種追求平等的心理趨向吧,才會讓玉兔和嫦娥吳剛平起平坐;也是玉兔可以搗藥,能夠治病,保佑安康吧,民諺說:沒災沒病就是福,這是普通百姓心底最大的願望呢。  我小時候,中秋節前,人們要買紙,在上面畫玉兔,而不是畫嫦娥,這種紙在南紙店裡專門有賣,叫做月光紙,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在月光紙上畫定光仙,是我們小孩子愛做的事情,可以誇張地把兔子的耳朵畫得格外長。
  • 張菲胡瓜吳宗憲 三王齊聚《虎年旺旺慶團圓》(圖)
    澎恰恰、張菲、胡瓜、吳宗憲除夕夜齊聚《虎年旺旺慶團圓》。    今晚除夕夜特別節目很熱鬧,綜藝三王張菲、胡瓜、吳宗憲齊聚中視,「留學」10多年的豬哥亮駐守民視,常自嘲唱歌走音的「兩句歌后」張小燕,也在今晚開口唱全首,她還為此進錄音室請黃舒駿幫她練唱,求好心切說:「除夕夜就是要給人看不一樣的。不管練多久,我都要把它練好!」
  • 賞月飲酒慶團圓,古人如何過中秋?
    據考證,最開始祭月定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把月亮當作神明拜祭秦漢、魏晉之時,此時人們過中秋的習俗已經形成,敬老、拜月、賞月等。此時的中秋節雖然已經普及,但是由於未成為官方認定的節日,當時仍有部分地區不流行這個節日。
  • 賞月飲酒慶團圓,中秋就該這樣過
    佳節倍至,又是一年團圓時國人愛喝酒,到了中秋更甚。闔家團圓的中秋節,喝酒助興更是少不了的。那麼為什麼中秋要喝酒呢? 中秋節,又稱仲秋、團圓。農曆八月十五日,一家人團圓賞月秋高氣爽,月明星稀。瓜果飄香,開宴飲酒。
  • 中秋回家吃飯 | 新鵬生鮮與你攜手帶愛回家,讓心團圓
    今年的中秋節轉眼就要來了這個團圓的日子你回家嗎?打算和誰一起過?世界那麼大,我想回家看看。如果人生以80年計算……我們有機會說29200多次早上好,在320多個四季中呼吸冷暖,把熱氣騰騰的日子落在87600個一日三餐上,可落在最溫情的一隅,我們和父母一起吃的飯卻寥寥無幾。
  • 在佛陀紀念館與佛團圓慶中秋 提燈繞塔修福慧
    佛教在線臺灣訊 「與佛團圓慶中秋 提燈繞塔修福慧」活動9月23日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有佛館、美術館義工與南屏別院信徒共近千人參加,創下佛館首次於大覺堂諷誦《金剛經》、念佛共修新紀錄,隨後眾人手持燈籠走在成佛大道,與佛光大佛接心團圓,同慶中秋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