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黃河—中國的一條龍脈(散文)

2020-12-11 騰訊網

黃河九曲萬古流(硬筆山水畫)朱文杰 繪

黃河—中國的一條龍脈

朱文杰

龍,是中華始祖黃帝部落的圖騰,黃河哺育的華夏兒女自詡為龍的傳人。黃河,成為中國的一條龍脈!在它的周身,奔流著中華民族沸騰的熱血。

黃河從陝西流過,裹挾著黃土泥沙博大雄渾的豪氣和以濁而化的金氣。唐代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中有:「九曲黃河萬裡沙」。演繹出水與土濃得難以化解的史詩般壯闊美麗的頌歌。記錄著黃河塑造華夏民族性格和血脈的印記,是熔鑄黃河魂魄,體現黃河精神最核心的華彩所在。

黃河奔騰,如金龍狂舞,高原厚土,似龍盤虎踞。黃帝之陵,中華民族根脈之所系;黃色大河,孕育億萬萬黃種人之肌膚。「黃河萬裡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黃河培養出了中華文明,因之中華文明也被稱作黃河文明,因之黃河才被稱為母親河。這其中「人文初祖」黃帝的出現,使人類歷史朝前邁入了一個新紀元,跨上一個新臺階。

傳說黃帝富於創造開拓精神,他不但是一位戰神,「修德振兵」,統一中原;還大度包容,促進民族融合;更重視發明創造。孫中山先生題祭「黃帝」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黃帝不愧為中國民族遠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奠基者和拓荒者。

龍的創造體現了黃帝精神。陝西為中華文明最重要發源地,司馬遷的《史記 天官書》載「軒轅,黃龍體」。而黃帝,則是華夏民族公認的「龍祖」之一。龍,當然成為了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黑格爾說:「只有黃河、長江流過的那個中華帝國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國家。」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個中華帝國最具象徵意義的標誌就是千年帝京的長安。其文化精神中最有價值的核心,最具當代意義的內涵,最值得我們汲取和弘揚的成分,乃是長安文化的盛世文化精神。

千裡滔滔(國畫)景德慶 繪

長安位於的八百裡秦川,被稱為中華帝王谷,這裡存儲有一股君臨天下的華夏風採、王者龍脈。就因為這股龍脈,才衍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長安,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最輝煌的周秦漢唐都建都於此的龍脈之地。

陝西韓城 (古稱夏陽),是「史聖」司馬遷的故鄉。「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黃河龍脈之龍門出生的這位司馬遷,無愧為人中之龍。郭沫若評價他:「龍門有靈秀,鍾毓人中龍。」

他在《史記》中言道:「昔西伯拘羑裡,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司馬遷忍辱含憤著《史記》,我們可以從《史記》認識中國,認識了一位風骨傲世,卓然訖立的文化巨人。是呀!史聖司馬遷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但他的巨著《史記》,讓我從中讀出了滿腔血淚的悲憤,同時,也讀出了一種積極向上高亢激越的英雄的民族史詩,一部《史記》裹悲憤一瀉,蘸盡黃河一萬裡水澤,也難書寫他創造的不世之奇功。高山仰止的司馬遷,無愧為黃河之魂。

令人拍案叫絕的大自然奇觀的乾坤灣,是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中最精彩最漂亮的一個彎。一個龍蛇盤曲狀的「S」型大轉彎。黃河如龍,旋轉乾坤,飛騰出中華龍之神韻。乾坤灣負陰抱陽,形成了一個神秘莫測的太極圖造型。

周易八卦中每一卦代表一種事物,乾代表天,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代表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乾坤灣成為一種象徵,象徵華夏民族魂魄的永恆。這是天地自然,宇宙萬物恩賜的一種源遠流長民族精神堅強的龍之主脈,這是源頭文化自然孕育生成的最深邃的一種神秘力量的顯示。

壺口(油畫)林安令 繪

壺口傾盆,巨龍翻卷,天地驚魂,壯烈激蕩。黃河上的壺口,橫跨秦晉兩岸,成為觀賞黃河聚焦的重中之重。壺口,無疑是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最鮮活的象徵。

在壺口,來傾聽這醞釀了五千年,蓄積了一百年憤懣的不息雷霆,感受最柔弱之水最堅強!黃河那「卷作千雷震地聲」般堅韌剛強的自然品格,然後從取象到取勢,從黃河的外在形象煥發自強不息,衝決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黃河昭示一種精神,一種生生不息、不屈不撓、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壺口,仿佛有一百把長號仰天奏響,這裡是,造就真正男子漢的煉爐。拯救靈魂的怯懦,挺直脊梁,瞬間會感悟堅定。

在黃河壺口,感悟我們中華民族搖籃是如此雄闊大氣、震蕩顛簸。生於艱難而奮發圖強,可以說我們偉大民族是于波濤洶湧之中成長壯大,如龍飛九天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三秦記》記載有「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者為龍,下者為魚」,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千古流傳。想像著「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魚化龍嬗變時的慘烈苦痛,心中的仰敬就油然而生。這其中凝聚著的無畏的勇敢精神,肯定是對每一個華夏兒女超越自我,飛躍險阻,奉獻青春,建功立業的一種激勵。在龍門,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作一個龍的傳人那種與生俱來的驕傲,似乎有龍之靈魂附體一樣的無比振奮。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凝視著黃河,聽到了黃河粗糲而嘶啞的吼聲。看到它那泥濘的胸膛向著東方在紅日中融成一片金碧輝煌。因為,未來屬於中國。

朱文杰:1948年生於西安,西安市文史館館員、「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磚漢瓦研究會副會長。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杰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長安回望》《吉祥陝西》(上、下卷),《郵票上的美麗陝西》;《記憶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冊)。

相關焦點

  • 揭密中國風水龍脈之謎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
  • 朱文杰:《長城》郵票上的陝西元素
    牆頭地處黃河入陝第一灣的金龍灣。因為黃河上是沒法築城的,這個「頭」成了萬裡長城的斷點。明長城西到靖邊、定邊,靖邊縣和延安吳起縣還有建於公元前271年秦昭王的戰國長城遺址,與「牆頭」的上郡塞相接。《長城》長卷郵票,第7枚 「高原北望」反映的就是陝西境內的長城遺存。
  • 古代龍脈傳說是怎麼回事?日本在上海建軍刀樓竟想斬斷中國龍脈!
    所以歷代造反的軍隊首先都會事先尋找龍脈然後斬斷以散盡朝代運勢,那麼中國傳說中的龍脈究竟有多少條呢?又具體在哪些地方呢?因為一國龍脈出現在不同的地方,而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出現了24個朝代,那麼中國至少有24條龍脈躺在中國的大地上!
  • 傳說中國大地暗藏的24條龍脈 | 你是我的眼!
    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鹹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
  • 風水所說的龍脈真的存在嗎?被稱為龍脈的地方,確實是人才輩出
    說到龍脈,大家會想到皇帝在選擇自己的陵寢時會把陵墓建在龍脈上,那麼傳說中的龍脈是真的嗎?存在嗎?那些龍脈所在地是哪裡呢? 了解一點風水學的人都知道,中華龍脈的始祖是崑崙山,許多的龍脈從這裡衍生出來,在上古時代,黃河流域是黃帝的龍脈
  • 為何崑崙山被稱為龍脈之祖?龍脈到底是什麼?
    傳說中哪個家族要尋找到哪一條龍脈,得到了龍脈上的龍穴,就能君臨天下。那麼龍脈到底是什麼?為何昆崙山被稱為龍脈之祖?《地理大成.山法全書》云:「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並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稱為龍脈,龍脈所在的山必須有始有終,有根有源,內部有生氣貫通,這樣的山脈外形上表現的連綿起伏,生機勃勃。
  • 中國至少24個王朝,可你知道所謂的龍脈都在什麼地方嗎?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中國至少24個王朝,可你知道所謂的龍脈都在什麼地方嗎?
  • 中國真的存在龍脈嗎?它們都在哪些地方?你知道嗎?
    中國真的存在龍脈嗎?它們都在哪些地方?你知道嗎?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曾經出現了不少光輝菜等比如強大的秦漢王朝屹立於世界前列的唐王朝歐亞大陸的元朝等,仔細看看古代的歷史文獻,發現每個朝代似乎都有著所謂的龍脈,然而事實上,龍脈真的存在嗎?
  • 中國風水最好的龍脈在哪裡?
    在這種學問裡面尋找龍脈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本事,並非所有的山脈都可稱之為龍脈,有些看似山清水秀的地方,依據風水五行理論來看也未必是上吉之地,古人對龍脈的選擇慎之又慎,認為龍脈選的好國運昌盛,子孫後代福澤綿長,龍脈一旦被破,王朝的氣數也就走到了頭。
  • 龍脈是否真的存在?為何被傳得神乎其神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鹹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
  • 「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秦嶺被譽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秦嶺不僅是地理上的龍脈,更是華夏文明的龍脈,歷來都是和我們的國運息息相關的。為什麼秦嶺這麼重要呢?它因大秦帝國而得秦名,在此之前史稱「崑崙」,它也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從西至東穿越了黃土高原、關中平原、漢水谷地、南陽盆地、洛陽盆地。沿途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隴南:秦始皇先從此走出,最終統一六國。漢中:諸葛亮北伐根據地,劉備、劉邦封王之地。
  • 中國三大龍脈風水圖!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崑崙山同樣佔有極高的地位,不僅是古代傳說中的神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中國第一神山」等,在風水一脈中,更被認為是天下「龍脈之祖」,素有天下龍脈出崑崙的說法。這張突出了六大龍脈(五條主龍,一條朝龍),輪廓更清楚一些:將這些山脈匯聚起來,就形成了中國最出名的三條龍脈,為北幹、中幹和南幹。
  • 崑崙山真的有龍脈?為何稱此山為中國「第一神山」
    崑崙山成了「中國第一神山」。風水學的公認說法是:崑崙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風水中的龍脈龍脈實際上就是山脈,但不是每一座山脈都可以被稱為是龍脈,它必須具備幾個特點才可。外形上連綿起伏,好似非常有靈氣,有根有源,有支有派才稱得上是龍脈。
  • 堪稱中國最大的一條龍脈,埋葬六代24位皇帝,古墓數量超過10萬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中國最大的一條「龍脈」,埋葬6代24位帝王,古墓數超過10萬座。在中國古代是非常講究風水的,所以歷代王公貴族的墓地大多數都會選擇風水好的地方,他們在選址的時候會找風水師來,而大多數風水師認為龍脈則是風水中最好的地方,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夠稱之為龍脈的。
  • 24條龍脈匯成中華巨龍圖——盤點歷史上中國境內的「龍脈」分布
    山脈,廣義上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而在中國歷史上,因為連綿起伏的山脈在形態與中華的圖騰——「龍」非常相似,故而古人們常將山脈比喻做龍,也稱為「龍脈」。不僅如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王朝更迭,實屬常事,而封建王朝卻將「龍脈」比作是國運,王朝的根基,將「龍脈」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也正是基於此,在我國歷史上有著24條「龍脈」一說。
  • 龍脈真的存在嗎?中國的龍脈在哪?
    龍脈真的存在嗎?中國的龍脈在哪?提起崑崙山,你想起來的是什麼?龍脈?寶藏?傳說?崑崙山自古以來便充滿神秘的色彩,特殊的地理環境已經常年積雪,使得人類望而遠之。在中國的風水學中把中國的山水堪稱是一條條龍脈。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在傳說中,崑崙山因其海拔同,被傳為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的地方。盤古之宗不可動,崑崙山也隨之被尊為萬山之宗。
  • 維權中國風水,從驗證中國龍脈分布開始
    中國的山脈水系一目了然,山脈為山龍,江河為水龍。山龍主貴賤,水龍主貧富。北京為山龍聚首之地,呈官貴之氣。上海為長江水龍吐氣之地,呈財富之氣。中國歷史上出現大約二十四個王朝。中國龍脈始祖源自於崑崙山。與周圍的各大山脈形成一個大的太極氣場。就是華夏民族,我們的大中華。中國的氣,是沿地勢由西流向東方的。
  • 崑崙山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的龍脈?(圖文版)
    希臘人崇拜奧林匹斯山,印度人崇拜須彌山,中國也有一座全民族公認的神山——崑崙山。崑崙山仿佛是天上的仙山,住著山海經中的很多神仙。山海經雖然描述了崑崙所在地,但至今很難確定神話中的崑崙究竟在哪裡。但是現在的中國地圖上,崑崙山是明確存在的山,被稱為中國的龍脈,百山之祖。「崑崙山」和「崑崙山脈」有所不同。顧名思義,山常指的只一座,脈,是一個系列,具體說就是同構造、同時代、同方向的一組山。
  • 遊濟南唐冶圍子山,意外發現一條龍脈
    龍脈所在,天地造化,斷不可欺也。圍子山之西北,有龍脊山。不知山中何狀?圍子山山頂四周環顧,西抱唐冶新城,北眺黃河,東望章丘,南臨群山。一路向東,天地廣闊。返回岔路口,繼續向南側山頂進發。一路高高低低,密林穿行。石脈雖偶有發現,卻碎石較多,不如北側規模之巨。據此判斷圍子山北側為龍脈之龍首精華,南側是龍尾。北側山頂至信號塔遊止。
  • 中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被譽為「中華龍脈」,你知道嗎?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都知道,秦嶺--淮河線是我國的南北地區分界線。可是秦嶺這麼大,你真的知道它在哪嗎?秦嶺,作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位置上恰好處於中國版圖的正中央。它東西長約500公裡,南北約150公裡。西嶽華山就是秦嶺山脈的一部分,有著道文化「天下第一福地」美稱的終南山同樣也是秦嶺的一部分幾千年來,秦嶺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一道重要的軍事屏障。在秦始皇統一之前,秦嶺被稱為「崑崙」。南北雙方如果想要統一,必須要翻越這道山脈,這也讓秦嶺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戰爭故事最多的山脈之一。主峰太白山,最高海拔377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