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櫻、螢或楓,
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
我們為了目擊那一瞬的光彩,
路途再遠也願意前往。
那裡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
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
看到鮮豔的色彩在眼前凋零,
會不自覺地鬆一口氣。
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 村上春樹
說實話,我並不很理解村上春樹的這段話。除了欣賞紅葉之美,獲得視覺的滿足和心靈的愉悅,旅途中我也試圖體會日本楓葉文化,感知他們細膩的審美情趣。
在日語中,賞紅葉就是「紅葉狩り(もみじがり)」。日本人賞紅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世紀。當時作為宮廷貴族們一項高雅的消遣方式,他們會專為賞紅葉設宴,並且在其間吟誦一些以紅葉為題材的和歌。而如今,「紅葉狩」是全日本人和紛至沓來的各國遊客的秋遊項目。
做旅行功課時,京都紅葉最多被人提及的,不僅有"美",還有"人多"。
11月19日這天是周末,京都的紅葉季正逐步進入高潮,景點的人潮是預料之中的。我的安排是去嵐山。嵐山的名氣那是特別大,京都第一風景名勝區,在全日本也排得上名次的紅葉景區。這麼著名的景點,既然紅葉季遇見清幽的景色沒了可能,那我索性安排人多的周末去。
明梅家民宿提供早餐,管家苗苗說這是請附近吃茶店的一個日本老奶奶做的,好看又好吃。
出門已是上午九點半了,雖然心裡念著也許早點到嵐山人少些,腳步卻被雨中的街景拖慢,嘖嘖嘖地羨慕別人家的居住環境。
維基百科說:嵐山(日語:嵐山)這地名,原本是專指位於桂川(保津川)右岸、屬於京都市西京區一部分的嵐山地區,而河對岸、屬於右京區的地區則名為嵯峨野,但近年來許多觀光導覽資料都概括性地,將以橫跨桂川的渡月橋為中心之河左右兩岸周邊地區,合稱為嵐山。
從谷歌地圖看,渡月橋橫跨在保津川上,以北的嵯峨野散布著許多寺院和神社。JR,、京福電鐵(嵐電)、阪急的車站分別位於嵐山地區上中下的位置,來嵐山遊覽的交通非常便利。
嵐山曾是王公貴族的最喜愛度假之地。春櫻秋楓的浪漫誰不嚮往呢,可當我走出嵐山站時,著實被摩肩接踵的人群打懵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這不是中國5A景區,這裡是日本京都。
還好,都有準備,避開人群仍有些辦法的。例如,渡月橋、竹林、天龍寺、野宮神社、嵐山大街,常規的旅行團路線儘量避開。嵯峨野散布著眾多古寺,遠離嵐山中心地區,人流自然就少了。
這是我們當天的徒步路線圖。從嵐電嵐山站~渡月橋橋頭~沿著保津川抵達龜山公園登山入口~ 龜山公園展望臺~ 竹林小徑西側入口~ 常寂光寺~ 一家日式餐廳~祗王寺~厭離庵~鯛匠~嵐電嵐山站。如果不是帶媽媽,我肯定會深入到最遠的愛宕山兩個古寺。
從嵐山站出來,向左走200米就抵達渡月橋橋頭。這條橋的命名起源於一句「似滿月過橋般」的詩句 。實際上渡月橋是一座復建的人車皆通行的現代橋梁,筆直形狀平淡無奇。但由於它是飽覽保津川風光的絕佳位置,成了熱門景點。雖然在下雨,那橋上遊人如織,我立刻放棄上橋。
沿著保津川向龜山公園步行,沿途路過一些餐廳和日式旅館,其中有著名的米其林三星、最佳京懷石料亭「吉兆嵐山本店」、日式溫泉旅館辨慶等,光看外觀就很風雅。
這條路上的網紅咖啡館% ARABICA,咖啡香老遠都聞到了。
往保津川上遊散步,逐漸遠離了人群,又能拾回一份閒適的心情,我舉起相機,拍拍小景。
關於賞紅葉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很久以前,在奈良的龍田山上住著一位掌管秋天的女神龍田姬,她只要揮一揮袖子就能把群山染上秋天的顏色。因此,「竜田姫」成了秋季的季語,在一些和歌,或者是點心的名字上經常會出現「竜田姫」這個詞語。「山裝う」也成了形容「被紅葉裝飾的山」的一種表達方式。
被紅葉裝飾的山搭配翠綠的溪水, 眼前的景色讓人沉醉。
據說古時京都貴族們喜歡在保津川上泛舟觀賞紅葉,現在的遊客也可以乘船遊江,感受古人當時的心情。
欣賞保津川和嵐山紅葉,一個火爆的項目是搭觀光小火車。而最刺激的莫過於從龜岡上遊搭船漂流至渡月橋,90分鐘,船駛過激流,穿行在層林盡染的山間。這兩個項目都不適合我帶著媽媽的旅行,我們需要更加閒散的遊覽方式,散步是最好不過的了。
嵐山雖然海拔僅僅375米,但登高也能望見讓人難忘的秋景。在龜山公園展望臺,雨稍事停歇,霧氣逐漸散去,露出色彩斑斕的山與青翠秀麗的峽谷。捕捉到一副絕佳的山水畫,我也小有滿足了。
龜山公園,雨水讓一切沉靜下來,遊客成了畫中之人。
紅葉與雨相遇後,無限婉約。此時無聲勝有聲,勿須驚嘆和言語,將心交給這寧靜的自然,足已。
龜山公園山腳下是名聲在外的竹林小徑,它出現在李安《臥虎藏龍》裡,出現在孤獨星球《日本》的封面上,遊客熙熙攘攘,竹林秘境,清靜無塵的境界自然是沒了。
不管我多麼努力舉起相機,都有遊客闖入鏡頭,這張是截過的。
千萬別相信網上某些文章寫的「不為人所知的賞楓聖地」,常寂光寺是嵐山區域最漂亮也可以說排名第一的紅葉名所了,門票500日元(約30RMB)。
這裡紅葉似火,遊人如織。
常寂光寺之所以人氣如此旺,與寺廟內種植了密度高的楓林有關。寺廟依著小蒼山的地形而建,進門後拾級而上,頭頂的楓葉遮蓋了天空。為了拍一張沒人的照片,我等了很久很久。
紅葉仍然是極美的,只要鏡頭避開人頭。
從山上的多寶塔,遠眺京都。
我被這棟鐘樓迷住了,綠橙黃紅交織的色彩無比誘人。鐘樓建於江戶初期,梵鍾則是20世紀建築大師青木一郎的傑作。
很早以前看過常寂光寺的圖片後,我就心懷念想。然而一座古韻十足的紅葉名所,最可惜莫過於它少了清靜的時刻,眼前的美打了折扣。幸好,一片攝人心魄的紅葉地毯安慰了我略感失望的心。
常寂光寺進門後,遇見的第一個建築叫做仁王門。穿過它,眼前就是美到令人屏息紅葉地毯,覆蓋在長滿苔蘚的山坡上。
血紅的楓葉,如此絢爛。人有生老病死, 樹有落葉歸根,這是自然法則。如此轟轟烈烈又極度浪漫的終結,真讓我不能再感動。
離開熙熙攘攘的常寂光寺,已是中午一點,天轉晴,向嵯峨野深處的寺廟步行。雖說是風景區,街道店鋪異常整潔,一派日式小清新。
一家紅楓掩映的小店,售賣卡哇伊的旅遊紀念品,這是狸貓嗎?
順路在一家日式餐廳吃飯,只點了一份定食1400日元(約80元RMB)。小餐廳很溫馨,服務特別好,食物味道我也記不得了,只記得米飯特別好吃,似乎,每頓我們都要誇讚一下米飯。
你不用擔心離開了嵐山大街,山裡的景點周圍沒有餐廳。用谷歌地圖放大當前位置,刀叉標記的就是餐廳。在日本,谷歌地圖的信息很全面,餐廳開放時間、官網都有。
這個一眼就能忘盡的寺廟收費500日元(約30RMB)。袖珍的寺廟,說得美呢,叫做含蓄雅致;可逛一圈十分鐘且收費不低,對有些人來說會喊坑人了。如果你匆匆打卡景點,祇王寺就別來了。
我為什麼來了?我被一段悽美的故事吸引來的。在13世紀的文學作品《平家物語》中,平清盛寵愛的美貌與才華兼具的舞女-祇王,在另一位女子御佛出現之後,被冷落驅趕,祇王領悟人世無常後,便於母親、妹妹遁入空門,之後御佛也隨之而來。
原本認為這裡會很清靜,畢竟已經遠離嵐山中心區域,可遊客一波又一波,來了去了。我得屏蔽掉所有聲音和人影,來欣賞它本來的靜謐。
庭院的一側有一小片翠竹,很美。
這個雅致的竹製水器叫做驚鹿,也叫添水、僧都(そうず)。原本是用來驚擾落入庭院的鳥雀,現在是日式庭院的觀賞小品。
叮噹的水聲,飄落的紅葉,禪意的美。
太喜歡這裡的苔了,毛茸茸的極其貌美。祇王寺這片苔庭有「小苔寺「的美稱。
苔蘚,是日式庭院中不可或缺的審美要素。「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在日式審美裡,蒼苔是不生不滅,寂寂於心,格外貼合祗王寺寺院的禪意。
說到苔蘚,京都最著名的賞苔去處是西芳寺,因為種植了上百種苔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門檻略高,不僅要付出遠高於其他寺院的門票價格,還需要提前2個月預約。一天只有上、下午兩場參觀,入場前還要盤腿抄一遍《心經》,等心神都平靜下來後才能走進去。下次,我會選苔最茂盛的夏日,去西芳寺領略苔的最高審美意境。
下一站是厭離庵,紅葉季限定開放的庭院,小眾到連谷歌地圖都找不到入口,把我們引導到北側的小巷子裡。我在谷歌地圖上打了點,入口在南側這條街上。
說實話,這裡讓人失望了。這是一座超級迷你的庭院,門票500日元(約30RMB),繞一圈只需要五分鐘。這裡有一棵遮天蔽日的紅楓,紅透的時候如血在泣,視覺震撼。
這是網上圖片:
而我前往的這天,才紅了三分。
五星推薦的鯛茶漬け専門店
——鯛匠HANANA
在發現這家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日本有鯛魚茶泡飯這種美食。
嵐山之所以是京都第一風景名勝,不僅因為這裡有山有水有寺廟,這裡商店林立,滿足了觀光客的吃喝玩樂各方面需求。那發現這家店是從一篇遊記來的,作者寫到,門臉低調的這家店排隊的都是日本人,這引起我的注意。再一查,這家店可是有名,還很有範兒,11:00開始營業, 售完閉店。
我們下午15:15 來這裡排隊。話說這是吃的晚餐?下午茶?這個時間段吃飯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排隊人少些。領教了廣川鰻魚的2小時排隊,30分鐘排隊幾無壓力。
排隊間歇,服務員告知這個點沒可選擇的了,只有招牌的套餐「集餐鯛魚飯綠茶」,2160日元(約125元RMB)。
很喜歡這家店雅致內斂的和風裝飾。
這是官網的介紹,集餐鯛魚飯綠茶包含有:真鯛刺身胡麻醬汁,野菜煮物,烤鯛肉豆腐,自家制5種味道的京漬物,一品鯛肉料理(依季節改變),丹波產越光米白飯吃到飽, 最後上甜品是自家制蕨餅。
鯛魚白味增涼拌豆腐,吃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有鯛魚成分,只知道好吃好吃。
各色小菜,清爽可口。不過貌似日本人不愛吃青葉菜?
劃重點!好吃到飛的是——「真鯛の薄造り」,真鯛生魚片。 胡麻汁,就是芝麻醬。它家的獨家配方醬汁,搭配鮮美的鯛魚片,入口那一剎那,味覺獲得極大享受。
餐廳給的一張卡片上,教你三種吃法:
第一種:將魚片與特調的胡麻醬混合均勻後直接吃;
第二種:將上述沾過醬汁的鯛魚生魚片鋪在白飯上吃,可再多加些桌上提供的芝麻粒 ;
第三種:再加入熱茶變成茶泡飯一起吃。
飯後甜品:蕨餅。一種蕨粉製成、外面裹上黃豆粉和黑糖漿的日式點心。
嵐山賞秋,用這樣一頓美味來結束,真不錯。
這篇遊記涉及一些實用信息,我都在前面的攻略中有詳細介紹:
——Day3 行程:
9:30——11:15 京都明梅家民宿——嵐山電車鳴滝站——嵐山電車嵐山站
10:16——11:26 嵐山電車嵐山站——保津川——龜山公園展望臺
11:26——11:35 竹林
11:35——11:44 竹林步行至常寂光寺
11:45——12:50 常寂光寺賞楓
12:50——13:04 常寂光寺—— 步行到一家餐廳吃飯
13:27——13:33 餐廳步行到祗王寺
13:33——14:05 祗王寺
14:05——14:30 祗王寺——厭離庵
14:30——15:00 厭離庵
15:15——16:35 鯛匠 (茶泡飯專門店)
16:35——17:10 回民宿取行李
17:10——17:48 民宿——京都櫻花臺酒店SAKURA TERRACE
晚上 京都站大樓購物和吃飯
—— 嵐山電車的攻略,你可以查我寫的這篇:《攻略//京都自由行的交通心得(下)——京都市內交通工具搭乘經驗 》有嵐山電車的實用信息,地圖、怎樣搭車、優惠券、我的實地經驗。
——嵐山有哪些紅葉景點?怎樣選紅葉景點?你可以查我寫的這篇:《京都紅葉季自由行攻略// 關於紅葉景點的分區(中)》有所有嵐山景點的地圖、紅葉景觀指數、擁擠指數、門票、開放時間、我的經驗等。
—— 嵐山景點的楓葉什麼時候紅,你可以查我寫的這篇:《京都紅葉季自由行攻略// 什麼時候紅?關於出發時間和行程設計》
—— 鯛匠的相關信息,你可以查這篇:《攻略//Anny的京都美食攻略和京都紅葉季自由行其他準備事項 》有這家餐廳信息,中文網站,菜單,消費金額,我的評價等。
——京都明梅家民宿,你可以查這篇:《攻略//京都紅葉季自由行的住宿 》 有民宿聯繫方式、地圖位置、價格、住宿評價等。
其他攻略,你可以在公眾號回復「京都」,自動發送《Anny的2016京都紅葉季攻略和遊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