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絕美元曲,讀一遍就愛上了

2020-12-11 古典文學與詩詞

元曲是文學中的一朵豔麗的花,

無數的曲作家們給大家

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今天,詩詞要介紹十首優美的元曲,

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讀了一遍就會愛上。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詩被稱為「秋思之祖」,千古流傳。詩人列舉九種景物,描繪了一個天涯遊子騎著一匹瘦馬,悽悽然走在夕陽下。

寥寥數語,九種景物,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這是一副美麗的秋景圖,黃昏時,如血的殘霞映照著一座孤零零的小村莊,夕陽淡淡的炊煙嫋嫋,幾隻歸巢的寒鴉,靜靜的站立在老樹枝頭,忽然,一隻哀鳴的孤鴻,在天邊晚霞影裡遠遠的飛翔。

寫秋天,詩人們多是愁思,這首元曲卻一改俗套,在結尾時,寫道: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

《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裡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

愛殺江南!

這首元曲寫江南之美,詩人毫不掩飾他對江南的喜愛。一江煙水映著晴翠山巒的雲氣,兩岸的人家畫簷連著畫簷,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寧閒淡。

看沙鷗往來翻飛舞姿翩翩,香風透出珠簾在十裡岸邊瀰漫。畫船仿佛從天邊駛來,酒旗高挑隨風招展,多麼可愛的水鄉江南。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這首元曲開頭如宋詞般婉約柔美:梧桐葉上的每一滴雨,都讓人感到濃濃的秋。芭蕉葉上的每一滴雨,都讓人感到深深的愁。

開頭就將愁緒寫得十分飽滿。下半部分說明愁思的來源。詩人羈旅十年未歸,在這個雨夜,想著家中父母,無法盡孝在前,讓詩人愁思百結,感恨不已。

《四塊玉·別情》

元·關漢卿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闌袖拂楊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這首詩淺淺的寫一個女子送別心上人的情態和心緒,語言簡練,卻意味無窮。

自從送別後,心裡實在是捨不得,我對你的思念,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斷絕。倚闌相望,拂去楊花上的雪,它妨礙了我的視線。可彎彎曲曲的溪水,層疊的山巒把你遮住,再也看不到你,我才感覺:你真的走了!

《普天樂·西山夕照》

元·徐再思

晚雲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

鷗鷺棲,牛羊下。

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

凝煙暮景,轉暉老樹,背影昏鴉。

這首小令宛如一幅恬淡的風情畫,寫得空靈平淡,仿佛不帶任何主觀色彩。

晚雲漸收,夕陽斜掛,秋霜染紅了漫山楓葉,兩岸是雪白的蘆花。鷗鷺在蘆花中棲息,牛羊從楓林中走來。

萬頃波光有如一幅天然的畫圖,紅霞映入水中為水晶宮增添絢麗的色彩。淡淡的暮藹籠罩著山川,夕陽的餘暉移動著老樹的身影,鴉背馱著夕陽向遠方飛去。

《天淨沙·即事》

元·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此曲系疊字小曲,全曲用白描手法,寫出久別重逢後喜悅的心情,也寫出了心上人的嬌柔可愛。

一隻只黃鶯一隻只春燕一派大好陽春,一朵朵紅花一條條綠柳實實在在迷人。行為舉止一言一事都富有風韻,嬌嫩多情。真是體態完美卓絕非凡的佳人。

《人月圓·山中書事》

元·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這首散曲通過感慨歷史的興亡盛衰,表現了作者勘破世情,厭倦風塵的人生態度,和放情煙霞,詩酒自娛的恬淡情懷。

幾間茅屋裡,藏著萬卷書,我回到了老村生活。山中有什麼事?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落梅風·江上寄越中諸友》

元·張可久

江村路,水墨圖,不知名野花無數。

離愁滿懷難寄書,付殘潮落紅流去。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的小令。因為離愁別緒湧塞心中,所以,作者眼中的江村景色不是明媚的,而是暗淡的,就像一幅水墨畫。

淺淺的水墨畫正合那詩人那滿懷愁緒的心情嗎?

《節節高》

元·盧摯

雨晴雲散,滿江明月。

風微浪息,扁舟一葉。

半夜心,三更夢,萬裡別。

悶倚篷窗睡些。

驟雨過後,天色初晴,烏雲散盡,滿江上都是一片明潔的月光。風平浪靜,一葉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

夜深了,心裡卻很惆悵,想想人生如夢,親朋久別。胸中頓生煩悶,倚著篷窗,但願可以小睡片刻。

相關焦點

  • 十首唯美詩詞,讀一遍都覺得好美
    今天,詩詞君分享十首唯美詩詞,這些詩詞,讀一遍都好美。
  • 八月桂花逸清秋 十首妙辭人間留
    而我心中,這十首有關桂花詩詞,才是我的最愛。第十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愛上理由:秋賞月桂,靜夜清透。沒有憂思傷懷,只有清雅優美。一幅令人神往的夜賞月桂的畫面,呈現的是詩人浪漫的情懷與美好的心情。
  • 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時間:2020-10-01 10:4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看古人如何賞月觀花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 【詩詞鑑賞】夜雨聽秋 往事如煙,十首夜雨詩詞,讓你愛上深秋夜雨時!
    夜雨聽秋,往事如煙,十首夜雨詩詞,讓你愛上深秋夜雨時! 夜雨 唐-張祜 品讀好詩詞
  • 元曲精選取名:這些源自於元曲的女孩名,詩意而極富意蘊!
    元曲,是一種盛行於元代的文藝形式。其中的散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形式,包括小令和散套。眾所周知,元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相提並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元曲四大家,即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和白樸為大家所知,當然除了他們,元代不乏其他優秀的曲作者。元曲中對景致的描寫和情緒的刻畫十分到位,抒發的情感很容易產生共鳴。
  • 婉約派大師柳永十首詞作,寫山水抒情堪稱一絕,深讀四遍才能領悟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柳永的十首詞,相信你絕對會被他的才華所折服。凡是有井水的地方,便會有人唱柳永的詞。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都知道,有井水的地方便代表有人家,有人聚居。這便說明,柳永的詞盛行於市井,傳播度極高,很受民間歡迎。柳永的詞,寫得極美,極動情。柳永原名三變,也被人稱為柳三變。
  • 父親與洞簫、元曲的故事
    這裡的「尺」字,不念尺,而是讀「撤」的音。那時年幼,覺得很奇怪,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怎麼能念白字呢?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粗略地學習了詩詞平仄發音,方知古典詩詞裡還有「入聲」這一聲調。我最喜歡聽父親吹簫了,那是一個特別動人心弦的過程。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春日讀詩丨十首絕美春日詩詞,細心品讀,不負春光
    臥榻先生精選十首春日詩詞,以饗讀者。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日讀詩,不負春光!
  • 寫出《遊子吟》的孟郊,這十首詩,我讀了好幾遍,絕對拍案叫絕!
    當時就想把唐詩三百首再背一遍啊,真的句句經典!這些詩詞,真的是我們歷史文化寶藏!精品!今天要寫的詩人,名字叫孟郊,他在詩人群裡,說實話,不算大牌,但是,他依舊是一位十分厲害的人哪!讀讀他的詩就知道了,反正我剛剛讀他的這十首詩的時候,真的是坐不住了,簡直拍案叫絕,立意遼闊、明麗脫俗啊!
  • 一首不怎麼知名的元曲,寫西湖之美,最後提到了「上有天堂」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首詩詞,乃是一首不怎麼知名的元曲。其中也是在描繪西湖之美,不過最後就提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首元曲雖然不是這八個字的出處,卻也成了這首元曲最經典的點睛之筆。西湖煙水茫茫,百頃風潭,十裡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濃妝。
  • 「詩詞鑑賞」十首絕美的春歸古詩詞,送別春天,準備迎接初夏吧!
    十首絕美的春歸古詩詞,送別春天,準備迎接初夏吧!春歸唐-杜甫苔徑臨江竹,茅簷覆地花。別來頻甲子,倏忽又春華。
  • 最適合小一學生讀背的十首古詩
    這十首詩的字都比較簡單好認,沒有生僻字,而且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非常適合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平時朗誦。作為一種詩歌啟蒙,這些五言詩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當然第九首《易水送別》對一年級的小朋友相對來說難度大了點,不過這也可以作為平時提高的一種訓練吧!就分享到這裡,大家有什麼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提一下。我會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的。
  • 元曲十首:風花雪月,前塵往事
    經歷的世態人情那麼多,閒暇時把往事一點點再想一遍。聰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麼可爭的呢!駐馬聽·吹元·白樸裂石穿雲,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鶘風裡欲偏斜。鳳凰臺上暮雲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 筱陽說17|高效閱讀的第一遍掃讀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高效閱讀的三遍閱讀法:第一遍:掃讀、第二遍:快讀、第三遍:精讀。今天重點分享第一遍掃讀。請問你平時閱讀是否有這樣的一個習慣:當你打開一本書,從左到右 從上到下,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你是不是這樣逐字逐句地讀書呢?
  • 這首元曲以樂景襯哀情,巧妙抒發了懷人之情和亡國之痛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代表了元代最高的文學水平,與唐詩、宋詞並稱於世,千百年來,深受世人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一首元曲,其作者雖然不如鄭光祖、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元曲四大家)等人著名,但他對後世的「元曲四大家」產生了深遠影響,雖然他其實是金朝人,但按照習慣上的說法,我們把他的作品歸為元曲之列。他與元好問乃好友,其散曲作品內容多詠自然風光,曲辭華美,富於文採。
  • 十首借雨抒情的古詩,值得一讀
    這十首借雨抒情的詩,值得一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中華文脈源遠流長,從《詩經》、《楚辭》開始,之後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推陳出新,源源不斷。而說起古詩詞,毫無疑問,《全唐詩》是一座巍峨的高峰。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雖說「文無第一」,但是如果我們硬要追問:全唐詩中,究竟哪一首是第一名呢?
  • 《元曲選》大量增加賓白,是為了豐富和細膩情節還是為了營造氛圍
    《趙氏孤兒》的人物扮演《元曲選》賓白的大量增加,不僅豐富、細膩了部分情節,還有助於整體劇情的理解、氛圍的營造、人物的刻畫等等,凡此,都是《元曲選》案頭化的重要體現。邵曾祺言:「《元曲選》在曲詞上的更動有許多改得很好,更便於閱讀。」這正是說明賓白有利於閱讀、可以幫助理解劇情的作用,元刊雜劇艱澀難懂、不易讀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缺少賓白如元刊本《魔合羅》第二折有這樣一段:(旦上雲)(文鐸上,雲住)(文鐸告到官科)(孤上雲)(一行上,告住)(孤省會)(一行下)(旦吃枷了)
  • 蛤蜊與元曲的不解之緣
    這首曲的開頭一句問得很有「風致」,但蛤蜊跟元曲有什麼關係?原來這裡有個典故。《南史·王融傳》說王融自視甚高,有一次他在王僧祐家做客,恰逢沈昭略也去了。三人坐定,沈便向主人打聽:這小夥子是誰呀?在這個故事裡,蛤蜊還未與元曲掛上鉤。後來鍾嗣成在《錄鬼簿序》中又藉此發揮:「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學,餘有得罪於聖門者。吾黨且啖蛤蜊,別與知味者道」,借蛤蜊典故來諷刺那些把散曲看作俚俗小道的人,因而「蛤蜊風致」也就被用來指代散曲風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