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常被古人認為是組成世間萬物的五種元素,它們相互之間又存在著滋生、促進、抑制和制約的關係,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五行相生相剋關係。
五行的具體相生關係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為便於記憶,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
金生水,金屬熔化後會變成液態的樣子,就像鐵燒化後會變成鐵水;
水生木,用水來澆樹苗,樹苗會長高變成大樹;
木生火,鑽木可以取火,用木柴燒火可以用來煮飯和取暖;
火生土,火燒木柴等東西後留下的灰渣就像土一樣;
土生金,多年以後,土硬化後會變成石頭,進而產生出很多諸如鐵礦、金礦等資源。
五行相剋關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為方便記憶,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
金克木,好比金屬製作的斧頭能用來砍樹一樣;
木克土,就像種子發芽後會破土而出,長大成材的現象;
土克水,俗話說水來土掩,就是這個意思;
水克火,水能用來滅火,因為水能隔絕氧氣,沒有了氧氣,火自然就無法繼續燃燒,進而熄滅,這是大家都知曉的;
火克金,用火可以把金屬熔化變成液態。
上述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實際上就是彼此間的相互運動變化,目的不外乎是為了維持萬事萬物間的平衡關係。