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
雲,始終是乾淨整潔的;雲,始終是飄逸自在的;雲,始終是衷情歡樂的。那翦一朵雲彩藏心底呢,你的心一定會純潔、繽紛、寬心。
確定了登臨肥城至高山峰翦雲山的行程,這天一大早,我和幾個文友趕往翦雲山腹地,一路上神侃遠聊,四十多分鐘的車程顯得時間很短。沿途近道兩旁花枝搖曳,綠意撲面,心隨境轉,已經培育了一個好心情。
眺覽天空,萬裡無雲,灰色朦朧,目及之處縹緲虛無,這時又擔心起山間的氣候來,走著走著,越發料想山的附近一定不會是這個朦朦朧朧的景象。快車駛入潮泉鎮境內,四五十人的騎行隊伍一閃而過,綠樹映襯,彩旗獵獵,青春的樣子,威風極了。與翦雲山漸行漸近,雲,卻越來越清晰了;天空,越來越亮堂了。
一位詩人說過,你會看我,我會看你,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雲,那一朵朵的雲彩,像是被赤化了的雲開、被劈開的霧散,像極了被感化了的人們的眉展舒心,肆意遊行,無所顧忌。
雲,在這個地方簡直已經落了戶、安了家、生了子、形成了家族。
之後的沿登山路步行遊覽中,雲,雲看我時很遠,我看雲時卻很近。
雲,懸於山頂,雲,飛得很低,近乎於雲山一體,似乎一抬手就能抓一把雲。
雲,飄進山林,纏繞青山花草,擁抱久違的天躁。
雲,隱身樹林,鑄就半塊陰涼和大片涼爽。
雲,鑽進花朵,美化花的形態,給花骨朵以暫時的歇息。
雲,潛入湖底,微風吹皺湖面,顯出雲的多姿倒影,若隱若現,時分時合。
雲,捲走人們的慨嘆,挾持人們的憂愁,掃清一切的不愉快,使整個世間場景變得更為明麗簡潔。
古人曾經感嘆:可憐光彩一片玉,萬裡晴天何處來。那時,肯定是雲兒在有意捉迷藏。
詩人們也曾處身靈嘆:水底分明天上雲,可憐形影之吾身。那時,形隻影單是沒有韻味可言的。
現實中的我,我們一行十幾人,人在花間行,雲在天上飄,你走一步,它伴一步,即使你停下腳步稍作歇息,雲兒依舊在行走,這種意境是多麼的愜意啊。
肥子鼎
站在高大的「肥子鼎」下,我在想,雲無定所,家大業大;雲遊無邊,思緒寬廣;更為值得思考的是,那些所有你以為過不去的過去,都會過去。恰如雲捲雲舒,恍如隔世的雲裡雲罩。
相對於人來講,人就沒有雲的大度、自由、暢懷了。雲的浪漫,只有天知道;雲的深邃,只有湖知道;雲的詭譎,只有地知道。雲,它的思緒深藏心底,有時不易覺察的。
雲,繼續在頭頂上盤旋著,圖案清新,多端變幻,不一會兒工夫,一朵雲就和整片雲融合了,一朵雲剛才還好好的、這會兒卻不見了蹤影,不會是掉進蔚藍的「彩雲湖」了吧,那兒可是收集彩雲的呀……我在集中精力欣賞著。
一陣緊鑼密鼓的音樂把我拉回現實,「潮泉鎮柳溝村『農家樂一條街』啟動儀式」拉開帷幕。這個由四個自然村組成的大家庭,首批有七戶村民在自家院落裡辦起了「農家樂」飯莊,葡萄、肥桃、花椒觀光園相繼建成,吸引了眾多遊客。
「待會兒,我和你們一塊去葡萄園採摘,先嘗後買,合適就買。」村委的趙大姐神採飛揚地說。這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炫耀,更是新農村建設的自豪,更為可敬的還是他們值得稱道的新鮮經營理念。可惜的是,我們作協一行人等,只顧登山觀景,卻沒能隨趙大姐進的葡萄園。
登高可以翦雲攬月,入林意在撫綠聞香。
很清楚地記得,前幾年也是這個時節,我與家人登臨翦雲山的情景。經常鍛鍊的母親很有毅力,年近古稀了卻不用攙扶。登到極頂,全家照了合影。在翦雲山頂峰,我看到,幾乎相對稱的兩角剪刀形成兩個刀鋒,高高立起,像極了一把剪刀。那把剪刀在靜靜觀賞路過的雲彩,它是在剪斷遊動的浮雲,留作紀念嗎,一定是。
也曾聽到一個美麗的傳說,王母娘娘得知織女與牛郎在人間成家,一氣之下將織女平時使用的那把剪刀由天庭擲下,於是化作了這座大山。
傳說終究是傳說,那也是一種留存心底的夢的託付,我想,王母娘娘在天庭之上觀看一座山峰總比在世間找尋一織女容易得多,這也算是一種掛牽。
在翦雲山極頂看到的雲,才真的有了與平地不一樣的興致,漫山遍野的雲,有的還刻意降低了高度,於是有了人在雲中欲成仙,雲在人間盡妖嬈的感受。抬頭望去,更有了「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境界,如果,如果人們能駕輕就熟那雲彩,像神話故事裡的仙人騰雲駕霧,那該多好啊。
可現在,翦一朵雲彩藏心底,也應該知足了。在翦雲山下生存繁衍的柳溝村人,就是一些駕雲就熟,把五彩夢深藏心底,然後暗暗盤算,將夢想化為現實的人們……繁花似錦的文化廣場,寬敞整潔的水泥路面大道,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利落清新的農家樂小院,節節攀升的生活質量,設計獨特的居民小樓,尤其是那些歡快歌舞、燦若雲彩的笑臉,久久不讓人忘掉……
翦雲山位於肥城市境內的潮泉鎮,雄奇險幽,植被繁茂,山高607.7米。翦雲山景區,目前已經建成國家3A景區。看著河道裡水流潺潺,使得我記起前段看過的一個資料,史書上描寫的肥城,雨水過後,一步一重泉,清泉飛瀑翦雲山,潮泉鎮地名由此而來。處於盛夏時節,多彩的雲在與日光的熾熱做著遊戲,雨水,確實成了稀罕物,來到翦雲山,沒能體驗清泉飛瀑,是一個遺憾。流水匆匆,山花爛漫,彩雲遊動,躺在成片的綠茵之上,想該想的事,該是桃源式生活的極致。
這時的我發現,景區錯落有致的院牆上,農家小院的廣告標誌上,都有一朵雲在飄著。這不是我熟知的肥城的標誌碼。
它,更像一朵雲彩在看我們,更像一朵朵雲在肥城大地飄遊。看穿我們的夢想,飄遊觀賞肥城這片熱土的恢弘。
在與村書記的交流中,在與明國師友的交談中,我在琢磨,農家院的建設,不正是將雲彩變為彩雲的一個舉措嗎。有了好的開端,必定會果實壓枝,來年碩果纍纍的。
雲,始終是質樸的透明的,就像身邊這些農民兄弟的處世做事;雲,始終是築夢的,雲縹緲而非夢,而柳溝人的夢想,永無止境,實實在在,並且一個接著一個地實現;雲,始終是流動的,就像流動的物件流動的人類和流動的心情。
到潮泉鎮柳溝村翦雲吧,翦一朵雲彩藏心底,你的心境一定會更加純真、潔淨、美好。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翦雲山下盡裝點,今朝更好看。
作者 張修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