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發布大運會賽會志願者招募計劃,志願者在發布現場拍照留念。成都日報記者 胡大田 攝
如果把一場大賽比作一臺嚴絲合縫、精密運作的機器,賽場內運動員每一次的拼搏、每一個決勝的瞬間,都賦予了這臺機器速度與激情。而賽場內外,那些風雨無阻穿梭往來、身著統一制服的賽事志願者,則是這臺機器得以強力運轉的「助推劑」。
剛剛過去的12月5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發布大運會賽會志願者招募計劃,面向全球發出邀請。賽會志願者招募將持續至明年1月31日,計劃招募2.5萬名。賽會志願者將積極為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以及各項賽事提供志願服務,把成都的城市活力、良好形象展現給全世界。
賽會志願者之外,還有截至目前註冊人數已經超過63萬的城市志願者,他們猶如點點繁星點綴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匯聚起城市之光。
這一次,我們找到了為成都大運會提供志願服務的全球打Call青年,他們遍布全球,正在或即將把自己在成都的經歷、對成都的熱愛通過各種各樣的語言表達,成為成都的城市代言人。他們,將以城市之名發出邀請——「我們在成都等你」!這份熱忱的邀請,將讓全世界大學生、年輕人更加了解、嚮往這座魅力之城。
充滿激情的他們,是這座城市邁向世界賽事名城過程中最大的底氣。
坐標A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生宋抒宸:
正號召更多朋友
為大運會打Call
今年9月,成都妹子宋抒宸從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畢業,前往新加坡讀大學。目前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她,於今年11月成為成都大運會的全球打Call青年。上周,記者與她取得了聯繫。熱情開朗的成都妹子,向記者講述了她成為大運會全球打Call青年的故事。
「我是成都人,今年9月才來新加坡。我自己平時會組織和參加一些志願者活動,比如學校的公益拍賣會等,沒想到這些經歷成為了讓我為家鄉貢獻一分力量的加分項。」言語間,宋抒宸對自己成為成都大運會全球打Call青年一員顯露出開心。
原來,早在她還是一名高中生的時候,就一直關注著成都大運會。「『成都成就夢想』的宣傳語在成都隨處可見,深入人心。作為城市一份子,我也希望成都能夠成就更多人的夢想,希望更多人能夠去成都走走看看,了解、愛上這座城市。」正是這樣的想法在心底根植,當她了解到成都開始招募全球打Call青年的時候,便第一時間通過高中母校推薦,成功成為了其中一員。
不僅如此,宋抒宸還有幸成為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成都大運會全球打Call青年的負責人。「我加入成都大運會全球打Call青年隊伍後,也發動身邊的小夥伴加入進來,目前已經有4個人跟我一樣,是成都大運會全球打Call青年啦!接下來我們將號召更多朋友加入。」這位尚未滿20歲的小姑娘,讓記者感受到了她對成都、對大運會的滿滿熱忱。
她告訴記者,成為全球打Call青年後,她和小夥伴曾在大運會志願者招募前後利用線上平臺進行宣傳,比如個人微信朋友圈、留學生聊天群等等。「一條宣傳下面經常會有諸多『我在成都等你』的評論,看著還挺開心的!」宋抒宸直言,「成為全球打Call青年後,我充滿了榮譽感和使命感,真心為成都舉辦大運會以及自己能夠在海外盡一分力而感到高興。」
除此之外,宋抒宸和其他小夥伴們也會經常與大運會執委會志願者部的老師們取得聯繫。「在他們的指導與幫助下,我們都期待著能夠更好地提供志願服務,讓更多人了解大運會,了解成都!」
坐標B英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讀博士唐博:
當成都故事的講述者
作成都聲音的代言人
「今年我一直待在倫敦,但通過在成都的家人朋友,我了解到成都大運會志願者部的工作人員在招募海外青年來為家鄉助力打call。」畢業於成都七中,正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金融學博士的唐博上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得知消息之後,他就跟大運會志願者部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繫,「當時正好大運會志願者部正在尋找倫敦地區有意願的留學生,我這才有機會負責倫敦地區的招募以及前期的視頻拍攝與宣傳工作。」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唐博直言,能將自己的家鄉介紹給更多海外的友人,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這個體育盛會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參與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在海外的新朋友,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前期的視頻錄製與宣傳工作,並在海外成功將成都大運會宣傳給了更多的友人。」
如何去發揮作為留學生的作用?唐博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他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儘量利用不同機會,向海外朋友、同學、老師、同事們介紹成都,並宣傳2021成都大運會,歡迎他們來當志願者,一起為大運會助力。「同時,我也在一些網絡社交平臺,轉發大運會的相關信息,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體育盛會,希望更多人能參與到成都大運會中來。」
「青年人才對於天府文化的傳承不可或缺,我希望將成都故事普及給更多的外國友人。」唐博說,「很多留學生願意成為成都故事的講述者、主動傳播成都好聲音的代言人,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讓更多人能作為天府文化傳播的源頭和城市風貌展示的窗口。」
對於明年成都大運會的舉辦有怎樣的期待?唐博直言,大運會作為「小奧運」,屆時將會有世界各國的運動健兒來到家鄉成都,很期待能在成都看到世界高水平的體育盛會,更希望運動健兒們都能在成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狀態,賽出風採。
唐博還期待大家通過對體育比賽的關注,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大學生們以及其他年齡段的群體對於體育的認知,真正將運動融入自己的生活並變成自己的習慣,感染並帶動更多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坐標C美國
戰略諮詢工作者鄒夢碧:
推薦川菜茶文化
分享成都故事
「我非常期待2021年成都大運會,我相信成都將以熱情和自信迎接四面八方而來的客人,能在全世界的青年群體中,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遠在大洋彼岸的「全球打Call青年」鄒夢碧對成都大運會滿懷期待。
對畢業於成都四中,在紐約從事戰略諮詢工作的鄒夢碧而言,家鄉的「牽絆」促使她時刻關注著這座城市正在發生的每一點改變。
近年來,成都在中國對外開放的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國際影響力也隨之逐年增加。鄒夢碧直言,除了大熊貓和川菜之外,她很期待大運會作為成都的新名片,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並愛上這座城市。
「作為一名成都人,我也期待大運會這樣的國際盛事能夠推動成都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與多元的國際都市。」鄒夢碧說。
鄒夢碧時常向朋友分享川菜、茶文化和富有韻味的成都街巷。
談及最想為國外友人分享的成都故事是什麼?鄒夢碧直言,有很多人像自己一樣,為成都能夠舉辦大運會感到驕傲和自豪,並且願意成為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而作為一名離開成都多年的遊子,向別人介紹成都也幫助自己更了解家鄉——它已經變得如此自信,現代和繁榮。
「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總是在變化:人,建築,道路,天空……總會讓人遇見驚喜。」鄒夢碧在採訪中談道,身邊很多朋友喜愛川菜霸道又過癮的辣,自己會告訴他們最地道的川菜藏在了成都最不起眼的小巷裡,去尋訪兒時的味道是最有趣味的。
不僅僅於此,成都茶文化代表了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一手託著底一手輕輕揭起蓋子,茶葉輕輕一吹就蕩開了,蓋碗茶品起來很有滋味,一盞茶足以消磨一整個悠閒的下午。」
在鄒夢碧看來,很多朋友去過北京、上海這些城市,卻都沒有來過成都,「我想只有他們懂了成都的這份『怡然自得』才能明白我對這座城市的眷戀。」
記者手記
志願服務讓城市更有溫度
目前,國際國內各類體育賽事的舉辦越來越廣泛,志願者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不僅是志願者,更加廣義的志願服務正成為顯示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舉辦體育賽事的能力,彰顯社會公益程度的重要方式。志願服務,讓城市更有溫度。
回顧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它留下了豐富的奧運遺產,也被許多人認為是中國志願服務的新篇章。此後,2010年亞運會等重要的國際賽事都少不了志願者的身影,志願文化、體育精神感召著人們關注、參與賽事志願服務,無數個平凡卻熱情的人們留下了自己關於一場場體育賽事的火熱回憶。
當中國西部地區成功申辦的首個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花落成都,成都也在志願服務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做法——自成都大運會籌備工作啟動以來,已經有5000餘名志願者全面參與前期各項籌備工作,並參加了成都2019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2020成都馬拉松等志願服務項目,有效發揮了骨幹示範帶頭作用。
當然,這座城市的人們在提供志願服務這件事情上,熱情也毋庸置疑。以此前舉辦的2020成都馬拉松為例,本屆成馬志願者招募報名連結一開啟更是創下一分鐘搶完的紀錄。
作為中國最具體育活力和體育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成都深知,志願服務是其邁向世界賽事名城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近年來成都體育賽事影響力持續攀升的重要支撐。從全球著名城市打造賽事名城的經驗來看,志願者作為一座城市體育賽事的直接參與者、見證者同時也是促進者,對於體育發展的進程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人們以熱情、專業的態度面對志願服務,城市以紮根大眾、服務大眾的初衷承辦賽事,成都大運會怎能不充滿溫暖與感動?在此之外,成都更願意促進體育志願者的發展和志願服務的長效性,達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與「謀賽就是營城,營城就是惠民」的理念不謀而合。
首席觀察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本報首席觀察員霍偉東:
「行走的宣傳員」將向世界展現一個立體多維的成都
一場大型體育賽事,是展現城市形象的絕佳契機。賽會志願者、城市志願者,甚至包括全球打Call青年,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將成為城市「行走的宣傳員」。上周,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本報首席觀察員霍偉東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城市志願者人數眾多,目前已經超過63萬志願者註冊,可以預期,如果我們激勵得當,宣傳到位,還將會有更多的城市志願者註冊。
霍偉東認為,這些志願者和提供志願服務的全球打Call青年,他們極有可能在成都工作、學習或者生活過,對這個城市的感受都是正向的,對成都是高度認同的。那麼,他們一定是會傳遞成都正能量,成為成都的城市代言人,而他們的身份比我們的政府宣傳更加令當地人和他們所影響的人信服,達到「口口相傳」的效果;同時,各個城市志願者基於不同的專業背景工作背景或者自身閱歷,對成都感受也是全方位的,更加可以把一個立體、多維的成都展現出來。「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志願者對成都的『軟營銷』,使其更能起到『硬效果』。」
「從以往全世界舉辦的國際大型賽事來看,招募城市志願者應該具有普遍性。」霍偉東告訴記者,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就有超過40萬的城市志願者參與服務,還有不少海外華人華僑和在海外的留學生專門回國擔當志願者服務。志願者服務作為一種文化甚至精神,在美國發展得最好,他們有很多法律進行保障。美國很多名校在錄取學生時也很看重申請者在志願者服務方面的經歷。美國承擔過大量的國際賽事,其志願者服務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國際化程度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志願者服務也發展很快。從本次成都已經註冊的城市志願者數量看,就是很好的一個體現和趨勢。說明成都已經是一個很有國際範兒的、接軌國際程度很高的城市。
同時,霍偉東也注意到,目前已經擁有的63萬城市志願者,還不乏有美食、非遺、中醫等領域的代表人物。「嚴格講,志願者服務本身不具有功利性,借鑑包括北京奧運會城市志願者的經驗,讓城市志願者更好地服務大運會,為大運會成功舉辦是我們首先追求的目標。當然,在這些城市志願者中,還不乏有美食、非遺、中醫等領域的有影響的人物,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服務活動以及相關代言活動,把相關成都的、四川的、中國的美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國粹中醫文化等更好地向來成都的世界各地的客人進行推介。這些代表成都、四川和中國的好的產品,通過志願者,可以減少客人的搜尋成本,也可以達到推廣四川產品、中國產品以及傳播中國文化的作用。」
他舉例說道,大運會是一場體育盛事,但成都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讓來自全球的朋友享受成都熊貓節、成都購物節、四川美食節、中國文化節(川劇雜劇表演等)、中國中醫文化產品展等活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不僅來成都觀賽,也來購物、體驗成都美好生活。
記者 李豔玲 孟浩 溫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